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觀後心得體會1000字

《大國工匠》觀後心得體會1000字

  《大國工匠》選取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術、敬業的品德和靈巧的雙手,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並不高,從事的行業也不是很起眼,但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了“工匠精神”的體現。這些工匠可以說是真正的“國寶”級人物。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工人數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從表面看起來,工人和工匠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當前,一些貼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國外成為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只能在地攤上去銷售。就是因為缺乏“工匠精神”。什麼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這也是很少有工匠會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去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他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為此,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高鳳林卻不為所動,都一一拒絕。理由很簡單,用高鳳林的話說,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應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了五臺航海鍾,最後一個鐘,創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令人歎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因此,“大國工匠”詮釋出的“工匠精神”應該成為“中國製造”的內在支撐,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制造的產品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做為一名戰鬥在中職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我們更加應該清醒地看到祖國建設多麼需要能工巧匠,培養這些人才,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們要積極進取,認真備課,關注關愛學生,勤奮鑽研教學,揹負教書育人的義務,為未來的”能工巧匠”們鋪平職業人生的寬廣大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