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垃圾調查報告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垃圾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1
一、問題的提出
大多數家長都很少給我們買零食,有時連學校的老師、校長也告誡我們要少吃街攤的垃圾食品。我就奇怪了:零食那麼好吃,可是大人們為什麼卻說這是“垃圾”呢?因此,我決定對此進行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垃圾食品的書籍,上網查詢,閱讀報刊。
2、去超市採訪小朋友,瞭解他們買零食用去了多少錢。
3、瞭解零食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資訊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網路
十大垃圾食品
十大垃圾食品分別指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醃製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奶油製品,泡麵,燒烤類食品,冷凍甜點,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超市內採訪小朋友
買零食的費用
小朋友跟我說,他們每天都會吃零食,每週都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我統計了一下,家裡富裕的每週用20~50元左右,貧窮的都用5~10元左右。
網路、報刊
零食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十大垃圾食品大多都有洋快餐的“三高三低”(高熱量,高鈉,高脂肪;低纖維,低維生素,低礦物質),鈉鹽或糖類含量過高,含致癌物質等特點,長期食用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巨大影響。
四、結論
1、十大垃圾食品要少吃,最好不吃。一定要遠離果凍、薯片、火腿腸、泡麵和派,以免吃上了癮。
2、一星期平均每人吃掉零食用20元,看起來,並非是個誇張的大數目,但是,如果按照全班、全校、全鎮、全市、全省、全國、全世界這樣一步一步地來計算,這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3、吃零食容易發胖,虛弱,而且還沒有營養。厲害了,說不定還會得癌症。
啊,原來吃零食這麼可怕呀,我真得戒戒了,讓生活更長,更美好。我在此奉勸大家:要少吃垃圾食品,儘量不要吃,不然就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巨大影響,買零食的錢還不如去捐贈給那些貧困兒童呢,這樣,多美好呀!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2
一、調查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坐上539前往司門口經過青菱寺,窗外飄進來一陣陣惡臭,誰是罪魁禍首?青山校區,徐東地帶,垃圾成堆,誰替他們解決?每天我們都製造出大量的生活垃圾,他們被運往哪裡?農村?或者被掩埋?面對漫天飛舞的塑袋,面對滿地的垃圾。你是坐視不理?埋怨?還是堅持環保?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是困擾城市健康發展的一大難題,武漢市是全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據20xx年統計資料,人口達到910萬人,便利的交通、優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武漢城市的繁榮。然而,在倡導科學發展觀的今天,武漢卻開始沒有了往昔的發展勢頭,在眾多因素中,環境是一個瓶頸。都說城市衛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然而武漢給人的第一印象便被貼上“髒、亂、差”的標籤,這都是城市生活垃圾惹的禍!
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今天,綠色環保成為人們的共識。人們對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的試點城市之一,武漢提出了建設生態武漢,森林武漢的口號。致力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能否增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是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發展對黨執政能力的考驗與檢驗。
近年來,武漢市委、市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搶抓國家實施促進中部崛起戰略的重要機遇,提出“以強市富民為核心,提升城市競爭力,增強城市親和力,塑造城市個性魅力,提高城市綜合勢力”的發展理念,強調政府工作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讓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在實踐中,把社群建設作為促進城市健康發展、維護和實現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力求創新發展,為建設和諧五環內、促進城市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回眸江城社群建設,得從20多年前說起。1986年,武漢市民政局的一份武漢市民政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武漢進入老年型社會。江岸區大智街和江漢區民族街率先舉起了社群服務大旗。20xx年,武漢正式簡歷和完善社群組織體系,其中江漢
區的經驗被稱為“江漢模式”。兩年後,武漢市委、市政府啟動社群建設新方案,用三年時間,在7箇中心城區的883個社群實施“社群建設883行動計劃”。在改造社群環境的同時,推行“就業和社會保障到社群、城市管理到社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到社群、社會服務到社群”。去年9月底,最後一批中心城區社群達標。目前,武漢正在探尋建立社群建設長效機制。同時,啟動“家園建設行動計劃”,將社群建設延伸到城區的農村,打造城鄉一體、和諧美好的江城新畫卷!
