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報告範文(精選6篇)

高中生研究性報告範文

  高中研究性報告(精選6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研究性報告(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研究性報告1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已經教過的內容有:

  1、怎樣提問題;

  2、怎樣把問題變成課題;

  3、如何研究課題;

  4、怎樣查詢資料;

  5、教學評價;

  有些教學內容在本學期教學中有涉及,但沒有拿出課時講授,在下學期的教學中要作專門的講解,如:調查與採訪;課題研究結果的呈現方式等。

  二、教學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強調:

  1、學生透過基於問題或主題的探究實踐,形成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增強學生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並經歷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究活動的體驗,發展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養成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

  從研究性學習的含義中我們可以知道,研究性學習課程開設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收集資訊與處理資訊的能力、實踐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過程,在思維訓練中,首先就是訓練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其次是思維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是開闊思路、知識準備、選擇方法。對學生的所有能力訓練,都要在學生參與的活動中進行,教師起一個引導和指導的作用。

  高中研究性報告2

  課題名稱:

  《對於我校食堂的研究》

  班級:高一(14)班

  指導老師:XXX

  課題組長:王婷

  課題成員:蘇海歐、葉甜甜、林瑞亮、婁智超

  課題的提出:

  學校學生早中午排隊買飯時間過長,久而久之學生產生了排隊長,吃飯難的觀念。一些同學由於因為種種原因(主要原因是排隊過於浪費時間),以吃泡麵,麵包甚至不吃來度日。嚴重影響了學生身體健康和學習效率。為此,我們提出了此課題。

  目的與意義:

  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作為21世紀的高中生,飲食是我們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一日三餐對於我們來說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想研究我們學校的食堂。

  透過這次研究,增加我們的觀察能力和收集資料能力,也培養我們的合作精神,用樣讓同學們注重自己的飲食習慣,加強他們的紀律意識,做一個身心全面發展的學生。

  研究內容:

  1、不吃飯或以零食代替主食對身體的危害

  2、學校食堂的設計方案、色彩對飲食的影響和衛生情況

  主導學科:管理

  相關學科:政治 美學 社會 醫學

  劃任務分工 任務責任人 任務責任人

  開題報告的提出王婷、葉甜甜完成報告(輸入電腦)婁智超

  資料的查閱蘇海歐、葉甜甜

  資料的整理林瑞亮、蘇海歐

  結題報告葉甜甜、王婷

  研究方法:

  √□文獻法√□調查法□實驗法□製作法√□觀察法□其他

  每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階段 時間(周) 主要任務 階段目標

  一 20XX年X月中旬 選題 選出合適的課題

  二 20XX年X月下旬 開題報告 進行答辯

  三 20XX年X月初至X月上旬 實地調查,收集資料 進一步熟悉課題

  四 20XX年X月中旬 分析資料 初步形成見解

  五 20XX年X月下旬 結題報告 答辯、展示、評比

  計劃訪問的校內、外專家:

  1、沈飛

  2、校總務主任:李志成

  活動所需條件(如裝置、器材、活動場地、經費及來源等):

  需要校計算機房上網查詢資料、上圖書館查詢資料等

  預期成果展示的方式(如論文,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圖片資料,攝像資料,模型等):

  調研報告,PPT課件,學生政治小論文,照片等

  指導老師意見:

  該組同學從課題的確定,資料的收集以及對開題報告的撰寫都很認真細緻,各位成員也都能夠盡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務,他們在不同的程度上體會到了收集文獻工作的意義,也掌握了收集文獻的方法和調查研究的方法。

  高中研究性報告3

  研究小組成員

  ×××、×××、××、×××

  指導教師

  ×××

  課題題目

  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

  簡要背景說明:

  一、必要性和急迫性

  農村中學同樣肩負著培養人的重任,同樣要為學生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服務,農村的孩子同樣需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樣會面臨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所以,農村中學同樣要認識到研究性學習開設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相對城市中學來講農村中學,對素質教育的認識要模糊一些,實施起來要困難一些農村中學實質上是應試教育的重災區。在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可以打破以學科分類作為課程基本形態的教學體系,讓學生從封閉的課堂中解脫出來,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生活化及實踐性,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知識更有價值。所以,研究性學習是農村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農村中學同城市中學相比畢業後留在當地的學生要多,這批學生回到農村第一線後,直接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他們是否具有科學素養,是否具有創新精神,將直接影響中國農村的發展程序。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意義尤為重大,形勢也更為迫切。

