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預算業務管理制度範本(精選5篇)

民辦學校預算業務管理制度範本(精選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辦學校預算業務管理制度範本(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辦學校預算業務管理制度1

  第一條為加強學校財務管理,本著量入為出,事前控制的原則,有計劃的調配使用教育資金,合理配置辦學資源,安排好費用支出,保障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學校預算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權責結合”的管理體制。學校預算編制要遵循“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總原則,根據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和預算年度全校可能組織的收入情況,統籌合理安排支出專案,不搞赤字預算。

  第三條財務預算是根據學校教育事業發展計劃和工作任務編制的財務收支計劃、固定資產裝置購置計劃、資金使用計劃、根據學校的發展需要和財力結合單位工作任務安排所需資金,是學校籌集、分配、運用、控制資金的依據。

  第四條做好預算編制前期準備工作。要分析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透過實際情況與預算的對比,摸索收支規律,為本年度的預算編制打下基礎;要了解和掌握預算年度事業發展計劃及其資金供需情況,以便安排支出預算時做到保證重點,兼顧一般。

  第五條學校基礎資訊是做好財務預算的根本保障,各處室有義務向財務部門提供其職責範圍內的資料資料,並對所提供的基礎資訊負責,對於重大資料差錯,要追究其責任。

  第六條預算的編制要堅持穩健的原則,儘可能排除收入的不確定因素,不將上年非經常性的收入作為預算年度的收入依據。收入預算的編制按來源測算:在編制財政補助收入時應根據有關政策法規、人員工資標準公用經費定額標準編列。

  第七條預算的編制要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各部門應根據本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參照上年度本部門各項實際開支,考慮可能出現的變化因素,先自行作出本部門費用預算。財務部門彙總後編制學校年度預算草案。

  第八條支出預算分為基本支出預算和專案支出預算兩部分,支出預算首先要保證基本支出。

  第九條編制基本支出時,應分為人員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和對個人及家庭補助支出三個兩部分:人員支出應按國家有關政策、標準和編制人數等計算編列;公用支出有支出定額的,要按定額計算編列,無支出定額的,要根據實際情況測算編列。

  第十條專案支出的預算要與學校發展規劃相結合,其安排要做到“量力而行”,對於不能短期完成的專案要制定專案規劃,分步實施。在編制專案支出預算時,在對申報專案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和嚴格稽核的基礎上,按照輕重緩急進行排序,並及時上報教育局計劃科。

  第十一條各部門應在每年9月30日前向財務部門報送本部門下年度預算草案。財務部門根據學校下年度的事業發展規劃和單位收支計劃,彙總編制預算方案,並於10月底以前將預算方案報學校校務會議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經校務會審定、校長批准後執行。

  第十二條學校財務預算一經批准實施,必須確保預算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各處室應嚴格按預算進度執行,嚴格控制超過預算及無預算開支情況,非經規定程式,不得隨意更改和突破。

  第十三條凡是未報預算或未經批准執行的預算專案,所需支出必須寫出書面報告,經學校主管領導批准後,報校務會審定、校長批准後方可執行。

  民辦學校預算業務管理制度2

  第一條、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堅持依法理財,嚴格經費管理,堅持理財,做到校內財務公開。

  第二條、預算編制的原則:統籌安排,量力而行,保證重點,略有節餘。首先保證人員經費和教育、教學、科研的需要,注意重點專案經費的安排,嚴格控制公務費的開支。

  第三條、經費預算方案的.制定程式:報賬員每10月份對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彙總核算,對下年度收支情況認真匡算,制定綜合財務預算計劃草案,提出經費安排的初步意見,提交校長審閱和校務會議討論,校長批准。其預算執行情況,由報賬員定期向校長彙報。