今年暑假,我們團隊5人以環保為大背景,以城市生活垃圾為大主題,開展了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在經過多次討論和反覆修改策劃以及聽取知道老師的意見後,我們決定以居民區為主要調查物件。據瞭解,目前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由小區居民的有機垃圾二次汙染後產生的,小區有機垃圾的不斷增多是城市生活垃圾不斷增加的源頭。在實踐中,我們對青山徐東地區、南湖街道、黃家湖大學生城以及紅霞村進行了實地調查,採訪了南湖街道辦環衛局和麗島物業的相關負責人,瞭解了居民小區生活垃圾的大致處理情況;在低碳環保這一政策思想的引導下,國家要求20xx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0%,而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機成分佔總量的60%,無機物約佔40%,其中廢紙、塑膠、玻璃、金屬、織物等可回收物約佔總量的20%。因此,加強垃圾分類處理既有利於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又有利於實現垃圾的資源化處理,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大意義。調查中,我們一共發放了120份問卷,收回111份,有效問卷為93份,回收率達到92.5%,有效率達到77.5%。具體資料如下所示:
二、調查方案的設計、推行:
1、調查物件
主要是南湖街道所轄的居民區,包括南湖街道辦事處環衛部門,南湖街
道所轄小區的物業公司,小區的居民,以及居民區的實地調查。
2、調查目的
以南湖街道的居民區為樣本,以居民區的環境衛生為切入點,以居民的
生活垃圾處理為主要調查點,調查社群在落實市政府關於構建花園城市的責任以及和諧社群建立的具體做法,瞭解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的推行現狀。
3、時間安排
6月20日-6月28日前期策劃和安排
7月1日-7月5日實地調查
7月6日-7月10日資料的整理與分析7月11日-8月25日暑假
8月26日-8月30日實踐報告和總結的編寫
4、小組成員分工
團隊合作的專案:選題以及策劃的編寫,實踐報告的編寫
組長陳芳芳:負責工作的安排,聯絡調查單位,採訪街道辦組員丁勇和佘亞:負責採訪的記錄,圖片的採集
組員潘金濤和楊紅梅:負責居民區的資料收集以及最後資料處理分析
三、現象剖析
南湖街位於武昌東南部,20xx年5月正式成立。由七個社群,22個小區(分屬十一家物業公司)組成。轄區面積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萬人。周邊與武昌區的紫陽街,洪山區的井崗村、紅旗村、北港村、南湖村相鄰,有十條連通道路,屬典型的村中城和插花地帶。南湖街道雖然在生活垃圾的處理方面按照有關的規章制度展開工作,但是還是沒有做足工作,存在很多弊病。因此,該居民小區在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方面遭遇現實尷尬,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問題:1、南湖街道分類垃圾箱設定不合理,首先在數量上就不夠,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東方萊茵8個,鴻鼎6個,寶安0個,不能滿足垃圾分類的要求。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圖二:分類垃圾箱設定
2、居民垃圾回收途徑存在多種選擇:如圖所示:87.1%的人把可回收垃圾收集起來賣給廢品回收人員;8.60%的人倒入垃圾回收站;
36.60%的人,直接將垃圾混在一起倒入垃圾桶;47.30%的人到時候看情況而定
3、分類垃圾箱發揮作用不大:調查中,7.5%的人認為分類垃圾回收箱發揮較大作用,56%的人認為發揮作用較小,37%的人認為不能發揮作用。
4、居民生活垃圾分類不完全,如圖所示:
圖中所示:1%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分類投放垃圾,66.7%的人不分類,19.3%的人不分類。
5、居民有回收廢品的習慣,但是在垃圾分類投放方面做得不夠。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3
一、從垃圾的危害來看處理垃圾的重要性
垃圾在人們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僅就生活垃圾來說,我市每人每天要生產一公斤多的生活垃圾,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公斤的生活垃圾要處理。從整個深圳市來看,每天將有八十萬公斤垃圾急需處理。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大量垃圾隨意堆放,長期囤積,就會佔用土地,產生臭味,造成對大氣、水域和土壤的嚴重汙染,而且導致蒼蠅、昆蟲及鼠類的滋生,威脅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的一大負擔。