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業精彩演講——讓青春在大海上閃光

石油行業精彩演講——讓青春在大海上閃光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

  我叫劉興奎,1994年從山東理工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勝利油田海洋石油開發工作,現任勝利油田埕島中心二號平臺經理。今天能在這裡向各位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彙報我在海上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感到十分榮幸,心情非常激動。我彙報的題目是“讓青春在大海上閃光”。

  置身於茫茫大海,我才真正明白什麼叫艱苦,石油工人戰天鬥海、拼搏奉獻的精神給了我紮根海洋、獻身石油的信心和勇氣

  石油行業的艱苦我在上學期間聽說過一些。我從小在農村長大,自以為吃過很多苦,感到世上沒有我受不了的苦。但當我坐著公共汽車前往公司報到時,車過勝利黃河大橋,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蘆葦和荒灘,沒有村莊沒有行人,點綴路旁的只有一簇簇紅色的灌木叢。想像中的油田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使我有些不知所措,隨著汽車在坑坑窪窪的公路上顛簸,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報到後在崗前培訓的那段日子,我的心情矛盾極了。到底我的選擇對不對?怎麼辦?是走還是留?我一直在彷徨。

  崗前培訓結束,第一次出海的經歷我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天,我懷著複雜和好奇的心情登上了交通船。船離開碼頭時天氣還很好,但沒過多久海上就颳起了五六級大風,船開始搖晃起來。原以為不暈車也不會暈船,可過了一會兒,就感覺胃裡像翻江倒海一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臉色變得蠟黃,我終於忍不住開始劇烈嘔吐起來,趴在甲板上一動也不敢動,當時覺得真是生不如死。我們的井區離碼頭有30多公里,船航行需要兩個多小時。當有人拍著我的肩膀告訴我到了時,我抬頭一看,船已停靠在由幾根橘紅色樁腿支撐著的鐵房子跟前。難道這就是我們要在上面工作的海上平臺?帶班師傅攙扶著我登上平臺,把吐得快虛脫的我安頓在一張板床上休息。當天夜裡,海上的風更大了。聽著海浪拍打平臺樁腿的聲音,躺在有些晃動、感覺隨時要倒下去的板床上,我突然感覺大海是那樣的猙獰,自己就像被拋入大海中的一片樹葉,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孤立無援,那一晚我徹夜未眠。下平臺後,當我把海上油田的艱苦環境和矛盾的心情告訴父母后,他們給我寫了封信,其中有一段話深深的刺痛了我,“一個年輕人,這點苦也吃不了,以後還能幹什麼?家裡培養你不容易,你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國家嗎?”單位領導也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我講石油行業的優良傳統和老職工的感人事蹟,講海上油田的美好發展前景,同事們給我講他們的經歷和故事,帶班師傅也時時處處關心我,使我彷徨浮躁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經過三四個月的鍛鍊,我逐步適應了海上工作。11月的一天晚上,我已經在宿舍睡下了,突然接到單位緊急通知,海上一口油井出現異常,要我立即參加搶險。我們頂風乘船趕到現場,經過帶班師傅排查,確定是油井井下安全閥洩壓關閉,當務之急是要開啟安全閥。但由於身邊沒有打壓工具,只好借用鄰井的壓力,用高壓膠管對它進行倒灌,於是我們四個人開始從船上抬高壓膠管,這種膠管有十米長、一噸多重,要從搖晃不定的船上扛到平臺上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時風越刮越猛,船隨著海浪上下竄動,一不留神膠管從我肩上滑了下來,眼看就要砸到我,在我身後的帶班師傅大喊一聲“閃開”,一下子將我推到一旁,膠管的鐵頭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腳上,他當場痛得抱著腳跌坐在甲板上,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掉下來。後來經醫院檢查是腳骨骨折。師傅危急關頭捨身保護我的博大胸懷和犧牲精神,深深地感動和震撼了我,我內心愧疚極了,暗下決心要深深紮根這片大海,立志要做一個像他那樣的石油人。心境的改變感覺其他一切都變了。我覺得自己好像不再暈船了,海上的風變小了,天空變藍了,大海是那樣的遼闊,浪花是那樣的歡騰,一切都是那樣的美麗。我開始深深地愛上了這片藍色的海洋,愛上了這裡橘紅色的平臺,愛上了這份崇高的事業。

  紮根海上平臺,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刻苦學習,不懈探索,勇於創新,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奮鬥目標

