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助學成長與尷尬同行閱讀答案

民間助學成長與尷尬同行閱讀答案

  民間助學成長與尷尬同行

  今年,曾獲希望工程和社會其他人士資助的大眼睛蘇明娟已24歲,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知識改變命運成為現實;今年,南粵大地上依然有無數個待助的小蘇明娟;而另一端,藉助網路發展起來的助學團體樂助會也度過了三週歲生日;以大學生為主體的民間義教組織燈塔走到第六個年頭,他們獨創了朋輩教育的新理念正是他們搭建起民間助學的橋樑,收穫著快樂也遭遇尷尬。

  鏡頭拉到5月3日凌晨2時30分,江西信豐。

  連續6小時的行車,讓在部隊練就硬身板的湖南漢子河馬(網名)和所有志願者一樣疲憊不堪,但他仍拿出本子記行程,只上過小學的他就著檯燈一筆一畫地寫起來這是三年來廣州民間助學組織樂助會第二次跨省查訪。

  今年4月,樂助會組織者金星做了個決定:放棄多年來經營的公司,全心投入樂助會的工作。這個社會其實好心人很多,只是沒有一個途徑,樂助會就是要搭建這樣的平臺,讓樂善好施的人都能找到方向。身為樂助會創辦人之一,金星將助學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三年的時間裡,樂助會成為華南最大的`民間助學組織,擁有志願者500餘人,共有1800多名學生透過樂助會獲得資助,捐助'資金達到111萬元,運作資金達800萬元。而三年前的樂助會還只是一群小富人組成的車迷會,大家在一起談論愛車,或者一起自駕遊,根本不知道不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此時,在廣州大學城內,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義教助學組織燈塔開始為暑期的下鄉支教招兵買馬。知識的貧乏,觀念的落後,思維方式的缺陷,從來不是單純的財物捐助能徹底解決的,只有傳授先進知識,全新理念,才能開拓孩子們的眼界,並改變其思維模式。六年來燈塔在粵西粵北的農村實踐著與傳統教育有所不同的快樂學習,朋輩教育,鄉土認同,重視自我等等迷人想法。

  我想我人生的路就這樣了,但他們找到了我,讓我重新回來讀書懷集橋頭鎮橋頭中學學生彩嬌初中二年級輟學外出打工,燈塔的義工們幾經周折在東莞找到她,並籌款為其解決學費。

  目前燈塔的義工以大學生為主體,燈塔發展六年,現在我們也開始招募社會義工,燈塔副理事長盧思歆表示。燈塔先後組織10批在校大學生和社會人士,共1000多人次,到肇慶,清遠,廣西和湖南等偏遠農村11所中小學義教,前後服務9000多小時,受服務學生2500多人次。

  無論是簡單的捐助還是帶有新穎教學理念的支教,這些團體愈來愈受到廣東各界人士的認同和支援,然而他們同樣面臨著那些或普遍或個別的生存難題。

  中國青基會違規投資的風波剛剛淡出人們視野,打工之家的集資糾紛也未有定論,資金問題讓人們對民間助學組織產生不信任感。即使有人願意捐款,我們也不敢收,怕觸犯法牮成非法募捐,好多次國外基金會和一些跨國企業主動找上門來表示合作意向也只好婉拒,這些義工為我們沒有身份,說到底是黑戶,金星表示,樂助會的困境不在於人們的不信任,而在於缺少一個合法身份。樂助會最近一次江西查訪也成了混亂的一次。志願者們分析原因稱,內部管理沒有跟上組織的發展腳步。燈塔秘書長甘寧也在擔心,怕有一天燈塔成了一個完美的組織,但不會做事了。

  燈塔雖然不做捐資助學,但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目前還是有小額資金捐助計劃,但是去年6月發生的一次事故將燈塔拉入一種尷尬境地:義工在懷集開展活動時,學生意外被村民認錯毆打,被害者索賠未果,遂把燈塔告上了法庭。和中國大多數民間組織一樣,燈塔並沒有在相關部門註冊,而只是以一個專案的身份掛靠中山大學公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官司至今仍無下文。還有義工支教傳授的教學理念,讓未見過外面世界的孩子們分了心,孩子們希望老師可以和義工一樣做朋友,當地老師覺得義工的行為教壞了孩子。

  節選自2007年09月17日《南方日報》

  相關連結:1991年4月,攝影記者解海龍深入安徽採訪希望工程,在眾多的泥孩子中發現一雙閃亮的大眼睛,拍下了《我要讀書》這張極具感染力的照片,推出了全國希望工程形象代表一大眼睛姑娘蘇明娟。她那雙渴望知識的大眼睛打動了無數熱心於希望工程事業的人和民間助學團體。

  19.文化第一段從寫大眼睛蘇明娟開頭,然後又列舉了樂助會燈塔等助學團體,作者的用意是什麼?(4分)

  20.文中說助學團體收穫著快樂也遭遇尷尬,他們收穫了哪些快樂?遭遇了哪些尷尬?請分點概括。(6分)

  21.為什麼當地老師覺得義工的行為教壞了孩子?(4分)

  22.關於民間助學,有人認為愛心捐助更重要,有人認為改變理念更重要,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4分)

  參考答案:

  19.(4分)(1)說明民間助學早已有之,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發展的必要;

  (2)說明民間助學在有些地方已蔚然面風;

  (3)提高讀者的興趣,吸引讀者關注民間助學這一熱門話題。

  (答引出下文不得分)(4分,每答對1點得2分,答出兩點即可)

  20.快樂:(1)組織逐漸擴大,參與人數不斷增加;

  (2)受助範圍和受助人數不斷增加,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同和支援。

  尷尬:(1)資金問題讓人們對民間助學組織產生不信任感;

  (2)民間助學組織缺少合法身份;

  (3)有人對民間助學組織不理解。(共6分,答對一點得1分)

  (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4分,答對三點得6分)

  21.(1)義工支教傳授的教學理念,讓未見過外面世界的孩子們分了心。(2分)

  (2)義工的支教讓師生之間成了朋友關係,沒了等級。(2分)

  22.答案提示:必須兩者兼顧,同時有所側重,言之成理。只答一個方面不能得滿分。(4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