垃圾處理起來並不容易,可以歸納以下幾點:第一,從垃圾的平均組成來看本市居民的生活燃料大多以煤為主,煤灰佔垃圾總量的四分之三,市場及廚房有機廢物約15%—20%,再就是街道庭院的落葉塵土等,總量是無機垃圾施肥,並且還混有一定數量的玻璃、塑膠、壞金屬等雜質,難於燃燒銷燬。第二,用這種含有雜質的垃圾施肥,就會使土地碴化。據調查,施用這種肥料碴化的土地,已由原來的百分之十五點七,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五點五,問題很嚴重。再說我市郊區在落實分田到戶後,肥源 立足自給,含雜質成分的垃圾,愈來愈不受歡迎。第三,過去處理垃圾都是埋在地下,現已發現垃圾埋在地下會破壞地下水,填埋後的場地也派不了大用場。何況在遠郊和市區一切可供垃圾填埋的窪地大都用完,尋找垃圾出路,迫在眉睫。還有本市雖以做出保護環境衛生的一些規定,但由於不能嚴格執行,成效不大。隨地亂拋垃圾的情況到處存在,垃圾量還在不斷增加。如何處理好垃圾,確實是當務之急。
二、如何處理好垃圾
第一,城市建設需要綜和處理,服務設施需要配套成龍,垃圾處理應當在綜合處理之中。本市設有環衛處,市領導親自過問,對垃圾處理,也在無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資源利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市裡已建有五十噸無害化處理工廠,不久還將建立二百噸垃圾無害化處理工廠;還有本市研製的垃圾滲浸糞便的顆粒有機肥料,肥料好,成本低。本市已把垃圾資源化納入城市經濟的組成部分。
第二,處理垃圾前景廣闊,但目前還應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少垃圾來源。例如蔬菜在農村就應該先進行加工,將不能用的菜杆、採根、黃葉等除掉,不要帶進城市,蔬菜公司則應該做好蔬菜保管工作,避免蔬菜黃爛,減少垃圾量。收購舊貨處要適當提高廢紙、塑膠片、玻璃等物品的收購價格,這樣可以減少人們丟棄這些東西的數量。
第三,垃圾處理工作是全民的工作,必須深入進行宣傳,使人人重視。垃圾處理是環境衛生的重要環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環境衛生狀況,可以反映一個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公共道德水平。我們應該徹底改變"少數人治髒,多數人制髒"的狀況。治髒除了專業隊伍以外,還可以適當組織業餘、課餘、公餘的勞動服務隊,工農商學兵,大家齊動手,人人關心城市衛生工作。特別對中學生更應該鼓勵他們參加體力勞動,鼓勵他們為淨化、美化城市出謀獻策,也可以把這作為培養又紅又專的勞動後備軍來抓,這樣,收效是會大的。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4
校園生活垃圾逐漸呈上升的趨勢,給垃圾清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執行情況卻不容樂觀,垃圾回收利用的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並真正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要改進校園垃圾回收工作,就必須先了解現階段的校園垃圾回收的具體現狀,所以我對校園垃圾分類回收工作進行了相關調查。
一調查目的
大學生作為高學歷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祖國明天的建設者,大學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將對中國未來的生活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意識尤為重要。
二調查物件及方法
1.調查物件:西安培華學院本專科學生2.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所取得的樣本中的個體發放《大學校園垃圾分類處理調查》瞭解學生對於垃圾分類基本情形和情況。
三調查內容
附報告最後一頁
四調查結果分析
經調查,我們發現,校園的垃圾種類繁多,如按照回收的目的分類,大體可分為四類:資源型垃圾、可燃型垃圾、不可燃型垃圾和有毒垃圾。而從總體上看,根據垃圾種類和具體分佈上看,教學區及圖書館的垃圾以廢紙為主,食堂垃圾主要是餐飲垃圾和剩菜剩飯,宿舍垃圾方面則以塑膠食品包裝、果皮果核以及各種日用包裝為主。因此校園垃圾回收的潛力巨大,反觀學校的各項垃圾處理工作,我們可以發現存在的許多的問題。
我們發現教學樓和宿舍樓的垃圾箱均沒有進行分類,食堂的垃圾則有專門的垃圾車處理,只有校園的垃圾箱標明瞭“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見學校對學生指引垃圾分類的力度不夠大
以下就是我得到對相關問題的調查結果
1是否關注過垃圾分類方面的知識(x1基本不關注x2十分關注x3偶爾關注x4有
相關宣傳的時候會關注)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垃圾回收知識的關注程度並不高,積極程度也不太理想,多數都是偶爾關注,而也有很多同學只有在有相關宣傳的時候才會關注相關方面的問題。但是,在校園裡有多少機會能遇到相關的宣傳呢?再者,就算有相關的講座貨宣傳,他們是否真的會積極認真的參加呢?答案我們不得而知,所以,大學生對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識關注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兵沒有把它當成一種習慣或責任貫徹實施在日常生活中。
