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諫曹操擊烏桓》古文閱讀及答案參考
《郭嘉諫曹操擊烏桓》古文閱讀及答案參考
郭嘉諫曹操擊烏桓①
曹操將擊烏桓。諸將多懼劉表使劉備襲許②。郭嘉曰:“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裝置,因其無備,卒破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桓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俱應,以生蹋頓④之心,成覬覦⑤之計,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操從之。
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⑧,大破之,斬蹋頓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遼東。
【註釋】①選自《資治通鑑》,有刪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謀士。烏桓: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烏桓。②許:指許都,當時國都。官渡之戰後,袁紹的殘餘勢力投奔烏桓,兩股勢力聯合起來,對曹操構成重大威脅。同時劉表和劉備在南方又蠢蠢欲動。③尚兄弟:指袁紹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頓:烏桓首領。⑤覬覦(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圖。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縣,因易水而得名。⑧單于庭:烏桓的大本營。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劉表使劉備襲許___________
(2)徒以威附_________________
(3)尚及兄熙走遼東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的.“於”與“袁紹有恩於民夷”中的“於”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賢於材人遠矣(《傷仲永》)
B.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C.莫不有求於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D.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⑴胡恃其遠,必不裝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想平定北方烏桓,又擔心虛國遠征,帶來後憂,郭嘉第一次勸諫分析指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解除了曹操的憂慮;第二次勸諫特別強調的制勝因素是“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⑴派遣
⑵只、僅僅
⑶逃跑、逃往
2.C
3.⑴胡人(烏桓)依仗自己地處僻遠,必定不會做好防備。
⑵(劉表)(如果)重用劉備,就擔心不能控制他;(如果)不重用劉備,劉備也不會被他任用(為他效力)。(意對即可)
4.胡恃其遠,必不裝置;重用劉備,就擔心不能控制他;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