  海上石油開發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的特點,涉及到多門學科、多種知識。工作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僅憑自己從書本上學的那點知識遠遠不夠。為了儘快掌握海洋石油開發知識,從外行變成內行,我忘掉自己的大學生身份,把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當作老師,把每一件事都當作一次學習機會,把每一個崗位都看作是一個學習的課堂。先後自學了海上採油、油氣處理、油藏地質、修井作業、發供電等多種知識,並逐步融會貫通。1996年,我被公司選派去擔任埕島中心二號平臺建造監督工作。中心二號整個平臺群由動力、生產、儲罐、注水、生活五座子平臺組成,僅鋼鐵就用了上萬噸,國內外各類裝置上百臺(套),油、氣、水、電各種管線電纜上萬米,各類圖紙資料摞起來有五米多高。第一次負責監造這種複雜、大型、綜合性的平臺群,其壓力可想而知。我們晝夜不停地審看圖紙,協調監督工程施工進度,提出各種建議意見。工作中我經常懷揣一個小本子,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及時記錄下來,晚上再翻閱相關資料,或者向有關人員請教;有了新的想法和創意馬上記錄下來,向乙方單位提出整改意見;認為關鍵的引數就把它記錄下來,反覆演算核對以確保施工質量。眼睛熬紅了,皮膚曬黑了,人也累瘦了,到平臺建造完成時,我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十餘本記錄本,做到了對平臺現場瞭如指掌。平臺投產後,公司任命我為平臺經理,全面負責中心二號平臺工作。

  平臺的投產僅僅是工作的開始,管理好這樣龐大的一個平臺系統才是真正的難題。上百臺(套)裝置隨時可能出現問題,若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整個海上生產。1999年初,平臺上一臺美國索拉公司生產的3000千瓦的燃氣輪發電機組出現故障,公司組織有關人員集體會診,但經過檢修和多次除錯後仍然沒有解決,只好與廠家聯絡。得到的答覆是:由於裝置保修期已過,僅現場服務費就為每人每天1000美元,但人員要等下個月才能到。且不說需要花費大量的.外匯,光時間我們就拖不起,每耽誤一天就損失4200噸原油,近千萬元。為了儘量減少損失,公司領導立即趕往北京與代理商談判。此時我在平臺上仍苦苦思索,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我帶領平臺技術員採用排除法,對現場主機、燃料、潤滑、電路等個部分對照資料逐一排查,基本排除了燃料、電路、控制等系統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最後把目標鎖定在啟動壓力調節閥上。徵得公司領導同意後,我決定進行輪機開啟狀態下改變調節閥壓力範圍的嘗試。我守在轉速達14000轉/分、噪音達120分貝的主機旁,每啟動一次就記錄分析一次資料,整整兩天兩夜,高強度的噪音震得我頭暈腦脹、胸悶氣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上百次的試驗,終於選準了壓力範圍,順利啟動了發電機組。此時離公司與外方簽訂合同只剩下3個小時,訊息傳到北京,領導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在做好平臺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我以身作則,帶領職工開展各種改造革新活動,努力提高平臺管理水平。中心二號平臺有兩臺原油脫水換熱器,盤管極易損壞,每年都要更換一次,花費近百萬元,而且嚴重影響了正常生產。我對此進行了技術攻關,為了查明原因,我連續一個月對兩臺換熱器進行跟蹤觀察,錄取執行過程中的各項引數。當時正值七月驕陽似火,平臺甲板溫度達五六十度,人站在上面就像站在蒸籠裡。經過一個月煉獄般的煎熬,我終於發現是由於原設計沒有考慮原油伴生氣的強大脈衝壓力,導致換熱器盤管震動、焊點脫落而造成損壞。透過加裝緩衝罩,用不鏽鋼替代炭鋼盤管,最佳化焊點位置,改進焊接方式,使盤管的抗衝擊性大大增強。經過改造後的兩臺換熱器至今沒有出現故障,每年可節約成本60多萬元,該項成果還獲得發明專利。幾年來我主持開展的攻關專案達10餘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五百萬元。我被聘為勝利油田裝置管理專家,獲勝利油田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等20餘項榮譽稱號,並被推薦到中國石油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這些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深深體會到,工作中要想幹出點成績,必須甘於吃苦,勇於奉獻

