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1

  今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決勝之年,也意味著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將與全國人民一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成功路上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抵達終點前也難免磕磕絆絆,更重要的是,衝刺完成以後的前行方向又該何去何從。

  對於脫貧任務和脫貧困難相對集中於廣大的農村地區,應該如何做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發揮“1+1>2”的促進作用,需要我們規劃措施、具體落實雙管齊下。

  在措施的規劃上,要體現全面覆蓋和精準針對的要求。對於重點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建立相應的幫扶機制,保持一定的財政投入力度,以求總體穩定。對於欠發達的西部地區脫貧縣,可集中力量支援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因地制宜地推動當地產業發展,挖掘其自身發展潛力以及鞏固脫貧成果。對於返貧問題,健全防止返貧檢測和配套的幫扶機制,杜絕貧困戶在脫貧和返貧之間的來回掙扎。對於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推動其積極與鄉村振興同配套適應,確保廣大的農村人口有應對風險、自然災害和疾病的能力。

  在具體落實上,制定的政策離不開單位個人的落實,所以鄉村振興離開不專業人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懂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深入脫貧地區瞭解實情,根據當地特色和優勢條件,配套網際網路的資訊資源,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引領作用。對於“三農”隊伍的下鄉問題,需要拓寬引才聚智的渠道,如透過現有的公務員招錄製度、事業單位招聘制度等方式,將“三農”人才聚集到鄉村來,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推進貢獻力量、發揮作用。對於“三農”隊伍的培訓問題,需要注重當地人才的訓練養成,透過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等提升本地青壯年人才的知識文化水平和職業實踐能力,為鄉村培養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人才。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者內涵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屬異曲同工之妙。廣袤大地上,世世代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中國農民已經不再飽受飢寒之苦,如今在黨中央的帶領下將會走上一條愈來愈幸福的道路。

  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2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不僅要統一規劃,還要有突破的精神,不斷進行方法創新和探索。在我區,許多鄉村地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不僅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革命象徵,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只有啟用承載著許多紅色文化的鄉村地區人們的紅色記憶,激發改造鄉村的奮鬥意識,才能在鄉村振興中實現突破。

  那麼,如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紅色文化的作用呢?

  產業是動力。緊扣本身紅色文化優勢,講好紅色文化故事,唱響紅色文化歌曲,建設紅色文化高地,拓展紅色文化產品,創意運用紅色旅遊發展形勢,形成具有示範意義的紅色文化產業鏈。我區許多鄉鎮紅色資源豐富,各地應充分發揮這些紅色資源優勢,致力於建設以紅色要素為主體的特色城鎮。根據地區科學制定紅色旅遊發展計劃,從挖掘整理、修理保護、線路計劃、景點建設、宣傳推廣等方面,制定頂級設計,共同實施紅色旅遊重點開發建設專案,形成紅色旅遊拳品牌。

  人才是關鍵。紅色文化的專家是傳播和開發紅色文化的主力軍。因此,培養一批道德水平高尚、專業素質優秀、業務技術精湛的人才隊伍是推廣紅色文化的關鍵。政府應給予政策和資金充分支援,保障紅色文化員工在職培訓。同時,鼓勵紅色文化鄉村地區村民宣傳紅色文化,給紅色文化領域特別貢獻的優秀人才獎勵,調動文化工作者的參與熱情,為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創新是核心。傳統的紅色文化很難吸引當今消費者,特別是以青少年為中心的新興消費者群體的關注,動畫、動畫、歌曲等多種形式符合這部分人普遍對時尚感到敏銳的心理特徵和對新鮮感到好奇的審美心理。因此,可以嘗試將經歷風雨、滄桑的戰場等紀念地、革命會議遺址、舊居等紀念館、革命前輩使用的遺物等紀念物,以動畫形象製作文化創造產品,形成紅色創造產業,透過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子商務街向國內外銷售。

