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班主任工作個人心得範文

中學班主任工作個人心得範文

  於漪老師有句話“做一輩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我的題目由此而來,“一輩子學做老師”。由一個新任班主任到成為勝任愉快的真正班主任,我有兩點體會是做出來的,也是學出來的:一是做一個讓孩子溫暖的生活導師,二是做一個讓學生敬佩的科任老師。

  08年初任班主任時,我是心潮澎湃胸懷美好的夢想,一心想做好班主任。一度“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得比牛累”。由於和學生們之間瞭解不深,對待學生非常嚴厲,一犯錯,就大聲斥責、批評,以為這樣可以壓得住學生。但一年下來,我發現並不奏效,學生只是表面聽話,老師在與不在完全兩個樣,2009年初二時甚至還有學生在百度貼吧裡用很難聽的話罵我。這讓我深感打擊,自己很愛學生,處處為學生著想,可是學生並不領情,真是心如刀割,心亂如麻,想不通啊,現狀、問題,我該何去何從?學生畢竟是孩子,學生可以不成熟但老師不能不理智。我冷靜下來想想,好好地反思了一下自己,對照周圍受學生喜歡、教學效果好的班主任老師,還閱讀了一些名班主任的書,最後得出了結論:

  1、強調教師要愛學生是不全面的,還應具體研究怎樣去愛,想愛還要會愛。如果不會愛,原來想愛,後來也變得不愛了。

  2、老班主任站在講臺上就有威嚴,給學生的印象就是有經驗的班主任,而年輕的班主任主要就靠平時和學生建立起感情,和學生感情好了也利於教育教學。

  我想通了後先從轉變自己做起,對學生愛心不變,嚴格不變,但一舉一動中對學生多了一份寬容與親近少了一份指責與疏遠。比如:看見地上有垃圾我就彎腰撿起;有的孩子的東西掉在了地上,我就悄悄幫他撿起;有的孩子衣領沒摺好,我就提醒他們或者輕輕地替他整理好;當我向孩子借東西或請他幫忙時,總會說一句:“謝謝!”;當有孩子向我問好時,我總會微微一笑並回應一句:“你也好!”後來發現給我打招呼的學生越來越多了……,原來要贏得學生首先要改變自己!一位寬容、諒解、通達、溫情的老師往往令人感動啊!現在我所帶班級的孩子們對我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學生成績也不錯。

  因為在轉變心態的同時,我一點也沒有放鬆自身建設,力爭做一個讓學生欽佩的科任老師。

  說實話,現在的初中教學不盡如人意,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效果也不好。僅把責任推到教師身上那就太冤枉了,我們的社會太浮躁,但同時老師自身也有很大責任。比如說,課前,彷彿還能感覺到學生湧動的好奇和靈性的目光,可是下課後走出教室時,卻冷不丁聽到了一聲令人心痛的呵欠聲。一線教師很累,每節課辛勤的付出又有多少回報呢?

  研究表明:人們透過視覺獲得的知識點佔83%,聽覺佔11%,嗅覺佔3。5%,觸覺佔1。5%,味覺佔1%。用怎樣的方式才能在學生腦子保留更多?我的體會是:心中時時裝著學生,我親身體會學習的甘苦,研究學習的困境,迎合學生的喜好。

  眾所周知,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對於一些學科核心知識,我常常進行四次備課:假期一備、課前二備、課後三備、考後四備。為備好課,我查閱眾多的資料、試題、課件,工作到深夜一、兩點也無所謂,在整合中博採眾長化為己有。

  雖然有時我們的工作比較辛苦,但只要用心,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對於所教學科重點難點內容(比如物態變化、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鏡成像規律等等)我總是查詢資料,反覆推敲、琢磨,總結出讓學生易記難忘的記憶口訣與解題技巧,學生曾興奮地說:“老師,這都是您編的嗎,太有才了!”我說:“我沒有才,但我很有心。”於是學生由衷地說:“老師,您真有心啊,謝謝您!”是的,因為用心,所以才有快樂,因為快樂,所以工作才有激情。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一項看似簡單的行動,如果能堅持重複21天以上,就會形成習慣;如果堅持重複9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習慣;如果能堅持重複365天以上,想改變都很困難。同理,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的想法,進而影響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行為。

  科學學習課程論告訴我們,理科學習有三寶:課本、筆記、糾錯本。我利用“21天好習慣培養法”的設計原理,對我的學生提出他們力所能及,經過努力能夠達得到3個要求:課前讀課本、課堂記筆記、課後建立糾錯本。對每一個習慣的完成必須由科任老師下決心,講究方法。比如要求學生做課堂筆記,我首先都會讓學生清楚地瞭解到新要求帶來的好處,因為感情遠遠比理性的強迫更有動力;在操作上保持簡單,從而更容易堅持(備課時需要學生做筆記的地方我均用紅色字型,並且精心提煉。)然後一步一步地做起,持續跟進,好必獎,差必罰。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一旦教師選擇了追逐利益,他就將把自己置於苦悶的輪迴之中。有些事情不能做主的就順其自然,輕輕放下。

  冰心有一段話曾激勵過無數人為這個世界默默無聞,無怨無悔的奉獻著自己的人:“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佛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

  我想:熱愛教育,教育才會成就有意義的人生。身為教師,有事業的期待和追求,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沉著,他(她)可以形象不高大,容貌不美麗,可以瘦小衰老,但他(她)一定須是一個內心有愛,進取向上、心靈豐富、精神強大的人。