  第四條、經費管理辦法:量入為出,指標分解,分片使用,統一管理。

  一、全校人員經費(包括績效工資、其他補助),由校長按國家政策和學校的有關決定確定,通知報賬員執行。由報賬員實行統一管理、一級核算。

  二、公務費、業務費、差旅費、業務招待費、裝置購置費、修繕費等經費,根據年度計劃由學校統籌管理,並加強督促,嚴格控制支出在限額範圍之內。

  三、學校負責人作為經濟責任人,要從嚴從緊把好經費開支關口,力求用有限的經費辦更多的實事,產生更的辦學效益

  第五條、經費使用規定及審批程式:

  一、在縣教育局下達會計年度預算經費指標之前,學校只能作維持正常運轉的日常費用開支。

  二、每年十一月底,由報賬員提出《學校統籌經費管理方案》和《部門經費分配方案》,經校務會議討論,校長批准。報賬員要根據年度預算計劃統籌管理公務費、業務費、差旅費、業務招待費、裝置購置費、修繕費等經費的有效使用。

  三、縣財政局、縣教育局等上級部門下達的專項經費,必須專款專用。

  四、各項費用開支均要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和規章制度,在規定的範圍內,本著節約的原則掌握使用。如有違制度者,報賬員有權拒絕支付相關費用。

  五、不在預算經費計劃安排內的開支,由報賬員(或相關人員)寫出專項報告,報校長特批。

  六、基建費支出的審批程式:

  (一)、基建預付款由校長審批。其《合同》送檔案室存檔備查。履行《合同》分期付款時,必須經質檢部門簽出對工程質量進行跟蹤審計的意見,報校長審籤後,由報賬員執行支付。

  (二)、基建決算款須經審計後,由校長簽字認定才能支付,並將決算情況報校長及校務會。

  七、小型維修的修繕費。其經費預決算先由報賬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預審(同一專案不得一人既管施工現場又搞預審),然後報校長審籤。

  民辦學校預算業務管理制度3

  為了建立科學規範的中小校園預算編制制度,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順利實施,根據省、市的要求,結合《會計法》、《預演算法》和《義務教育法》的相關規定,特制定我校預算編制制度。

  1、校園預算是指中小校園根據教育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它是中小校園財務工作開展的基本依據。包括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

  2、校園的預算編制務必遵循真實性、完整性、重點性、科學性、透明性和績效性的原則。

  3、校園編制的預算,務必及時立卷規檔,妥善保管,不得丟失和毀損。

  4、校園應當參考上一年度預算執行狀況和本年度收支預測進行預算編制。

  5、校園的預算務必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能列赤字,不能預留硬缺口。

  6、校園預算收入的編制,應當與本單位教育事業發展計劃和目標任務的規模及要求相適應,按照規定務必列入預算的收入,不得隱瞞、少列,也不得將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為編制預算收入的依據。

  7、校園預算支出的編制,應當貫徹厲行節約、勤儉建校的方針,應當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照顧一般,在保證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好專案支出。

  8、中小校園務必強化預算編制的管理,要把預算編制工作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資料抓好落實,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教育系統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民辦學校預算業務管理制度4

  為加強學校財務管理,本著量入為出,事前控制的原則,有計劃的調配使用教育資金,合理配置辦學資源,安排好費用支出,保障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學校預算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權責結合”的管理體制。學校預算編制要遵循“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總原則,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和預算年度收入情況,統籌合理安排支出專案,不搞赤字預算。

  2、財務預算是根據學校教育事業發展計劃和工作任務編制的財務收支計劃、固定資產裝置購置計劃、資金使用計劃、根據學校的發展需要和財力結合單位工作任務安排所需資金,是學校籌集、分配、運用、控制資金的依據。

  3、做好預算編制前期準備工作。要分析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透過實際情況與預算的對比,摸索收支規律,為本年度的預算編制打下基礎;要了解和掌握預算年度事業發展計劃及其資金供需情況,以便安排支出預算時做到保證重點,兼顧一般。