  二、劣勢及優勢

  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首先會遇到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軟體建設”問題,即老師的教育觀念及指導水平問題,一般農村中學較重視學科教學,老師擅長書本知識的傳授,自身對科學研究的方式方法瞭解很少,所掌握的知識都侷限在本專業範圍內,這將會削弱課題研究中老師的指導;農村中學資訊又相對閉塞,對新事物瞭解甚少,這些都會影響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的成效。

  二是“硬體建設”問題,即學習資源建設,主要指農村中學在資訊科技、實驗裝置、圖書資料等方面的建設較薄弱,學生很難透過網路進行外源學習,憑藉實驗室進行物理性、化學性實驗也受到制約,純理論性研究也相對困難。

  當然農村中學進行研究性學習也有著城市中學所沒有的優勢,這些優勢表現在:

  第一,地域優勢,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隱含著豐富的資源,產業結構形式多樣,自然物種豐富,民俗風情各異。這些都為研究性學習提供豐富、生動的內容。

  第二,農村學生較純樸、能吃苦耐勞,對學習執著,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也較強,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及科學的精神。

  三、省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

  在省外,乃至全國同類課題的研究很多,大致從研究性學習的原則、方法、途徑等方面作了一些理論研究。而結合農村高中現狀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方面做的研究很少。我們認為本課題從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取向,實施取向和追求的境界三方面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對探索農村高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適應教育發展形勢需要的優秀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基本內容:

  一、當課程改革越來越成為教育關注的中心時,新型的課程形態和學習方式便應運而生,研究性學習順應了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也切合我們當前整個教育改革的發展宗旨,即培養具有良好個性的全面發展的人。為此,本課題研究基本內容如下;

  (1)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取向——生命體驗

  目前的研究性課程,基本目標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學生的能力,情感和知識三方面。我們要透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以布盧姆目標體系基本理論為基礎,重點研究以上三方面同時,形成自己的研究性學習目標體系。同時,開發另外兩個功能,一是發展教師和學生對現象過程或資訊的個性化的解讀能力;二是培養教師和學生資訊處理的能力。這兩方面正是學習生命迴歸體驗的本義,即在於挖掘人的這兩方面潛質。終身學習的旗幟永遠引導他們去提升自我生命的價值,解讀和體驗生命的存在,從中汲取智慧,以應付知識和資訊的“爆炸”,提升教師和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意志。

  (2)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取向——學習化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要求:學生是參與的主體,教師是參與、指導和幫助者;實施方式:靈活選題、開放時空,以學生自主研究為主;選擇內容:強調學生能力所及的範圍;實施程式:準備——實施——結論——報告,具體實施方案由學生各自需要設定。因此,研究性課程的實施取向應該是一個學習化、實踐化及不斷反覆提升的的過程。我們在研究上述內容時,還要重點研究,研究性學習課程一般方法與學科課程具體方法的協調問題,以求得方法論上的突破。

  (3)研究性學習課程追求境界——學習自由

  研究性學習課程追求境界——學習自由主要有五方面內涵:

  ①研究性課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整合為基礎,強調以學生切身的現實生活和實踐領域為內容,以促進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達到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習慣的形成併力爭與實踐相結合的習慣形成為目的。

  ②學生作為課程內容的主要開發者、探索和創造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

  ③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的定位要具有一定的難度。

  ④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特色就是打破傳統的整齊劃一的課程內容,給學生的特長的個性的良性發展開闢空間和時間。

  ⑤研究性學習課程具有最大的開放性。

  二、課程實施方案

  1、成立,遼中一高中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管理小組

  由學校行政、備課組長、班主任和部分教師組成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管理小組,負責對課程進行業務指導,組織實施、調控督促。

  2、學習動員,樹立課程意識

  (1)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體會新課程計劃和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充分認識到“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對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對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重要作用。使教師切實感受到新課程計劃和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與緊迫性。

