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週記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週記

  引導語:很多大學生都會去參與社會時間活動,而相關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週記要怎麼寫?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週記一

  我參加了校學生會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民警共站馬路,為維持城市交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雖然六天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鍊了自己,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透過多天的站崗,使我有了些關於城市交通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心得體會。

  近年來,上海城市建設飛速發展,道路交通硬體設施明顯改善。然而,行人亂穿馬路、騎車超越停車線、騎車闖紅燈、機動車違章變道、亂停亂放等交通違章現象,也積重難返,它與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形象極不相稱。交通行為不文明現象所產生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僅今年一季度,全市因亂穿馬路等行人、非機動車的違章就造成了108人死亡。

  城市交通問題,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良宇同志在今年上海城市交通專題會議上指出,文明交通行為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管理部門提出,要以法治交通,加大管理力度和處罰力度,以逐步實現“三縱三橫”主幹道、33個文明示範標誌區、郊區城鎮道路上違章行為基本消除,交通結點明顯緩解,交通秩序明顯改善。

  創造一個良好、暢通、高效的交通環境,是廣大市民的共同心願。上海精神文明建設市民巡訪團來信希望市文明辦轉達他們的倡議:全體市民積極行動起來,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文明走路、文明行車,遵守交通法規,自覺告別陋習,積極投入到“與文明同行”活動中來,不斷提高自身交通文明素質,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儘自己一份責任。

  從許多市民的來信來電中可以看出,對部分市民交通行為中存在的“行人亂穿馬路”、“腳踏車闖紅燈”、“地鐵和公交車輛上下車無序”、“計程車上下客亂停車”等不文明現象提出了批評。來信來電紛紛指出,這些現象的存在,加劇了交通擁堵,也損害了上海城市形象。他們呼籲迅速改變部分市民中存在的這些不文明現象。

  上海市委書記、市長良宇前不久指出,上海人要做可愛的上海人,要做能夠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上海人,要做能夠體現城市的國際化、資訊化、市場化、法治化水平的上海人,要做能夠體現上海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形象的上海人。

  共青團上海市委、市青聯的委員們,在倡導“七不”的基礎上,此次又推出了“七要”:要尊重每個人、要按規則辦事、要盡心做好每件事、要說到做到、要微笑待人、要學會勤儉生活、要時刻準備幫助別人。

  如果說“七不”是一個市民的基本素質要求的話,顯而易見,“七要”將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層次和水平又進一步地提高了。

  委員們認為,上海是全國的上海,是個開放而且越來越國際化的城市,現代文明社會已經形成了許多規章制度和約定俗成的規則,如遵守交通規則,不隨意停車和亂穿馬路,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在自動扶梯靠右站立,在銀行、郵局要保持1米距離,不亂拋生活垃圾等等,上海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與國際接軌”。

  在“七要”中,“要微笑待人”這一條看起來尤其充滿了人情味,委員們認為,這一條可以說是最容易,也是最難的,透過微笑使人們更加友善、態度更為和藹、社會更具溫情,使每個人都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一張可愛、可親的“名片”。

  要塑造上海的城市精神,就要培養高素質的城市居民,否則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只能是空中樓閣。因此,建議要透過“鋪天蓋地”的媒體公益廣告強化市民意識,同時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打擊處罰力度。

  同時,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應利用自己的優勢,大量製作生動、貼近生活的公益性動畫廣告,現在雖然也有類似的公益廣告,但數量上還遠遠不夠。這些廣告不用很長,但要連續不斷地播放,在公共場合要樹立廣告宣傳牌。

  2002年12月,臺盟上海市委曾做過一次問卷調查,請市民選出最痛恨的十種不文明現象,統計結果顯示:隨地吐痰、隨地扔雜物、亂穿馬路、公共場合吸菸、上下車不排隊、公共場合說髒話罵人、搶佔公交車座位等行為名列榜首。可以說與“七不”相當一致,委員們表示,之所以市民文明行為養成見效還不大,與處罰力度也有一定程度的聯絡,目前的處罰力度還不足以起到警戒作用。因此,他們建議要加大處罰力度,已有的關於不文明行為的處罰規定,要立即全面執行,尚未做出規定的,要加快制定相關處罰規定,並儘快予以實行。

  塑造城市精神要隨著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而不斷培育,逐步昇華,在蓬勃發展的新的實踐中,不斷賦予上海的城市精神以新的內涵。

  那麼如何讓上海人隨著社會的發展保持“可愛”的面貌呢?就象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一樣,唐祖德委員對學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建議市教委可在第二輪中小學課改中將提高人的文明素質的要求進一步納入到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等課程中,並加強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走路、乘車、講話等細微的小事做起。

