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楊榮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楊榮,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成祖初入京,榮迎謁馬首曰:“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駕謁陵。自是遂受知。既即位,簡入文淵閣,同值七人,榮最少,警敏。江西盜起,遣使撫諭,而令都督韓觀將兵繼其後。賊就撫奏至,帝欲賜敕勞觀。榮曰:“計發奏時,觀尚未至,不得論功。”帝益重之。
五年,命往甘肅經畫軍務,所過覽山川形勢,察軍民,閱城堡。還奏武英殿,帝大悅。值盛暑,親剖瓜啖之。帝嘗晚坐行幄,召榮計兵食。榮對曰:“擇將屯田,訓練有方,耕耨有時,即兵食足矣。”二十年,復下詔徵阿魯臺。或請調建文時江西所集民兵。帝問榮。榮曰:“陛下許民復業且二十年,一旦復徵之,非示天下信。”從之。明年從出塞,軍務悉委榮,晝夜見無時。當是時,帝凡五出塞,還次榆木川,帝崩。中官馬雲等莫知所措,密與榮等入御幄議:六師在外,去京師尚遠,秘不發喪,以禮斂;熔錫為椑,載輿中。所至朝夕進膳如常儀,益嚴軍令,人莫測。或請因他事為敕,馳報皇太子。榮曰:“誰敢爾!先帝在則稱敕,賓天而稱敕,詐也,罪不小。”眾曰:“然。”乃具大行月日及遺命傳位意,啟太子。
仁宗即位,賜敕褒勞,賚予甚厚。進工部尚書,食三祿。宣德元年,漢王高煦反。帝召榮等定計。榮首請帝親征,曰:“彼謂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臨之,事無不濟。”帝從其計。至樂安,高煦出降。
英宗即位,委寄如故。正統五年乞歸展墓,命中官護行。還至武林驛而卒,年七十。贈太師,諡文敏,授世襲都指揮使。(節選自《明史?楊榮傳》)
【注】①椑,bì,最裡面的一層棺。②賓天,與下文的“大行”均指皇帝死。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成祖遽趣駕謁陵 趣:奔赴 B. 既即位,簡入文淵閣 簡:選拔
C. 賊就撫奏至 就:接受 D. 五年,命往甘肅經畫軍務 畫:籌劃
5.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楊榮心思縝密的一組是
①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
②所過覽山川形勢,察軍民,閱城堡
③或請調建文時江西所集民兵
④秘不發喪,以禮斂
⑤先帝在則稱敕,賓天而稱敕,詐也
⑥正統五年乞歸展墓
A. ②③⑥ B.①④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身居高位的楊榮雖然年輕但他表現不俗。在文淵閣一起值班的七個人裡,只有楊榮最年輕,但他卻是其中最機警聰敏的一個。
B.楊榮憑藉著軍事才能深受皇帝信任。皇帝出賽用兵時,把軍務全都交給隨從出征的楊榮, 白天和晚上召見他也沒有固定的時間。
C.楊榮往甘肅經畫軍務,不辭勞苦,在武英殿奏報。皇帝非常高興。當時正是盛夏,天氣炎熱,皇帝親自切瓜給他吃。
D.楊榮的忠心受到了前後幾位皇帝的 認可。成祖信任器重他,仁宗褒揚慰勞並豐厚賞賜他,英宗像以前的皇帝一樣信任和倚靠他。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當是時,帝凡五出塞,還次榆木川,帝崩。
(2)彼謂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臨之,事無不濟。
答案:
4. A(3分) 趣:催促。
5. D(3分) ③是“或”(有的人)的行為;④是中官馬雲和楊榮等人一起商議後的安排,不屬於楊榮個人“心思縝密”的表現;⑥是楊榮對家事的處理。
6. A(3分)“是其中最機警聰敏的一個”無中生有。
7. (10分)(1)當這個時候,皇帝一共五次出塞,回師途中駐紮在榆木川,皇帝駕崩。(“是”、“凡”、“次”和“崩”各1分,句意1分)
(2)他們認為陛下新近登基,一定不會親自出徵,現在出其不意,以天子的威嚴前往,事情沒有不成功的。(“行”、“天威”、“臨”和“濟”各1分,句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