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1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生活富裕為根本,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傾斜、公共服務在農村優先發展,推動人才下鄉、資金下鄉、技術下鄉。河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就要充分發揮我省“三農”優勢,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出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抓住機遇,著力解決好鄉村發展中的諸多短板問題,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基礎設施是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及農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各種設施,作為農村公共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從總體上看,我國鄉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農田水利等生產性基礎設施普遍存在嚴重不足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損壞嚴重等問題,醫療衛生、文化娛樂等生活性基礎設施極度缺乏,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飲水、電力、通訊、道路、網路等基礎設施質量差、標準低,重建設輕管護,難以適應鄉村振興的需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此為抓手,加快建設和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首先,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各級財政要給予大力傾斜支援,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實施的原則,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費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訂優惠政策,積極推進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專案市場化融資,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闢多元化融資渠道。其次,要結合鄉村振興規劃,統籌建設好鄉村道路、水電、網路、醫療、文化等基礎設施專案。要把農村飲水安全擺在優先位置,統籌規劃農村飲水工程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提高保障能力,保證飲用水質量;要重點解決農村低電壓、“卡脖子”、重過載等用電方面的問題,加快電網改造升級和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全面提升農村用電服務水平;要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時,繼續推動農村公路向家門口延伸,打通“最後一公里”;要儘快實現網際網路在農村的全覆蓋,提升農村地區網路服務質量,加快農村寬頻網路和第四代行動通訊網路覆蓋步伐,實施“光纖入戶”工程和數字鄉村戰略,推動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和深度融合,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新動力。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長期以來,我們比較重視城市和工業的環境汙染治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農村和農業的環境問題,在思想重視程度、人財物投入力度、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制度建設等很多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當前,農村“髒亂差”的現象還很普遍,環境汙染相對比較嚴重,垃圾亂倒亂放、汙水橫流、廁所髒臭等現象沒有根本改觀,“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成為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農業生產中,農膜、農藥、化肥超量使用,面源汙染嚴重,導致農產品重金屬含量和農藥殘留超標。一些地方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態脆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現象突出。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補齊農村生態環境的短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沒有生態宜居的農村,就會失去對人才、產業等各種生產要素的吸引力。要聚焦農村環境頑症,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全面改善鄉村整體面貌和農民生活環境,保護好農村清新的田園風光、獨特的鄉土風情,打造綠水青山、空氣潔淨、環境優美、服務完善的美麗鄉村,讓美麗成為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一是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建設和完善農村各類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如生活垃圾收集系統、汙水處理設施、環保衛生廁所等,奠定農村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的硬體基礎。二是加快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農村清潔工程,普遍建立村級保潔員制度,建立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的城鄉統籌垃圾處理模式。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加速生物農藥、綠色飼料推廣運用,積極開展畜禽糞便還田、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處理等,全程無死角推進清潔生產和加強汙染防治,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四是加快特色鄉村建設,注重文化傳承,塑造鄉村風貌,建設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打造美麗小鎮、美麗村莊、美麗田園,讓鄉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園和市民休閒養生養老的生態樂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目前,我國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絕大部分都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留守農村的老人和婦女,以及來回奔波的農民工,他們多數缺乏文化知識和現代農業技能,靠體力和經驗進行農業生產,粗放經營,缺少科技含量。農村基層幹部隊伍也比較薄弱,存在人員嚴重不足、視野不寬、年齡老化、本領恐慌等問題,尤其是農技人員數量少,能力參差不齊,複合型人才更是稀缺。新一代農民更多的是選擇到城市打工,不願回家務農,更加劇了鄉村勞動力和人才的匱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實現鄉村人才的振興。要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農村人口迴流,透過人才流入促進農村發展,並創造條件鼓勵越來越多的各類人才參與鄉村建設,讓農村的產業、環境、機會吸引人、留住人,用源源不斷的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一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用優惠政策引導農民工返鄉、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回鄉、城市的科技人員下鄉等,鼓勵他們到農村去創業,發展現代農業、鄉村休閒旅遊養老等產業。二要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特別是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文化能人等。三要創新鄉村人才引進使用機制,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人才到鄉村掛職兼職制度,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交流機制,以及城市科技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四要重視提高鄉村人口素質,加強鄉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就業培訓等,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2

