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教師節國旗下的演講稿範文(通用3篇)

歡度教師節國旗下的演講稿範文(通用3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現實社會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度教師節國旗下的演講稿範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歡度教師節國旗下的演講稿1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在這裡祝老師們節日快樂。下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我的教師節感受《我選擇,我喜歡》。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五年前,我懷著幹事創業的激情,開始了嚮往已久的教師生活。經過五年的歷練,我更加成熟、穩重而自信。我越來越深刻的領悟到:教師的價值只能透過學生去延續和兌現。

  今年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加盟知行學校,由過去的“游擊隊”變成了正規軍。在今年的教師招聘選崗中,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知行學校,這座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老學校。她有三千多名學生,一百八十多名教職工。這裡有全國優秀教師、省市級教壇新星,骨幹教師、教學能手,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將以此作為我人生新的起點,去追尋我的教師夢。

  數十載辛勤耕耘,迎來了枝繁葉茂;幾代人心血凝聚,換來了碩果滿園。我將在這個新的起點,新的高度繼續詮釋著執著與奮鬥、光榮與夢想——追求每一天都比昨天有進步,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快樂!

  當我第一次走進知行的校園時,看到的是和藹可親的領導、熱情有加的同事們和朝氣蓬勃的同學們,想到將要和大家一起為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奮鬥時,我倍感自己的責任重大。幾天來,已經讓我感受到了老師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嚴謹的教學態度。特別是袁校長每天早上在各個教學班間進行巡視,你們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作為一名新入職的老師,我感到自己責任很重。

  培養優秀的人才,需要有遠見的教師。需要我們放眼未來,轉變觀念,改進方法,不當教書匠,要做教育家,使我們的教育充滿靈性、充滿活力。把能搏擊風雨的雛鷹送上祖國的藍天,這才是我們對學生的最博大、永恆的愛!

  有一首題為《夸父》的詩這樣寫道:一根柺杖/支撐了你/你說要去追趕太陽了/於是你用帶花邊的腳印編成了一條纜繩/拽住了/一隻任意漂流的小船/日後/在埋下柺杖的地方/定能長出茂林一片。我想,作為教師就應像夸父那樣,拄著柺杖也要去追趕振興祖國教育事業這個太陽,即使有一天,像夸父一樣倒下了,但終於給這個世界播撒下一片生命的綠色!

  有人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人,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師對學生就需要這樣一種神聖的愛,五年走過的風雨歷程,看見身邊的老師像辛勤的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同一塊土地精心耕作。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詮釋著“愛”的真正含義。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難免讓人產生一些倦怠心理,鬥志有些鬆懈,但孩子們清純的眼眸給了我力量,領導關切的話語給了我力量,同事們的微笑給了我鼓勵,家長的信任給了我信心。讓我勇敢的去挑戰一切困難,去體驗教育生命的真諦。我想,作為一種職業,教育,最能夠吸引我的,莫過於伴隨孩子們共同經歷的從幼稚到逐漸成熟的生命歷程中,我同樣也體驗著成長的艱辛與歡樂,真正體會到教師是光榮的、教書是嚴肅的、講臺是神聖的。

  我光榮,我是人民的教師!

  我努力,我要做一名讓學生喜歡,家長認可、領導滿意的教師!

  風雨兼程,我選擇,我喜歡。

  “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我想,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所有的教師都應該享受祝福與崇敬。再次祝願老師們節日快樂,永遠開心!謝謝大家!

  歡度教師節國旗下的演講稿2

各位老師、同志們:

  “一枝粉筆,積澱千秋智慧;三尺講臺,寄託萬世文明。”在這秋高氣爽、碩果飄香的美好季節裡,迎來了第24個教師節!在此,我代表街道黨工委,向辛勤工作的全體教職員工緻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教師職業是崇高而神聖的。古人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教師從事的,正是這樣一個關係到每個人終身的事業。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過去的一個學年,是實驗中學奮鬥的一年,是豐收的一年,也是令人矚目的一年。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不凡的成績,創下了建校以來的又一新高!初三中考上金華一中分數線22人,考入金華二中23人,上省重點中學130餘人,各項上線指標均列金東區首位,遙遙領先於同類學校,在中考中取得了全區總評第一名的好成績。語文、數學、科學、社會平均分全部排在全區第一名。

  躍馬揚鞭傲教壇,丹心熱血沃新花。成功不是一種偶然,是教師們艱苦奮鬥的必然,是同舟共濟的必然,是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必然。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獻是分不開的。趁此機會,向辛勤工作的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表示衷心的祝賀和感謝!

