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李光傳》閱讀答案參考

文言文《李光傳》閱讀答案參考

  李光傳

  李光,字泰發,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戲弄。父高稱曰:“吾兒雲間鶴,其興吾門乎!”親喪,哀毀如成人,有致賻者,悉辭之。及葬,禮皆中節。服除,遊太學,登崇寧五年進士第。調開化令,有政聲,召赴都堂審察,時宰不悅,處以監當,改秩,知平江府常熟縣。朱勔父衝倚勢暴橫,光械治其家僮。衝怒,風部使者移令吳江,光不為屈。改京東西學事司管勾文字。

  建炎三年,車駕自臨安移蹕建康,除知宣州。時範瓊將過軍,光先入視事,瓊至則開門延勞,留三日而去,無敢譁者。光以宣密邇行都,乃繕城池,聚兵糧,籍六邑之民,保伍相比,謂之義社。擇其健武者,統以土豪,得保甲萬餘,號“精揀軍”。又柵險要二十三所謹戍之,釐城止為十地分,分巡內外,晝則自便,夜則守城,有警則戰。苗租歲輸邑者,悉命輸郡。初歡言不便,及守城之日,贍軍養民,迄賴以濟。事聞,授管內安撫,許便宜從事,進直龍圖閣。

  潰將邵青自真州擁舟數百艘,剽當塗、蕪湖兩邑間,光招諭之,遺米二千斛。青喜,謂使者曰:“我官軍也,所過皆以盜賊見遇,獨李公不疑我。”於是秋毫無犯。他日,舟過繁昌,或紿之曰:“宣境也。”乃掠北岸而去。

  時秦檜初定和議,將揭榜,欲籍光名鎮壓。上意不欲用光,檜言:“光有人望,若同押榜,浮議自息。”遂用之。同郡楊煒上光書,責以附時相取尊官,墮黠虜奸計,隳平時大節。光本意謂但可因和而為自治之計。既而檜議徹淮南守備,奪諸將兵權,光極言戎狄狼子野心,和不可恃,備不可徹。檜惡之。檜以親黨鄭億年為資政殿學士,光於榻前面折之,又與檜語難上前,因曰:“觀檜之意,是欲壅蔽陛下耳目,盜弄國權,懷奸誤國,不可不察。”檜大怒,明日,光丐去。高宗曰:“卿昨面叱秦檜,舉措如古人。朕退而嘆息,方寄卿以腹心,何乃引去?”光曰:“臣與宰相爭論,不可留。”章九上,乃除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改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十一年冬,中丞万俟禼論光陰懷怨望,責授建寧軍節度副使,藤州安置。越四年,移瓊州。居瓊州八年,仲子孟堅坐陸升之誣以私撰國史,獄成;呂願中又告光與胡銓詩賦倡和,譏訕朝政,移昌化軍。論文考史,怡然自適。年逾八十,筆力精健。又三年,始以郊恩,復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至江州而卒。孝宗即位,復資政殿學士,賜諡莊簡。

  (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4.對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3分)

  A.籍六邑之民,保伍相比 籍:登記

  B.和不可恃,備不可徹 徹:撤除

  C.光於榻前面折之 折:告發

  D.中丞万俟禼論光陰懷怨望 陰:暗中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其興吾門乎 擇其健武者

  B.有致賻者,悉辭之 及守城之日

  C.統以土豪 始以郊恩

  D.朕退而嘆息 至江州而卒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李光年少時就知禮知節,考取功名後更是不畏權貴。他先後觸怒了朱衝、秦檜等人,後來屢遭告發而被貶謫,直至死前才復官任左朝奉大夫。

  B.李光在擔任宣州知州時,將應該按年交到縣裡的苗租全都送到州里。開始人們紛紛指責不方便,最終卻依靠這項措施補充了贍養軍民的開銷。

  C.李光對邵青招撫勸說,並送給他糧食,邵青很高興。後來邵青的船隊經過繁昌時,有人騙他是在李光管轄的宣州境內,他就沿著北岸離開了。

  D.秦檜在張榜公告時藉助李光的名望來壓制人們對和談的非議,李光發現真相後極力陳述戎狄的狼子野心,與秦檜在皇帝面前辯論,秦檜很生氣。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我官軍也,所過皆以盜賊見遇,獨李公不疑我。(3分)

  (2)同郡楊煒上光書,責以附時相取尊官,墮黠虜奸計,隳平時大節。(4分)

  (3)居瓊州八年,仲子孟堅坐陸升之誣以私撰國史,獄成。(3分)

  4.C(折,使受挫,指摘)

  5.D(都是連詞,表順承。A項,①副詞,推測語氣,多與句尾語氣詞配合使用,可譯為大概、恐怕。②代詞,其中的。B項,①代詞,它。②助詞,的。C項,①介詞,用。②連詞,因為。)

  6.D(根據選文第四段,李光是在秦檜任命親黨鄭億年做資政殿學士後,與秦檜在皇帝面前辯論的。)

  7.(1)我們是官軍,所經之地都像對待盜賊一樣對待我,只有李光不懷疑我。(3分)

  (2)同郡人楊煒上書李光,指責他借依附權相謀取高官,中了狡猾的敵人的奸議,毀掉了平日的氣節。

  (4分)

  (3)住在瓊州八年,次子李孟堅因被陸升之誣告為私撰國史而獲罪,被定案。(3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