  根據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鄉村振興服務助理要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係變化特徵,順應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是產業振興,而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所以必須透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億萬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從而透過產業振興提高鄉村居民收入,才能更加完善基礎設施裝置的配備,以及更多地投入生態環境治理。從而建設一個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黨的十九大報告裡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五個目標,都要進一步明確任務,進行相應的制度創新及政策落實,把每一項工作做實,這個戰略才能夠落地生根,給農民帶來利益、福祉,能讓農村的面貌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群眾增收,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

  鄉村振興,勿好高騖遠,需腳踏實地。我國農業人口之多,耕地面積之廣都印證著鄉村在我國的重要程度。鄉村在我們工作的第一線,振興鄉村要求我們腳踏實地、紮根基層,要求我們充滿鬥志、不畏艱苦,要求我們擔當作為、開拓進取。讓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到黨的暖風,讓“鄉村振興”不是一句空話。讓農村閒置資源“活”起來,充分發揮土地制度紅利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切切實實得到實惠,這是當下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新課題,也是我們最終的奮鬥目標!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3

  目前,鄉村振興熱遍及所有農村區域,各地政府熱情高漲。在基層扶貧過程中,透過觀察分析瞭解,我認為,在普遍的發展熱潮中尤其需要冷靜的理性思考:鄉村振興需要的是高質量的.、持久的振興,不能搞不切實際、不顧長遠的無序開發;要克服只顧當前、不顧長遠的短視,立足本地實際,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差異化上求突破,在發展增收上謀出路。按照當前三洲的實際,必須突出抓好“三頭”:

  一、把握一個重頭:資源的保護和規劃

  在當前三洲的發展中,三洲的優勢在於自然資源,三洲的特色在於生態宜居。要實現鄉村振興和融入三洲建設,就一定要牢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農村的優勢資源挖掘併發揮出來,只有把農村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才會將其變成金山銀山。一要對農村生態系統進行修復、保護。過去,我們對一些地方的農業資源過度開發消耗,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為此我們應開展河湖水系連通和農村河塘清淤整治。二要深化農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力抓好舊危泥磚屋拆除、村道巷道和屋前屋後環境衛生整治,為廣大群眾營造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汙處理、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行動,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實施農村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三要抓好資源的利用規劃。針對鄉村資源要素的配置、土地開發利用、耕地保護及經濟、生態、社會的發展,制定好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既突出功能統籌、產業融合,又強調生態文明和城鄉共融發展,做好人與自然、資源與生態、發展與環境的融合,增強規劃的可行性和長遠性,讓規劃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二、強化一個帶頭:幹部的引領和表率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鄉村振興要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組織,要靠千千萬萬個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法寶就在於支部是核心,書記是帶頭人,村幹部是服務員。發揮村幹部模範表率作用要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要守好基層組織主陣地。各基層組織要以抓好黨建為引領,建強班子、帶好隊伍,強化宣傳、善於引導,依法辦事、規範治理,整合資源、借力發展,進一步地摸門道、找竅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二是要爭當基層發展的“領頭雁”。作為村幹部,要想方設法幫群眾增收,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這樣才能透過發展來難題,凝聚人心。當前特別是要打好精準扶貧這場硬戰,村幹部作為“一線戰鬥員”、“一線指揮員”,必須守住自己的陣地,在推進脫貧攻堅中舉好旗、領好路,想方設法帶領村民發揮本村優勢,推進產業扶貧。三是要當好基層群眾的“貼心人”。作為村幹部,不僅要嚴格依法辦事、按規則辦事點才節,一碗水端平,而且要善於處理村務,集中民智把好事做好、實事辦實,成為治村有方、持家有道的當家人。同時,要做到胸有情懷願擔當,做到身真入、心真沉、情真融,幫助群眾解決好最盼最難最怨的事情,及時疏導和化解矛盾糾紛,培育文明道德風尚。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4

