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腳踏車的調查報告

公共腳踏車的調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公共腳踏車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共腳踏車的調查報告1

  一、調查目的:

  為了解富陽區公共腳踏車的使用情況,透過對富陽主城區公共腳踏車使用現狀分析,提出對杭州公共腳踏車專案建設合理意見。使公交服務網路更趨完善,為城市的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我們就使用頻率、用途、使用時間、車輛狀況和租賃費用等問題(附問卷)對一百二十位居民進行了調查訪問,其中包含各不同年齡段和階層的人,樣本具有代表性。

  二、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0日

  三、調查地點:

  富陽區主城區

  四、調查物件:

  富陽區12週歲以上80週歲以下居民

  五、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訪談法

  六、調查人:

  xxxxx

  七、調查結果(見表一):

  八、調查結果分析:

  (一)大部分的民眾都比較支援公共腳踏車投入使用,基本無人持反對意見。

  (二)租借點分佈:目前公共腳踏車站點的分佈並不是非常合理,將近半數的人認為目前的公共腳踏車站位置並不方便自己的租借。現在管理部門只在集散中心,人流密集的區域布租借點,但是由於對社群內部布點不夠深化,因此日常使用並不特別方便。

  (三)租借卡辦理:對目前的租借卡辦理和開通,認為方便和麻煩的人數不

  相上下。透過採訪我們得知,大部分認為麻煩的群眾都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辦理或在何處可以辦理,對於這一點,有關部門應加強宣傳力度。

  (四)租還車操作:大部分人都覺得租還腳踏車的操作比較方便,但仍有大約36%的人覺得操作困難,說明這一點確實還有一定的問題,筆者對此也深有體會。腳踏車歸還時很難把車準確推入鎖車器,有時車已被鎖住卻無法刷卡,只能聯絡工作人員。

  (五)基礎設施需求:對於租借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多數人認為只要有頂棚和標示牌就夠了,但就富陽的租借點建設來看,這個要求也還未能滿足。

  (六)用車頻率及用途:大部分人一週使用一次公共腳踏車,主要用以外出遊玩或有需要短途往返的事情。為上班、遊玩和短途往返而使用公共腳踏車的人佔了將近70%,很少有青少年用公共腳踏車上下學。

  (七)用車時長:從採訪的情況顯示,使用腳踏車一次在60分鐘以內的佔了被調查人群的80、7%,使用兩小時以上的僅有5%。按照公共腳踏車的收費規定,一小時以內屬於免費使用期。政府的這一惠民政策不僅方便了市民短途出行,而且的確讓市民得到很大實惠。但大部分居民由於可能發生的意外,都認為還車時限在24小時比較合理。

  (八)收費標準:目前的收費標準提供了一小時的免費時間,可以滿足大部分居民的出行需求,總的來說現在的收費標準還是非常合理的(這一點由調查資料也可看出)。

  九、意見及建議:

  公共腳踏車的規模要適度,服務點規劃要科學。在大力發展公共腳踏車專案時不可盲目擴大規模。一些租車服務點出現使用率過低的現象,導致腳踏車空置浪費;而另一些租車點卻租不到車還不進車。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認為租車點位置不方便的居民佔了將近一半。這說明建設租車服務點在科學規劃方面要多加研究,並不是規模大就一定能取得好效果。

  要確保每個租車點都有車棚遮擋。滿足人們在不同天氣情況下的使用需求。腳踏車的檢修也應更常進行,避免故障車輛影響居民的使用或造成交通事故。

  根據實情,應適當延遲還車截止時間。採訪調查中大多數使用者都希望還車時間能適當延遲。一位便利店店主表示,換車時間應延遲到23:00這相比原來的時間來說,有了更多的緩衝,這也比較符合現代城市的生活時鐘。有關部門可以適當延遲還車的截止時間,並且開設幾個24小時還車點。

  附:

  關於公共腳踏車的社會調查問卷

  1、您屬於哪個年齡段?

