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培訓心得體會
長慶油田培訓心得體會
長慶人要親身感受到石油人的精神,端正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小編整理的長慶油田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前來查閱。
長慶油田培訓心得體會1
4月23-25日,單位組織新聞寫作培訓,基層單位近百名宣傳骨幹參加。
中國石油報報社劉偉老師做了“眼睛中的新聞,新聞中的眼睛”的講座。他口才很好,講課能抓住聽眾的心,知道學員關注什麼、想聽什麼,講課風格獨特,並非按照教科書的一套從概念、定義等出發進行講授,而是列舉了關鍵詞,結合基層通訊員的稿件進行例項剖析,並融入大量自己的心得體會,使人受益很深。
“思考、判斷、溝通、寫作”,這八個字是演講的關鍵詞,簡練好記。前三個詞是寫出好新聞所需的基本能力,是文字之外的功底。勤于思考,思考新聞的立意和出發點。敢於判斷,從事件到篩選再到鎖定新聞事件,判斷新聞的價值。善於溝通,尤其是與採訪物件面對面溝通非常重要。
“寫作”又分為三個關鍵詞進行講解“標題、導語和主體”。標題是新聞的靈魂,行話叫“題成文一半”,題目要打眼,看完就要明瞭是什麼事,字少意明、新穎生動、高度概括。導語要反映時間的最新狀態,需要涵蓋新聞的六要素,要素也不一定全都出現。主體是新聞的骨幹部分或展開部分,交待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需要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內容充實。另外還有兩個關鍵詞“背景和結束語”,背景要說明事件的起因或相關背景,必須簡練。結束語要呼應主題,可以是總結式或展望式。
另外一些注意事項:新聞宣傳必須遵守紀律;篇幅力求短,再短;報道中不要出現專業詞彙,大眾無法理解;訊息儘量少用比喻;用資料說話,資料是最有力的新聞事實;述評要用事實說話,不再於長,有時僅兩個字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長慶油田培訓心得體會2
短短一個半月的井隊實習一晃而過,帶有一絲留戀,匆匆踏上了返程客車,井隊現場實習時光隨著飛馳的車輪漸行漸遠。夜色闌珊,端坐於桌前,翻看著井隊現場實習留下的照片及記下的筆記,思緒萬千,在勝利油田實習的點點滴滴又浮現在眼前。
我是文科出身,對於機械類不很敏感,對石油鑽井工具尤其陌生。因而我對這次難得的鑽井現場實習感受頗多、收穫頗豐。
首先,感受最深的當屬中國石油勘探開採的現代化。由於沒有接觸過鑽井現場,我對於石油開採的印象還停留在鐵人王進喜的年代,熟知他在大慶油田提出的'“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而今的井場幡然一新,新裝置新工具層出不窮,基本實現機器代替人工的負重。
其次,增強了安全生產的責任與意識。我們到達勝利油田培訓中心,開始現場實習之前,培訓中心特意安排了為期三天的hse培訓,學習了工作中潛在的危險因素,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工作及實習過程中健康、安全、環境意識,確保工作及實習中的安全性。
第三,增強了對公司產品的熟悉和了解。在井隊現場實習之前,我們先後參觀了固井研究所、水泥漿公司、錄井公司、高原鑽機、高原套管、井下測試、井下工藝研究所、測井五公司、勝利採油技術研究院及地質科學院。在勝利油田的各個研究院,仰視那一輛輛龐大的叫不上名字的工具車,撫摸那整齊擺放的一排排鑽井管具,猜測著那長相各異的鑽井工具,體驗那放大數萬倍的微生物群類,進一步系統認識了鑽井裝置與鑽井工具,深深體會了石油人在中國石油行業的探索與發展中所做的巨大貢獻,油然而生一種莫名的自豪感。
第四,彌補了知識短板,從宏觀上掌握了鑽井工藝流程。在井隊現場,仰視那高聳入雲的井架,看著長長的鑽桿一根根打入地下,感受振動篩與泥漿池的氣勢,我禁不住鼓起勇氣攀爬至鑽臺,近距離感受鑽井、洗井、固井等工藝,瞭解石油人的偉大。其後,每當看到不解的地方,不由地向工人師傅們問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攀談中,才知道鑽井施工現場工作的細緻,僅僅靠理論是不夠的,還需要反覆地在實踐中驗證與磨練。
最後,親身感受到石油人的精神,端正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這次參與培訓的員工大都是剛出校門的學生,對於井隊現場的工作大多感到陌生而新奇,不由地向工人師傅們提出各式看似幼稚的問題,師傅們都耐心地向我們解答,不耐其煩,一遍又一遍。我們得到問題答案的同時,還得到了石油人對自己工作的承諾:堅毅、細緻、耐心、負責。
轉眼間,一個半月的勝利油田實習已經結束了,經過現場實習鍛鍊,我已經告別那個剛剛走出校園與石油工人格格不入的“我”,開始融入石油行業的工作與生活,褪去了初來時的彷徨與好奇,在實踐中領悟培訓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戒驕戒躁,牢記“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成為專家,簡單的問題用心做成為贏家”,爭取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心踏實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中國石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