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鎮調研報告14篇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14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鄉鎮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1

  鄉鎮是我國政府管理“五級結構”的最末端機構承擔著貫徹上級政策、管理鄉鎮農村、溝通城鄉的重要責。有道是“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足見鄉鎮管理的複雜性和重要性。鄉鎮管理是以鄉鎮政府為核心的鄉鎮組織依法管理鄉鎮範圍內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重點在鄉鎮,工作著力點也在鄉鎮。鄉鎮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水平,直接關係著一個縣區、一個市的整體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

  一、鄉鎮設定現狀

  統一設黨委、政府、人大、人武部、紀檢委(監察室)和團委、婦聯。一般鄉鎮內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企業辦、計生辦等等,同時鄉鎮設定司法所、派出所、水管所、計生服務所、勞保所、國土所、財政所,和文化站、林業站、農業站等,這些就是傳

  統的七所八站。站所一般3—5人。

  二、現行鄉鎮管理體制的特徵與弊端

  鄉鎮管理屬於基層管理的範疇,其特點主要表現為:

  (一)綜合性

  鄉鎮管理的綜合性特點主要表現在:

  第一,管理物件和內容十分龐雜。每一個鄉鎮都設有黨、政、武、企、群眾團體等機構,領導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工作。

  第二,從管理方法的運用上看,鄉鎮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各項事業的發展,必須把各項工作加以綜合,採取綜合性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才能把各項工作推動起來,從而收到明顯的效果。

  第三,從管理職能上看,由於鄉鎮工作的直接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綜合協調和合作是非常必要的。鄉鎮黨、政、經各部門只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和幫助,才能使鄉鎮管理朝著預期的目標發展。

  (二)實踐性

  鄉鎮處於我國政權系統的最基礎一級,鄉鎮管理處於廣大農村第一線。承擔著貫徹上級政策、管理鄉鎮農村、溝通城鄉的重要職責,具體地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並使之具體化,把方針、政策、法律、規和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因此,鄉鎮管理必須直接面對鄉鎮各個部門或行業,必須從實際出發,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三)群眾性

  鄉鎮作為農村基層行政區域單位,實質是鄉鎮管理機關代表人民群眾管理鄉鎮各項事務。要以廣大農民和城鎮民的願望和要求為基本出發點,一切從群眾出發,一切為了群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利益是一致的,管理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鄉鎮管理不但切實反映和維護農民和城鎮居民的正當利益,同時也體現農民和城鎮居民的願望和

  要求。

  綜上所述,在現行體制下,鄉鎮政權的運作和管理特徵集中體現為:

  一是執行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上級黨政機關的指令和要求都要透過鄉鎮來貫徹執行,並具體落實到農民群眾中去。

  二是綜合性。

  鄉鎮全面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

  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三是直接性除村民自治組織外,它沒有下屬行政組織,基本上是直接同農民群眾打交道。

  四是非完整性。不象縣以上領導機關那樣功能完備、機構齊全。

  鄉鎮管理體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職能轉換不到位一是管理職能越位。管了許多本應由市場、企業和中介組織管的事。二是服務功能錯位。上級將名目繁多的指標分解下達給鄉鎮,並簽訂目標考核責任狀,有些指標採取“一票否決制”,與鄉鎮主要負責人政績“掛鉤”。鄉鎮領導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投放在落實各項指標上,沒有足夠精力為農民服務。三是社會職能缺位。尤其是免徵農業稅後,由於財力制約,大部分鄉鎮只能維持工作運轉,無力承擔公共設施建設,影響了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整體水平。《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鄉鎮政府的職權為七項。但在實際工作中,前鄉鎮承擔的工作內容十分龐雜,可概括為八大類近50項,鄉鎮工作事無鉅細,包羅永珍,面廣、量大、事雜,將有些應由社會承擔的職能納入鄉鎮管理範圍,將有些應由農民做的事情由幹部來做,成為“全能政府”、“無限責任政府”。越位、缺位、不到 位的情況較嚴重,有些應該做的工作沒有精力去做,而有些不該做的工作卻疲於奔命。

  (二)站所設定不合理。站所的設定大而全,而且帶有計劃經濟體制的色彩。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鄉鎮不論人口多少,規模大小,站所設定千篇一律,這種狀況增加了財政開支,降低了工作效率。有的站所上劃由上級主管部門垂管,又受鄉鎮屬地管理,鄉鎮和部門之間缺乏有機配合與協作,形不成人才、資金、設施、技術的優勢互補。同時還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象,即管理型的幹部多,服務型的幹部少;“萬精油”式的幹部多,掌握專業技能的幹部少;生產型的幹部多,經營型的幹部少,制約著鄉鎮功能的有效發揮。

  (三)人權事權脫節。突出表現為責權分離,管用脫節。設在鄉鎮的站所、中心,有的職稱評定在縣以上部門,年度考核卻在鄉鎮。不少站所駐在鄉鎮,人財物卻垂直管理,形成“能看見的管不著,管

  得著的看不見”。由於鄉鎮和站所主管部門權責重疊交叉,鄉鎮責大權小或有責無權,縣直部門權大責小或有權無責。《憲法》規定,鄉鎮政府是我國最基層一級政權,但《行政處罰法》等法規沒有賦予鄉鎮政府執法資格疑似鄉鎮在法律規定方面職權殘缺,存在著“責任大、權力小”和“任務多、要素少”的現象。如禁止農用車載客、安全生產、農村環保等,鄉鎮沒有執法管理權,但工作還得幹,只有“違法行政”。由於職能的弱化,工作手段和方式只能靠單一的教育和說服,而現在利益多元化的狀況下這種手段是越來越不被認可,很多情況下是無效管理。

  在對經濟發展的協調中,最常見的是作為為企業發展徵地的主體嵌入,讓群眾理解為的負面行動,阻力前所未有,《物權法》出臺更加劇了企業徵地發展與群眾利益的對立,單有的說服已經完全喪失了功能並且容易讓鄉鎮政府捲入具體行為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質疑,甚至捲入法律糾紛旋渦,難於在對經濟的發展支援與老百姓的利益維護中有所作為,陷入幹部無能、政府無用的信譽危機。

  (四)政事、政企不分財權、物權為在縣區業務部門,事權留在鄉鎮,存在著“見到人的管不到人,管到人的見不到人”和“有責任的沒法管,有權管的沒責任”的現象,造成鄉鎮職能虛化,責任增大,自主權縮小。一些站所上劃後,大都承擔著本行業的行政管理職能,肢解了鄉鎮政府的行政職權,難以發揮應有的行政效能。同時,鄉鎮政府往往包辦了企業、事業單位的事;黨委政府也很難把黨務和政務分開。條塊分割,權責分離,鄉鎮政府很難統籌、協調,不能有效地配置管理要素,進而充分履行職能。另外,有法律地位但沒有執法權。

  (五)鄉鎮債務多,負擔較沉重。鄉鎮財政實際上是轉移支付財政,自身沒有財政能力,收錢無門,掙錢無路,要錢無緣,要想幹事、幹成事、不出事,實在苦惱。由於債務較多,負擔較沉重,償還難度大,不同程度地影響到鄉鎮的正常管理工作。同時,鄉鎮償還能力有限,主要依靠縣區財政加大轉移支付額度。並且為了發展和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舊債尚未還清,又累欠新債,有的鄉鎮不得已向社會集資,向農村信用合作社借貸。花錢去路多,收錢來路少,鄉鎮領導窮於應對,甚至無可奈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工作、服務活動和事業發展。

  上述問題的存在,不能歸咎於哪級組織、哪個領導,其成因是複雜的。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五大,經過20年的農村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農村管理體制、管理物件、管理任務、管理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既有現實的原因,又有歷史的原因;既有社會條件的原因,又有自然條件的原因;既有體制機制的原因又有資金等管理要素匱乏的原因;既有鄉鎮自身工作的原因,又有上級組織的原因。這也是目前需要認真思考並逐步進行解決的問題。當前,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大量湧現,鄉鎮管理必須創造性地回答和解決農村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現實矛盾和問題。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2

  根據上級檔案要求,鎮黨委高度重視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林同志為組長的鄉風文明建設工作調研組,制定了XX鎮鄉風文明建設調研方案,於8月上旬深入全鎮12個村(社群)開展專題調研。透過走訪、召開座談會、院壩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村(社群)幹部、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對如何全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本次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透過調研走訪,群眾普遍認為開展以乾淨整潔為主題的鄉風文明建設是群眾直接受益的民生工程,對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提高群眾文明素質有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於推動群眾養成清潔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要做到家家清潔衛生、戶戶乾淨整潔,必須按照鄉風文明建設要求,對照“三定、三勤、三看”和“四個一”標準,從每個家庭做起、從每個人做起,改變髒、亂、差的現狀,改正不講衛生、不愛整潔的陋習,讓乾淨整潔成為人的自覺行動,長期堅持推動養成為人人講清潔衛生的良好習慣。

  二是有利於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透過抓乾淨整潔,讓人人參與其中,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從而使人民從打造美好生活環境的物質層面上升到追求崇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層面,在鄉風文明建設中互幫互助、鄰里和睦、尊老愛幼等典型傳統美德將得到很好的繼承和弘揚。

  三是有利於發揮四大作用。在鄉風文明建設中鎮黨委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牽頭攬總、安排部署、宣傳引導,全面推進此項工作。各村(社)黨組織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廣泛動員、組織實施、攻堅克難,統籌抓好本村(社)鄉風文明建設。各黨代表、人大代表、婦女專幹等黨員幹部要發揮先鋒模範任用,積極響應、示範帶頭、對結幫助,帶領推動鄉風文明建設。要切實發揮制度約束作用,建立完善評比表彰、執紀問責、考核獎懲等機制,結合實際制定村規民約,讓制度保障鄉風文明建設。

  二、鄉風文明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鄉風文明建設工作開展以來,鎮黨委政府採取“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啟動開展了鄉風文明建設工作,透過樹立典型、打造示範點等有效途徑,不斷加大軟、硬體投入,紮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探索了一些有益經驗。但目前全鎮鄉風文明建設總體效果與先進鄉鎮相比,差距還比較大,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群眾參與不積極。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思想教育跟不上,部分群眾思想觀念落後,對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農村的生活就這樣,現有的方式生活了幾十年,多年的習慣難以改變,因此對鄉風文明建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長期形成的陋習和思想引領滯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明風氣的形成。