  寧靜的清晨,浮想聯翩。“我看見了整齊的街道,快步走在熱鬧的早餐一條街上,和相識的人打招呼,他們笑容洋溢,邀請我一起享受這熱氣騰騰的早餐,我又路過村裡的轉盤,花壇中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脫貧攻堅,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夜春雨夢不休。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鄔樹村——那裡是我當初懷揣著夢開始的地方,夢想之於現實,正如遠方之於家鄉,追逐的路上滿是留戀,安定下來卻又異常思念。我曾是一名大學生村官,三年前,因為工作調動離開了我相守五年的村,我疑惑,我的夢是何時變得如此之美、如此現代化,這三年時光猶如粉刷匠光臨了我的家鄉。

  “你說我是你的超級英雄”

  ——回村返鄉,加快脫貧步伐我的夢遷回至當初我大汗淋漓來到鄔樹村選聘為大學生村官時。當初還是田野遍地、村間小道泥濘不堪、屋簷下堆滿了柴火,家中老幼在自家門前忙活。突然,眼前出現一群年輕人,他們扛著被褥,提著行李,腳步輕快,他們是返鄉人。

  我想,現身說法,廣泛動員,鼓勵返鄉人為家鄉“造血”,實施有組織的勞動就業是加快脫貧步伐的基石。政策引領,廣泛宣傳,營造鄉村創業環境和返鄉入鄉就業創業政策,全力回引返鄉入鄉就業創業是加快脫貧步伐的“腳手架”。在建設美麗鄉村之路上,政府要引導鄉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為抓手,加快脫貧步伐,因地制宜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你笑起來真好看”——發展振興,鄉村美景如畫夢中,我聽到鄰居家的孩子童真的笑,老人笑得眯縫著眼,青年人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聽到一個聲音,“我一定要讓他們在這世外桃源般的鄉村過上好日子!”這是來到我們村的第一書記在來村後許下的第一個誓言,用心扶貧,以行踐諾。

  我想,帶頭摒棄“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勤勞致富,這是脫貧出路。帶頭抵制陳規陋習,講文明、樹新風,這是發展之路。帶頭轉變工作觀念,久久為功、持之以恆,這是振興之路。第一書記、後備幹部帶來政策,讓基層幹部上接“天線”、下通“地氣”,只有切實解決道路交通、網路互聯,以更開放、更立體、更接近城市的形態融入現代生活,才能讓鄉村振興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位村民,讓鄉村美景如畫。

  “寶貝寶貝我是你的大樹”——鄉村幼兒園的蛻變在村那段時光,我久久徘徊在鄉村幼兒園,看著簡陋的滑梯,陰暗的小樓,想為孩子們儘自己微薄的力量。“你為什麼要報考幼師資格?”夢中我大聲喊出初心:“為了我們村那些孩子們的未來,為了鄉村幼兒能和城市幼兒一樣接受平等的教育”。

  我想,扶貧扶智均衡教育,將教育平等化轉化為鄉村脫貧的關鍵要素。幫助扶助鄉村孩子接收良好教育,加大政府和教育部門財政投入,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到鄉村學校的建設中來。合理佈局學校位置保證學生出行距離。有選擇性、針對性地優先引導城市大中小學校教師到農村去,並且給予豐厚的津貼和住房補貼。規範鄉村教師任職資格,拓寬鄉村教師認知邊界,創新鄉村教師教育教學方式,真正縮小城鄉教育質量的差距。有效利用鄉村本土資源最佳化校園活動,讓孩子們認識鄉村,領略鄉村的美好,培養孩子的“家鄉情懷”。