  (2)學校採取送出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分批組織教師到外地學習參觀。

  (3)收集、印發有關“研究性學習”的專著、理論文章、經驗交流資料等,並組織學習或分組討論,使教師掌握“研究性學習”的目的、目標,開展方法和操作步驟。

  (4)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一系列的講座,向學生介紹“研究性學習”,作好學生的動員工作,幫助學生轉變觀念,認識到“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對學習、成長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參與熱情。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進行研究性學習、怎樣進行課題研究等。並在2002年6月下旬,學校指導學生自由組成課題組,開始進行研究,並要求學生利用雙休日、暑假進行調查研究,為下一期的繼續實施打下基礎。

  3、確定課程教育目標,制定整體計劃,編制進度計劃。

  4、課程實施管理:

  (1)教師培訓,建立教師對課程的管理體系。

  (2)重視對學生的課題活動的指導,教師及時瞭解課題活動的進展情況,協調解決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3)課題研究期間,舉行與“研究性學習”相關的各種學習以及實踐考察,以達到開闊視野,理順思路的目的。

  (4)領導小組、管理小組成員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應保持經常性的聯絡,舉行多種形式的座談會,增進了解,促進課題研究健康發展。

  (5)在課題開展過程中發現、培養課程骨幹教師,給他們提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的機會,使之能承擔起課題研究導師的重擔。

  三、教師如何適應研究性學習:

  首先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要走出對研究性學的認識誤區,不少教師認為,中學屬於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最佳時期,其主要任務是學好各門文化課,搞研究性學習應放在課外,不應作為必修課;搞研究性學習,農村中這的教學條件還不足、執行有困難,很難搞出名堂來;搞研究性學習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降低升學率。顯然,這是受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所產生的顧慮,教師應加強對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意義和實施方法的認識,消除上述顧慮,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學會了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把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這不僅使學生看到了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價值,提高學習積極性,還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要充分認識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和重要意義。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與教師一樣能透過網際網路,各種媒體等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而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

  其次要注意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研究性學習是一門全新的課程,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探索性和實踐性等特點,對習慣於純學科課程教學的廣大教師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教師必須加強學習,要重視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要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方法,懂得如何做課題,研究性學習中課題實施的一般過程是:選題立題─→成立小組、制訂方案─→課題實施─→課題結題─→成果展示。選題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

  (1)從學科學習的疑難中找課題,如“濃硫酸氧化性的實驗研究”、“水中含氧量的測定”;

  (2)從學生身邊找課題,如“對人體無害的修正液”、“空調滴水問題的解決”;

  (3)從各種媒體上找課題,如“長江三角洲7000年來岸線演變和未來預測”等。成立小組、制訂方案,主要是選聘好指導教師,確定課題組長、寫好課題開題報告,開課報告應包括課題背景、研究的目的意義、人員分工、研究步驟、所需條件、成果表示形式等。課題實施主要為文獻閱讀─→網上查詢─→實地考察─→專家走訪─→資料整理─→實驗論證,課題成果可以是課題報告、論文、作品、產品或設計方案、建議等,課題報告主要有課題名稱、指導教師、課題組成員、執筆人,正文包括引言、論點、論據、結果等。要學習本學科甚至跨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發展動態,掌握資訊科技,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教師要重視相關資料的積累、逐步豐富適合本地本校實際、受歡迎的研究課題的綜合性資料儲備。

  再後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面對學生提出來的一連串問題,教師不可能也不需要“全知全能”、事事都懂,所要做的是指點學生在遇到困難時透過哪些途徑去尋找答案。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檢索查閱書刊雜誌、上網、談訪、問卷等形式獲取資料的方法,學會判斷資訊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研究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現資料間的關聯和趨勢,得出相應的結論;指導學生運用各種通訊手段──信、電話、email等向專家請教,使他們學會學習。教師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巳有的結論,而是提供資訊、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使他們學會思考。教師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課題的目的與意義:

  目的:目前的研究型課程,基本目標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學生的能力、情感和知識三方面。我們要透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以布魯姆目標體系基本理論為基礎,重點研究以上三方面同時,形成符合農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體系。

  理論意義:

  中國農村人口多,農村地域遼闊,農村中小學人數多,比例大,農村教育環境、教育資源相對滯後(也必然會有些優勢),科教興國,發展教育,首先要研究農村中小學教育,所以結合農村實際來研究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如何開展,構建符合農村高中教育的理論與模式,合理開發教育資源,以此來推動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同時,本課題的研究,也從理論方面填補了農村高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空白,釋放農村的智力資源,有一定的開拓精神和創新價值。