  (二)責任落實不力,工作推進不平衡。全鎮鄉風文明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存在“光打雷、不下雨”、觀望等待等問題,個別村(社)幹部重視、工作抓得緊的鄉風文明建設推進效果較好,其他大多數村鄉風文明建設只抓了少數示範戶,面上基本沒動。

  (三)宣傳引導不夠,氛圍營造不濃厚。鄉風文明建設雖然在鎮村(社)幹部中進行了安排佈置,但深入基層、向廣大群眾宣傳引導、動員部署不夠,工作氛圍營造不濃厚,群眾對鄉風文明建設的知曉率低。

  (四)措施實效不強,工作機制不完善。在鄉風文明建設推進中,有的村(社)想把工作抓好、抓實,但卻像“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採取的有效措施不夠,針對公共區域環境如何治理、工作責任如何落實、黨員幹部及代表任用如何發揮、如何抓點帶面等問題,解決的辦法不多,機制建立不完善。

  (五)經費投入不多,衛生設施不到位。目前全鎮有垃圾清運車輛1臺,30餘個垃收集圾箱和20餘個垃圾桶主要佈置在場鎮周邊,大龍、豆包兩邊山上村組無垃圾清運設施,垃圾清運及處理困難,由於公共衛生設施建設滯後,農村髒亂差現象仍有存在。

  三、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措施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我鎮鄉風文明建設。

  (一)抓思想引領。話不說不白,理不講不明。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符合中央有關精神,是區委區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對廣大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各級黨組織要把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向群眾講深講透,把黨委政府的決定變成群眾的自願行動。

  (二)抓氛圍營造。一是召開會議發動。各村透過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院壩會等,學校要組織召開師生大會等把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發動起來;二是開展活動推動。中心衛生院開展衛生知識進村宣講活動,文化服務中心開展送文化下村活動把鄉風文明建設工作推動起來;三是大力宣傳鼓動。透過懸掛宣傳標語,開設宣傳欄,利用手機報,印發致全鎮婦女的一封信、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把鄉風文明建設工作氛圍造起來。

  (三)抓示範帶動。機關幹部、村(社)組幹部、黨員、黨代表、人大代表、婦女代表要做好示範引領,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一是黨政機關、鎮屬單位帶頭,按照“誰主管誰負責”,開展門前“三包”。二是村(社)專職幹部和婦聯主席帶頭做到辦公室和家裡的院壩、房前屋後的乾淨整潔。三是組長、黨代表、人大代表、婦女代表帶頭做到院壩、房前屋後的乾淨整潔。

  (四)抓責任落實。把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當著“一把手”工程來抓,做到書記抓、抓書記,書記是第一責任人。一是鎮裡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鄉風文明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的推進和檢查評比等工作,各村(社)相應成立工作機構。二是機關、村組、鎮屬和駐鎮單位幹部要以“三定”“三勤”“三看”“四個一”為標準,實行包村、包組、包戶,責任落實到人。三是組幹部要包片,負責本組的環境衛生和乾淨整潔;黨員、黨代表、人大代表要包戶,主要幫助弱殘家庭。

  (五)抓資源整合。充分發揮群團,特別是婦聯及衛生院、學校、水利水保片站等單位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作用。一是中心衛生院包1個村,並且每月至少到一個村(社)組織開展1次宣講活動;各學校負責所在區域的小組;水利水保片站包1個組。二是機關、學校、中心衛生院要成立志願者隊伍,幫助弱殘家庭,鄉風文明辦公室統籌安排志願者隊伍每月開展1次活動,主要是河道清漂或打掃公共區域衛生。三是各村(社)組織力量對本轄區內的陳年垃圾以及河道、道路、集中居住點等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進行整治。平時產生的垃圾由村裡負責處理,鎮建管環保辦公室負責協助。

  (六)抓制度機制。投入保障機制,本著少花錢多辦事,花小錢辦大事的要求,一是建立工作保障機制,鎮裡以以獎代補的方式適當給予補助,每個村可在自有資金中適當安排一些工作經費,但必須用於表彰獎勵和開展鄉風文明工作中的其他開支,不得挪著他用。二是建立激勵表彰機制,每季度評比各村1名組幹部、10戶居民戶予以獎勵,獎品以紀念品、小禮品為主,不搞現金獎勵;每季度對村進行評比,評選6個做得好的村(社)按得分予以一、二、三等獎獎勵,獎勵資金從鎮裡以獎代補資金中開支。三是考核評比機制,鎮裡對各村實行專項考核。鎮裡每月對村一檢查一評比,鄉風文明辦公室動態組織3—5名黨代表、人大代表、婦女代表參與評比。每月得分累加排名作為每季度和年終考核的依據。四是各村(社)自行制定對組、戶的評比辦法,每月對做得差的要在公示欄進行曝光,或召開本組村民會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幫助。

  (七)抓執紀問責。班子成員要對聯絡村和分管領域內落實好鄉風文明建設工作“一崗雙責”,機關和村(社)幹部也要落實獎懲。一是在經濟上,對機關幹部津補貼或績效工資的10%進行考核;二是在紀律上,對鄉風文明建設工作落實不力的進行約談、誡勉談話,對村(社)進行通報批評。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3

  根據營口市群眾藝術館關於“新形勢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主題論壇的通知的要求,為了解本辦事處文化建設情況,組織有關人員就東城辦事處的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聽取了基層單位情況彙報,走訪了部分人員。透過調研,我們一致認為,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下,辦事處文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鄉村文化活動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東城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精神面貌大為改觀,推動了新農村建設,促進了經濟發展。針對當前我辦事處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座談討論,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辦事處文化建設的現狀

  1、注重加強領導,鄉鎮文化建設大環境逐漸改善。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對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認識不斷提升,理念轉變更新,關注程度有所增強。特別是《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的實施,為基層文化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權威的法律保障,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加大了行政管理的力度,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處村兩級都有班

  子成員分管文化工作,安排了兼職文化工作人員,使辦事處文化建設穩步推進。

  2、注重資源配置,農村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初具規模。辦事處文化陣地仍有基礎。今年,上級有關部門又為我辦事處9個村提供了圖書和書架。為此,全辦事處現有文化場所360㎡,圖書室12個。農民村、路東村,路西村、線溝村,虎鬥村,巴嶺村,劉屯村、胡屯村,張朗寨村、繁榮村等村級文化室較完善,農民、路東兩個村有大院場地、設施比較齊全,群眾活動經常。

  3、注重因勢利導,群眾文化活動日趨豐富。我辦事處文化底蘊豐厚,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群眾文化活動熱情高,鄉村文化建設的基礎較好。各村都有不同的文化活動特色,有的重書畫,有的擅唱歌,有的愛舞蹈,有的喜秧歌,在“望兒山母親節”、“五.一”、“七.一”、“八.一”、“十.一”、新年、春節等節日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老年秧歌被受群眾喜愛。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實事求是地講,近年來隨著農村稅費改革、農村文化機構的轉型,我辦事處文化建設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陣地流失、資產流失、隊伍散失的現象,農村基層文化工作蕭條,明顯滯後於經濟的發展,與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差距較大,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容忽視。

  1、陣地建設不平衡,基礎設施薄弱。目前,我辦事處大多數村級文化活動室只是掛一張牌子而已,只有很少一部分體育健身器材,缺少器樂、音響設施;除新上的圖書室外,原有多是陳年舊書,幾乎常年無人問津;所謂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只是擺放了一臺計算機而已,形同虛設。

  2、辦事處群眾文化事業經費投入少,活動匱乏。主要原因是重視程度不夠,文化支出削減,經費不僅年初不納入財政預算,即使工作任務來了,花錢也是能省則省。投入資金搞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不大,文化活動經費投入很少,組織開展的文化活動的次數和形式十分有限。

  3、文化隊伍人才緊缺,整體素質在下降。鄉鎮文化站沒有專職的文化幹部,形成了文化站無編制、無經費、無人才的狀況。對辦事處文化活動的開展影響很大。

  4、文化活動少,農民文化生活依然貧乏。每年辦事處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在各種節慶日、紀念日以及民俗日,組織開展民間文藝演出、扭秧歌、拔河賽,及棋類、球類比賽等。上級宣傳、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的“文化下鄉”活動一年僅2-3次,活動次數與形式十分有限。近幾年,隨著農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間民俗文化活動又重新活躍起來。在一些傳統的節慶日,辦事處也組織開展了一些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但農村看電影難、看戲難、看書難的 “三難”問題依然突出。

  三、建議及對策

  各鄉鎮、辦事處文化建設明顯落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是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加以重視和解決。為此,今後一段時期,建議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是各級政府應承擔的公共責任,也是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必然要求,各級政府要以《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的要求,認真加以落實,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提高認識,著力解決“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做到文化工作“四個納入”:即納入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年度政績考核內容,並作為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抓好落實,確保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

  2、多元投入,保障經費。

  一是繼續加大政府的投入。公共財政是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所需經費的主渠道,要認真抓好中央、省、市有關文化建設經費投入政策規定的落實,改進投入方式,形成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在加大基層文化設施和重點文化工程建設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文化事業經費的投入,使鄉鎮文化建設的投入每年有較大的增長。二是出臺配套優惠政策,拓展投入渠道。倡導鄉村集體投資、集資、個人出資自辦文化事

  業,引導社會力量捐資,贊助鄉鎮基層文化建設。三是市、鄉(辦事處)兩級政府特別是財政、文化部門要充分利用現在國家、省、市加大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契機,積極向上爭取專案和資金。

  3、建管並重,夯實陣地。要根據《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要求,加大管理文化工作力度。一是大力推進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採取有力措施,制定建設標準,全力推進實現三級文化網路體系化目標。二是努力搞好資源整合,統籌鄉鎮宣傳、黨建、教育、科技、計生等現有設施資源最佳化配置,綜合利用,發揮現有各類陣地的文化綜合效益。三是因地制宜,建設鄉鎮文化中心站。四是要進一步強化責任制管理,規範化管理,功能性管理。

