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肝膽胰腺個人學習計劃

關於肝膽胰腺個人學習計劃

  下面很多學習方法都值得鑑戒:

  1、功夫下在平時,不要搞考前突擊。 尤其是基礎課,對於一個在醫學知識方面完全空缺的低年級學生來說,這點尤其重要!上課把老師花大部分時間講的內容認真做筆記,課後儘量看一遍,可以加深印象!由於好多科目老師到期末不會點重點(至少我們學校是這樣的),所以平時的筆記是很重要的!假如你平時很努力的話,考前看看筆記一般就可以通過了!2、醫學考試關鍵不是要把所有的文字印在腦海裡,而是要理解、融會貫通,形象思維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於解剖學和組織學、病理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來說,盲目的背書只會增加自己的負擔!3、先容一下本人做筆記的方法: 我一般是把筆記記在書上,假如老師講的東西可以在書上找到的話,直接劃下來就可以了;假如書上沒有的內容,這很可能就是老師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即使不是考試的重點,也很可能是對我們很受用的,所以要引起足夠重視!順便說下,我記筆記都是用紅筆記的,假如溫習時或預習時有什麼總結的話,一般用藍筆,便於區分!也可以將一些總結性的表格

  之類的用小張紙貼在相應的頁面上,溫習會方便的多!

  4、對於臨床課的學習,我以為方法又有不同!這時上課就不能以筆記為主了,關鍵是隨著老師的思路走,有時候老師會結公道論講一些臨床上的典型病歷,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也方便我們記憶,這也是引起同學愛好的重要因素,呵呵!另外,要重視見習課,這是我們從學生到一個準醫生的過度階段,也是我們開始應用書本知識的時候!課前最好看下相關章節和實習指導,這樣就有的放矢了,印象也會深刻的多!至於考試溫習,我想應該不會很吃力才對!(本人親身體會!)5、這點也許是大家最感愛好的--如何溫習效率才能最高!分析如下:

  一本書至少也有300頁,一個科目的考試滿分為100分,也就是說最多也只能出100個知識點吧!(何況大題不止5分吧?)所以考的肯定是老師上課重點講述的內容(筆記這時候就發揮作用了),沒講過的一般不會考(99%的機率),就算考了分數也未幾!(假如單純應付考試可以,但想學更多東西的話還是看下吧,有好處的!)這樣壓力就小很多了吧!另外,假如可能的話,找些歷年考過的題目做一下,題目的符合率40%左右,但也不是盡對的!有的教研室會出些習題集,這很大部分來自於題庫,做一下是很有幫助的哦!假如這些

  都沒有,那就買本參考書(不要多,1本足夠,但是要精!)個人推薦科技出版社的那一套,有總結,又有習題,方便溫習!說的這麼多,只是本人一點小小的體會,可能有語無倫次的地方,見諒!

  我想再補充2點:

  1、要重視醫學英語的學習。雖然汕醫的四級透過率很高,有95%以上,但你不努力,說不定你就是那5%的人了!

  2、對於臨床課的學習,我以為要重點鍛鍊自己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留意手法要標準)的水平!這是每個醫學生的基本功!不要總是想一步登天,對於每一個病人,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我在實習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醫生沒有問病史和做體格檢查的習慣,只是開一些檢查,透過檢查往診斷!病史和體查結果都是編出來的!這樣對於我們學生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我們從跨進醫學大門起就要一絲不苟,嚴格要求自己!我的'一位帶教老師曾經說過:“碰到一個診斷不清的疑難病例,假如能夠具體地詢問病史、系統地做一次體格檢查,一定會有所發現的。”實習中的經歷告訴我,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它固然不是什麼名言,可是我以為終身受用!在這裡也想把這句話奉獻給大家!也希看給大家有所啟迪!

  假如你覺得自己體格檢查不標準的話,可以看下《簡明體格檢查圖譜》,上面有規範的講解和說明! 我的本科階段是這麼過來的:

  大一的時候還不懂事,天天啃那些什麼物理化學數學之類的,後來才發現那真是太蠢了,最好是把英語好好學學,哪都離開不了英語,考研尤其重要.大一的那些基礎課不用花太多的功夫.大二了學解剖,組織胚胎學,生理,生化,病理,病生,個人覺得生理,生化,病理要好好學學,解剖方面心血管方面的內容一定要吃透,由於以後的診斷,病理,生理內科學等很多學科都密切相關,而且都作為重中之重,打算考研的,尤其要留意同時別忘記英語的學習.大三了開始學習橋樑課程了,要有計劃有重點的學,比如:

  診斷是重中之重,其他涉及到比較專的學科的話,如影象學等學科只要瞭解一下.我們學校的設定是大四開始實習,同時學習臨床課程,個人覺得內科的每個部分,外科的骨科普外肯定是要啃透的,其餘臨床學科可以降低要求,尤其是很專的學科如耳鼻喉,口腔等只要瞭解一下,究竟以後要成為這方面的醫師還得來日方長.我應屆畢業考上了免疫學的研究生,總結主要有: 生理,生化,病理是我幾乎每學期都要翻翻,由於很多其他學科都涉及到,所以我考研幾乎沒怎麼認真溫習

  這幾門課,由於很多內容我只要看一下就可以考試了,所以基礎的這幾門學科很重要,臨床的我就把內外科學的很透,但是我的不足就是英語很差呵呵談一下幾門醫學基礎課的一些學習體會,可能有一些不全面和存在個人偏見的地方,歡迎廣大戰友指正、補充現在言回正傳解剖學:

  我們學校開設得這門課程分為2個部分--《系統解剖學》和《區域性解剖學》,由於《系解》是我接觸醫學專業得第一門課程,所以開始還摸不到頭腦,對著500多頁得文字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當初沒有人指導我們該如何往學,以為又是象《高等數學》和《有機化學》等科目一樣靠老師上課講解,結果學校一學期理論課只給我們安排了6次課,其餘時間都是在解剖室看標本!(開始的時候以為不是很重要,後來到學期一半的時候才發現具體講解知識點都是在這些每週一次的標本課上,於是後悔莫及!~~)上理論課的時候經常講一些書本上沒有的內容,有很多東西一時理解不了!清楚的記得一位教授在給我們講運動系統的時候,給我們講了很多四肢骨折時骨折的遠端移位的分析、記憶方法!(後來才知道這些都是骨科所需要重點把握的知識)課下看書溫習的時候,總覺得看了又忘,忘了繼續看,光是運動系統就看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