  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3

  根據會議安排,由我來為大家講一堂黨課,主題是:迎接考驗,搶抓機遇,在鄉村振興中彰顯組織擔當。

  一、讀懂政策,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考試卷”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體現了黨中央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的鮮明態度,也表明了黨中央解決好“三農”問題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當前“三農”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準確概括,同時也是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的問題導向,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農產品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二是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亟需加強;三是農村基礎實施和民生領域欠賬較多,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四是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五是農村基層黨建存在薄弱環節,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強化。

  就當前全鄉工作來說,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產業發展以及重點專案推進等息息相關,這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仗,順利實現區摘帽、村出列、戶脫貧,確保到2020年邁入全面小康社會;要發展鄉村旅遊、電商淘寶等,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加強農村資源環境保護,大力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保護好綠水青山;要加強農村社會治理,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要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發展,推進移風易俗、文明進步;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發揮各類人才、新鄉賢等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建強支部,夯實服務鄉村振興的“橋頭堡”

  當前,村“兩委”換屆正在穩步推進,面對“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總目標,黨支部能否發揮好戰鬥堡壘作用,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施。

  首先,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帶頭表率作用。農村黨支部的中心工作就是服務群眾,要把上級規定的一些好政策、好制度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腳踏實地幫助困難群眾增強造血功能,為鄉村發展出力又出功。以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出發點,抓好領導班子建設,選優配強支部帶頭人;以責任使命為主題,強化黨員幹部教育管理,引導黨員幹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更加凸顯農村黨支部引領地方發展的主導地位;以公開、公正、公平的民主方式,用為民服務來贏得群眾信任、取得群眾支援,成為村民群眾的當家人。

  其次,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作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最終目標,不僅要讓群眾實現物質富裕,還要達到精神富有。為此,農村黨支部應以開展主題活動為載體,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透過評選“最美人物”、“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全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提升群眾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主觀意識。再則,還應重視日常矛盾的排查與化解,支部牽頭,鼓勵黨員幹部“家訪”,排查處理矛盾糾紛,構建和諧村居。

  再次,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領導作用。在產業發展上要“指揮”得當、不偏不倚,努力使產業發揮最大效益。在人才建設上要積極培育後備幹部,把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留下來、穩定住,為鄉村發展凝聚前行動力。在村級綜合治理上要積極探索建立以農村黨支部為中心、村民會議與村民代表會議決策、村民委員會執行、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等多位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充分利用各類群團組織優勢,進一步推動形成“合作共治”的良好局面。

  三、擔當作為,吹響投身鄉村振興的“先鋒號”

  鄉村要全面振興和發展,離不開黨員幹部的帶頭和奉獻,離不開黨員幹部新時代的新擔當新作為。

  新擔當新作為,要做群眾的貼心人。基層黨員幹部往往是政策執行落實的“最後一公里”,肩上擔負著繁重的任務。唯有始終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黨的威信才能真正樹起來,黨的戰略部署才能順利推進。

  新擔當新作為,要做知進知止的人。黨員幹部應該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知進知止。在勇於處理他人不想做的棘手事、敢於擔當負責的同時,繃緊紀律這根弦,堅守底線;在個人利益與群眾利益存在衝突時,能夠果斷捨棄個人利益,不計名利得失、甘於奉獻犧牲。

  新擔當新作為,更要爭做帶頭人。基層黨員幹部就像大樹的樹根,深入群眾中,扮演著黨組織和廣大群眾橋樑的角色,要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吃透吃準,並宣傳到每一個角落。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主動深入群眾,自覺做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傳統美德的楷模,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起示範表率作用。

  同志們,鄉村振興既是一項轟轟烈烈的歷史性工程,也是一項涵蓋面很廣的系統工程,更是一件件潤物細無聲的具體工作,面對鄉村振興戰略這一“大考”,我們只有用心工作、擔當作為,正視問題、迎難而上,才能向黨和政府交上一份合格答卷,才能詮釋基層黨員幹部的忠誠擔當。

  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4

  陝西省脫貧取得決定性勝利,56個貧困縣(區)都脫貧摘帽,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全面完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繼續鞏固脫貧成果,實現更大的飛躍是我省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任務。