  實踐意義:

  ①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構建符合農村高中特點的研究性學習課程理論模式,從而進行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實踐,以此推動農村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為培養富於團隊精神的有競爭能力的合格四化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②從國情和農村實際出發,利用農村教育資源發展農村高中教育,服務農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課題的目標:

  適應新一輪教學改革的需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為新世紀培養複合型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

  研究課程:

  各學科

  活動計劃:

  (1)任務分工:

  (2)活動步驟:分階段實施

  (3)活動所需的條件:圖書資料、實驗裝置、電腦上網社會調查與訪問、實地參觀考察與測量等

  (4)交通工具:腳踏車、計程車等

  (5)其它:各科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採取其他手段或方式,但不違背教育規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為宗旨,以學生接受能力為限。

  (6)預期的成果

  高中研究性報告4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資訊時代學習方式變革的需要。“教育作為一種傳遞文化的工具,它的內容和形式是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而不斷髮展變化的。在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資訊社會,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教育傳遞著不同的內容,並服務於不同的目的,同時也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農業社會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與之適應的是個別式學習;工業社會是大工業生產,與之適應的是集體接受式學習;資訊時代最大特點是資訊的複雜繁多,對資訊快速而準確的處理能力尤為重要,效率低下的傳統被動接受式的學習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與之適應的應該是高效學習、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需要。中國當代中學語文教育在中國傳統語文教育和西方現代語文教育的雙重影響下,在提高國民語文水平、普及國民教育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由於各方面原因而在流變的過程中泥沙俱下,該吸收的被吸收了,該揚棄的卻沒有揚棄,在步入知識經濟資訊時代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奏出了一些不和諧音符。

  綜合考察中國當代中學語文教育,主要還有著三方面痼疾:

  一是受傳統封建語文教育影響,中學語文課堂上還飄浮著“專制主義”的陰影。具體表現為教師角色的“唯我獨尊”,無視學習主體個性生命的存在,教學方法的“一言堂”“填鴨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只能唯師是尊,唯教材是尊,唯知識是尊;只能被動接受,全盤接受,不願也不敢個性思考個性表達,這些傾向從部分中學生不敢交際、羞於表達、畏懼與老師交流等一系列不正常情形中可見端倪。這些情形的出現與學校教育有關,也與家庭教育背景有關;追蹤溯源,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是時代教育文化在不同領域的對映。

  二是受蘇聯語文教育模式影響,中學語文課堂還流行著機械刻板的程式化操作。具體表現為無視文字的個性化特色,一律機械的“字詞句語修邏,作者背景段落中心思想寫作手法”。在作品主旨的把握上,還表現為隨意貼上時代標籤、階級標籤,篇篇如此,年年如此,把本來屬於藝術範疇的文學文字肢解得支離破碎而使索然無味。有個性的學生曾這樣說:“老師沒講時,我讀了非常感動。聽了老師的講解之後,再也不想讀了。”這種語文教學不僅忽視了文字的個性,還泯滅了學生的個性,培養出來的只可能是知識的機器、思想的奴隸。

  三是受“語言學”影響,中學語文課堂上還流行著“偽科學”的語言分析。老師過於放大語文的交際工具作用,忽略藝術作品之中浸潤的作者獨特的生命情感,無視語文的人文內涵,把動態的情感文字看作靜態的語言學材料,一味進行語言學的材料分析。在這種語文教學思想中,學生接受了無數次的所謂科學的語言分析之後,不僅語言水平沒有提高,語文能力沒有增強,反而對語文永遠失去了學習興趣,語文課堂變成“你說你的,我玩我的”,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因了這三種因素的影響,現代語文教育滿目瘡痍,步履維艱,永遠的高投資低迴報,高投入低產出,永遠的“少慢差費”,永遠的“學與不學一個樣”。