2是否掌握了相關垃圾分類的知識(x1瞭解的比較少x2對一些常識比較瞭解x3比較瞭解x4基本不瞭解)
從這一項調查中,我們不難看出,多數大學生對垃圾分類回收知識並沒有專門的相關只是積累,這是由於一些對我們大學生缺乏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和資源回收利用的意識,還是因為我們的教育自始至終缺乏對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這不僅是對我們大學生自身的提問,也是對我們的教育體制的提問。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多新增一些對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和對相關環保意識的培養。科學發展觀不是一句口號,可持續發展也不是一種形式,如何真正落實,如何把科學的理念融入教育,如何使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真正意識到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意義,使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和進一步改進的方向。
3瞭解的分類只是能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x1雖然瞭解但日常生活中做的不好x2根
本沒有進行過分類回收工作x3能較好進行垃圾分類工作)
多數的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回收的活動做的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有三個方面:①平時學習忙綠,沒有時間進行回收工作;②不知道如何處理分類回收的垃圾;③懶得進行分類回收工作。三者分別在問卷體現中所佔的比例為:4人、16人、10人。這項資料可以告訴我們,平時垃圾分類回收工作沒有落在實處的原因可以主要歸結為回收能力和回收意識的問題。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對垃圾回收利用的宣傳和大力倡導,另一方面也要對回收知識和回收方法進行切實有效的教育,使同學們進行分類回收工作。
五解決建議
1校園垃圾分類回收活動的管理建議
①宣傳階段
一項工作能否成功起步,關鍵在於能否有效並持續的宣傳。我認為學校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校能夠真正重視垃圾分類回收這項工作,才能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倡導,才能在整個校園形成一種回收氛圍,一種環保節約的風氣。透過加強相關環保設施的建立和及時更新,對學生的日常垃圾投放行為進行一定的引導,以及
多進行一些以“環保”為主題的宣傳和教育活動,讓更多的學生認識並參與到環保行動中。如,學校可以開展垃圾回收文化周,並透過學生組織舉辦相應的環保活動和講座。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學生垃圾回收利用的意識。並且,學校可以把這項工作與班級評優聯絡起來,定期檢察監督,或把工作分配到各學院,加強組織和監督力度,從而逐步把垃圾回收工作變成一種日常習慣,把垃圾回收活動由學生被動接受變成主動積極執行。
②執行落實階段及垃圾分類回收體系的建立
校園垃圾分類回收及垃圾資源化的過程主要包括校園垃圾的分類、校園垃圾的回收和回收後的再生利用三個基本環節。其管理措施是為了有效的在分類回收活動期間回收校園垃圾而制定的校園垃圾處理原則、措施、回收管理的方法。這些措施是保證良好環境功能及回收利用功能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於合理。高效。有計劃並持續的為校園提供健全的垃圾分類回收設施與良好、有序的手機、回收、利用系統。
首先,垃圾分類是垃圾收集的基礎,這項工作主要是同學們的職責,但如何收集,怎樣分類還是需要學校和有關學生組織進行相關的引導和回收分類知識的普及。而所謂的垃圾收集過程就是把已經分好類的垃圾從排放源取出,送到指定的場所按類集中儲存,並等待回收利用的過程。即把同學們分類投放的垃圾從各垃圾桶運送到校園指定垃圾丟房地按類集中儲存,當儲存量達到一定值時,學校組織相關單位運送到指定廢品回收站。垃圾的回收實際上是資源的再生和利用。再生資源的利用減少了自然資源的開採,也減少了在開採利用過程中造成的環境破壞。在這一環節中應在大學生群體中加強資源再生和利用的宣傳。具體的執行措施固然重要,但也應該在採取具體措施之前先做好宣傳和組織工作。在整個過程中應遵循如下原則:⑴以防為主,防守結合的原則。在事先就應該考慮到回收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相應的應對措施,做到最大化的利用資源,防止資源的浪費。⑵專人管理與學生共同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校園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如果沒有廣大同學的參與是很難產生實際效果的,也無法產生宣傳教育的工作,因此在專人管理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參與性。⑶提前準備和管理的原則。應提高對意外事故的預測,預防和應對水平,提高效率並堅持進行活動過程中的再宣傳,以進一步擴大宣傳範圍,進一步加強宣傳效果,從而減少短期行為,持續堅持該項活動。