  如今,新校園建設已經基本完工,初一學生已搬入新校園學習。初二、初三也將在近期實現分步搬遷。走進新校園,宏偉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學生公寓和窗明桌淨的飲食中心……校園更美了,條件更好了,學校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向新的目標闊步前進,實現學校新的跨越發展。為此,向全體教職工提出幾點希望和要求:

  第一,希望大家進一步重視師德建設,以德立身,努力提升學校文明水平。教育部確定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學習英模教師,弘揚偉大師魂”。我們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願廣大教育工作者重視師德建設,鑄造一代師魂,用自己高尚的師德,擔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為教育事業而燃燒。

  第二,希望大家進一步加強學習,與時俱進,把學校建設成金東區乃至金華市名校。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要抓緊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切實掌握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不斷調整完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遷入新校園,不僅是學校地理位置的遷移和辦學條件的改善,而是面對挑戰抓住機遇知難而進乘勢而上的膽識與氣魄。要以搬遷為契機,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高管理、教學、科研的質量和水平,以全新的形象迎接新挑戰;以嶄新的面貌邁向新的奮鬥目標,實現新跨越。

  第三,希望大家進一步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做教書育人的楷模。育人更要育心,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的知識,幫助學生去發現、獲取和運用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希望老師們與時俱進,銳意創新,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樹立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觀,為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為學生將來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打下良好基礎。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相信,實驗中學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一定能夠打造出一所充滿人文氣息、文明和諧的校園,一定能夠全力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同志們,讓我們一起為今天的'成功喝彩,為明天的事業努力奮鬥吧!

  最後,祝老師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祝學校快速發展、前程無限!

  歡度教師節國旗下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

  您們好!

  今天是偉大的一天,今天是神聖的一天,當然今天更是充滿溫馨的一天,教師節心得體會。在這特別而又有意義的時刻,一直埋藏在我們心底的那種感激,那種崇拜,那種至高無上的愛,藉此機會,不得不向您吐露我們真心的話語。

  首先,在這個屬於你們的節日裡,我們迫不及待要說的就是:“老師,您們辛苦了,我們很愛您”。

  仰望漫天的星繁,我們常常不自覺的想起那悠遠的歷史長河,那一點一滴,人類的文明在悠悠的歷史中,藉由無數默默的教師們,不斷的傳承著。沒有那耕耘的農夫,就沒有人類的生命;沒有那耕耘的教師,那就不會有人類的文明。在此,我們再次感謝您們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白馬湖泊,幾隻水鴨在那歡快的遊蕩著,遠處不時的傳來清脆的鳥叫聲,然而,在這飄動的柳樹下面卻正萌發著一顆您們灑下的知識的種子。

  您們也許很平凡,平凡的彷彿草原上的一叢蒲公英的莖蔓,總在綠色的草叢中湮沒自己的價值,唯有當那一蓬美麗無暇的種子四散漂移的時候,我們才突然發現,那微不足道的莖蔓,是多麼的崇高。.

  老師們,世人將您們不斷的比喻成園丁,蠟燭,春蠶,但這些我們認為還遠遠不夠。園丁哺育的花朵總會枯萎,而您們傳播的知識永遠留存;蠟燭的燃燒只有一剎那的光明,而您們的奉獻,是終身不渝的犧牲;春蠶到死絲方盡,春蠶的死是一種涅磐,它們的死亡不過是為了自己的飛翔而已;而老師,您們的付出中,飛翔的卻是我們。

  您不是演員,卻吸引著我們飢的目光:你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噹作響,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老師啊,我們怎能把您遺忘呢!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師,您的名字刻在我們在心靈上,這才是真正永存。

  您推崇真誠和廉潔,以此視作為人處世的準則。您是我們莘莘學子心目中的楷模。我們崇拜偉人,崇拜名人,可是我們更急切的把我們的敬意和讚美獻給一位普通人——我們的老師。

  春花秋月中,您們目睹著一批批學生的離開,您們教育下的孩子奔赴著泱泱神州的各條戰線上。希望的種子在您們手中拋灑,在大地的角落中開出爭妍鬥豔的花朵,知識的火種在您們的手中點燃,在世界的盡頭綻放出無限的光明。我們的母親給予了我們人生的開始,而老師您們卻賦予了我們人生的價值。

  看不慣離愁的您們,卻註定每一年都將面臨著離愁,一種分離的愁緒,在那個淡淡的夏日中,多少您們的得意弟子就此離開了您們的身邊,幾年的相對,轉眼,已是一種追憶,只有在像今天這樣的節日裡,您們才能再次撫摩那曾經熟悉的臉龐,默默的唸叨著那一個一個可愛的名字,那帶來一種責任的名字。

  數十萬個漢字,竟然沒有一個詞彙可以將我內心的激動表達出來,也沒有一個詞彙可以描寫您們工作的偉大和神聖,我們只能說一句:“老師,我們永遠愛您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