  青年之輩,無論在何崗位,都應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青春,堅定步伐,讓鄉村振興在新徵程上砥礪前行。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5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這次,有四句話不一樣。新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設定的新目標,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最終目標。始終關注農村人居環境,關注農民生活環境。以人民為中心,讓農民生活在美麗鄉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理念。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生態宜居”這一項,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這一重要內容。從關心廁所衛生,透過“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這樣的“小事”可以看出,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人居環境的改變還有農民的幸福感越來越被重視。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6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緊扣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給農民群眾帶來了新期待、新希望。”作為一名奮戰在農村工作的基層幹部,肩上更是扛著振興鄉村的艱鉅任務,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將黨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好,才能把外來“輸血”幫扶轉變為自主“造血”發展,才能更好地推動新時代農村的發展。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築牢鄉村振興之基的重點。在脫貧攻堅的持續推進下,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但部分貧困山區受地理條件限制,歷史欠賬多、優質資源供給不足、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約,各項基礎設施都相對落後,水、電、路、汙染處理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這都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掣肘。在實現振興鄉村的過程中,必須以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工作,立足群眾需求繼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加快補齊水、氣、汙染處理設施等突出短板,解決制約當地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許多地區在脫貧攻堅的帶動下,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但是部分偏遠山區,在水、電、路、生態治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政府給予大力支援。

  推動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群眾增收,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隨著全縣全域旅遊的發展,旅遊業逐步做大做強,也將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紅利。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熱點也是一個難點,更是農村如何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關鍵。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有政府補貼和村集體經營收入,政府補貼基本固定,要想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透過生產經營,盤活村集體資產。國家出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惠農政策,這是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後農村改革的又一項大事,目的是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怎樣讓農村閒置資源“活”起來,充分發揮土地制度紅利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切切實實得到實惠,這是當下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新課題,也是我們最終的奮鬥目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發展指明瞭方向和道路,是農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責無旁貸,應該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帶領群眾發展致富。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7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統籌推進“無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大戰略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 國家社會歷史程序告訴我們一個規律:“無商不富,無工不強,無農不穩”。農業作為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產業,它發展的水平高低關係到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決定人民幸福度和滿足感的重要指標。我國農村地區老齡化嚴重,缺少勞動力進行生產,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患,依靠科技創新,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可持續道路。

  實現農業現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創新推動。科技進步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在西部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低,農業生產人力投入過高。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普及,打通了農村孤島融入現代經濟的通道,讓偏遠鄉村同外部世界實現了歷史性的互通。資訊科技、現代物流等技術手段,有效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現代醫療技術不斷提升農民健康水平,新一代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的發展,為鄉村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實現農村現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資源的創新。人是高新科學技術實施的載體,只有農村人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新科技才能在農村地區真正的得到應用。在農村創造一個讓人才發揮才能的舞臺,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深化加大農村人才體制的改革,出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支援和鼓勵我們的大學生、返鄉農民工、成功人士回到自己的家鄉進行創業,鼓勵他們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進行創新性的工作,能有效的激發出我國農村的內生活力。同時,也要培育一批有文化、愛科學、懂技術、敢創新的新農民,為農村生產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保障人力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鄉村振興是一個偉大的課題,它是脫貧攻堅的升級版。成功與否,關係到我們人民的`根本利益,創新發展技術,打破常規思維,樹立大局觀念,埋頭艱苦奮鬥,相信我們一定會奪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勝利!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8

  在中國,農業的發展不是一個單一的產業發展,更需農民與農村的協同跟進,即所謂的“三農”,“三農”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若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素質無法提高,農民的生活環境得不到改善,從事農業生產的環境惡劣,就不能使農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更無法達到所謂的高質量現代化農業。因此,農業的發展,也可以說是建立在農村的發展與進步的基礎之上。作為現階段的農業發展也需要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與實現與農業環境的協調發展,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重要的發展戰略是在新時期農村發展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發展理念,這一理念明確的指出了發展農村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提出了現階段“三農”問題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憧憬,關鍵就是要實現農村與城市的協調發展,補齊農村發展滯後的短板,建設好美麗鄉村,讓農村人也能夠共享改革開放的美好成果。

  對於實現鄉村振興,十九大報告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比之前的統籌發展更加具體;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無疑給廣大農業經營者吃下了一顆“長效定心丸”;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更是切中了農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對於這一系列的新政策帶來的不僅僅是農村發展的新希望,更是實實在在的政策幫扶。