  4、突出重點,建好隊伍。鄉鎮文化工作人員是農村基層文化工作的骨幹力量,要千方百計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條件,使這支隊伍穩定、業務熟練,能幹實事。一是解決文化專幹編制。恢復鄉鎮文化站編制,至少安排一個專職或兼職文化幹部。以文化部門為主對專幹進行管理、調動和考核,做到讓文化專幹“懂文化、愛文化、幹文化”。二是加強文化隊伍培訓。有計劃地組織鄉鎮文化骨幹進行系統學習和專業培訓。逐步培養、造就出一支政治素質高、懂專長、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基層文化工作人員隊伍,適應和促進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此外,還應加強民間藝人的發掘、培訓、管理、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4

  XX鄉位於革吉縣東北部,距縣城200公里,下轄2個行政村、7個村民小組,人口20xx多,扎西曲林寺也位於該鄉附近。近年來,隨著當地礦業的不斷髮展,城鎮建設明顯加快,人流物流逐年增加,基層維穩壓力也越來越大。當前,XX鄉在中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大背景下,基層政法、綜治、維穩建設投入明顯加快,綜治工作中心、派出所、派駐法庭等機構工作已步入正軌,硬體建設成效顯著。在此基礎上,維穩工作的開展和創新,以及應急處置預案的健全十分必要。

  一、XX鄉維護穩定工作的現狀特點

  鄉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維穩工作,按照“配強配齊人員,強化基礎工作”的要求,調整辦公用房建立了綜治工作中心,並配齊專職幹部,並在2個村委會設立綜治服務站,成立了相應的巡邏隊,加強了義務聯防隊建設,群防群治工作得到有序開展。同時明確了綜治主任的工作職責,制訂了相應的制度和紀律,使綜治工作進一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科學化軌道。在此基礎上還建立了人民調解工作、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流動人口管理、信訪接待、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等多個規範性工作臺帳和檔案,確保了維穩工作的有序開展。

  由於近年XX鄉硼鎂礦業的不斷髮展,外來人口較多,成員結構相對複雜,矛盾糾紛時有發生。

  二、針對以上特點及現象,現提出對於“四個機制”的創新,在豐富應急預案處置機制的同時確保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和維護穩定工作的順利推動

  1、創新資源整合機制,強化基層職(成功網 www.rcgus.com)能作用

  (1)在街道層面,整合原有綜治、司法、信訪、安監的維穩機構和人力資源,並依託綜治工作中心,發揮“一個平臺、三種調解、六位一體”作用,要求調處或其他部門轉入的矛盾糾紛和群眾來信來訪,實行統一受理、統一分流,統一協調、統一督辦、統一歸檔,最大限度的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

  (2)在職能部門層面,進一步整合各部門的職能作用,明確各級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及包案等工作要求,紮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活動,做到工作措施、排查重點和各項保障“三個到位”。

  (3)在村組方面,要充分發揮2個綜治服務站的作用,依靠服務站的綜治主任透過定期的矛盾糾紛排查及時發現處理轄區內的問題,並開展思想疏導、生活幫困、法制宣傳、節點穩控等方式,協助物件解決利益訴求,促進矛盾化解、信訪問題解決。

  (4)在社會層面,積極引入社會團體、派出所、人民法庭等社會力量,參與疑難複雜案件的化解工作,逐步構建起主導推動、社會多方參與的大調解工作格局,進一步增強了工作效能。

  2、創新各類人員管理機制,杜絕管理漏洞

  (1)加強對刑釋解釋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和社群矯正人員的矯正工作。自去年起,刑釋解教人員透過網路實現了管理的銜接,刑釋解教人員資訊管理系統的建立和運用將在地區司法處和縣司法局之間建立起直接溝通和反饋的通道,透過逐人核實反饋的方式,保證了服刑在教人員提供資訊的真實有效,並對核實成功的人員建檔造冊實現刑釋解教人員資訊的實時傳遞、無縫流轉,強化刑釋解教人員的銜接管理,促進安置幫教工作的規範化和科學化。同時對於社群矯正人員定期的進行逐人談話幫教,並督促按時上交思想彙報,建立個人檔案,加大協管力度,並依靠服務站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有效避免了重新犯罪的發生,維護了社群的穩定。

  (2)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綜治工作中心配備的電腦裝置,實行流動人口的微機管理。緊緊圍繞發展大局,服務與管理並重,規範與防範並舉,積極推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各項措施的落實。透過慎密分析、科學把握流動人口的流向,流量等規律特點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機制。

  (3)加強對重點人員的管理。全力突破刑事、治安重點人員。對涉案人員及時攻堅幫教,逐人制定幫教方案,責任到人,持續攻堅,使在班攻堅人員全部實現轉化。加強鞏固幫教,積極穩控重點人員。堅持常年與重點人員逐人進行深入交流,對思想下滑人員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實行縣、鄉、村三級聯手開放式幫教;對家庭確有困難的人員,積極協調區、街民政等部門,主動開展幫扶,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充分體現黨和政府的真誠關懷,有效穩控同時,對其它有可能發展為重點人員的群體進行監控,促進平安XX建立工作深入開展。

  3、創新矛盾糾紛排查機制,把問題化解在源頭

  完善每月的例會制度,定期上報排查的矛盾糾紛問題,在例會中提出、分析並商討解決措施,對於排查出的問題決不能單純的進行擱淺,要及時解決。一是進行科學分類:對於排查出的問題要根據問題針對的部門性質,或者糾紛型別進行對號入座,歸類排隊,以便於日後解決。二是定期組織調研。對於在對排查結果梳理歸類後,對於較為突出的問題要成立矛盾糾紛排查小組,進行調研,並協調相關單位,提出政策性化解建議,協調解決。三是明確解決問題的責任和思路。對於各個社群的突出性問題及時開會進行集中研究,逐一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落實責任部門,並限期完成政策研究和意見的出擬,以保障下一步工作的落實。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5

  一、 我區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情況

  由於鄉鎮財政實行集中核算,代理記賬制,再加上鄉鎮工作的特殊性,所以鄉鎮監督檢查工作開展基本上流於形式,並未按上級要求進行自我監督檢查。對鄉鎮各部門的檢查主要是依靠上級部門進行的重點檢查,針對目前鄉鎮財政的實際情況,建議設立鄉鎮財政監督員,同時加大對鄉鎮 監督指導,形成上下聯動的監督機制,確保監督工作的開展。

  二、 鄉鎮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一般預算收入、返還性收入、省級轉移支付收入、專項補助收入等。20xx年臺兒莊區鎮街總收入16466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稅收)6646萬元,佔40.36%,返還性收入704萬元,佔4.27%。一般轉移性收入8013萬元,佔48.66%。稅收收入中增值稅、營業稅為主體稅種,鄉鎮收入整體收入質量不高,稅收成本偏高。存在空轉、買賣稅款現象。對鄉鎮財政收入質量檢查重點和難點是空轉、買賣稅款,以及稅種入庫的級次及真實性。

  三、 鄉鎮財政支出,在編人員工資及福利支出由區級統一代發,全區平均工資大約2300元,編外人員工資及福利有各鄉鎮自行發放,平均大約900元,鄉鎮公務支出及商品服務支出由鄉鎮財政直接列支出,監管不嚴,不規範,存在超標,違規開支現象,特別是目前鄉鎮未實行政府採購,資產採購混亂,大部分鄉鎮固定資產未記賬,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四、 鄉鎮財政支出目前除了人員支出外,主要支出是公務支出。招待費、辦公費支出比例過大,容易產生違規違紀現象。其次是利用專案工程虛列支出,套取國家資金。檢查重點是招待費、辦公費及專案資金。特別要加強對專案施工方的延伸檢查,確保國家專案資金的安全使用。從支出部門看,支出重點難點是教育、計生,教育全區實行集中核算,計生單獨報賬,二者無法實施有效監督。

  五、 我區目前鄉鎮財政僅停留在記賬、算賬、報賬上。對財政資金 監督未真正開展。鄉鎮資金管理滯後,存在漏洞很大,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今後監督重點是,財政資金的績效檢查及鄉鎮國有資產監督管理。

  六、 我區六個鎮街均實行了村財鄉管。目前全區各村財務由鄉鎮經管站統一記賬管理,財政所對經管站本身的賬務進行代理記賬,並未對各村級賬務進行監督,存在監督缺位的現象。況且目前村財鄉管基本上成了一種報賬式,代理記賬式的管理模式,起不到監督作用。

  二0xx年十月十四日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6

  一、鄉鎮財政監督的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

  (一)現行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就xx縣目前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情況來看,鄉鎮財政監督檢查主要依賴於縣級財政監督部門,鄉鎮財政所主要是配合上級財政監督部門工作,沒有或者很少主動開展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由於體制或者其他方面原因,鄉鎮財政部門自主開展財政監督檢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主動監督意識不強,存在等靠望思想。

  大部分鄉鎮財政所認為財政監督是縣監督局的事情,主觀認識不足。

  2、管理體制不順,開展監督檢查阻力大。

  由於xx縣財政所“人、才、物”歸地方政府政府管理,在開展工作的時候主要是遵從地方政府的旨意,在開展監督檢查的同時不同程度上會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和壓力,不能展開手腳開展監督檢查。

  3、執法主體不明,處理落實力度薄弱。

  由於財政所是鄉鎮的一家事業單位,不屬於一級執法主體,沒有執法權力,往往查出問題,也得不到很好的處理和落實,大多數只能是不了了之。

  4、檢查程式不規範,監督檢查缺乏有序性和科學性。

  由於缺乏一整套完整的鄉鎮財政監督操作程式和工作規範,再加上鄉鎮財政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在執行財政監督過程中往往缺乏科學性和規範性,缺乏有力的執法依據,實行財政監督工作往往也只能了於形式,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有實質性的進展。

  (二)鄉鎮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違紀違規的主要表現形式,檢查的重點及難點。

  1、鄉鎮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鄉鎮財政體制已由原來的一級財政改為“鄉財縣管鄉用”模式,每年的收支納入部門預算管理,不再核算稅收收入,除鎮政府和財政所,其他部門全部垂直上劃。鄉鎮財政收入主要是上級補助收入和非稅收入,而鄉鎮政府及財政部門都沒有收費及罰沒等政府非稅收入科目所賦予的職能,大部分是地方企業上交及上級專項補助等自籌收入,從嚴格上講,只能屬於自籌收入,而且收入來源複雜,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給監督檢查也增加了難度。

  2、鄉鎮財政收入違紀違規的主要表現形式:

  主要是部分收入具有不合理性或不合法性:如部分鄉鎮政府和村組織存截留、挪用專項資金,少數部門存在亂收費現象等。

  3、鄉鎮財政收入財政監督檢查的重點是:

  如何規範鄉鎮收入形式,嚴禁亂收費行為,如何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全過程的的監督,保證專項資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難點是:村級收入管理不規範,沒有真正全額納入預算管理,存在坐收坐支現象;對鄉鎮政府和村組織截留、挪用專項資金的行為督促整改及處理處罰力度不夠。

  (三)鄉鎮財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存在問題。

  1、鄉鎮財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

  就xx縣而言,鄉鎮財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實行“鄉財縣管”和“國庫授權支付”模式。對鄉鎮政府和財政所編制部門預算,對村級轉移支付支出編制公共支出預算。

  2、鄉鎮財政支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由於鄉鎮專案資金存在不確定性,一般很難納入部門預算編制範疇。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缺乏嚴肅性,部門預算也僅僅是規範了財政預算內支出,而預算外支出預算在編制和執行上都不嚴格,部門預算改革普遍是了於形式,缺乏嚴密性。

  (四)鄉鎮財政支出的主要方向與類別,違紀違規的主要表現形式,檢查的重點及難點。

  1、xx縣鄉鎮財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1)部門預算支出:是指鄉鎮政府和財政所的部門預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專案支出。

  (2)村級補助支出:是指村級轉移支付和取消農業稅後農業稅附加。

  (3)專項資金支出:包括各類惠農補貼資金、民政優撫資金及專案資金等。

  (4)“以錢養事”支出:指對以錢養事單位的補助支出。

  2、違紀違規的主要形式是:串用資金科目,不嚴格按照科目支出型別使用財政資金,存在擠佔、挪用部分專案資金現象,有的地方還存在用下年度資金彌補上年度資金缺口現象,形成寅吃卯糧狀況。

  (五)鄉鎮財政如何開展財務、會計、資產和績效監督,重點是什麼。

  1、轉變觀念,強化監管意識。

  鄉鎮財政部門要增強大財政監督意識,要把加強財政監督納入日常工作的重要範疇,要爭取財政監督的主動性、經常性,有計劃、有步驟地深入開展重點檢查工作。

  2、發揮優勢,探索監管思路。

  一是要規範鄉鎮財政監督工作程式和操作規範;

  二是要完善鄉鎮財政監督隊伍建設;

  三是要明確鄉鎮財政監督職能和完善監督機構設定;

  四是要增強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執法權力;四是要理順鄉鎮財政監督管理體制;五是要保障鄉鎮財政財政監督工作經費。

  3、上下聯動,形成監管合力。

  上級財政監督部門要加強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的指導和管理,要建立日常監督檢查的考核檢查和績效評價及激勵機制,要建立財政監督情況上報和重點違紀違規情況預警防空防控機制,要形成上下聯動的監管合力。

  4、齊抓共管,開創監管局面。

  財政監督離不開上級部門的正確指導和各級政府部門及全社會的大力支援,要積極營造大財政監督氛圍,形成全社會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局面。

  (六)實行“鄉財縣管”、“村財鄉管”新情況、新問題,違紀違規的新表現形式是什麼。

  1、“鄉財縣管”和“村財鄉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鄉財縣管”主要是管預算內,預算外資金管理難到位,對收支兩條線、政府採購和資產管理缺乏力度;“村財鄉管”主要是管帳,對資金和資產管理難到位,綜合預算編制和執行力度不夠。

  (2)會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會計基礎工作不夠規範,財務會計制度執行缺乏力度,白紙條入帳、現金餘額過大現象普遍。

  (3)會計執法環境不優,農村的公共支出往往都無法提供規範的原始發票,支出的.主觀性和隨意性較大。

  2、違紀違規的新表現形式主要有:

  (1)編制和申報虛假或重複申報專案套取專案資金彌補公用經費不足;

  (2)擠佔、截留或挪用專項資金用於公用經費支出;

  (3)村級財務管理不規範,部分“兩委”存在人人手裡有錢、人人用錢現象;

  (4)以錢養事專案不清,明是養事,實是養人。

  二、意見和建議。

  (一)建立鄉鎮財政監督專員制度:

  由縣財政監督機構派出財政監督專員駐鄉鎮或區域負責轄區財政監督日常工作,履行財政監督職責,執行上級重點財政監督檢查工作任務。

  (二)規範鄉鎮財政監督工作程式:

  規範和完善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和執法程式。

  (三)明確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工作職責和內容。

  (四)建立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效能考核和評價機制,注重績效評價。

  (五)強化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執法力度,賦予必要的執法權力。

  (六)加強鄉鎮財政監督檢查隊伍自身建設,建立鄉鎮財政監督專員考核考評和異地交流機制,實行再監督。

  (七)理順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建立規範統一的鄉鎮財政垂直管理體系,有利於加強鄉鎮財政隊伍的管理和工作指導,便於鄉鎮財政幹部的異地交流,有利於充分調動鄉鎮財政幹部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7

  根據縣法治辦要求,我鎮抽調精兵強將組成調研組,緊緊圍繞“如何深入推進法治營盤建設”這一重點課題,透過聽取彙報、檢視資料、走訪座談、參觀考察等方式,對我鎮建設“法治營盤”的進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法治營盤”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對照建設“法治營盤”的總目標來說,我鎮的建立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法治化水平仍然較大地落後於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法治建設中的各個工作環節都需要大力加強,法治環境有待於很大的改善,全民的法律素養與法治社會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可以說任重而道遠。根據調查,當前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夠到位,習慣性思維誤鎮很難改變。

  一是對法治概念望文生義。由於現代法治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於是許許多多的人就按照自己的習慣性思維簡單地進行推演,片面地認為:“人治就是用人來治理社會,那麼,法治就是用法來治理社會;過去人治用政策治理社會,現在法治要用法律來治理社會。”還有的認為:“搞法治建設,這都是司法和執法部門的事,與己無關”。更有甚者,只要單位、組織依法辦事,而自己往往臵法律於不顧,隨意違法現象時有發生。

  二是對法治建設缺乏信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立法建制上和法治建設上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由於種種原因,法治的實效尚不很理想,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還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監督乏力等問題。因此,有不少人對法治的作用表示懷疑,認為法治沒有解決中國社會問題的能力,要實現法治目標實在太遙遠了。

  三是認為法治治民。由於受傳統封建法治文化思想的影響,有不少人認為法律是統治階級制訂出來整治百姓、維護統治秩序的工具。因此,少數人在執法過程中,從官本位出發,大搞官僚作風,以言代法,以權代法,工作方式粗暴簡單;而老百姓受此影響對法治的態度表現為冷漠,學法用法的自覺性不高,甚至暴力抗法。

  四是程式無用論。在我鎮的法治建設程序中,尤其是行政法治建設中,存在著重實體輕程式的現象。表現在執法上,只要達到行政目的,對程式抱無所謂態度,甚至肆意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權益,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程式無用論在作怪。其實,行政行為程式化、依序行政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是社會進步和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違反了程式就是違法行政。

  (二)實施規劃不夠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難以定位。

  由於全國的理論界和法學界沒有統一法治建設的實現目標和具體內容,各地的法治建設僅僅根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制定總體目標積極開展探索,沒有明確分階段實施的戰略性目標任務和考核指標體系。因此,我鎮法治建設對於實施規劃還不夠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難以準確定位,步驟和進度難以把握。對於鄉鎮、機關單位、行業、企業、政法部門等如何開展法治建設還缺少研究部署和針對性的指導。基層單位對於法治建設的認識還不統一,步調不一致。宣傳氣氛缺乏,沒有形成濃厚的建立氛圍。

  (三)專職人員數量不夠,工作的許多環節很難銜接。

  我鎮依法治鎮領導小組辦公室與鎮委政法委、鎮綜合治理辦公室一起合署辦公,並由鎮綜治辦主任兼任鎮委政法委副書記,不僅很好地整合了人力資源和工作平臺,而且也方便了工作牽頭協調和- 2 -

  業務指導,使工作合力優勢進一步發揮。但由於依法治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專職人員只有兩名,不用說法治建設的理論研究、指標體系的研究制定、部門工作機制的改革等,就是日常性的工作研究部署、宣傳工作的開展、全鎮性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檢查督促也缺少人手,這對全鎮的建立工作長期走在前列難免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二、進一步深化和創新“法治營盤”建設的幾點建議:

  “十二五”時期是我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法治營盤建設工作要以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秩序為目標,以培育公民社會為發展方向,目前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全面建成,有法可依的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下一步重要的是各項法律法規能夠得到全面有效的貫徹執行,構建確保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治秩序。“十二五”時期,法治營盤建設要實現新的突破,必須在有法必依上下功夫,力爭使公權循法而為、私權真正落實。

  1.在依法執政方面,進一步突出增強領導幹部法治意識與法律思維方式的形成。

  落實領導幹部學法制度,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建立和完善集中培訓、宣講報告、領導幹部法律知識任職資格等長效工作機制,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幹部培訓班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列為學習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執法守法情況的調研督查,全面實行領導幹部述職述廉述法考評。透過網上學法考試、競賽、領導幹部法治徵文等活動,促進領導幹部學法、用法。

  2.在依法行政方面,進一步突出規範公共權力,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務政府。

  (一)把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二)明確政府的職能定位和合理劃分和依法規範各級行政機關的職能和許可權。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切實將政府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的公共服務上來,依法履行工作職責。要著力解決行政權力的縱向和橫向的科學配臵問題,使之既保證有利於發揮地方和部門的積極性,又有助於防止產生“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

  (三)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要充分運用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後監督管理等手段,減少對經濟、社會事務的直接的、微觀的事前干預;充分運用行政規劃、行政指導、行政合同等方式,減少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手段的適用;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府上網工程,擴大政府網上辦公範圍,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四)推進政府資訊公開。要進一步規範政府檔案公開、資訊釋出、會議旁聽、檔案查詢等具體辦法。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其餘資訊都要公開。

  (五)加快推進鄉鎮綜合改革。合理界定鄉鎮政府職能,在積極創新工作載體過程中,把深化縣(市、鎮)機關效能建設不斷向鄉鎮延伸。

  3.在公正司法方面,進一步突出公正廉潔執法與執法規範化建設。

  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堅定不移地堅持從嚴治警方針,嚴格落實政法各部門頒佈的各項禁令和規定,毫不動搖地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方針,主要領導同志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對隊伍中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件,要本著對黨、對人民、對政法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確保政法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4.在法治文化建設方面,進一步突出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識。