  這些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當代素質教育的實施,影響了現代資訊社會所需要的對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終於引發了1997年文化界關於現代語文教育的第二次大討論。也正因此,上海教科院1999年正式提出“研究性學習”概念,立即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併成為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亮點。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也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並出臺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新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設”中也明確提出“學習應當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諧統一”,“針對我國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和教育發展的需求,特別要重視探究學習”。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研究性學習在語文學科實踐的需要。隨著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課的一部分正式實施起來,各學科也積極滲透研究性學習;語文學科就其性質來說應該是研究性學習的主陣地,高中語文自然應該是研究性學習的肥沃土壤。相對傳統的學習方式和現今的中學生來說,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創造性學習方式。雖然研究性學習都在各領域各學科大力推行與實踐,語文學科也進行了不少嘗試,然而卻是少有真正語文味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具體表現為:語文專題式研究活動的多,語文課堂研究性學習少;課外校外研究的多,校內課內研究的少;研究性學習方法及理論研究的多,實踐操作研究的少。結果,語文研究性學習背離了自身應有的特點,使語文研究性學習等同於綜合實踐課,沒有體現語文研究性學習應有的特色,改變了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初衷,留下的只是一些徒具形式的空殼,影響了學生繼續深入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效果。

  語文研究性學習要回歸語文,要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服務,高中語文要有高中語文的特色,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當然要有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個性,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開展了本課題的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及研究內容

  關於研究性學習的定義,很多專家和一線教師根據自己的實踐體驗以及理論研究,給“語文研究性學習”下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定義,而國家《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研究性學習的概定簡潔具體、便於操作,“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裡就明確了研究性學習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特點,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我們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有著建立在國家《指南》對“研究性學習”的界定基礎之上又與高中語文學科緊密結合的產物本身固有的特定內涵。

  語文研究性學習,終歸還應該是具體的語文學習,而不應該是綜合實踐課。因此,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終歸還應該是具體的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它的目標就應該是具體的高中語文,主陣地就是高中語文課堂,當然也不排斥一定的社群語文活動,以及與其它學科的互相滲透與綜合。研究性學習的本質是學習,但有研究性質。這種研究性質怎麼體現呢?那就是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語文學習,那麼,這種學習就必然是實踐性的主動性的學習活動。研究,必然會發現新的問題,並繼而產生新的見解,因此,研究性學習又必然是一種創造性的學習。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不是科學研究,而是獲取知識、培養品德、形成能力,總之是學習,因此,仍然需要老師的指導,要在一定科學思想指導下科學的思考並實施。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認為,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高中語文課程學習為目標,以語文課堂為主陣地,創造性地從高中語文學習內容中自主選擇、確定相關主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個性化的閱讀與表達,從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語文學習活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範圍是很寬泛的,但凡高中語文學習的.聽、讀、講、寫所有領域都是其研究學習的物件。

  我們的課題遵循“問題就是課題,發展就是成果”思想,堅持“三個結合”原則,即把語文研究性學習與高中生語文學習相結合,把語文研究性學習與高中語文課堂相結合,把語文研究性學習與高中生知識的獲得、能力、情感、人格的形成相結合。課題目標定位為高中語文課堂學習實踐,旨在研究怎樣使高中生在語文聽說讀寫之中獲得主動發展、創造性發展,研究高中語文教師怎樣進行語文研究性教學,使師生都獲得高效發展,而不是進行關於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研究、爭鳴與建構。

  具體說來,我們的研究內容定位為以下三個方面:

  1.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素養,促進語文學科的“有效學習”。透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動機,養成主動學習品質,扭轉長期以來的語文課堂被動接受式學習方式,變傳統的“聽語文”為“學語文”,變傳統的“理論語文”為“實踐語文”,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語文學習效率。

  2.開展語文“創新閱讀”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素養,促進語文學科的“高效學習”。透過個性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探索與指導,啟用學生潛在的創造慾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新學習的素養。

  3.開展“專題研究”活動,培養教師“研究性教學”素養,積極構建高中語文“有效課堂”、“高效課堂”。透過教學目標雙向細目化專題式研究性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培養師生的研究素養,形成特色語文課堂,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我們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研究建立在現當代中外人文研究、教育研究理論新成果之上,在新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基本精神指導下,並創造性接受現階段語文研究性學習研究的新成果。

  1.建構主義理論。皮亞傑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的。建構主義理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使用教材;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強調學生是認知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利用各種資訊資源來支援“學”,教材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物件,媒體成為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的認知工具。