  □老年(24份)□中年(26份)□青年(32份)□青少年(38份)

  2、贊成建立公共腳踏車服務系統嗎?

  □贊成(116人)□不贊成也不反對(4人)□不贊成

  3、目前的公共腳踏車站位置是否方便您的租借?

  □是(70人)□否(50人)

  4、目前公共腳踏車租借卡的開通或辦理是否方便?(青少年不必作答)□是(36人)□否(31人)□一般(15人)

  5、領取或歸還腳踏車的操作困難嗎?

  □困難,很難把車從鎖車器放入或取出(43人)□一般(10人)□容易(67人)

  6、希望公共腳踏車站有哪些輔助設施?(可多選)

  □頂棚(114人)□標示牌(91人)□鎖柱(35人)□椅子(33人)□天燈(32人)□柵欄(12人)□電子錶(20人)□市民卡資訊查詢器(11人)□不需要(1人)□其他(無)

  7、使用公共腳踏車的大概次數?

  □每天(21人)□隔一天(13人)□一週一次(61人)□一月一次(15人)□幾乎從不(10人)

  8、使用公共腳踏車的主要用途是?

  □上班(22人)□上學(9人)□外出遊玩(47人)□其他(32人)□基本不用(10人)

  9、最長允許使用多長時間歸還腳踏車合適?

  □2小時(9人)□12小時(21人)□24小時(53人)□48小時(27人)□無期限(10人)

  10、對目前公共腳踏車收費標準的看法?

  □貴,會影響使用(2人)□剛合適(11人)□便宜,會多選擇使用(107人)

公共腳踏車的調查報告2

  調研主題:武漢公共腳踏車執行模式、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調研目的:透過對網上資料以及實地調研得出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得出武漢市公共腳踏車的執行現狀並提出相關的建議。

  調研時間:20xx年12月20日下午,22日上午

  調研方法設計:

  1、設計問卷調查表,向公共腳踏車使用者發放;

  2、到腳踏車站點,實地觀察車輛管理維護及租借情況;

  3、登門拜訪組織公司,諮詢其在執行該專案是遇到的難題,以及應對方案。

  背景介紹:

  所謂腳踏車公共化:即透過排查摸底、重新規劃,把現有遍佈的具備一定規模的公共、單位和住宅小區腳踏車存車場、處全部改製為租車站,再根據需求在地鐵站等公共交通樞紐、商業、娛樂場所等人員聚集的地區建設集中的腳踏車租車站。全市所有租車站設立專門部門統一管理,每個租車站根據實際需求備有一定數量的腳踏車,各站的車輛迴圈使用,隨便在哪個站都可以租車和還車。大家可以從出發地就近租車,然後在目的地就近還車。大家可以從出發地就近租車,然後在目的地就近還車。這種腳踏車交通公共化的管理模式將腳踏車交通有序地管理起來,有機地融入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之中、

  我們本次調研主要圍繞武漢市公共腳踏車的主要負責公司鑫飛達公司展開,武漢公共腳踏車是政府政策支援、企業投資建設的公益性專案。由於本身是公益專案,市民正常租借車免費,並不會給鑫飛達公司帶來直接利潤,鑫飛達公司的收入來源是政府小部分的財政支援和廣告收入;而運營成本大部分由公司自行承擔,這其中包括購買和維修腳踏車的費用和檢修更換刷卡裝置的費用,以及支付管理人員的薪酬,政府會不定期的發起捐贈腳踏車的活動。如何降低公共腳踏車的執行成本,建立起解決蓄意破壞的執行制度,是公司主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這次我們調研的的主要討論內容。

  在前期準備過程中,我們選定幾個不同區域的公共腳踏車站點進行考察,非別為紅鋼城,楊家路,建二,武商,楊園,循禮門,丁字橋文安路,(在實際調查過程由於天氣等客觀因素,我們重點調研了餘家頭武商站,楊園站,紅鋼城站);經過幾次小組討論,我們自己得出瞭如下問題:

  1、公共腳踏車的具體使用流程是怎樣的?