2儘量減少校園垃圾的建議
在加強垃圾回收利用的同時,也應儘量減少不必要垃圾的產生。這項活動的進行應該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應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做到減少垃圾的製造,因為有些垃圾的製造是對資源的浪費。我們應當把環保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把低碳生活的理念真正落實在實處。如紙張雙面印,節約用紙助環保;資料巧列印,字號行距要縮小;物品迴圈用,跳蚤市場能淘寶;學長傳火炬,教科書本反覆用;隨身購物袋,塑膠製品要減少。採用科學利用和迴圈利用的方式,我們可以節約一大筆資源,又可以減少垃圾分類回收的成本和複雜程度。這樣的生活方式即環保又簡單輕鬆,我們何樂而不為?
垃圾回收再利用活動,從小的方面來說,關乎每個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從大的方面說,與環保事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在大學生群裡中宣傳垃圾分類回收意義重大,而與此同時,這項活動也任重而道遠,需要每個人的熱情投入和積極主動的參與。
關於大學垃圾分類的調查問卷
本問卷以提高垃圾分類率,改善校園環境和提高資源利用率為目的,做此調查問卷,希望您抽出寶貴的時間,為環境保護工作,也為了您身邊的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非常感謝!
1您的性別是()
A男
B女
2是否關注過垃圾分類方面的知識()A基本不關注
B十分關注
C偶爾關注
D有相關宣傳時會關注
3是否掌握了相關的垃圾分類回收知識()
A基本不瞭解
B十分了解
C對一些常識比較瞭解
D瞭解的比較少
4瞭解的分類知識能否運用到生活中()
A能較好的進行垃圾分類工作
B雖然瞭解但日常生活做得不好
C根本沒有進行過分類活動
5如果條件允許,你會按照垃圾桶上的提示進行分類嗎()
A會
B有時
C想分,但不會判斷
D不會覺得麻煩
6覺得垃圾分類有必要嗎()
A非常有必要
B一點點
C沒有必要
7你認為垃圾不分類會帶來什麼危害()(可多選)
A不能提高廢品回收利用率B無法減少原材料的需求C無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不能普及環保與垃圾的知識
8你認為人們沒有進行垃圾分類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A設施不齊全,無法分類B覺得麻煩C不知如何分類D覺得沒有意義
9您認為進行垃圾分類的困難是()(可多選)
A環保意識薄弱B宣傳力度不夠C缺乏這方面的知識D分類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E沒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保障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5
一、問題提出
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寫著“可回收”字樣的垃圾桶。然後我把頭探進裡面,結果卻看見各式各樣的垃圾有礦泉水瓶、塑膠袋、果皮……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這說明我們佛山市的垃圾分類情況不太好,然後就進行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物件
路人和(小區)清潔工
三、調查情況和整理資料
調查任務
調查答案
網上答案
在中國生活垃圾分成哪幾類
90%的人都不知道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清潔工對垃圾有沒有進行分類
清潔工1、6:沒有,沒有把垃圾分類。清潔工2、3、4、5、7、9、10:把一些塑膠瓶和易拉罐撿起來,其他垃圾不分類。清潔工8:有把垃圾進行分類。
是否知道哪些垃圾是放哪個垃圾桶是否按垃圾桶的標誌投放垃圾
知道;90%的人都是看到垃圾桶就投垃圾。
垃圾分類有什麼好處
70%的人都不知道
(1)回收可再生資源。(紙張、玻璃、廢金屬、塑膠等資源可回收利用)
(2)有利於處置有毒有害物。(如廢電池等)
(3)有利於利用資源。(如有機垃圾可製成肥料)
應採取什麼措施才能改變現在的狀況
60%都不知道
四、結論
1、一個城市的垃圾處理可能會改變整個城市,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對城市的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但調查發現,在佛山人們的環保意識並不算很強,特別是垃圾分類。那些垃圾桶大多數都沒有進行分類。有很多人購物或買菜是都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袋。還有就是有些人把菸頭扔都垃圾桶裡如果裡面有紙張的話就很容易釀成火災。清潔工大多數都只撿一些塑膠瓶和易拉罐。