  2.接受美學理論。接受美學認為文學作品只是一種圖式化結構,它永遠不可能透過有限的語句把客體物件無限豐富的性質毫無遺漏地表現出來,總會留下許多“未定點”,認為文字解讀具有多元性。文學作品“未定點”的不確定性使作品具有了開放性,這些“未定點”有待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予以填充和具體化。當代哲學解釋學理論家伽達默爾說:“對一個文字或藝術品真正意義的發現是沒有止境的,這實際上是一個無限的過程,不僅新的誤解被不斷克服,而使真義得以從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斷湧現,並揭示出全新的意義。”也就是說,對文字意義的解讀是一個無限增值的過程,文字意義的可能性是無限的。姚斯說:“在作家、作品和讀者的三角關係中,後者並不是被動的因素,不是單純的作出反應的環節,它本身便是一種創造歷史的力量。”接受美學認為文字解讀的多元性也是由解讀主體的異質性所決定的。個體在思想、閱歷等各方面都是異質的,在解讀文字的過程中,作者、文字、讀者形成了一個三極的格局,那麼,任何解讀都只是審美主體從個人獨特的視角去理解詮釋。總之,文字的開放性和解讀主體的異質性共同增加了文字解讀多元性的可能。同一文字,不同的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自己的期待視野下對其進行不同的體驗、解讀與研究。

  3.創新教育理論。創新教育,是透過一系列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再次發現的探索能力、重組知識的綜合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育。創新教育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主要目標,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創新教育在我國作為一種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公佈以後形成的。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創新教育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在知識傳授上,反對“填鴨式”,變消極被動的“滿堂灌”為積極的課堂討論;在學習內容上,反對只強調“專深”,主張通識教育;在教學目標上,反對片面追求“結論”,而注意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氛圍上,反對強化“嚴格”,忽視“讚賞”,而力求營造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另外,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正是創新教育思想的要求和體現。

  4.比較閱讀理論。比較,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式,也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法。根據心理學原理,彼此互相聯絡又互相區別的感知物件,同時或相繼出現,可以提高感知效果。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就可以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可引導學生把一個獨立的文字放到一個更大的參照系中,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絡的兩篇或幾篇文字集中起來,有比較、有分析地進行閱讀,開啟學生思路的閘門,連點成線,組線成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讓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創新能力和遷移思維能力。

  5.多元智力理論。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在《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提出了嶄新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類至少有七種智慧,即語言智慧、數理—邏輯智慧、空間—知覺智慧、身體—運動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自我認知智慧。認為智力以組合的方式進行,每個人都是多種智慧的組合體,教育的功能就是揚長避短,促進個體獨有智慧的發展。“多元智力理論”的核心是承認個體的差異性,在語文領域之中就應該是承認閱讀與表達差異的合理性。因此,語文教學應該允許並提倡學習主體的在學習活動中的個性閱讀與個性表達。

  6.近現代語文教學新理論。一是葉聖陶的“例子說”教材觀。葉聖陶曾說:“教材的性質同於樣品,熟悉了樣品,也就可以理解同類的貨色。”“選本的閱讀是舉一,推到其他東西的閱讀是反三。”人們將葉聖陶的教材觀歸結為“例子說”。既然教材文字是例子,那麼“例子”就不能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而只是“橋樑”。透過這個“橋樑”到達更廣闊的人文空間,“達到不需要教”才是語文教學的終極追求。二是當代的“大語文”教學觀。“大語文”教學觀主張語文教學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語文教學同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同發展智力和發展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讀寫聽說四方面的訓練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系統的訓練。

  7.中學語文新課標。新課標是倡導語文教學中經典詩文創新閱讀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字意義”,“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類似表述還很多,很顯然,這些閱讀教學建議是以發展學生個性為出發點與歸宿點的,是倡導經典詩文閱讀走個性化多元解讀之路的。

  四、研究方法與計劃

  我們的課題創造性借鑑吸收現有的能夠拿來為我所用的各種科學研究方法。

  1、文獻法。我們廣泛收集並充分利用國內現有的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成果,分析借鑑其優點,改進其不足,大膽拿來為我所用,結合我校實際創造性運用研究實踐之中。我們從課題開展伊始就創辦了“語文研究性學習導報”,開始前半年是每月兩期,後來改為每月一期,向課題組成員及時介紹推薦相關理論文章和課題組自己的科研成果,給課題組成員以理論、方法和實踐的指導與交流。

