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心得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心得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心得1

  黨的十九大主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我們的“初心”和“使命”便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保持最初的初心,牢記我們共產黨人的使命,不斷奮鬥,砥礪前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要求我們在黨的歲月長河中,不要忘記老一輩對祖國的奉獻,不要忘記當時的他們是如何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的。要牢牢記住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記住革命先輩的諄諄教誨,記住我們一個人最原始的初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要求我們在工作生活學習中,不斷努力,不要忘記自己的本職職責,並認真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平凡的崗位上也應做著不平凡的事。不要忘記保持一顆進取之心,時時刻刻面對困難艱苦不要放棄,繼續前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要求我們作為共產黨員,不要忘記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要忘記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不要忘記“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所在。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要求我們在新時代征程下,不畏艱險困苦,不斷擴大人民團結,不斷壯大人民群眾共同奮鬥的理論。牢記“一分權力、十分責任”,發揚不忘初心,堅持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實做到為人民服務。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畫同心圓,共同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承新時代的浪潮,不忘記原本初心一路前行,方能見到最美麗的彩虹。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心得2

  在瓜果飄香的季節,也正值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之際,市婦聯組織婦女幹部不遠萬里從北國走向南疆,來到英雄城、革命城——百色市,崇敬之心、激動之情無法言表。

  一、百色印象

  過去的百色是一座震盪心靈的英雄城

  踏上這片紅色的聖土,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紅七軍軍部舊址、百色起義歷史紀念碑、百色起義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進紅七軍軍部舊址,看到鄧小平、張雲逸等一代老革命家簡陋的辦公住宿條件,不禁感嘆是怎樣的一種愛國精神和革命情懷支撐著他們在那個崢嶸歲月發動了著名的百色起義;在烈士紀念碑前,聽著講解員滿懷激情的給我們講述當年百色起義的過程,瞭解了韋拔群、陳洪濤等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和感人故事;看到紀念館陳列的件件當年革命烈士用過的物品、一張張照片、一幅幅畫面、一個個革命情景劇,革命先烈在艱苦卓絕的歲月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躍然眼前,百色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

  現今的百色,是一座勢頭強勁的發展城

  百色市是廣西省面積最大的城市,因為90%的區域被山地覆蓋,從而制約了百色工業的發展,導致百色的GDP比南寧和桂林低。雖然這樣,但百色的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發展在廣西也是名列前茅,特別是通遼市婦聯與百色市婦聯在20xx年成為友好姐妹婦聯之後,通遼的西門塔爾牛在百色有了自己的新家,百色的芒果在北國更增加了美譽,這種“聯姻”促進了南北交融。百色的旅遊業也有聲有色,風景秀美又非常便利,是大西南出海和通向東南亞的樞紐,所以百色的發展實力、發展潛力都非常巨大,這座城市利用自己的`特有資源打造出屬於自己發展經濟的獨有條件。

  二、感悟和收穫

  從通遼到百色再到北京,從北國到南疆再到中科院,一路感動、一路收穫,百色的革命精神感染和鼓舞著我們,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洗滌了靈魂,錘鍊了黨性,堅定了信心,強化了責任。先烈們的浴血奮戰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這座英雄的城市是歷史的豐碑,更是每個人心中永恆不滅的旗幟。幾天的學習是短暫的,但它留給我們的震撼是巨大的,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和英雄的座標將成為人生路上奮進的指引和奮發向上的不竭動力,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重落實將是我終生孜孜以求的奮進目標。

  百色之行,踏上紅色聖土,追尋的是英雄的足跡;中科院學習,走進科技高地,感受的是現代科技。歷史和現在、北方和南方、傳統和現代,這種碰撞、交融、展現無不顯現了我們偉大祖國的日益強盛。戰爭年代為人類求和平的革命者,和平年代為祖國求富興的奮進者,每一個鮮活的英雄都撞擊著我的心靈。中科院為研製新藥殫精竭慮,以身許國的王逸平;在百色學習期間,用柔弱肩膀挑起扶貧攻堅重任,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的百色女英雄黃文秀,這些閃光的名字如一束光照耀著世界,指引著我們前行,有人說,人不是活在物質的世界裡,而是活在精神世界裡,活在理想和信念之中,對人的生命而言,只要一碗飯,一杯水就夠了,但要活得精彩,不僅要有遠大的理想和信念,更要有日復一日的付出和常年累月的堅守,有一種力量,是百色力量,這種力量將指引我前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心得3

  近期參加了紅旗渠幹部學院專題進修班,這是我作為一名年輕的中層幹部第一次參加這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內容之多,令我收穫頗豐。回想起這幾天看到的圖片、實物、影片,聽到的聲情並茂的講解和發人深省的精彩講座,加上親臨其境的現場感受,我們彷彿也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看到了一個個勇敢無畏的身影、追逐夢想的笑臉、初心不忘的黨員幹部,我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強烈震撼。

  現場教學的第三站,我們來到了扁擔精神紀念館。紀念館位於林州市石板巖鄉,雖然規模不太大,但是透過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以及實景再現,生動地展現了石板巖供銷社幹部職工六十多年如一日,靠一根扁擔艱苦創業,堅守信念,傳承發展,為山區人民服務的感人事蹟,再現了“艱苦創業、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拓創新”的扁擔精神和二次創業取得的輝煌成果。展覽圖文並茂、影像結合,把我們帶回了石板巖供銷社從建社到發展的那段艱辛歲月,也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同處林州大地,扁擔精神和紅旗渠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它的核心就是為民,關鍵在於創新,雖然每件事看似平凡,但是六十多年的堅守,鑄就了永留人間的豐碑和旗幟。

  石板巖供銷社幹部職工用一根扁擔、一副鐵肩、一雙腳板,想盡辦法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用真誠的服務贏得了山裡人的愛戴,靠的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信念。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扁擔精神”的內涵也在與時俱進,不斷豐富,但是,一心為民、全心服務的本質沒有變。落實到學校圖書館的工作中,就是要始終將讀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把良好的工作作風變為常態,打造匠心服務,增強服務意識做到主動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實現創新服務,採用大資料技術提供精準服務。要切實肩負起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資源和智庫服務的使命和責任,在學科文獻資源的開發建設、天目湖校區新館建設等方面給廣大師生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石板巖供銷社從4名黨員起家,換了10任領導班子,他們一任做給一任看,一任接著一任幹,黨員幹部做表率,一心一意謀發展。他們解放思想,準確把握新挑戰和新趨勢,堅守責任但不固守陳規,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把“扁擔精神”與改革開放緊密結合,積極興辦專業合作社,打造“一網多能”的服務平臺,讓“扁擔精神”永遠具有時代氣息。在全校上下全面落實第十六次黨代會精神,推進“雙一流”建設的當下,學習扁擔精神,就是要大力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努力化解發展中的新難題,打破工作中的新瓶頸,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

  小小扁擔,挑得是一份責任和擔當。只有牢固樹立務實擔當的價值追求,才能內化為砥礪自我、奮發進取的動力,外化為為師生服務、甘於奉獻的擔當。今天,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新時代,學校也面臨新的辦學格局,新時代要有新思維,新思維要轉化為新作為,讓我們弘揚“扁擔精神”,不忘高等教育的初心,共擔南航歷史責任,用開拓創新的實際行動為建設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再立新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