  同時,要在社群中加強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發揮離退休人員的積極作用,使活動能深入到千家萬戶,要制定一個五年規劃,透過各方面的努力爭取在世博會前期達到上海城市建設與市民素質的整體提高。

  對於以下的鏡頭,很多人都會覺得膩了,是老調重彈,但只要這些不文明的現象還存在於上海的街頭巷尾,我就要一直老調重彈下去。去年11月,我遇到了荷蘭人賽德先生和他的妻子沈女士,當時他們帶著兩個孩子來上海旅遊兩週。他說,上海的現代化水平已經和阿姆斯特丹不相上下,但他也同樣驚訝於亂穿馬路、亂丟紙屑等現象在上海街頭的泛濫。“這在歐洲是不可想象的,我的兩個孩子經常會對闖紅燈的行人喊‘stop’,把紙屑果皮撿起來丟到馬路上的廢物箱去。”今年1月5日和25日,我們市民巡訪團帶著市西中學和二醫大衛校的學生來到淮海中路陝西南路口進行實地考察,結果發現每分鐘都有20到50個人闖紅燈,回來的時候沒有一個同學不臉紅的。今年春節,我們又來到南京路步行街的三處交叉路口,那裡的紅綠燈也形同虛設,不要說行人不看,就連旅遊觀光車也是“勇往直前”。這些鏡頭似乎已經成了上海的“標誌”,人們已經習以為常,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呀!

  城市精神不是虛空的,它必須體現於城市人的行為,同時城市精神作為一種時代要求的表達,需要藉助城市生活的重大時刻來展現自己。這一展現過程不是城市精神簡單地從潛在轉變為顯在,而是原有的城市精神激發城市人的超常行為並在這種行為中得到再生的過程。從這一意義上說,城市精神與城市人的行為是一個互動過程,一個雙向激發過程。

  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市長良宇強調的那樣,上海要十分注重培育自己的“城市精神”。他指出:“在推進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程序中,硬體能夠花錢買,軟體用錢買不到,軟體比硬體更重要。在加強硬體建設的同時,要花大力氣加強軟體建設,加快國際化、資訊化、市場化、法制化步伐,加強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塑造新世紀上海城市精神,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週記二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說的是一個人整夜不食不寢去思考鑽研一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處,不如親自去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經之路,在這個路上,你不在是個孩子,在鍛鍊,在成長,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陰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奮進的號角與激昂的樂譜,也許每天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也許每天都要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而焦頭爛額,也許每天都要為了明日的採訪做著準備,但我們是快樂的。不再是不為浮雲遮眼之勢,更在一覽眾山之軀。

  我們實踐,我們快樂。作為實踐,這樣的一項活動,也必須有其流程經營。從開始的.確定主題,到隊員的選拔再到實踐的開始,分工,任務的佈置,或許疏一看,甚易。但實則不然,在這過程中不是冷冷的追求學術上的嚴謹,更是尋找種人心向往的科學之美。孫中山說“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每個人在“sunshine”這樣陽光的隊名中貢獻著自己,以追求對大學生村官的深入調查為目的,大膽的去想,去做,在這個團隊中關心著對方,真正做到了團結,奮進。有激動,有感動,有觸動。

  不論第一天大家為了提高團隊工作效率的討論爭論不休,不論每天在外採訪村民的隊員被烈陽曬傷,汗珠滴落早已浸溼全身的隊服,更不論每晚寫報告,寫日誌,全天,為明日準備到深夜。每天的採訪,吃飯,採訪,,休息,成為了我們的主線,每天奔波於鄉村城鎮的各個小巷街頭,我們詢問著,調查著,目的只是完成實踐,讓自己明白更多屬於我們,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真諦。只因為我們知道,孵化夢想,需要汗水與堅強的臂膀,我們付出,我們收穫,我們快樂。

  在對大學生村官的調查實踐中,我們感受到了村裡的建設,這裡有孩子,農民,村幹部,每每從他們的質樸中,我們在感受,感受著這份簡單,經過我們的採訪,知道了村裡創業的艱辛,孩子受教育的困難,在同情的同時,我們更多了一份寬慰,因為,我們的村在不斷的改善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或許,我們的實踐不能反應村裡的每個角落,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我們的實踐能夠受到更多人的關注,更多人注意到在大城市的周圍,還是有著一些需要幫助,建設的村鎮,我們的實踐活動受到中國高郵網,郭集網,高郵資訊報,揚州日報晚報的關注。為自己為一名南大學子感到自豪。

  實踐活動結束了,每個人在思考著這幾天發生在我們身上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張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實,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奮鬥,sunshine這個詞,不再是一個隊名,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當遠離喧囂,來到村鎮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奮鬥,什麼是團結,什麼是一個團隊。這樣的出國留學網實踐,這樣的我們,這樣的,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