  在陝西這片紅色的沃土上,發生過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遺產。從物質層面看,截至2019年底,全省118個市、縣(市、區)共有2025處革命遺址,可準確證明屬於原來的遺址,有保護利用條件的革命遺址有1959處,其中相當部分分分佈在許多鄉村。從精神制度層面來看,以延安精神為代表的精神、事蹟、優秀的傳統、優秀的作風等遍佈三秦大地,鼓勵我們不斷前進。保護、活化和利用陝西豐富的紅色文化遺產,充分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領導作用,實踐五個堅實,提高鄉村經濟,走中國特色鄉村振興道路的實踐意義和時代價值。

  加強遺產保護利用,豐富鄉村文化內涵。文化是民族、國家的精神和靈魂,鄉村振興首先要振興鄉村文化。透過挖掘紅色文化遺產,從歷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傳承的力富鄉村文化。第一,以科研攻關、課題研究等形式對遺產從黨史、文物、民俗等方面進行研究,加大重要事件發生地、人物事蹟、制度傳承等整理和調查。第二,對現有資源進行分類定級,制定不同級別的研究保護政策,特別是對重要、瀕臨破壞、失傳的遺蹟、證人、紀念物等加快修復、製作檔案、加強保護,為鄉村文化研究和發展奠定基礎。第三,建立鄉村紅色文化遺產資源資料庫,與國內同時發生事件的地區建立合作關係,共享資料庫,構建現代科技視野下鄉村文化的大體系。第四,發揮鄉村文化事業單位和人才作用,結合鄉風家風建設、鄉村史修訂完善,透過多種形式宣傳流傳在鄉村的紅歌、故事等,不斷加強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推進紅色文旅融合,激發鄉村經濟動力。產業化活力注入是紅色遺產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2018年文旅融合為紅色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以延安精神為核心,打造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紅色文化品牌,發展紅色帶綠色的鄉村振興模式。例如,紅軍跨境遺址群,地理跨度幾乎涉及全省,具有重要的史實價值。已經建立了一些紅軍過境紀念館,開展了人氣小路、戰時場景模擬團建等文化旅遊形式的活動,開始了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原型。第一,儘快制定完善鄉村紅色文化旅遊發展政策。以十四五規劃制定為契機,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提出的理念、職能、產業、市場、服務、交流六大融合等發展途徑.第二,引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化運營模式。探索社會資本注入模式,引進有感情、負責的旅遊企業,以整體、大專案、大產業思路整合現有資源,圍繞研究、採摘、頤養、度假、出版等多個領域,開發紅色文化旅遊產品,大力發展文創產業,創造新的鄉村振興經濟增長點。

  擴大紅色文化教育,吸引鄉村人才聚集。實踐證明,利用紅色文化遺產對黨員幹部、人民大眾進行教育訓練是可行有效的。在鄉村振興中融入紅色文化教育,表現革命精神,講述新時代消除貧困的故事。第一,對具有紅色文化遺產的鄉村和地區整體規劃,提煉精神內涵,引進高層次紅色教育培訓專案,建設鄉村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國史、革命傳統教育。以專題講授、現場教育、情景劇等多種方式,使參加者融入其中,使紅色教育進入大腦、入心,表現出高度的參加性和深刻的理論性,表現出特色的訓練效果。第二,擴充套件到紅色出版、紅色藝能、紅色電影等多個相關產業部門,還可以與月光經濟等結合開展夜間紅色文化活動。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和人才,以紅色文化遺產為依託,建立紅色教育體系,吸引與之相關的各類人才,包括管理型、技能型、學術型等核心人才,人才聚集為鄉村振興帶來活力。紅色文化教育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其為主,能吸引更多上下游產業聚集,形成更長的產業鏈,發揮產業叢集效應,促進鄉村振興多角度、多層次發展。