  在十九大精神的正確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這艘巨輪的領航中,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破浪而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9

  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強調把“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堅持推進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穩定和發展。在網際網路+埠之下,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農村電商的普及,城鄉的統籌發展和農村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已尤為重要。要推進農村城鎮化的步伐,需要在依託網際網路+電商的發展之下,全力推進農業建設和物流下鄉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大力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全力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唯有全面推進新型農村的治理和發展,方能實現城鄉統籌以及人民的共同富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部署。

  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建設新型農村。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流出,農村的“空心化”現象以及“老齡化”的問題尤為顯著。實現人才的迴流,並且在注重人才引進的同時還要留住現有人才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究其根本,從鄉村的現實背景來看,農村人口數量和規模的不均衡化以及大量的“三留”人員,即迫切需要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來促進農村青壯年迴流,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建議宜居鄉鎮改變農村的面貌,實現農村人口的迴流和振興。從農村長久發展來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技術型人才是掌握關鍵技能的產業復興領軍人才,是帶動鄉村旅遊、養老以及電商發展的根本之需。故此,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特色注種人才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關鍵。

  以頂層規劃為要求,實現農村生態治理,建設新型農村。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之下,建設“生態宜居”的鄉村文明鄉風是鄉村治理的切實目標,體現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一方面對鄉村建設的合理規劃,在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同時,要以科學的管理方式來農村農業的穩定發展,保障農村種植的規範和生態環境的最佳化。另一方面農村的環境穩定和產業的興旺是農民“共同富裕”的發展之義,只有實現“有效的治理”,立足鄉村治理本土特色和地域結構,實現鄉村內部結構治理和外延環境協同發展,才能達到治理的良好局面。在充分利用鄉村治理傳統資源的同時,啟用鄉村內部管理規劃,用科學的設計和長遠的生態眼光來“武裝”“引領”“共治”新型農村,才是鄉村治理的關鍵之舉。

  綜上,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實現農村發展應注重治理方式的合理規劃,依據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要求,在激發鄉村活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之際要結合鄉村本土環境合理規劃,使鄉村走上善治的文明之路。只有以科學手段推進鄉村現代化的治理,以文明鄉風共創鄉村和諧之風,才能為更好的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聚心凝力,推進鄉村現代化城鎮建設之路。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10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一要提高農業科技化水平,建設主要農作物、經濟作物的種子庫,培育高產優質品種,積極向群眾推廣,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同時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應用好無人機、“生物兵器”等工具,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二要保護和發展基本農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防範化解土壤汙染問題;同時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力度,積極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提高耕地生產效率。

  三要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透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向農戶提供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資訊科技等服務,帶動農戶發展。

  抓好“農民”知識化,不斷做好農村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一要引進人才不斷“加血”,針對大部分農村“失血”十分嚴重的問題,實施本地在外人才引進工作,依託本村專案、鄉愁、生態等資源,激發人才回鄉創業就業的動力,並以村集體土地、扶貧資金、勞動力等入股方式助力人才發展規模化經營,帶動農民發展;同時積極引導本地鄉賢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動員鄉賢返鄉創業,推動產業、資金、技術“三迴歸”,促進資訊、文化、人氣“三迴流”。

  二要培養人才不斷“造血”,做好農村後備幹部人才培養,選拔培養以返鄉大學生、鄉賢、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為主的後備村幹部,依託黨校、職業學校開展集“入庫管理、教育培訓、對接服務、理論研究、實踐探索、成果展示”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學院,建強農村帶頭人隊伍;同時積極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培育造就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抓好農村宜居化,持續提升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和農村人居環境水平。一要因地制宜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在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的基層上做好村莊規劃設計,系統開展農村綠化、硬化、亮化工程,積極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汙水治理工作,協調規範農村房屋建設,統籌農村生活區與家畜養殖區設定,切實提高農村人居生活環境。二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改善農村黨群服務中心條件,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通訊、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鞏固提高農村學校、村衛生室設施條件,提高基層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