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兒園關於臘八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2022幼兒園關於臘八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幼兒園關於臘八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講話的題目是《濃情臘八節》。
同學們,我國有很多的傳統佳節,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其實就在昨天,我們剛度過有一個很古老的節日———臘八節,大家可能對這個節日不太瞭解。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農曆12月也叫臘月,臘月初八就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一直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此又被稱為臘八祭。在這一天各地的習俗不同,如華北地區喜愛泡臘八蒜配餃子,陝西愛吃臘八面,我們安徽皖南的臘八豆腐也很獨特美味。、“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始於宋代,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熬製臘八粥的材料豐富,包括八種主料、八種輔料,與臘八粥的“八”字相吻合,象徵著生活的吉祥如意。
相傳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源於佛教。佛祖釋迦牟尼原來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後來出家修道。一次,他因飢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穀雜糧和野果熬成粥,救活了奄奄一息的他。釋迦牟尼得救後,坐在菩提樹下修行,並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這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的僧侶都要舉行誦經活動,並仿效牧羊女煮粥敬佛。這可以說是農曆十二月初八為臘日的一個由來。
臘八節起源在我國還有另一種說法。元未明初,朱元璋落難,在監牢裡受苦時,正值寒冬,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把這鍋雜糧粥美其名曰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同學們,“臘八節”還是春節即將到來的第一聲訊號,它拉開了春節大戲的序幕。正像童謠中所說的:“小孩小孩你別急,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從“臘八節“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羅置辦年貨,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以良好的.心態、優異的成績迎接合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吧!同時讓我們把對父母、老師的感激和尊敬,把對祖國的祈禱和祝福全都熬製到這碗濃濃的臘八粥裡吧!
我國旗下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臘八節。
這個節日本來是佛教子弟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成道而設立的“成道節”,後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也把“成道節”這種傳統帶到了華夏大地。在這裡它被髮揚光大,最後成為了北方地區相當重要的節日—“臘八節”。在臘八節時,人們通常會熬製臘八粥或者醃製臘八蒜,我們自然也屬於這些人。但是我們不太願意做已經做膩了的臘八粥,而決定去做臘八蒜。
臘八蒜的做法很簡單,只需要“三個一”—一些蒜、一瓶醋和一個罐子即可。我們先挑出幾塊大蒜剝皮放好,再往罐子裡倒入適量的醋,最後放入蒜,蓋好蓋子,就可以靜靜地等待它醃製成功了。
醃製臘八蒜雖然不是很費勁,但是費時間。按照傳統習俗,在臘八節這一天醃製的臘八蒜最早也要在除夕夜啟封,這樣才能品嚐到通體碧綠、口味酸辣的正宗臘八蒜。既然我們在過臘八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就得遵循傳統的習俗,於是我們也決定把蒜一直浸泡在“醋海”中,直到除夕夜。
我覺得等待臘八蒜做好的過程很像一次“磨鍊”:這樣漫長的過程相當的考驗人們的耐心,如果你有足夠的意志力克服它的誘惑,那你就能收穫到一盤完美的綠大蒜。如果你被浸泡在醋裡的這個“潘多拉”征服了,想立刻開啟吃它,那你就只能嚐到半成品。
最後照例奉送一首詩:“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迎面而來的是陣陣涼爽的輕風,映入眼簾的是銅陵永泉計程車兵——威風凜凜的峻山。這次我去了美輪美奐、古色古香的農莊,去那裡踏年採風。
走過一條小徑,就看到了一個蘊含豐富徽派建築的亭子,穿過這個亭兒,就來到遊玩正地。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個掛滿紅燈籠的樹。高高的,紅豔豔的。但不過一會兒,引起我注意的是那陣陣香味,是從一窩擁擠的人群中飄散而來,是臘八粥。我舀了一碗,嚐了一口,甜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好吃。裡頭有些米、有栗子,還有各種材料,構成了這美味佳餚。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的風俗。
不僅有臘八粥,還有各種各樣的舌尖美食:米粉粑粑,生薑,麻酥糖,年糕……它們都非常美味。
別被美食饞暈了,這兒可不止這些東西。微波粼粼的小溪前,高大挺拔的樹後,有一排徽派建築。這兒的建築,就好似承德的避暑山莊。手拎一袋銅錢,就像穿越到古代。房梁邊的四個角,向上微微翹起,有細數精緻的紋理。房頂上,豎起兩個挺拔的角兒,好似展翅欲飛的雄鷹。