  (一)強化法治文化的創新性。創新是推進法治文化建設的動力源泉。法治文化建設面臨新形勢新要求,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第一,要加強法治文化理論研究。要透過舉辦“法制大講堂”、“法律沙龍”等形式,加強法治文化理論研究;鼓勵引導支援法治文藝創作,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豐富的法治文化產品。透過開展融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文藝演唱會、法制攝影和書法、美術展覽、動漫展覽等活動,讓廣大幹部群眾受到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第二,要構築法治文化人才高地。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努力培育出一批在法治文化事業各方面有號召力的領頭人和一大批專家、學者、能工巧匠。要加強基層法治文化骨幹的專業輔導,積極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建立和完善優秀法治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將成果突出的優秀人才納入“五五”普法表彰獎勵範圍。第三,要創新法治文化的表現形式。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必須以人們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要適應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多采用接近大眾、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表現形式。應更多地依託現代通訊手段和網路等各種媒介,透過公益廣告、手機簡訊、普法網站,運用圖片、文藝節目、法制簡訊、法制動漫等多種形式開展工作,增強法治文化的滲透力。

  (二)強化法治文化的實踐性。法治文化建設同法治實踐相結合才有生命力。既不能離開經濟發展空談法治文化建設,更不能用法治文化建設干擾和阻礙經濟發展。要支援和引導法治文化建設朝著促進依法行政、服務大局等方向發展,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的法治化,形成崇尚法治的社會氛圍和文化導向。我們的法治文化建設一 定要堅持服務經濟發展,服務社會和諧,服務百姓民生。要透過法 治文化建設,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鎮人民致力於科學發展的積極性、 主動性和創造性,轉化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巨大力量。

  (三)建立和完善法治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法治文化建設是 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其公益性、群眾性、社會化、經常化的特點, 決定了我們的工作需要不斷加強合作、交流與溝通,透過部門配合、 分工協作、擴大交流,不斷提高普法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應著力把 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做法上升為制度,健全領導責任、市場運作、 表彰激勵等機制,以機制創新推進法治文化建設。

  5.在基層法治建設方面, 進一步突出發揮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 提升自治能力。 在全鎮建立健全建立領導機制、工作機制和激勵機制,切實加 大基層單位建立力度,深入推進法治鎮、單位、村、企業、學校等 系列建立活動,做到任務、要求、措施、進度和人員“五明確” 。以 “民主法治村”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健全規範基層自治組織, 全面 落實“四民主” 、 “兩公開”制度,切實保障公民的參與權、知情權、 監督權等民主權利。積極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 發動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管理社會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不斷增強社 會的凝聚力。健全基層社會矛盾糾紛調解組織網路,積極為群眾提 供政策諮詢和法律服務, 引導群眾透過理性合法途徑表達利益訴求。

  6.在法治機構建設方面,進一步突出加強法治營盤建設的組織 領導,不斷強化工作保障和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要發揮“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 的作用,定期聽取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彙報,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 問題。鎮人大要發揮監督檢查職能,督促“一府兩院”及其部門落 實“六五”普法決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鎮鎮兩級政府要發揮主導作 用,把法治建設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年 度計劃,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政績 考核、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文明建立考核等考核內容。鎮政協要積 極參與依法治鎮和法治營盤建設工作,強化民主監督,加強調研, 為依法治鎮和“法治營盤”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是健全落實工作機制。健全和落實依法治鎮領導小組工作職 責、成員單位職責、成員單位年度述職制度、工作考評獎懲制度, 完善相應的工作機制、評估考核機制、調查研究機制。 三是加強機構隊伍建設。以“六五”普法啟動為契機,加強鎮 鎮(街道)法治辦事機構建設,配齊配強工作人員,配備與工作需 要相適應的裝置。舉辦全鎮法治專幹培訓班,提高其組織、協調、 指導開展法治建設工作的能力。加強依法治理督查團和普法講師團 建設,調整充實人員,積極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督查和法制宣講 活動。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加強普法志願者、法制文藝工作者隊伍建設。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8

  我鎮人大主席團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各村各代表組,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交流分析探討鄉鎮人大工作情況,分析討論了鄉鎮人大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透過討論分析,現將對鄉鎮人大工作情況調查研究的情況彙報如下:

  一、 鄉鎮人大基本情況

  我鎮現有11個建制村,鄉鎮人大代表54名,其中黨員代表33名,佔代表總數的61%;非黨代表21名,佔代表總數的39%;婦女代表15人,佔代表總數的28%。

  二、鄉鎮人大開展工作情況

  每年都能按時召開一次代表大會,會議準備充分,程式合理,代表參政議政積極踴躍。在閉會期間,堅持每兩個月召開一次主席團會議,研究人大工作,開展三察、一評議活動,都能組織代表開展視察、調查、執法檢查3到4次,每年開展1次代表評議七站八所工作。透過代表小組活動,鄉鎮人大主席團成員分片聯絡走訪代表溝通聯絡多,能夠及時將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反映給黨委、政府,以引起重視。代表視察、建議能夠在規定的人代會召開後三個月內答覆代表。

  三、鄉鎮人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意見

  經過調研,我們認為當前鄉鎮人大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1、代表素質不能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

  2、代表履職的積極性、發揮作用的主動性還不高;

  3、人大自身建設不夠,黨委對人大工作有待進一步重視,各級各方面的人大意識,民主政治和依法行政的意識不強。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要改變這種情況:一是各級各方面要重視和支援人大工作。要不斷樹立人大意識,民主政治法制意識,充分認識人大所起的作用,支援人大開展好工作。二是逐步建立代表競選機制,不斷提高代表素質。代表競選是代表發揮代表作用,積極參加代表活動,履行代表職責,提高代表素質的重要基礎手段和重要支柱。三是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人大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建立健全對代表培訓,代表述職活動的考核制度,促進代表積極開展活動,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代表作用。

  總之,透過調查研究,我們認為,人大工作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逐年都有提高,尤其是隨著全國人大以及上級人大工作的逐步深入而發展較快。但是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仍需國家立法加以解決。人大在目前狀況下要進一步採取多種措施,調動代表參政議政積極性,積極開展代表活動,履行人大的職權,把人大工作搞好。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9

  多年以來,鄉鎮財政在管理基層財政、組織地方稅收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鄉鎮財政的職能作用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鄉鎮財政職能的發揮,直接影響著上級財政政策的落實。為進一步規範鄉鎮財政職能,加強鄉鎮財政隊伍建設,提高鄉鎮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我縣財政部門對鄉鎮財政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鄉鎮財政職能基本狀況

  目前,我縣各鄉鎮財政所承擔的工作大致相同,主要是承擔鄉鎮一般預算資金的收支管理,部門綜合預算管理,非稅收入的徵管,國有(集體)資產管理,財政補貼資金髮放與資訊化管理,執行財政監督,參與農村綜合改革,協助稅收徵管等。

  (一)做好財政收支預算,保障黨委政府工作正常運轉。編制財政預算,保障鄉鎮政府運轉是鄉鎮財政所的基本職能。我縣鄉鎮財政所根據上級財政“要健全鄉鎮財政預算制度,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力求科學合理地編制鄉鎮年度財政收支預算,切實保障鄉鎮黨政機構行政和社會管理等基本運轉的支出需要,努力適應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嚴格按照財政預算制度和編制程式按時編制年度財政收支預算,預算方案通過後,鎮基本支出定員定額管理,嚴格控制預算追加,切實增強預算的約束力。

  (二)做好涉農補貼工作,認真落實惠農政策。各鄉鎮財所透過涉農財政補貼資訊管理系統,對各自轄區內的農戶建立了詳細的資訊庫,內容包括:每戶人口數,主要勞動力,種植土地面積等情況以及收入狀況等。與鎮多辦、畜牧站、農機站等部門對涉農補貼物件的小麥種植面積補貼、良種補貼、養殖母豬補貼和購買大型農用機械補貼申報的情況,認真做好認定、稽核和公示等工作,確保符合條件的補貼物件全部納入政策保障範圍內,最後透過“一卡通”把補貼款發放到補貼物件本人手中。

  (三)參與專項資金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鄉鎮財政所積極參與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對於列入鄉鎮財政預算的專項資金,建立了全專案庫管理制度,加強專案論證、立項、申報、實施等各環節的監督;對未列入鄉鎮財政預算的專項資金,包括農林水專項、農業綜合開發、環境保護、土地開發整理等也加強監督管理。根據專項資金專案申報進度情況,經過核實後,給專項資金專案撥付資金,既嚴防截留、挪用、擠佔專項資金的行為發生,又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監督管理,確保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加強財務監督,健全鄉村理財機制。各鄉鎮財政所嚴格執行黨委政府制定的《財務管理制度》,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財務管理,實行統一財務開支範圍和標準,嚴格規範財務收支行為,並按月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對鎮直各部門使用的房屋認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記建檔,對購買的車輛、空調和辦公用品的購買日期、品牌、金額、使用年限分別一一登記造冊,制定臺帳,做到資產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統一,防止資產流失。聯合鎮“雙代管”辦公室對村級重大事項進行審批,限定報刊費,禁止招待費,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使村級組織正常運轉。

  (五)搞好隊伍建設,提高鄉鎮財政管理水平。各鄉鎮財政人員除積極參加縣財政部門組織的培訓外,還參加各鎮黨委定期組織的學習國家方針政策的活動,除此之外各鄉鎮財所人員每週再抽出2-4小時集中或分散學習法規政策或業務知識,以增強財所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使每個人員的財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飛猛進的提高。

  二、我縣鄉鎮財政所幹部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混亂的現象依然存在。農業稅取消後,鄉鎮財政所的主要職能是什麼?鄉鎮機構改革後財政所到底會不會撤消?如不撤,鄉鎮財所的工作在哪裡?該如何工作?這種認識上存在的盲點和誤區,對鄉鎮財政幹部隊伍的穩定和工作開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部分財政所存在管理鬆散、人心不穩,工作消極等現象。

  2、工作紀律不夠嚴格。在日常工作中,紀律意識較差,不能嚴格遵守按時上下班制度,遲到早退現象嚴重,部分幹部職工平時掛著上班的牌,做的卻是自已的生意,有的長期曠工在外做生意,工作散漫。