  在海上摸爬滾打這些年的實踐使我體驗到,沒有甘於吃苦,勇於奉獻的精神,是幹不好工作,更是做不出成績的。

  20xx年1月,渤海海域經歷了20余天達零下20多度的持續低溫天氣。一天深夜,平臺上給原油加熱的熱媒爐供氣壓力低報警,眼看著裝置即將停機,海上的供熱系統將無法保證,原油處理將陷入癱瘓。危急時刻我帶領四名職工趕赴現場。發現是由於天然氣中含有的水份,因溫度低結冰導致供氣管線堵塞。於是立即組織用開水燙管線,但開水倒在管線上很快就流到了地上,升溫效果很不好。情急之下,我把自己的棉大衣脫下裹住管線,不停地向棉大衣澆開水,同事們看到這裡都不約而同地脫下棉衣裹住管線澆開水解凍。深夜刺骨的寒風吹得大家渾身直打哆嗦,但誰也沒有退卻。很快管線被疏通了,警報也隨之解除。等我回到宿舍已經是渾身冰涼,當晚就發起了高燒。

  在海上工作,需要付出和做出犧牲的,不僅僅是我個人,還包括我的家人,他們在背後給了我很大的支援。20xx年10月,正值中心二號平臺注水系統投產,這是直接關係到海上油田能否順利實現注水開發的重大專案。上級領導任命我為專案組長,全面負責實施該專案。一天我正在現場忙碌,突然老家打來電話說奶奶病重住院,正在緊急搶救,由於年齡大、身體虛弱可能挺不過這一關,要我無論如何回去一趟。我一聽淚水就不禁奪眶而出。小時候,我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奶奶特別疼愛我,我對奶奶的感情也特別深厚。工作後由於離家遠很少回去看奶奶,還沒來得及好好孝敬她老人家,怎麼就要離我而去呢?心想無論如何我也得回去見奶奶最後一面。可是平臺注水系統正面臨投產的關鍵時刻,作為組長的我此時確實離不開。我忍痛割捨了對老人家的掛念之情,全身心投入到注水系統的投產工作中。半個月後,注水系統順利投產,因為工程組織得好,我受到公司的表彰。當我匆匆下平臺趕回家時,奶奶已經去世了。父母告訴我,奶奶臨走前一直在唸叨我的名字。跪在奶奶墳前,我嚎啕大哭,悔恨自責。自古忠孝難兩全,奶奶的離世給我留下了終生遺憾。

  提起家庭我同樣感到十分愧疚。工作這些年來,我平均一年有二百多天呆在海上,下平臺後還要在單位值班,對家庭照顧得少之又少。妻子跟我開玩笑說,“你對海上平臺的熟悉程度超過對自己家的熟悉”。的確如此,家裡的東西放在哪兒,家裡缺什麼,我的確不知道。但一說起平臺上各種設施的位置、型號、引數等,我卻瞭如指掌。妻子很理解我,從來不埋怨,她總是默默地操持著這個家。1997年妻子懷孕後,需要經常去醫院作檢查,可是自始至終我都沒有陪她去過一次。本來答應生孩子時我一定陪伴在她身邊,但由於連續大風天氣,海況惡劣,不能下平臺,仍然未能如願。在兒子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我連續在海上呆了一個多月,下平臺回家,一進門就想抱著孩子親近親近,可他卻瞪著眼睛看著鬍子拉碴的我,一個勁地躲,嚇得哇哇大哭。到了晚上九點多,孩子偷偷地問媽媽:“這個叔叔怎麼還不走呀?”聽了孩子的話,我為自己沒能盡好一個丈夫、父親的責任而感到愧疚。

  走出校門這十多年來,面對外面精彩的世界,我選擇了紮根大海,選擇了面對艱苦惡劣的環境,選擇了獻身祖國的石油事業。雖然吃了一些苦、受了一些累,對父母、對家庭也欠了很多。但是,我感到滿足,感到欣慰。因為我沒有辜負父母、老師、國家對我的培養。工作中幹一行、愛一行,經過實踐鍛鍊逐步成長起來,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獲得了許多榮譽,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特別是看到勝利海洋石油開發事業一天天在發展,看到埕島中心二號平臺的環境一天天在改善,看到平臺的管理水平一天天在提高,我為我是一名勝利海洋石油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雖然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成績的取得應歸功於各級領導的關懷、同事們的幫助,我只是盡到了一名海洋石油人應盡的職責。

  最後,我想引用《中國青年》上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奮鬥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與眾不同”。我相信,勤勉好學、銳意進取、胸懷祖國的莘莘學子們,一定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比我做得更好,讓飛揚的青春綻放出更加燦爛奪目的亮麗火花!

  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