有些人雖然知道這回事,但在實際中許多人都嫌麻煩而不願意做。年紀大一點的人很多都根本不知道這回事。我認為原因之一可能是市政府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大。但令人欣慰的是亂丟垃圾的現象有很大的改善!可垃圾不分類確實不太好,比如說:廢舊電池如果腐爛的話就會造成水土流失,汙染環境;一些垃圾袋如果失火的話就會在空氣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所以說城市的垃圾分類是很重要的!
2、我覺得應借鑑國外的一些國家如日本、新加坡、荷蘭、加拿大……這些城市垃圾分類的成功經驗。比如說:荷蘭他們有很多個單獨回收單項物品的回收箱。日本一年只能回收四件大的物品。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其實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3、我在此希望佛山的垃圾分類情況能更上一層樓!
五、心得
隨著我們生活的改善與社會的進步,我們產生的大量垃圾有了新的處理方式,廚房裡的菜葉、果核、剩菜剩飯等垃圾可以經過處理後成為肥料,或者是形成沼氣可以用來燃燒;我們用壞了的電視、冰箱、車子等含金屬的垃圾,它們可以經過特殊處理而被重複利用,節約資源,綠色環保;我們產生的塑膠垃圾也可經過處理形成新的塑膠製品。這就是垃圾分類,這個名詞在國外已經是十分常見,然而在中國,實行起來卻不是很容易。在國外,垃圾分類分得很細緻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等,在國內,我所見過的也就是有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而已,同樣都是垃圾分類,為什麼不同國家之間的差距這麼大呢?問題出在哪裡呢?
我們在不同的小區附近進行檢視,發現有很多小區並沒有進行垃圾分類,因此,我們開始對小區裡的居民進行抽查採訪。經過簡單的詢問幾個問題,如:您有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嗎?您對垃圾分類有什麼看法?您知道垃圾分類有什麼作用嗎?經過一番詢問與調查,我們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進行垃圾分類,理由是麻煩並且即使想要分類,小區內也沒有可以分類的地方。大部分居民認為垃圾分類並不能產生很大的作用,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也不過是少數,認為垃圾分類不僅麻煩,而且作用意義也不是特別大,並不是很支援。經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與研究,我們發現了垃圾分類的實行並不是那麼簡單。
為了更好地進行垃圾分類,我有以下建議:第一,進行有關的指導,讓人們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讓人們懂得每種垃圾的分類情況,讓人們清楚的認識到垃圾分類的作用與意義。第二,有關環境部門應該設立比較齊全的垃圾分類設施,讓居民有地方去進行垃圾分類。第三,要改善垃圾的處理方式,垃圾分類後,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不能圖簡單快捷而去焚燒或者掩埋,要去發現垃圾的經濟利益。第四,進行家庭的短期收集,將收集後的垃圾進行分類,定期回收。第五,擴大垃圾分類的範圍,不能只侷限於某地。第六,設定垃圾分類的有關規定,嚴厲打擊隨意處理垃圾造成嚴重環境破壞的現象。
進行垃圾分類可以減少環境的汙染,變廢為寶,節約能源,減輕環衛工作人員的工作等,對我們未來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6
今年暑期應學校大隊部要求,我對我所在的社群,進行了一場垃圾分類的小調查。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有些小區垃圾桶放置混亂,沒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
2.有些小區垃圾桶雖然已經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但是我看到有些可回收垃圾桶裡居然有一次性餐具,不可回收垃圾桶裡卻躺著塑膠瓶。
3.居民們垃圾分類意識淡薄,往往是把家裡所有垃圾放在一個垃圾袋裡,扔進垃圾桶。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可以向小區物業反映,要求他們給小區住戶購置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其次,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小區入口醒目的牆上,貼好垃圾分類宣傳資料。介紹分類的原因、意義、方法,圖文並茂,讓小區居民合理投放垃圾。