  3、個別領導敷衍了事。個別鄉鎮財政所領導在工作上不抓緊,不督促所內幹部職工按期完成工作,聽之任之;對紀律檢查隱瞞、包庇不上班幹部職工:檢查到缺勤人員時,以外出辦事為由搪塞檢查組。彙報工作時總是客觀原因多於主觀原因,沒有深入分析主觀因素。

  4、幹部隊伍素質較低。全縣的12個鄉鎮財政所本科學歷的僅有4人,佔鄉鎮幹部職工總人數的5%;有大專以上學歷的30人佔31%;中專學歷的36人,佔38%;高中以上21人,佔22%;初中的6人,佔7%。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鄉鎮財政隊伍總體文化水平還很低,業務水平不高。

  5、年齡結構上不夠合理。全縣財政所年齡在35歲以下的年青幹部職工為42%,不到總數的一半,35歲至45歲的為19%,45歲以上的佔41%。老齡化不斷髮展的趨勢,幹部隊伍難以在新的環境下開啟新的局面。

  6、雙重管理模式對鄉鎮財所形成制約。目前,我縣鄉鎮財政所管理隸屬鄉鎮政府,業務由縣財局指導,這種雙重領導模式讓鄉鎮財政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改善鄉鎮財所幹部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1、統一思想,穩定人心。採取多種形式,向廣大幹部職工闡明鄉鎮財政所在新時期中的任務、職能和作用,務必保證鄉鎮財政所有足夠的人員編制,加大對鄉鎮財政的宣傳力度,使社會各方面瞭解鄉鎮財政所的作用和地位,為鄉鎮財政所幹部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制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紀律的考勤工作。針對目前鄉鎮財政所工作的主要特點,制訂好外勤和內勤兩種便於考勤的制度,落實好考勤人員,嚴格考勤制度,明確人員去向,嚴肅請假和病假的審批程式,將考勤與津貼、評優、年度獎勵等直接掛鉤,縣財政要加強對鄉鎮財政所的指導抽查力度。

  3、制訂獎勵約束機制,切實推行首問任責任制和行政效能機制。要認真研究新時期下鄉鎮財政所幹部職工工作的獎勵機制,對完成好任務和完不成任務的在獎勵、評優上要適當拉開距離,不搞平均主義。要細化考核的各項要求,要在財政所內建立起適用的首問責任制和行政效能機制,提高財政所的工作效率,完善工作程式,規範工作管理,強化監督,進一步明確每一位幹部職工的工作職責,以便用的統一的標準來考核每一位職工的工作業績,獎罰分明、平等相待幹部職工。

  4、調整充實領導班子。對鄉鎮財政所領導進行民主評議,按德、能、勤、績進行考核,凡考核合格者繼續留用,不合格者及時更換。在考核中,要儘量提撥年輕且有潛力的年輕幹部。

  5、建立學習的制度化。首先鼓勵幹部職工接受學歷再教育,其次對非財經專業畢業的年輕幹部職工進行1至2年的脫產學習,再次是加強對鄉鎮財政所幹部的培訓工作。培訓要分批,分層次,分年齡段等方式有針對性地輪訓,要建立起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督促人,用考試檢查人、用成績評價人來作為提撥人才和年度考核的依據。獎勵專業職稱考試透過者等。

  6、加強對鄉鎮財政所的領導。縣財政部門領導要分別掛點鄉鎮財政所,除對財政所業務指導外,還要對幹部職工的紀律、生活等負責,將財政所幹部職工的一榮一損與直接與掛點領導相關。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10

  **縣**彝族、布朗鄉是我縣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實施,為鞏固我鄉“兩基”成果,建立和諧教育,加快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一、 基本情況

  XX年全鄉共有17所小學,在校學生735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84人,教師5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輟學率達:0.84%。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303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12人,教師2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0%,輟學率達:1.8%。

  XX年全鄉共有16所小學,在校學生752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41人,教師5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輟學率達:0.27%。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304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30人,教師2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2%,少數民族入學率達91%,小學輟學率達:0.27%。

  XX年全鄉共有16所小學,在校學生760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63人,教師5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輟學率達:0.0013%。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286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21人,教師2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1%,少數民族入學率達92%,輟學率達:1.23%。

  **鄉歷屆黨委政府都非常重視貫徹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利用群眾會、家長會、廣播、黑板報、等方式大力宣傳,在這貧困民族山區得到良好了的落實。

  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貫徹落實情況

  XX年起,國家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全部學生書費和雜費,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380人,人均12元每月。

  XX年,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免除學雜費,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經費補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60人,生均28元,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720人,生均30.00元。享受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補助300人,生均100.00元。

  XX年,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免除學雜費,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經費補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169人,生均230元,享受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補助300人,生均300.00元。

  三、制約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的因素

  1、學校硬體設施較差。一是目前全鄉善有一師一校學校7所,涉及學生200餘人,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難度較大。二是教育設施滿足不了現在的教育水平,很難啟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智力開發。

  2、教師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教師素質偏低,教法單一,對 “新課改”掌握不深,在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上收不到良好得效果。二是教師力量不足,很多教師都在超負荷工作,大部分都在上兩門以上的課程,致使自己的專長難以發揮。

  3、學校軟體設施較差。

  4、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部分大中專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多數群眾有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導致學生對學習得興趣不濃。

  5、人民群眾整體素質較底,經濟意識淡薄。一是全鄉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糧食、烤煙為主,而糧食、烤煙產量低,全鄉人民生活水平較低,無法送子女到高一級學校深造。二是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和支援力度不夠。如很多家長在督導自己孩子的學習上不夠。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11

  鄉鎮財政所是年“撤區並鄉”時設立的,已有年曆史。經過年的發展,鄉鎮財政所在加強鄉鎮財政財務管理、組織地方財政收入、開展財政監督、發展地方經濟、維護政權建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從××年起,將用年時間逐步取消農業稅。作為鄉鎮一級財政來說,取消農業稅後,鄉鎮財政所的職能無疑將發生深刻變化。在當前的形式下,如何定位鄉鎮財政的職責、職能,如何實現財政職能的轉換,是當前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

  一、取消農業稅後,鄉鎮財政的職能職責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鄉鎮政府是我國四級政府構成中最基層的一級政府,是傳達黨和政府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聯絡人民群眾的橋樑和紐帶,是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基層的具體執行者。無論農業稅取消與否,鄉鎮財政的調節、分配、監督職能仍然需要充分發揮,鄉鎮財政所在維護鄉鎮政權建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理順農村經濟關係等方面都將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鄉鎮政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有鄉鎮政府的存在,就有鄉鎮財政存在的必要。

  ⒈鄉鎮財政財務管理離不開財政。鄉鎮財政所是鄉鎮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把抓”。鄉鎮政府既要負責政府機構運轉和幹部職工工資待遇,又要擔負本轄區內的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從幹部職工的工資福利的發放,到農村烈、軍屬的優扶和五保戶的供養,從“退耕還林”資金和“糧食直補”資金的兌現,到上面各級各部門下撥的各類專項資金和扶貧資金的監管使用等,都要透過鄉鎮一一落實到具體單位或個人,這些寵大的資金必須在鄉鎮財政部門的有效管理和監督之下,按照規定的用途和標準不折不扣的予以落實。因此,在新形勢下,鄉鎮財政所在理順國家、集體和農民三者利益關係,落實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維護鄉鎮政權運轉,將發揮更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化解農村債務、理順農村經濟關係離不開財政。取消農業稅後,鄉鎮財政所從繁重的農稅徵管工作中解脫了出來,但農村中存在的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還需要鄉鎮財政部門積極參與和化解,這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取消農業稅後,農村土地承包又將是一個新的矛盾焦點。過去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民負擔較重,大量的民工外出,導致大量的農田無人耕種。隨著農民負擔的減輕和農業稅的取消,大量農民必將返鄉種田,耕地又將成為“香餑餑”。因此,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又將成為一個新的矛盾焦點。二是村級債權債務在短時間內將難以化解。村級債務的形成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因素形成,即:村級基礎設施舉債(如村級公路舉債、農村通電舉債等)、普九教育達標舉債、上交鄉鎮稅費舉債等;村級債權主要包括外遷農戶欠交的稅費、農村特困戶欠交稅費以及部分承包人拖欠承包費等。這些債權債務若得不到妥善化解,勢必影響稅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甚至危及農村社會穩定。三是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強,制度不嚴,帳務不清,村級財務和資金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因此,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化解農村債權債務、理順農村經濟關係、規範村級財務管理,還需要財政部門發揮主導作用。

  (2)建設農村公共財政、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離不開鄉鎮財政。與城市相比,農村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目前仍然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農民的生產生活得不到有效保證;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農民看病、住院存在較大困難;農村社會保障滯後,農村五保戶、特困戶、烈軍屬、殘疾人以及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等得不到有效保障。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因此,鄉鎮財政部門在落實各項方針政策、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縮小城鄉差別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3)扶持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農村脫貧致富離不開鄉鎮財政。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重點難點都在農村。近年來,國家在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大力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逐步加大了對農業農村的扶持力度,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這些資金在使用的過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必將成為“脫韁之馬”,其使用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鄉鎮財政所在選擇專案、落實扶持資金、加強資金監管等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轉換財政職能,拓展理財領域,把基層財政所的職能職責向農村社會的各個領域延伸。

  鄉鎮財政所作為最基層的經濟管理部門,是落實中央各項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農業稅取消後,鄉鎮財政所應該將主要精力用於鄉村財政財務管理和農村公共財政建設方面上來,其職能職責可向以下幾個方面延伸:

  (1)將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向村級組織延伸。一直以來,鄉鎮財政所的財政監管職能僅侷限於鄉鎮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村級財務一直遊離於鄉鎮財政的監管之外,是鄉鎮財政財務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造成村級財務不公開、不透明、管理混亂,甚至在有些地方出現貪汙挪用、私吞公款等現象發生,群眾反映強烈。因此,鄉鎮財政部門應該充分發揮政策熟、業務精、力量強等優勢,加大村級財務監管,幫助村級組織理好財、用好財。