  2、超時收費情況是如何執行的?

  3、租客找不到站點時該如何處理?

  4、車輛的丟失問題該如何處理?

  5、公司是如何進行公共腳踏車的清潔、維修、跟蹤、更新換代?

  6、當站點腳踏車過多或過少時,公司是如何調節腳踏車數量的,一般時間間隔是多少?

  7、此外,平時乘坐公交車時我們發現,在大多數公共腳踏車站點總是停放著很多積滿灰塵、破舊不堪的腳踏車,幾乎就沒有什麼人會從那兒租借腳踏車,這種站點如何處理?

  8、人為盜車、破壞車的頻率高不高?

  9、腳踏車租借時間限制,收取押金過高

  然後小組成員與鑫飛達公司總部進行聯絡,表明希望能夠在20日下午到鑫飛達公司武漢總部進行現場調研,得知今年暑假我校曾派過師生代表團進行過調研,公司表示委婉拒絕;最後我們問到該負責人的郵箱,表示會將相關調研題目以郵件的方式發過去。

  實地調研過程:

  1、第一站是在楊家路站,無車,已拆遷;

  2、第二站武商站,我們進行了現場的觀察,分析了一輛腳踏車從借出到歸還的過程,並與站點工作人員進行交談,根據所見和交談內容,總結出該站點的特點:

  ①該站為終點站,附近為小型商業區,還車人數一般大於借車人數,腳踏車堆積嚴重;

  ②一般情況下該站點每天租出去的腳踏車為20—30輛,天氣差時租用人減少;

  ③一般排程時間為1周,若是短缺或堆積現象嚴重可以直接聯絡公司申請排程;

  ④每天早晨7點到晚上9點進行租借。工作人員上班時間也是這個時間段,採用兩班制;

  ⑤腳踏車的盜竊現象一般發生在比較偏遠,人流量較少的地區;

  ⑥現在推廣的自動化借還系統為第二代系統,刷卡自取。

  3、第三站有兩個站點,一為紅鋼城(兩人負責),為青山龍騎(鑫飛達公司回覆的資料提到龍騎佔武漢公共車行業的5%)的腳踏車站點,無人看管,不外借;二為循禮門(一人負責)。

  我們小組總結出幾個問題之後發給鑫飛達公司負責行政事宜的王女士,得到的回覆見附錄。

公共腳踏車的調查報告3

  目錄

  1、調查內容

  2、資料分析

  (1)使用者分析

  (2)計費方式

  (3)腳踏車及服務質量

  (4)網點佈局及車輛配置問題

  3、結論總結

  4.調查問卷(附)

  調查內容

  曾幾何時,腳踏車是落後城市的代名詞,然而時過境遷,在城市高度發達的今天,腳踏車也有可能成為綠色健康生活的代言人。相信無論是遊客還是我們這些外地學子,在杭州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諸多景物中,路旁那一排排身著橙紅色靚麗外衣的公共腳踏車便是最吸引眼球的一例。

  資料顯示,杭州市政府與市公交公司於2008年5月1日,即五一黃金週推出這項公共腳踏車出租試驗,旨在規範西湖景區服務設施,解決當時西湖邊上許多私人腳踏車租賃點服務質量差的問題。最初只設立61個服務點(31個固定標準式租用服務點,30個只能在原租車點還車的移動便捷式租用服務點),2800輛腳踏車,利用智慧化管理系統和腳踏車鎖止裝置,供16週歲到70週歲具有熟練腳踏車騎行能力的持有公交IC卡及開通了公交功能的杭州市民卡的居民、遊客使用,服務時間為6∶30~20∶30,地點主要集中在西湖景區及上城湖濱地域。公共腳踏車實行60分鐘內免費租用,60分鐘以上至120分鐘(含),收取1元租車服務費,120分鐘以上至180分鐘(含),收取2元租車服務費,超過180分鐘以上的時間,按每小時3元計費(不足一小時的按一小時計)。最初繁瑣的租賃手續和高發的故障率,使租用成功率不到50%。此後,公共腳踏車公司迅速升級了租車系統。比如,之前租車,需要在租賃點的POS機上刷卡交納押金,而升級後POS機內建在腳踏車架上,無論還車取車,都只要在車架上刷卡。到2009年國慶前,租賃點已擴充到1600個,單日使用人次已突破15萬。