  2、調查法。為了摸清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我們印發了相關調查問卷,由各子課題研究教師負責,在學生中進行資訊調查與反饋,從不同角度掌握學生學習習慣、方法以及對待學習方式轉變的態度,從此獲得大量而又真實的資料與資訊,為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提供必要的資料參考。

  3、觀察法。課題研究人員互相深入班級聽課,參與校內外課改活動,在聽課中瞭解、掌握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情況;透過觀察不同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進而觀察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情況,記錄統計並分析所獲資訊;同時,由教師透過召開學習主題班會、學習交流活動來觀察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方式。

  4、歸納法。為促進課題研究更有效進行,迅速提高課題組成員整體研究水平,我們組織實驗班學生和課題組成員教師及時進行教和學的經驗總結,形成教育教學論文和案例,並以自辦的“研究性學習導報”為交流平臺,及時發表交流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文章、開發的案例、研究成果和學生作品,以期互相學習借鑑,共同提高。兩年來,我們編印了22期導報,及時發給課題組成員進行研究交流。

  本課題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具體分四步實施:

  (一)課題醞釀確立階段(20xx.10-20xx.12)

  ①確立子課題目錄;

  ②各個教師的具體情況認定,成員申報子課題;

  ③總課題審定成員申報的子課題。

  (二)課題研究準備階段(20xx.12-20xx.1)

  ①各子課題制定相關的研究細目,及課題組成員分工;

  ②調查瞭解實驗班學生對語文教學現狀的看法;

  ③瞭解教師前階段個體研究的情況,找準下階段研究的重點;

  ④印發、學習並研究相關理論文章,確立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

  ⑤瞭解教師教學中的困惑,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研究。

  (三)實驗階段(20xx.1-20xx.12)

  ①理清語文課程資源情況,找準開發和配置的突破口;

  ②開展子課題的實踐研究;

  ③廣泛開展讀寫專題研究,作好個案積累與分析,使有成型的成果出現;

  ④有目的地舉行圍繞課題研究為中心的公開課、研究課等教學實踐研究活動,重點抓好課前集體準備、課後評析反思等環節;

  ⑤及時寫好階段小結和研究論文,使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有機結合起來,將教學實踐的第一手材料及時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階段性專題性成果。

  (四)總結結題階段(20xx.12-20xx.2)

  ①各子課題開設課題研究彙報課;

  ②召開課題研究評議會,撰寫子課題結題報告;

  ③課題組對各子課題進行評估驗收;

  ④申請結題,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學論文等一系列材料;

  ⑤集中各子課題研究材料,形成課題研究綜合成果;

  ⑥準備總課題結題報告,迎接市教科院專家組進行課題驗收。

  高中研究性報告5

  當今是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資訊時代,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和創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證。因此,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增設了包括研究性學習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

  國家教育部對基礎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整,其目標就是:著重培養學生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造性學力,主要是透過情感體驗和探究實踐,形成掌握與運用知識、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學習態度和發現,提出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及其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又提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而校經過幾個月籌備工作,今天正式開題了。我受學校校長委託,代表學校課題作開題報告,請同學研究討論。

  1、什麼是研究性學習?為什麼在高中課程設定研究性學習課程?

  答: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作為一門課程,研究性學習應當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呢?

  答:研究性學生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一是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二是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四是學會分享與合作。五是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六是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學習納入必修課,這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突破,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具有哪些特點?

  第一個是開放性。第二個是探究性。第三個是實踐性。

  4、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點,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都要發生較大變化。那麼,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實施和組織呢?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

  在確定(暑期社會實踐報告)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後,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過程,透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蒐集和分析資訊資料。學生應瞭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誌、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並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資訊資料;要學會判斷資訊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現資訊資料間的關聯;最後綜合整理資訊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透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同學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5、研究性學習對教師是一種全新的挑戰,使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老師指導作用該如何發揮?