  (2)將財政監管職能向用款單位和具體專案上延伸。近年來,國家加大了農業農村的扶持力度,每年都有大量資金投向農村,而財政部門將資金撥出後,沒有對這些資金進行有效監管,導致這些資金在使用過程中,有的改變資金用途,有的挪作他用,造成了許多不合格工程和“影子工程”,給國家資金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鄉鎮財政部門一是要加強對各種專案資金和扶貧資金的監管,要從專案的論證、立項、申報,到工程的驗收、資金的撥付,都要進行全程監管;二是對應落實到戶、到人的扶貧資金、糧食直補資金、水稻良種補貼資金、救災款等,鄉鎮財政部門要逐村逐戶予以落實;三是對各類專項資金、財政扶貧資金及其他專案資金,要設立專帳、專戶,實行專人管理,以充分發揮財政的監督管理職責。

  (3)將社會保障的物件和範圍向農村和農民延伸。農村社會保障一直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大量的農村人口在享受社會保障方面與城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農村面臨的社會問題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農村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這些人口的吃飯、看病、養老等一系列問題已經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尤其是農村中“獨女戶”的養老問題更為突出。二是農村公共衛生設施落後,農民享受公共衛生資源遠遠落後於城鎮居民,看病難和無錢看病是影響農民健康的原因之一。三是農村中的殘疾人、弱智人口、五保戶及特困人口得不到較好的救助。四是農村中的烈軍屬、受災戶等應該享受政府的及時救助。因此,在農村推行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衛生保險勢在必行,鄉鎮財政部門應將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納入自身的職責範圍之內。

  三、合理配置鄉鎮財政機構和人員,充分發揮鄉鎮財政的職能作用。

  取消農業稅後,鄉鎮財政所的主要工作由過去的“以收為主”轉換為“以管為主”,這就要求鄉鎮財政所必須按照高效、精幹的原則,以責設崗,以崗定人,重新配置崗位和職責,以適應財政職能的轉換。

  (1)設定財政所所長、副所長各一名,主持鄉鎮財政所全面工作。設定鄉鎮財政總會計、出納各一名,其主要職責是:按照《會計法》、《預演算法》的規定,編制本鄉鎮年度收支計劃並組織鄉鎮預算的執行;負責鄉(鎮)、鎮直機關、所屬村的所有財政性資金的帳務和資金的管理;監督、稽核各類資金使用的合法性。配備工勤人員一名,為鄉鎮財政所提供後勤服務。

  (2)將耕地佔用稅、契稅的徵收管理職責劃歸地稅部門,財政部門不再擔負農稅徵管任務。劃轉一批政策熟、業務精的財政幹部到地稅部門從事耕地佔用稅、契稅的徵管工作。

  (3)設定農財專管員至名,其主要職責是:制定村鄉村財源建設規劃;負責農村建設專案的規劃以及專案的申報和立項;對各種專項資金和扶貧資金的撥付和使用實施全程控管;負責國家的退耕還林資金、糧食直補資金、水稻良種補貼資金的兌現到戶。

  (4)設定農經專管員至名,其主要職責是:協助制定村級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稽核村級財務收支的執行情況;做好村帳務、財務“雙代管”工作;協助鄉村做好村級債權債務的化解。

  (5)設定社保專管員至名,其主要職責是:落實黨和政府的農村社保政策,制定農村社會保障規劃,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籌集社會保障資金,健全社保擋案,為農村五保戶、烈軍屬、殘疾人、特困戶、計劃生育戶、農村老年人口等提供完備的社會保障。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12

  一、前言

  XX市作為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處於廣安、達州、巴中、廣元、遂寧五市包圍中心,自古就有“西通蜀都、東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聯重慶”的區位優勢,商貿服務業一直是南充傳統的優勢產業,在川東北地區具有較強的幅射力,是承接區域性商流、人流、物流、資訊流等的要衝和商品集散地,也是川東北地區經濟、商貿、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小龍物流園區是XX市委政府為充分發揮南充的區位優勢和商貿優勢,積極對接川東北地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開發、承接兩個特大城市的輻射,促進XX市的迅速發展而特別打造的現代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有著其它地區不可攀比的獨特優勢。所以,園區是承載物流業發展的理想場所。

  二、正文

  1.相關概念

  物流中心:是指處於樞紐或重要地位、具有較完善的物流環節,並能實現物流集散和控制一體化運作的物流據點。 是以交通運輸樞紐為依託,建立起來的經營社會物流業務的貨物集散場所。由於貨運樞紐是一些貨運站場構成的聯網運作體系,實際上也是構成社會物流網路的節點,當它們具有實現訂貨、諮詢、取貨、包裝、倉儲、裝卸、中轉、配載、送貨等物流服務的基礎設施、移動裝置、通訊裝置、控制裝置,以及相應的組織結構和經營方式時、就具備成為物流中心的條件。這類物流中心也是構築區域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區位

  (1)自然

  (2)社會

  1)交通

  小龍物流園區依託位於XX區的南充火車東站建設,初步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該區域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發達,地理位置優越,處於成(成都)、南(南充)、渝(重慶)經濟圈金三角區,有達成鐵路最大的貨運站,是4條高速公路的交匯點,距機場2公里,距南充港5公里。

  XX區地處XX市城區東大門,與市中心僅一江之隔,5座嘉陵江大橋將城區與市中心緊密連為一體,國道318線、成南、南(安)、南渝以及繞城高速公路匯接於此,輻射全境,達成鐵路有全線最大的二級貨運站位於境內小龍鎮,建設中的蘭渝鐵路在此與達成線呈“十”字交匯;嘉陵江橫貫全境,水運上通廣元,下達重慶與長江相匯,直達武漢、上海,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路已經形成。

  2)市場

  自古以來,南充就是川東北商貿物流重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直位居川東北之首,具有商貿物流發展的傳統優勢按照《XX市物流規劃》初稿的基本思路,我市的物流建設確立了“一箇中心、兩個節點”的目標,即小龍物流中心,南部、營山物流節點,主要輻射範圍為川東北五市和川渝交界區。此外,還初步對市轄三區進行了功能設計,即高坪以物流為主,順慶以零售商業為主,嘉陵以批發市場為主。

  近年來南充經濟取得較快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新突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達20%左右,穩居川東北之首、全省第三。商貿流通企業競爭實力提升方面,全市1萬平方米以上的商場達到50個,其中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場13個,大部分為國內外零售業巨頭。大型批零市場建設方面,全市2萬平方米以上的各類商品批零市場達到18個,其中,川北農產品批發市場已成為全國50強。商業特色街區建設方面,全市各類特色商業街區已達24條,總長度超過3萬米。現代物流業發展方面,川東北農產品交易中心、食鹽配送中心已經建成,菸草配送中心、醫藥配送中心正加快建設。總投資近40億元,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的小龍物流園區已全面啟動。對外經貿發展方面,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已突破4億美元大關,躍居全省丘陵地區第一。

  南充,現已成為省政府規劃確定的川東北區域商貿中心和全省現代流通試點城市、二級物流節點城市、糧食物流節點城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以及中國絲綢協會確定的西部唯一的中國綢都。

  3) 政策

  為充分發揮南充的區位優勢和商貿優勢,積極對接川東北地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開發、承接兩個特大城市的輻射,促進XX市的迅速發展,在區域競爭中取得優勢,xx年XX市確定了“把南充建設成為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決策,開發區是XX市政府確立的發展倉儲、物流的一類工業園區,凡入駐園區的企業一律享受省、市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

  南充列入四川八大次物流中心 輻射川渝交界區

  根據省政府正式出臺的《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將我市列入了全省八大次區域物流中心。為與該《規劃》緊密對接,我市將加快完善《XX市物流規劃》,儘快啟動“一中心兩節點”建設。據市商務局局長袁生澤介紹,建西部物流中心南充有戲,而且南充還將在成都、重慶、西安三角物流區中扮演重要角色。《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提出,將以交通運輸、倉儲配送、物流資訊三大平臺為支撐,把四川打造成為西部物流中心、西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經濟走廊。按照該《規劃》,到20xx年,四川貨運週轉量力爭保持年均9%的增長速度,物流業增加值增幅高於同期gdp增幅2個百分點,同時力爭培育主營

  業務收入超過5億元的物流企業10家,超過10億元的3家。

  按照《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今後,四川將依託全省產業特色和物流需求,構建五大重點領域物流體系,南充有幸列入其中。袁生澤說,《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提出,配合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建設,依託省內大中型食品加工企業、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園區,構建四川農產品物流體系;以散儲、散運、散裝、散卸為重點,構建以成都、眉山、宜賓、達州、南充、攀枝花、廣元為重要節點的四川糧食現代物流體系;製造業物流體系結合四川省重要戰略資源開發、現代加工製造業、科技創新產業化、農產品深加工等基地建設,組織實施一批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範工程和重點專案;商貿物流體系推進物流企業與商貿企業互動發展,在大中城市發展面向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社會化共同配送,促進流通的現代化,擴大居民消費;第三方物流體系培育一批適應機械、重灌、電子、建材、白酒等優勢產業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提出,根據南、北、東、西四個方向的進出川通道和各地產業佈局、商品流向、資源環境、區域規劃等因素,四川將全力建設、打造八大次區域物流中心。其中的南充-廣安物流中心,將以商業零售、農產品、建材物流為特色,輻射川、渝交界區域,重點建設南充小龍物流園區、廣安新橋能源化工園區物流中心等專案(南充晚報)。

  4)基礎設施

  區位優勢突出,屬投資開發的黃金口岸。自1992年成立以來,投資上億元完善了水、電、氣、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引進川中油氣開發採油基地、順生製藥等企業82個,完成投資3.3億元。根據XX市發展規劃,開發區是XX市政府確立的發展倉儲、物流的一類工業園區

  3. 地位作用意義

  根據川東北地區產業發展規劃以及XX市貿易發展規劃分析,小龍物流園區的目標市場主要是為建材、農資、特色農產品、糧油食品提供交易、儲存、加工和配送等一體化服務。

  小龍物流園區的建設,將為XX市產生巨大的財政收入,根據初步測算,物流園區最終建成後,商品年交易額將達到150億元,產生年稅收7億元。按照15年收回投資,平均利潤率10%計算,將產生年稅收0.3億元。因此,本專案投產建成15年後最終將產生平均年稅收7.3億元。

