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門庭若市》

成語寓言故事《門庭若市》

>

  【成語】: 門庭若市

  【拼音】: 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釋】: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門前和院子裡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出處】: 《戰國策·齊策一》:“齊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子市朝,闖寡人之開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舉例造句】: 聲價最高,門庭若市者,如常熟則高、湖田、退墾橋、烏船頭等女巫。 ——清·壯者《掃迷帚》第十八回

  【成語故事】:

  戰國時,齊國的相國鄒忌為了勸齊威王要虛心接受臣子們的規勸,於是對齊威王說:“我們齊國地方這麼大,皇宮上上下下,有誰敢對大王無禮?右手誰敢忤逆大王?滿朝的文武將官,又有誰不怕您?全國百姓,有誰不希望得到您的.關懷?看來恭維您的人一定很多,這樣可不好,您一定會被矇蔽得很嚴重!”齊威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馬上下令給全國官員百姓,獎勵正直而敢規勸他的人,於是進宮提意見的人很多,熱鬧得像市集一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