  學無止境,一輩子學做老師,上天自會眷顧有心人。

  “規範、有序、有效”是陝縣第二實驗小學的六字管理準則,但落實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需要從改革習以為常的細節做起。

  每年一度的班主任工作計劃年年都寫,也年年都檢查,但真正做到書寫格式規範、目標定位準確、現狀分析透徹、措施具體可行、活動安排紮實的班主任老師,還是鳳毛麟角。

  今天是我校新學期的'“班主任計劃交流會”。張煥興校長利用整整兩節課的時間,把28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計劃認真審閱了一遍,根據書寫和內容的質量將計劃分為不同型別。在今天的“班主任計劃交流會”上,張校長就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班級管理工作計劃”的規範制定做了切實而精闢的講話:

  1、班主任老師肩負著使命與期望

  作為一名家長最感幸福的事就是自己的孩子在上學期間遇到一個或幾個好老師,幾位好班主任。希望班主任老師拋棄私心,走出狹隘的小我,做令家長和孩子幸福的好班主任老師。

  2、班級管理工作計劃需有的放矢

  為了使“班級管理工作計劃”更具規範性、有效性,在張校長的指導下,學校政教處將“班級管理工作計劃”規範為“指導思想、自治管理特色定位型別及宣言、教育管理目標(新三好教育目標、班級自治管理目標、班委會管理目標)、班級現狀分析、教育管理具體措施、主題教育月活動設計、教育管理效果鑑定”等7個版塊。規範後的計劃與我校的學生教育管理計劃一脈相承,為細化、深化我校的“新三好”教育、班級自治管理等特色教育在源頭上注入了活力。張校長就每個環節的形式與內容作了詳細的講解。

  3、班級管理工作需紮實有效

  (1)特色定位需堅持強化

  教孩子一天,要對他一生負責。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根據自己班級的管理特色做好至少三年的計劃。在每日強化和細節落實中塑造出自己班級管理的特色和品牌。

  (2)教育活動重落實

  主題教育月活動在實驗二小已經連續堅持了五年了,成效顯著。張校長希望班主任老師圍繞主題開展活動,圍繞活動打造目標,圍繞目標強化個體。

  (3)家校聯合促成長

  張校長要求班主任老師針對班級不同類的學生設計好和家長的溝通次數與方式,強調凡是問題學生都是可塑性極強的學生,要學會藝術地和家長溝通,促使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最後,張校長指出:“愛“是班主任工作永恆的主題,希望班主任老師懷著最樸素和理智的愛心,從關注每一個弱勢群體開始,用心做好每一項平凡的工作,讓未來記憶和印證著我們的教育。

  歌曲裡唱到:“軍功章”裡有做丈夫的一半,也有做妻子的一半。現在我想說,“軍功章”裡有教師的一半,也有家長的一半。班主任在家校工作中將會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在這個時候,班主任應該注意方式方法,積極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讓家長成為我們學校教育工作的堅強後盾,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一、表揚為主,投家長所好

  林肯曾經說過:“每一個人都喜歡錶揚。”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家長尤其喜歡聽別人表揚自己的孩子,因為每個家長都把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未實現的理想的繼續,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出色的、最優秀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透過孩子的出色表現來增加父母的榮耀。所以,家長在心底裡都不願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也就有了俗話中的“癩痢頭的兒子自家的好”。這就要求教師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投其所好”。與家長談話時,特別是有第三者在場時,儘量以表揚為主(當然需指出的缺點應私下雙方單獨交流),讓家長每次與老師溝通時都有一種舒暢感被尊重。

  二、關心學生,令家長感激

  感激是因對方的好意、幫助、信任、認可而對對方產生好感,是建立在感動基礎上的情緒體驗。當家長對教師有了感動和感激之情時,他們才更願意與教師交流與溝通,所以老師平時要特別關心學生,每接手一個新班級,就會對每個學生作全面的瞭解,家庭成員、家庭住址、特長等等,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方便自己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入手,從各個方面幫助學生,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愛默生說過: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樣當你需要與家長溝通時,他們就會很樂意與你交流,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三、設身處地,為家長著想

  愛因斯坦說過:“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老師自己也是個家長,也應該很能理解家長的心情,事事都能站在家長的角度替家長著想,一起研究學生的問題,讓家長感受到老師是為他著想,說話的語氣也很是委婉,讓家長在家管教他的孩子,時間一長,家長就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他們著想,為家長解決後顧之憂,透過辦好一件件小事去贏得家長的滿意。也就主動加強了與老師的溝通和聯絡。

  四、適時家訪,替家長解難

  學校教育只有在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互結合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實現自身的職能。家庭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其教育功能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每個學生都是在不同的家庭環境裡成長的,家長的文化水平的差異,教育觀念的差異必然會影響到子女的教育。所以教師只有透過家訪才能看到學生的生活環境,才能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和更深的瞭解,才能有針對性地實施因材施教。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能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替家長著想,關心愛護學生,努力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就一定能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尊重、理解與合作,從而使我們的教學工作事半功倍。

  最後補充一點:我很幸運,在這個班沒有遇到難纏的家長,所以,在做家長工作過程中,也沒有遇到太多頭痛的溝通問題。感謝大家的聆聽,如有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