身後黑白相間的磚瓦,映著河面上盪漾的波紋,真是“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臘八,美好新年的開始!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臘八是粥,更是節,臘八節,是不盡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複的節氣連結的,生活,是這節氣中濃濃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塗抹的。多少的牽掛和不捨,回憶和感動,在這思鄉的畫卷裡緩緩流動,不息。下面是關於臘八粥的演講稿,歡迎各位閱讀和借鑑。
臘八粥是我家鄉的一個古老傳統。臘八粥很受歡迎,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傳統節日,而且因為它是一種美味。在他們的家鄉,人們煮臘八粥,無論他們貧窮或富有,忙碌或不。
每年農曆十二月,人們開始準備臘八粥的原料。首先要準備的是各種各樣的大米:糯米是首選,因為它既糯米又香。
黃米也很好。它是我國北方的特產,是我國最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比起兩種米飯,我更喜歡黃米飯,因為黃米飯做的粥味道更濃。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種豆類,主要是紅豆,它既有營養,色澤又鮮豔。大豆,綠豆就是一切。我最喜歡的是紅棗,其實紅棗早在深秋就開始準備了。
剛打翻的紅棗在陽光下曬乾,直到表皮起皺。聽爺爺說,紅棗越幹越甜,因為在陽光下,陽光下,所有的水都跑掉了,只留下糖在裡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晚收紅棗的其中一家。
太陽出來後,還去摘壞了的棗子,棗子壞了,就會變苦,很澀的那種。雖然現在超市裡也開始賣棗了,可以節省大家力,但是人們還是用傳統的老辦法,因為超市裡不僅壞棗居多,而且跟自己種的沒區別甜。
到今天,人們還會煮臘八粥。第一天煮棗,花生,米飯,小米,綠豆等在鍋裡,用文火慢慢煮開。熬起來粘稠、鬆軟,吃起來不但細膩,而且味道極佳。
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說:在一個貧窮的,乾燥的地方,在那裡,我不知道為什麼有瘟疫,在最後一刻的穀物和草筋疲力盡,人們發現一些零碎的糧食成粥,給病人喂,奇蹟發生了,那些病人所有的疾病。
所以人們把這一天寫在農曆十二月初八的日記上,每年慶祝。以期待明年的健康、無病。
臘八節的臘八粥特別多,家家戶戶都要煮一大鍋,要吃十天,人們不僅要吃臘八粥,更要有那種氛圍,那種歡樂,那種文化,那種家鄉的味道。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嗅著臘梅花的縷縷幽香,聆聽新年的腳步漸漸清晰,向2021揮揮手說聲再見,驀然發現,我們依舊與農曆2022年攜手同行,並且還有一個美麗的節日注視著我們,那就是臘八節。
臘八節有著悠久的歷史: 和很多傳統節日一樣,臘八節起源於祭祀祈福。據《祀記》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因臘祭在十二月舉行,故稱12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直到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關於臘八節還有一個樸實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兒子不爭氣,媳婦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有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
人們為了教育後生們,便有了吃 “雜糧粥”的習俗,而此粥經過歲月的洗滌變成了色彩鮮豔的美味粥——臘八粥。
臘八粥用料多種多樣,沒有固定食材,可根據各地的習慣、各人的愛好和條件而定,凡五穀雜糧均可。我國北方人們常用小米、赤豆、蜜棗、黃豆、米仁、桂圓、蓮子、胡桃、松子煮成。而在南方,人們則喜歡用白果、花生、蓮子、紅棗、板栗等,加上薑桂等調味品,摻在糯米中煮成。
俗話說“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臘八粥不僅好吃,更折射出了我國古代糧食大豐收的喜人場景。
“臘八節”是春節即將來臨的的第一聲訊號,它拉開了春節大戲的序幕。正像民謠中所說“老太太你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從臘八節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羅置辦年貨,迎接新春佳節。
然而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面對世界各種文化的相互激盪和國內社會生活日益多樣化,臘八節和很多中國傳統節日一樣被大家淡忘。
同學們,讓我們追溯那些遺忘的歷史和傳說,追溯我們的傳統文化,一起來弘揚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吧!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臘八節雖然沒有春節、中秋節那麼火熱,但是臘八節的傳說卻在民間流傳的有不少,有關臘八節的傳說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來看看臘八節的傳說之一“佛祖修行”說。
臘八節的傳說之“佛祖修行”這一傳說講,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傳說佛教的佛祖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心性善良。
當他身邊的慢慢經歷著生病的痛苦,看著親人一個個地離他而去。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又相當殘酷,悲憤之下釋迦牟尼捨棄王位,出家修道。
可是出家修道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釋迦牟尼開始修道時並沒有任何收穫,面對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摺磨,他仍然堅持著。
後來釋迦牟尼經過六年苦行,終於在臘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來佛教教徒們為了紀念他,便將每年的臘月初八訂為“佛祖成道紀念日”,後人也沒有忘記他修行成佛之前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於是就有了這一傳說,“佛祖成道紀念日”經過後人傳承,成為今天的“臘八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