  4.建設狀況

  (1)總體規劃佈局

  根據對各功能區儲存能力和容納能力的估算,考慮到城市規劃要求,農民安置點,預留用地以及現有小龍貨運站的規模,按照平均土地使用率50%計算,預測到20xx年小龍物流園區總共需要佔地面積68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2萬平方米。考慮到實際地形要求,實際規劃佔地面積696.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7萬平方米。

  (2)建設週期

  總共6年。其中:一期物流園區基本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建設週期1年。二期第三方物流中心建設階段,建設週期1年。三期建設農產品交易和配送區,建設週期2年。四期物流園區能力擴大和完善階段,建設週期2年。

  5. 內部結構

  6.執行方式

  7.目前的問題

  8.建議

  9.結論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13

  今年,全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會議之後,我鎮立即召開鎮村幹部大會安排部署,採取得力措施認真抓好落實,全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現將今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統一思想,強化責任

  年初,鎮黨委、X對照區上提出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要建設內容和標準,迅速安排部署,夯實工作責任,區上會後,我鎮在第一時間做了安排,制定並下發了《蟠龍鎮20xx年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按照“重點突破、普遍提升”的工作思路,嚴格實行鎮領導包片、幹部包村,各村村委會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的的工作機制,精心組織,按照示範村、重點村、推進村的整治標準認真落實,全力推進。為使廣大鎮村幹部充分認識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的重要X、必要X和緊迫X,我們利用鎮村幹部大會逢會必講,各村透過廣播、標語、橫幅、板報進行了環境衛生的宣傳發動,1—3月全鎮共製作宣傳橫幅100餘條,廣播宣傳1000餘次,新建宣傳環境衛生廣告牌10個,刷寫牆體標語300多條,印刷宣傳單1000餘份,透過宣傳教育,為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營造了寬鬆的社會氛圍,更主要的是喚起了廣大群眾的參與X,為綜合整治工作由被動整治向主動保潔,由X行為向群眾行為的轉變提供了良好輿論氛圍。

  二、突出重點,集中整治

  在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中,我們採取多項措施,力求發揮綜合效應,集聚效應。按照整治要求,我們著力從示範村,重點從下功夫,力求以點帶面,全面提升,一是加強保潔。落實日常清掃保潔和清運人員,切實將素質高、責任心強、家庭困難的人員充實到保潔人員隊伍,並落實好X待遇。劃定衛生保潔責任區域,制定村規民約、衛生管理辦法和衛生規章制度,夯實衛生保潔、垃圾清運等責任,從制度上對保潔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二是在綠化、美化、亮化上下功夫。今年是蟠龍新區建設的開局之年,管委會在年初的工作會上要求,全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是關乎新區形象的一件大事,必須在美化綠化上做出特X,要在組織建立區級示範村,重點村的11個村實行文化牆建設,在牆體上製作愛護環境,彰顯文化底蘊和民俗風情特X的具有正能量的牆體文化,全鎮要在已硬化的村莊道路上全部安裝路燈,利用春秋兩季栽植樹木的有利時機,突出鄉土樹種和經濟林,高標準、高規格搞好村莊綠化,以達到教育村民,美化環境,亮化村莊的目的。三是對積攢垃圾做到及時清運。檢查督促各村調整完善垃圾處理場所,使垃圾收集點佈局合理,對村莊內外的垃圾屋實行統一管理,做到定期清運,確保垃圾無積攢,推薦引導各村設立每10戶農戶門前垃圾桶統一擺放、統一清運等行之有效的辦法,最大程度地方便群眾,使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嚴格考核,務求實效

  為了能使此項工作落到實處,我鎮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納入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根據工作開展情況,每月對各村打分,年終彙總,得分低的村不能被評為鎮上先進並在全鎮通報批評,對工作力度大,整治成績顯著的村莊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獎勵。今年整治活動開展以來,全鎮共清理“三堆”320多個,清運垃圾160車,路肩配土58公里,開展兩次衛生清潔工作,將村莊附近廢棄的池塘作為垃圾填埋點,組織人員、機械進行黃土填埋,鎮上組織機關幹部對寶蟠路、底縣路、蟠塔路、南環路、xx縣路林帶內的明爆垃圾進行集中撿拾3次,從根本上改變了全鎮的環境面貌。

  雖然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在我鎮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們體會到今後的工作中還應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必須鞏固和加強現有工作成果,群眾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一些村在整治一段時期後會發生反X跡象,作為鎮村兩級必須綜合施措,持之以恆長期堅持。二是必須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改變溝壑、城壕、支渠,等天然垃圾處理場,儘快建設全鎮統一的垃圾處理廠。三是必須解決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據統計建立示範村、重點村成功的馮家崖村負債240多萬元,車家寺村負債400多萬元,曉光村負債120多萬元。下一步,我鎮正在積極探索收取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保X農村環衛工作的經費來源,同時爭取上級部分資金彌補不足。今後,我們將積極工作,確保我鎮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能再上新臺階。

  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篇14

  Xx鎮共轄17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數3.5萬餘人,總面積97.5平方公里。我鎮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做到早動員、早部署,全鎮人民積極參與城鄉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諧、幸福的“永興夢”,我鎮特組織了專人對全鎮環境衛生整治階段性工作進行了調研。

  一、調研背景

  20xx年1月21-25日,在鎮長侯Xx的帶領下,鎮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及全鎮縣代表、鄉代表,重點對Xx鎮居委會、Xx村、天堂村、天禾塘村、曹子芳村、小浦村等6個村(居委會)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與這6個村(居委會)的“支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了彙報,並隨機選了90名村民進行了調查,廣泛徵求了村民的意見。

  二、調研方式

  (一)調查問卷與調查物件

  為全面瞭解Xx鎮農村環境整治現狀以及存在問題,調研組設計了《Xx鎮村莊整治及農村環境問題調查問卷》,於20xx年1月21日在以下村進行了實地問卷調查與走訪。分別為Xx鎮居民委員會、Xx村、天堂村、天禾塘村、曹子芳村、小浦村等6個村(居委會)。調查物件總數為90人(其中女性37人)。被調查物件的年齡段大約在16-72歲之間,主要群體是中老年人,其中25歲以下(包括大、中學生)27人,佔總人數的30%;26-35歲11人,佔總人數的12.2%;36-45歲10人,佔總人數的11.1%;46-55歲22人,佔總人數的24.5%;56歲以上20人,佔總人數的22.2%。被調查物件的學歷分佈主要是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學歷,其中初中及以下學歷46人,佔總人數的51%;高中學歷26人,佔總人數的29%;大專及以上學歷18人,佔總人數的20%。

  (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滿意度測評。

  調研小組根據我鎮實際情況設計了《Xx鎮環境衛生整治調查問卷》,問卷共15個專案。調研中發放問卷90份,回收問卷90份。透過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得出本鎮村民對數月來我鎮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滿意度總體上是“基本滿意”的。滿意度調查具體結果如下:

  三、Xx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問題

  (一)村民思想認識不夠,環境衛生意識急需加強

  在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我們發現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比較差。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習慣和落後觀念的影響以及缺乏宣傳教育,村民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普遍比較差,與城鎮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亂丟雜物亂放,而且對村中的“髒、亂、差”長期視而不見,這種觀念和陋習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農村基礎條件太差

  一是農村長期來缺乏環境衛生方面的宣傳教育。在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進過程中難免會發現“上邊熱、下邊冷”的現象,部分村幹部和村民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不夠積極主動,認為農村就是農村的樣子,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過低,對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缺乏足夠認識,從而造成了在整治過程中的群眾性、基礎性工作難以深層次推進。二是村莊佈局規劃滯後。我鎮大部分村莊佈局規劃不盡合理,整體佈局散亂,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汙、綠化、雜物堆放、家畜飼養等農村實際問題,給農村綜合整治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三是亂堆亂放、垃圾成山等歷史遺留問題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現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亂倒建築、生活垃圾現象,山頭、溝渠存留有大規模垃圾堆現象,這些問題也影響了我鎮環境衛生的整治效果。四是農村市場集市重點地帶長期來缺乏配套的衛生清運制度與管理。以往農村市場等地帶經常出現衛生責任互相推諉、環境衛生無人管理的現象,導致這些地方往往成為環境衛生死角,長期得不到根治。

  (三)綜合整治經費得不到保障

  環境整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鎮是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經濟條件比較差,財政財力困難,農村環境治理資金遠不能滿足建設要求,因此在落實配套整治資金過程中存在很大難處。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池已經建設完成,也開始投入使用,但是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中轉、處理以及運輸等多個環節尚未步入正常軌道。而垃圾清運、保潔,環衛設施建設及維護,環衛裝置購買、更新及日常維護等等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

  (四)長效管理機制不完善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非一項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個統一管理機制。一是缺乏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總體規劃。長期來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縣大多數鄉鎮都沒有對農村的環境衛生的總體規劃進行統籌,農村環境保護條件不充分,工作很難全面、協調、有序地開展。二是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力量薄弱。農村保潔隊伍的參差不齊以及機械裝備的缺乏,有的村挑選保潔員是出於對老弱病殘人員的照顧,而不考慮此類人員能不能擔負起職責;有的村雖然配備了專職保潔員,但是疏於管理,缺乏監督考核,幹好幹壞一個樣。三是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資金等條件限制,保護農村環境的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

  四、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

  提高村民思想認識,加強宣傳教育

  改變農村面貌,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關係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係著城鄉一體化的程序,關係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成效,關係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各級黨委、政府責無旁貸。要把農村環境衛生問題當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事來抓,要認識到農村環境衛生差不僅會影響農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與地下水汙染,危害生態環境。要改變農民長期形成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需要長期的宣傳、教育、引導和管理。

  第一,進行經常性地宣傳教育。可以以發放宣傳單、流動廣播、牆體噴繪和樹立宣傳欄等形式,進村入戶,加大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義、措施方法的宣傳教育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和健康知識的常態化宣傳普及,引導群眾自覺保護環境,增強衛生觀念,使環衛知識真正深入人心,徹底把村民“要我幹”的觀念轉換成“我要幹,幹得好”的自覺。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寬宣傳途徑。可以從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細化出以“講文明,愛衛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將其納入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的日常課程安排中去,讓學生充當環境衛生整治的宣傳者和實踐者,讓他們從小樹立環境衛生良好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透過他們進而帶動父母長輩自覺參與到全鎮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來;

  第三,以典型促發展。可以在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好的工作經驗、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傳推廣,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樹立和推廣典型,促使我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