  4、學校基礎資訊是做好財務預算的根本保障,各部門有義務向財務部門提供其職責範圍內的資料資料,並對所提供的基礎資訊負責,對於重大資料差錯,要追究其責任。

  5、預算的編制要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各部門應根據本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參照上年度本部門各項實際開支,考慮可能出現的變化因素,先自行作出本部門費用預算。財務部門彙總後編制學校年度預算草案。

  6、支出預算分為基本支出預算和專案支出預算兩部分,支出預算首先要保證基本支出。

  7、專案支出的預算要與學校發展規劃相結合,其安排要做到“量力而行”,對於不能短期完成的專案要制定專案規劃,分步實施。在對申報專案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和嚴格稽核的基礎上,按照輕重緩急進行排序,並及時上報局財務科。專案支出實行專案管理,要有執行專案完成情況報告、招投標制度、重大專案稽核制度和績效考評制度。

  8、學校財務部門根據學校下年度的事業發展規劃和單位收支計劃,彙總編制預算方案,並於規定時間以前將預算方案報學校校務會議討論,經校務會審定、校長批准後執行。

  9、學校財務預算一經批准實施,必須確保預算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各部門應嚴格按預算進度執行,嚴格控制超過預算及無預算開支情況,非經規定程式,不得隨意更改和突破。

  10、凡是未報預算或未經批准執行的預算專案,所需支出必須寫出書面申請報告,經學校主管領導批准後,報校務會審定或者校長批准後方可執行。

  民辦學校預算業務管理制度5

  為加強我校經費管理的綜合性、有效性、嚴肅性和可控性,更好地貫徹“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保證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按照《預演算法》和《會計法》的總體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預算編制原則

  預算編制必須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既要考慮學校事業發展和建設的需要,更要考慮到學校財力實現的可能性。預算編制必須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理原則。

  1、編制收入預算,要堅持積極穩妥的原則,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的收費政策,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預測學校的全年收入,儘量避免赤字隱患。

  2、編制支出預算,要堅持量入為出、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在確保正常執行開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事業發展支出。

  二、預算的編制和審批程式

  1、學校各室根據學校總體目標和本部門的具體任務,提出下一年度所需各項費用開支的性質、用途和金額,跨年度使用的專項資金應按進度分年度提出計劃。

  2、學校財務室根據本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彙總各室提出的下年度事業經費支出預算,綜合考慮增減變動因素,提出下年度收支預算建議數。

  3、校長辦公會議審議單位綜合財政收支預算方案,報學校教代會透過。

  三、預算編制方法

  學校經費預算要根據財力實現的可能性,參照以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並結合學校事業發展需要進行編制。在編制時要根據情況制定各項經費的預算定額,使學校經費預算有據可依,防止預算編制的隨意性,做到預算安排公正、合理、切合實際。學校的收入及支出必須全部納入學校財務預算。

  四、預算的執行和調整

  1、預算的執行。預算執行包括收入預算的執行、支出預算的執行和預算平衡三個部分。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既要積極組織收入,確保各項收入及時足額入帳,又要合理安排支出,實現年度預算收支平衡。學校的收入必須全部入帳,納入學校預算統一管理,絕對不允許私設“小金庫”。

  2、預算的調整。為保證學校預算的良好執行,維護預算的嚴肅性,預算在執行過程中原則上不予調整。如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說明具體原因,經校長辦公會議批准後,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安排支出。

  五、其他事項

  1、固定資產購置必須列入年度支出預算方可安排購置。購置固定資產需專人管理,符合政府採購條件的報政府採購管理辦公室審批,實施採購,需自行採購的,貨比三家、綜合考察。

  2、預算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核算。預算一經批准,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並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和檢查。

  3、學校的預算內外經費均納入學校財務部門統一管理,經費收支實行審批制度。各部門需要使用經費的必須逐層請示彙報到主管領導,經同意後方可購買。

  4、各項支出的原始憑證,經稽核內容真實合法,符合財務制度規定,並有經辦人、驗收人和校長表態,副校長簽字後方可辦理支出,否則財會人員不予報銷。

  5、財務室於每學期末在教代會上彙報學校經費的收支情況,並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