垃圾分類,可減少環境汙染,進行資源利用變廢為寶,還能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費用。據瞭解,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後,30%-40%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紙0.85噸,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汙染74%;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利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汙染75%,減少水汙染和固體廢物97%;回收食品廢物等有機垃圾1噸,可生產0.6噸有機肥,也可生產垃圾燃料,作為發電、供熱燃料。在日本有家用分類垃圾箱,人們在家就可以輕易地給垃圾分類。同時,扔垃圾時還要分日子,每戶都有統一發的表格,寫著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頭、電池等共十餘種。
我想只要我們每個人把垃圾送對家,就為環保出了一份力。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明天,從今天起,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創優美社群環境,配合垃圾分類,一起爭做文明市民吧!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7
本次暑期實踐活動是由xx與xx以小組為單位而進行的。在我們發現居民對於垃圾分類的意識較為模糊和淡薄之後,決定以生活垃圾分類作為我們暑期實踐活動的主題。在20xx年7月初至8月中旬期間,我們分別在各自附近的居民區密集處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了我們的活動,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與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同時他們也對我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建議,對我們的活動進行幫助非常之大。
一、調查的開始與發現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此時諸多問題也會隨著不斷髮生變化,在享受的同時,是否注意享受之後的剩餘的垃圾。出門逛街,常會看到生活垃圾隨便扔在馬路、人行道邊,而且生活垃圾並沒有進行分類,一袋袋的垃圾或堆或散在路邊,十分影響市容同時也未做到資源的回收與再利用。由此,我們在20xx年7月初至8月中旬共發出了100份有關生活垃圾分類的調查問卷,回收100份。
據統計,調查的中青年人佔87%,老年人13%,有80%的人對垃圾分類回收的收益基本清楚,85%的人對目前投入使用的分類垃圾箱不滿意或認為有待改進,80%的人是透過電視、廣播及報紙書籍瞭解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的,90%的人在社群見過垃圾分類的垃圾桶,但表示只有極少數人是按照分類來扔垃圾的,並有75%的人平常是整袋垃圾一起處理的,有65%的人表示若政府出臺生活垃圾分類相應政策會遵守垃圾分類處理的。
我們還調查了環衛工人,家庭父母,一位婦女坦言:垃圾都是一扔了之,沒想到垃圾還有分類,也不知道什麼是分類。她所理解的垃圾分類,就是把能夠賣錢的廢品挑出來,比如廢舊報紙、雜誌、易拉罐等。不知道為何要分類,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經過我們調查發現:大多數的被調查人都不知道生活垃圾分類,如何分類,為什麼要分類,他們只是按照習慣把生活垃圾裝進袋子裡,放到附近的定點,或者直接放在自己的樓下,由保潔人員來收集,然後集中運去填埋,其中沒經過什麼的處理程式,垃圾桶數量少之又少且沒有分類的垃圾桶。
在我們的調查活動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與我們同齡的大學生,他們對於生活垃圾分類有著明確的認識,但是苦於周圍設定的垃圾桶而無法實施垃圾分類。有一位大學生表示:“垃圾分類我很贊成,但日常生活中對家庭垃圾分類並不現實,一是我不知道分類標準,再說武漢市也沒那麼多垃圾桶盛裝,還很佔地方!再加上平常環衛工人來收集垃圾是也是一起裝入車中,即使我分類了也是無用之功。”
調查結果表明: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執行尚未形成,缺乏促進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政策和手段。本市的居民普遍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不瞭解,特別是老一輩,也基本沒聽說過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對生活垃圾分類不感興趣---還是直接扔掉最方便。生活垃圾未經過分類處理而就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式處理垃圾,浪費了資源。用環衛工人簡單收集,浪費人力物力,並容易造成二次汙染。