  為進一步瞭解公共腳踏車的使用情況,我們就使用人次、用途、使用時間、車輛狀況和租賃費用等問題(附問卷)在下沙居民區和高校對約一百位居民及大學生進行了調查訪問,,樣本具有代表性。

  分析資料得出——使用者絕大多數是學生與居民,外來人很少使用。

  被調查者中約有20%租用過腳踏車,其中42%用於上班上學,使用頻率為每天1~2次;39%為居民上街遊玩,使用頻率每月6~20次;另有9%出於嘗試,偶爾使用;只有約10%為外地遊客。公共腳踏車的設立更多地方便了市民日常出行,買菜、接送孩子路途較近,乘公交車麻煩,租騎腳踏車成了最佳選擇,這相較於最初只是為了規範景區服務設施的初衷,一方面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共自行車系統在促進杭州旅遊業方面發揮的作用還十分有限。我們瞭解到,公共腳踏車在遊客中的普及率與遊客的心理、旅遊需求和實際情況大有關聯。對大多數第一次或很少來杭的遊客來講,即使手持地圖,路邊有許多旅行諮詢點,孤身或結伴騎車遊西湖仍沒有跟隨旅行團坐車遊有“安全感”。加之杭州是全國首例實施該服務的城市,很多遊客對此並不熟悉,辦理IC卡取車放車等一系列程式無疑給繁忙的旅途添加了額外的工作量。所以,就下沙公共腳踏車點附近應增設志願者服務站,加大宣傳力度,完善非機動車道建設,讓更多的遊客一下車便能騎車呼吸著新鮮空氣暢遊西湖。

  計費方式合理,多數使用時間在免費範圍內約88%的被調查者表示現行計費方式合理,7%的人認為偏高,另外8%的人認為偏低。公共腳踏車實行60分鐘內免費租用,60分鐘以上至120分鐘(含),收取1元租車服務費,120分鐘以上至180分鐘(含),收取2元租車服務費,超過180分鐘以上的時間,按每小時3元計費(不足一小時的按一小時計)。凡乘公交車刷卡起的90分鐘內,租用公共腳踏車的,租車者的免費時間可延長為90分鐘,同時計費結算時間也相應順延。如租用3個小時,將按第一1小時免費+第二小時1元+第三小時2元=共3元。4小時的,第四小時收取3元,共計6元,以此類推。凡乘公交車刷卡起的90分鐘內,計費時段將相應延長。用後不還,長期佔用將取消租車資格。因此,60%的經常性使用者一次性使用時間均在0、5~1小時以內,如遇特殊情況則會在一小時快到時找路旁停車點還車,再另租一輛,相當於接力。

  我們不禁疑惑,這樣一來廣大市民享受便利的同時,公交公司豈不蒙受損失?事實上,當一個城市決定將腳踏車列為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時,完全按照市場化來運作的模式便很難走得通。杭州市政府明確提出,公共腳踏車應實行完全的公益化運作。公益性也是杭州公共腳踏車運營模式最顯著特徵。這種公益化運作首先體現在,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的硬體裝置、軟體開發等先期投資由政府的財政啟動。杭州市政府已投入1、5億元,主要用於硬體購置和基礎設施。比如,經過招投標,杭州公共腳踏車全使用“飛鴿”牌腳踏車,進價400元/輛;網點上的基礎建設,以最常見的“一亭兩棚”為例,造價22萬元。杭州市政府將整個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建立和運營,劃歸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收入的主要來源並不是租車收費,而是腳踏車車身和停車棚的廣告收入。隨著網點和腳踏車數量的迅速增加,廣告吸附力正在增強,公司打算將其廣告經營權拍賣,引入專業合作方。接下來,杭州公共腳踏車網點還將在商業網點佈局上下功夫。公司打算在網點上佈局商業,銷售報紙、日用百貨或旅遊紀念品等。