  加強紅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鄉村環境質量。環境提高是鄉村管理的重要方面,以紅色文化遺產輔助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提高鄉村居住性和整體風貌。第一,對於具有紅色遺產體積大、意義重大等特點的鄉村,根據小而精的原則,建設紅色文化特色城鎮,照金紅色旅遊城鎮是我們探索的成功案例。第二,對於紅色遺產相對分散或不能單獨構成系統的鄉村和地區,緊緊圍繞紀念館、展覽館建設,結合美麗鄉村標準,建設輔助基礎設施,包括綠道、自營營地等建設,推進公共衛生設施、文化設施落地建設,加強鄉村特色風貌引導,提高鄉村人居環境質量。

  陝西豐富的紅色文化遺產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們要創新理念、大膽探索、科學規劃,推動陝西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5

  紅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本支援,也是推進偉大事業的動力之源。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要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優勢,拓展鄉村文化建設的視野,發揮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領導作用,促進新時代鄉村的全面振興。

  鞏固黨在鄉村基層執政的基礎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積累的,是表現黨的性質和宗旨,體現人民和時代的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進文化。紅色文化是鼓勵各級黨員幹部不忘初心,記住使命,與眾多農村大眾共同努力,建設美麗的鄉村,創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動力。要加強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紅色文化具有中國共產黨人鮮明政治標誌的紅色基因,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各級黨員幹部要深刻理解紅色文化的精髓,堅持與大眾密切相關的優作風,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不斷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堅定理想信念,加強民務實踐風格,獲得更深的政治認可。二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將紅色文化中蘊含的理想信仰、價值追求、精神風采轉化為精神動力,堅持抓住黨建促進鄉村振興,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建立強大的戰鬥要塞。三要密切關係到基層黨群的幹部關係。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牢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增進群眾感情,實踐群眾路線,掌握新時代群眾工作的方法,進一步發展。

  提高大眾工作能力,密切關係基層黨群,鞏固農村基層黨的統治基礎。

  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紅色文化以紅色革命之路、紅色革命傳統和紅色革命精神為主線,集物態、事件、人物和精神為一體。紅色文化資源是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寶貴資源。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產業是促進農民增收和產業振興的重要途徑。首先,我們必須做好頂層設計。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產業本質上是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變和創新性發展。建立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在空間佈局、線路佈局、產品開發、品牌形象等方面實現城鄉統一,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二是加強內涵的挖掘。啟用文化基因,重視內涵挖掘是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關鍵。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三要重視職業狀態的融合。發展鄉村紅色文化旅遊產業應重視與培育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合作,建立產業融合發展新載體新模式,促進元素跨境配置與產業有機融合,促進文化創造性、紅色教育、鄉村民宿、旅遊農業等產業在融合發展中同步升級、同步增值、同步利益,促進鄉村產業繁榮。四要關心大眾的利益。要始終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為立足點和落腳點,鼓勵農民以土地、林權、資金、勞動、技術、產品為紐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加強農民作為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完成。

  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鄉村人民隨著地區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穩定增收。

  發揮紅色文化在鄉村管理中的作用,紅色文化是伴隨革命而產生、形成、逐漸發展的文化形態,是思想道德建設的優質資源,包含豐富的道德建設正能量。紅色文化在鄉村現代社會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必須利用紅色文化開展市民道德建設。結合《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任務要求,積極打造區域紅色文化資源庫,打造紅色文化網路平臺,讓紅色文化更好地融入鄉村生活,引導鄉村社會價值追求。二是利用紅色文化提高社會管理。紅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社會管理現代化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導功能、教育功能、創新功能和整合功能。要將紅色文化融入自治、法治、德治的鄉村管理中,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三要利用紅色文化滋養社會心情。從社會心理層面來看,紅色文化包括公眾無私、自強、樂觀的精神氣質。在鄉村社會變革的發展過程中,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私、消費主義、奢侈等不良社會心情,依靠紅色文化培養公共理性精神,培養自尊心、理性和平、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情。

