《我們缺的是見識崔永元對話劉震雲》閱讀題答案

《我們缺的是見識崔永元對話劉震雲》閱讀題答案

  我們缺的是見識

  崔永元對話劉震雲

  崔永元(以下簡稱崔):現在:知識分子這個詞在網上很熱門,但好像成了一箇中性詞,甚至成了貶義詞,這是因為今天的知識分子當中發生了很多事,比如有人約著打架,您怎麼看這樣的事呢?

  劉震雲(以下簡稱劉):我們國家的知識分子,我覺得腦子都挺靈光的。如果說他們出現問題的話,可能出現在眼睛上知識分子到底能看多遠。知識分子的目光應該像探照燈一樣,它照射的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而應該是未來。比如講,你是一位科學家,蘋果掉在你頭上,你確實應該發現地球是有引力的。還有像發明蒸汽機、汽車冰箱等等,這是知識分子應該給我們帶來的。那麼作為一位研究社會科學的知識分子,你應該考慮如何照亮這個民族未來的`道路,而到底我們的知識分子做了多少呢?

  崔:你說的是公共標準,還是個人感受?

  劉:我覺得是個人感受,如果是公共標準就應該這樣要求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應該有擔當,要能夠照亮未來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感受到知識分子的存在,這是民族的幸運;如果感受不到,就是知識分子的失責和缺度。

  崔:我們怎麼能感受到知識分子的存在呢?

  劉:比如講我們上學,知識和知識分子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關鍵的,因為我們的教育是知識分子在把持著。我曾經在我的母校就說過,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中國教育本身就需要教育,我們透過傳授標準答案的方式,把一百個孩子變成一個孩子,但是在有些民族和有些國度,他們卻把一百個孩子變成了二百個孩子。如果我們和人家比,不說在其他方面的較量,單是在智力上的較量,或者是對於世界認識的寬度和深度的較量上,我們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知識分子,從校長到教授,當然也包括像我和崔老師這樣的人,我們大家應該有那麼一點兒反思,甚至是慚愧。

  崔:我試著總結一下您這個結論,?

  劉:特別準確。但是呢,有的知識分子比我說的還要更退一步,他不是知識分子,他是知識分子。他從幼兒園小班到博士畢業,考試成績都非常好,別人和他提到的事情,他全知識。但是我覺得知識分子最重要的特點是應該有創見,這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我們中國什麼都不缺,我們不缺人,因為中國人最多;我們不缺錢,因為現在世界上很多奢侈品店是靠中國人來支撐的。我們缺的是什麼呢?可能就是你剛才說的,缺的是見識,是遠見。就像我們修馬路,往往第二年就要挖開看一看,可能前一年施工的時候,把什麼寶貝給落進去了;我們的很多座大橋,壽命超不過二十年,那可是橋啊,我們的精英們為什麼不能考慮得稍微長遠一點呢?

  故適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我非常贊同,他說一個民族和族群,總是在提倡道德而不注重規則的話,這個民族是會道德淪喪的。我也特別讚賞你之前說過的一句話,我覺得這句話的價值比許多其他知識分子的話有價值多了。你說,很多牢騷其實是建設性的聲音。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一個人、一個族群、一個民族,想要幹什麼,你一定要知道你不能幹什麼,有時候發牢騷就是告訴你不能幹什麼。

  崔:其實我在聽的時候,腦子在走神,我覺得可能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知識分子的正常狀態,他總是憂國憂民,這就是知識分子。但是所謂的憂國憂民,不是說讀過很多課本、受過從學前班開始的訓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見識:那麼,知識分子的見識是從哪兒來的呢?

  劉:老崔不愧是老崔,問題提得特別好,知識分子的概念,未必是讀過書的人是知識分子,有些不識字的人,見識特別深遠,在我看來就是非常好的知識分子。偉大在哪裡?見識在哪裡?我覺得也不總在遠方,有時候就在你我身邊。

  15.結合全文看,劉震雲認為知識分子應具備哪些特點?(6分)

  16.請根據上下文,在文中橫線處補寫出崔永元的結論。(6分)

  17.劉震云為什麼說:我們大家應該有那麼一點兒反思,甚至是慚愧?請結合文字與現實,談談你的理解。(6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