  對腳踏車及服務質量問題存在爭議。約52%的使用者對車子質量表示基本滿意,10%的人表示非常滿意,34%的人表示不滿,另有4%的人表示非常不滿。在關於車輛維護等服務質量的調查中,66%的人表示滿意,27%的人表示很滿意,7%表示不滿,沒有表示非常不滿的。對腳踏車本身反映最多的問題便是由於車輛陳舊維護不利造成的故障,此外,自動鎖止系統也是頻出問題,在一個租車點我們發現竟有三個鎖車口不能用。在《條例》中寫道:“租用者在騎行公共腳踏車中發生輕微人身傷害和車輛損壞事故,應及時與事故對方協商處理,協商不成或發生較為嚴重的交通事故,應及時報交警部門處理。對騎行途中發生故障,租車者應及時處置,也可及時在就近的公共腳踏車服務點修理或調換,或透過85331122電話進行諮詢,本公司將視情提供相應的服務。因人為原因造成的故障由租車者承擔相應的修理費用。”,但事實上,不少人反映,公共腳踏車熱線85331122不好打,經常佔線。據悉,公交公司已經在考慮開設簡訊平臺,方便市民用發簡訊的方式來溝通、求助。其次,全市800個點,每個點都有名稱和編號,工作人員是透過名稱編號確定租車人所在的位置,光說地理名稱,很難確定。第三,不少人反映附近網點租還車系統出現故障致電請求解決時,得到的答覆總是正在協商,辦事缺乏效率。網上有媒體報道,八月份有小孩從嬰兒坐椅上摔下,摔成輕微腦震盪的案例,可見公共腳踏車的日常維護修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網點佈局與車輛配置問題成為瓶頸,呼喚智慧化系統與人工操縱相結合。儘管杭州公交集團宣佈,到2009年8月杭州全城公共腳踏車服務點達到1080處,網點覆蓋景區、西湖區、下城區、上城區、江乾區、拱墅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腳踏車總數超過2、5萬輛,可謂星羅棋佈,規模全球最大,公共腳踏車日均租借突破10萬輛次,最高峰時達到13萬輛次,每輛腳踏車日均租借頻率近5次。系統還在快速擴張中,今年年底,網點將超過2000個,腳踏車總數達到5萬輛。遠期發展來看,腳踏車總數將達到20萬—25萬輛,覆蓋全城。但仍有36%的人認為車子數量偏少,37%的人認為車輛網點佈局偏少。我們分析認為,不是網點或腳踏車數量少,因為按目前的平均使用人數佔採取各交通方式出行總人數的比例來看,是綽綽有餘的,問題在於有些企事業單位附近或學校區、商業繁華區車輛需求量大,一車難求,而某些相對偏僻的地方又往往車輛閒置,造成地域性矛盾;此外在上下班高峰期,經常出現借車時全空,借不上,還車時又爆滿,還不了的現象,有人到了目的地甚至因為沒地還車又時間緊迫而不得不打的到遠處還車,費盡周折殊不知初衷竟是為了便捷,這是時間性矛盾。為解決這一問題,許多租車點已安排了工作人員值守,負責維護和排程工作,情況有所緩解,但為長久考慮,我們建議公交公司考慮將網點廣告位出租的同時是否可以考慮由租用網點的商鋪負責管理網點事物,方便快捷,節省資源。

  此外還有不少受訪者提出增設加彭遮雨系列腳踏車適應暴曬和下雨天氣,改換車身顏色為綠色彰顯環保主題,設定不同大小的腳踏車滿足不同人需要等個性化實用建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