  創造具有紅色基礎的人居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寶貴的財富,也是創造美麗人居環境的重要優勢。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相輔相成,增加了美麗鄉村文化的厚重感和生態靈性。必須進行資源調查。在區域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佈局中,要普查紅色文化資源,確定一些需要修復和保護的紅色文化遺蹟,作為建設紅色鄉村的重要內容。第二,制定村莊規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科學佈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加快鄉村自然資本增值,實現人民財富、生態美的統一。第三,創造紅色公共空間。科學規劃村莊建築佈局,突出鄉土特色和地區民族特徵。圍繞紅色革命遺蹟建設公共文化設施,作為紅色鄉村旅遊的重要節點,作為村莊的紅色標誌。

  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6

  實施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著力解決好村幹部在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培養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工作作風硬、文化水平高”的村幹部隊伍,是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強組織保證,也是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奮鬥目標的強基之本,富民之路。

  對此,以馬龍區為例,圍繞村幹部在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調研,分析了存在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農業強不強,全憑“領頭羊”,農村美不美,重點靠治理,農民富不富,關鍵要看“村幹部”,調研發現,當前村幹部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學習自覺性不強,自我要求不嚴。全區村“兩委”班子中,55歲以上的佔16%,初中以下的佔40.2%,村幹部隊伍老齡化、低學歷問題較為突出,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趕不上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的要求和步伐。大多數村幹部習慣於憑經驗辦事,遇到問題才翻資料、請教別人,很少自覺主動的去學習新政策、新理論。一些村幹部對實施鄉村振興的主要內容和目標任務還不清楚,在鄉村治理中缺乏依法治理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粗糙簡單,自我要求不嚴。

  2.工作主動性不強,疲於日常應付。有些村幹部習慣於上級安排什麼就幹什麼,什麼事情急就先幹什麼事,一撥一轉、不撥不轉的現象仍然較為嚴重,工作疲於應付,只追求表面成績,缺乏實幹擔當的精神。對上級安排的工作,有資金、有專案的跑的緊,落實得快,需要花錢的工作一推再脫。比如:有些村幹部在環境衛生治理中,有專案就跟著領導前追後攆,沒專案的,村上衛生真真是“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工作主動性不強。

  3.統籌抓落實不強,注重眼前工作。近兩年來,大多數村幹部把全部精力集中投入到脫貧攻堅和環保等重點工作,目光僅僅停留在眼前工作,在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培育繁榮農村文化、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和發展農村專業人才隊伍等方面統籌抓落實力度不強。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系統性思維和系統性規劃不到位。

  4.廉潔自律性不強,利益導向嚴重。一些村幹部對黨紀黨規敬畏意識不強,心存僥倖心理,一些村幹部對黨紀黨規缺乏認知學習,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違反任何紀律要求,心存雜念,到處伸手,特別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專案實施、低保、危房改造等惠民補助資金髮放過程中,將黨員身份和黨的紀律要求拋棄腦後,面不改色,大肆斂財,把群眾利益作為謀取自己利益的有效武器,不但違反了黨紀黨規,而且嚴重影響了本村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奮鬥目標。

  5.激勵機制不完善,工作幹勁不足。大多數村幹部是家庭經濟收入來源的主要承擔者,隨著社會發展和農村工作重心下移,村幹部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加上現在對村幹部的管理要求跟機關幹部同標準,村幹部對家庭經營、孩子教育等基本無暇顧及,家庭日常生活開支開銷嚴重受到制約。另外,根據目前現有的政策體制,年齡大一點的村幹部前途一眼就能望穿,覺得只要不違反紀律,幹好幹壞都一樣,工作信心大幅下降,缺乏有效的鼓勵激勵機制。