  答: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6、評價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那麼,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評價?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具有哪些特點?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答: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度,重視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採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第一個特點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第二個特點是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料的背景下所開展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學校應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網路以及具有專長的教師等校內現有教育資源。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援,開發和利用當地教育資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術團體、專業技術部門(包括農村衫技術研究與推广部門)的人力資源和研究資源,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造條件。

  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手段的多樣性,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直接體驗,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要透過評價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才能,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學校必須加強組織和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校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絡,共同負責學生在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工作,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群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幫助學校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落實課程計劃中的相關要求。

  一、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機會,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前,受傳統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侷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並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透過自主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

  2、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資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透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透過多種途徑取得資訊,學會整理與歸納資訊,學會判斷和識別資訊的價值,並恰當的利用資訊,來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於人和人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資訊、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透過實踐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瞭解科學對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在同一主題下,由於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一)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提出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二)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絡,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

  四、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一)因地制宜,發掘資源。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注意把對文獻資料的利用和對現實生活中“活”資料的利用結合起來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工作報告。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現實的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把學生身邊的事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助於提高各地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有利於培養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有利於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保持較強的探索動機和創造慾望。

  (二)重視資料積累,提供共享機會。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參與和師生合作探求新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取的資訊、採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體驗和取得的成果,對於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後的各屆學生,都具有寶貴的啟示、借鑑作用。

  (三)適應差異,發揮優勢。不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內容和方法上是有層次差異和型別區別的,因而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可以各有側重,在內容選擇上可以各有特點。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具體條件,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留有足夠的餘地。

  五、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型別

  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分兩大類:課題研究類和專案(活動設計類)

  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型別。

  專案(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專案的設計兩種型別。前者如一次環境保護活動的規劃,後者如某一裝置、設施的製作、建設或改造的設計等。

  一項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可以屬於一種型別,也可以包括多種研究型別。綜合性較強的專題,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內容,需要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參加者之間的工協作。

  高中研究性報告6

  現代社會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加劇,人們所面臨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何應付這些壓力,保持個體的情緒健康,更好地面對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挑戰,是一個現代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問題。

  我國高中學生的壓力源主要來自於學習、父母、老師和同伴、環境、自我發展和時間六方面,其中學習壓力是中學生的主要壓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學壓力要比高中生大,這是因為高中畢業面臨的升學和擇業更為迫切。

  在社會中還存在不少高中生由於學習壓力無法得到調節而釀成悲劇。一幕幕扣人心釀成悲劇,一幕幕扣人心絃的畫面,種種悲劇也給許許多多的家長心靈造成難以抹去的傷痛。所以為了進一步瞭解學習壓力給學生帶來的影響.

  一、自我減壓法:

  面對學習和工作力而產生的種種心理上的問題,可藉助以下方法自我調解。

  1、不要把目標定得高於自己能力所及。

  2、有效地分配時間,將學習任務或工作任務按輕重緩急編定先後次序,然後依次逐步完成,階段性的成果可減低同時展開多份任務而又無法完成所帶來的壓力。

  3、課餘時應做適量運動,既可強健身體,亦可減壓,或可在教室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減輕肌肉疲勞。

  4、遇到困擾或情緒低落時,可與家人或朋友傾訴,透過與同學,同事的溝通獲得支援和關懷,亦可發洩情緒,以下提供兩種心理宣洩FLASH,可點選下載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這對鬆弛繃緊的神經至關緊要,對於處在身體發育時期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6、如果實在感覺壓力太大,無法應承致使情緒低落,不妨去聽聽CD,看看電視劇,或者到酒吧去坐一坐,哪怕偶爾“瘋狂”消費一把也可以。當然這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辦法,不可頻頻使用,更不能成為你懶惰渙散的藉口。

  7、養成持之以恆,平衡有序的生活習慣,不要做“書呆子”,別放棄享受美食,享受戶外活動或發展個人興趣所帶來的樂趣。

  二、病症的心理調適

  如果面對學習壓力造成的種種生理上的不適,可藉助以下辦法使之得以緩解。

  1、頭痛:以拇指輕按太陽穴,眉頭及耳背等部位,再以畫圓法輕輕按壓。

  2、肌肉痛楚(如肩部及腰部不適):可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坐直身子,放鬆肩部,兩手放背後,十指互扣然後用力向後拉,如此這般重複多次。

  3、胃痛:因耽誤進餐時間引起胃痛,可喝一點溫牛奶,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求助於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4、便秘:如持續便秘數日,那麼你不妨嘗試著每天早起10分鐘,然後先飲一杯白開水,會有一定幫助。

  5、失眠:先一個能承託頸肩彎,軟硬,高度適中的枕頭,睡眠會舒適,播放一些調子抒情的音樂,或如海浪,雀鳴等大自然聲音,在助你的神經鬆弛下來,如果你覺得讀外語也可催眠,那麼也不妨試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