  6.政策保障性不強,用人資源缺乏。近年來,國家雖然也出臺了鼓勵村幹部報考公務員的政策,但由於年紀和學歷限制,真正能擁有報考資格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長時間忙於村裡的日常事務,自身充電和學習的時間不多,在考試中優勢不明顯。即使有幸被選拔到公務員序列,也是寥寥無幾。村裡一些優秀青年、高等院校畢業生都不願意到農村開展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待遇保障,現有的村幹部工資待遇,在外務工人員不到半年時間就能實現相應收入,再加上農村工作環境艱苦,優秀人才資源基本上全部流失在外,有思想、有抱負、有能力的優秀人才,有的“魚躍龍門”留在大都市、有的身強體壯進城務工、有的頭腦靈活當上了老闆,村級幹部面臨著能人不願幹、常人幹不了的尷尬局面,用人資源極度缺乏。

  二、對策及建議

  1.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治理能力。鄉村振興,思想引領是關鍵。依託現有的學校資源,建立農民黨校,結合農村工作實際,每月利用2-3天時間,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在農民黨校開展學習培訓,結合選單式培訓,邀請省市黨校知名教師或行業專家到農民黨校進行授課,將現任村幹部文化水平達到大專以上,電腦技術操作、政策理論掌握基本要達到適應當前工作環境的水平。同時,將農民黨校工作落實情況納入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範圍,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專項督導,定期通報,確保村幹部能力提升學習培訓不打折扣落到實處,切實提高村幹部依法治理的水平和工作能力。

  2.落實主體責任,增強工作積極性。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責任分工明確,鄉村振興才能循序漸進,農村工作頭緒多,事複雜,建設一個好支部,把工作責任嚴格落實到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組織保障。縣區黨委應認真對照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及時制定出符合本縣區實際情況、操作方便、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安排意見,制定各類助推鄉村振興的幫扶政策,落實區級各行業部門主體責任,把鄉村振興戰略每一項工作嚴格落實到具體人頭上,做到部門、鄉鎮(街道)、村黨組織和村委會責任分工明確,確保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順利推進。

  3.用活“三項”機制,強化擔當作為。鄉村振興不是一句空口號,講究的是一個“實”字。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要當好鄉村振興路上的催化劑、實幹家。縣區組織部門應及時制定和出臺關於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落實“三項機制”的安排意見,建立鄉村振興幹部考核評價指標,制定完善量化考核辦法,將村幹部與縣區部門、鄉鎮(街道)幹部分類考核,真正把紮紮實實工作,勤勤懇懇為民服務的好乾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把不幹事、天天混日子、群眾意見大的村幹部及時清除村幹部序列,在推動工作落實的同時,激發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

  4.注重分類指導,推進齊頭並進。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縣區要及時組織各行業部門,配合基層鄉鎮(街道)黨(工)委,指導村“兩委”班子,圍繞順應農民新期盼,立足本村“三農”實際情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幫助健全完善全域化鄉村治理體系,統籌推進農村基層各項工作紮實開展。各行業部門要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分類指導,夯實產業基礎,強化人才支撐,厚植文化力量,注重生態宜居,發揮組織引領,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各項任務齊頭並進,幫助村幹部做好村民致富的領路人、管好村務的當家人。

  5.加大執紀問責,打造乾淨隊伍。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充分發揮各級紀檢部門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職責,建立更加完善的村幹部監督工作機制,促進村幹部緊盯紀律紅線,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感,努力建設一支鐵一般信仰、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穩步發展。

  6.創新激勵機制,提振幹部信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建立由“基本工資+任期補貼+績效獎金+養老保險”的報酬體系。積極推選對政治素質好、鄉村振興實施工作能力強、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村幹部,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增強村幹部政治榮譽感、使命感。鼓勵支援本村年輕人到村發展,吸引在外青年農民、大學生返鄉創業,把他們中的優秀人員及時吸納入黨,建強村級帶頭人的後備力量,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7.最佳化待遇保障,築牢戰鬥堡壘。加大從優秀村幹部中招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力度,面向鄉村振興中表現優秀的村幹部、大學生村官等人員中增加招考鄉鎮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比例,適當放寬招考年齡要求,建立村幹部參加鄉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考縣級以上受表彰加分機制,對特別優秀的村幹部,選拔到鄉鎮副科級領導班子成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