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我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基礎設施單一,無分類收集,填埋後無害化效果也不理想,先進的垃圾堆肥技術未被啟用,生活垃圾尚未形成有利於垃圾從源頭資源化、減量化的有效治理體制和機制。這些問題的出現,在於政府相關部門責任不清,政府投入不足,公眾對垃圾處理缺乏應有的熟悉,對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回收利用的研究力量薄弱。同時由於前端減量的資金投入不足,法治手段薄弱,僅僅依靠行政手段推進,工作落實難度很大。垃圾分類日常執行管理缺乏資金支援,長效管理機制尚未形成,也難以調動垃圾產生單位主動減量和企業參與新技術開發和投入的積極性。
法律不健全且執行不力也是一方面,目前我國關於垃圾分類技術管理的研究較為充分,但法律方面的規定和研究卻很少。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起步較晚,相應的立法體系也不夠健全,存在立法過於原則性、法律責任不夠明確、缺乏綜合性法律和配套法律法規等不足。配套法律、法規不足,目前關於垃圾分類的配套法律、法規只有一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其頒佈於20xx年,目前還沒有正式實施;地方性法規不到位,缺乏政府和政策扶持。管理部門重視程度不夠;缺少有力的政策扶持和配套的執行措施;市民對垃圾分類具體辦法不瞭解,無法具體實施等。在法律方面,則存在地方性法規不到位或立法有空白、各地立法內容過於籠統、缺乏法律責任的規定、地區發展不均衡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國家前些年對垃圾分類的關注程度不夠;一方面是有關垃圾分類的法律研究沒有形成獨立的研究領域。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我們也並不是束手無策、無法可依的。法律是存在的,但還不夠健全,有待進一步完善。此外,就是這些要求不高、尚待完善的法律,在現實中也得不到很好的遵守和執行,本市政府也沒有認真執行。
本市的生活垃圾之所以沒有進行分類,簡單的說一方面是因為市民環保意識薄弱,缺乏垃圾分類意識;一方面是因為有關部門執行、監管、宣傳力度不夠,從垃圾桶數量少之又少且沒有分類的垃圾桶等;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經濟不允許造成的,近幾年武漢正在把資金主要投注於城市建設,修建各種道路、大橋、高架橋、隧道及地鐵,資金有限。
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建議
(一)提高熟悉,加強領導
各級領導應從長遠和全域性出發,熟悉城市垃圾收集與處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建議強化領導意識,齊抓共管,落實專案,落實資金,促進垃圾無害化設施建設,出臺配套政策,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為垃圾的收集與處理提供保障。
(二)全面發動,大力宣傳
1.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
垃圾的收集與處理需要全社會的動員與參與,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保護環境意識,認清垃圾帶來的危害,讓全市人民都來關心和支援垃圾的收集與處理工作。建議成立領導小組,印發公開信,召開動員大會,爭取社會支援,為垃圾的分類收集與集中處理奠定基礎。
2.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
可將一個垃圾桶分割成幾個隔段或建立幾個獨立的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應逐步細化。垃圾分類搞得越細越精,越有利於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回收玻璃、紙、塑膠和金屬類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電池燈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須註明回收的類別和簡要使用說明,指導消費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為企業廣告的載體,企業可以承擔製作費用。
3.封閉舊的垃圾道,在社群建立規範的回收站
社群回收站可由社群物業或居委會負責管理,建立現代社群的垃圾經營和回收服務功能,使垃圾回收成為其創收的途徑,貼補消費者衛生保潔費用的不足。政府可實行減免經營稅的傾斜政策,來調動社群的管理積極性。新建小區更是要合理規化垃圾回收站,逐漸成為審批和驗收的必備條件,強化新型社群的綜合功能。
4.改善目前的垃圾儲運形式
對一些體積大的垃圾,應該壓縮後進行儲運。尤應注意的是,要對環衛局的垃圾回收車進行分隔式的改造,分類裝載垃圾。充分發揮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將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轉賣到企業。另外,建立垃圾下游產業的專門回收隊伍,由廠家直接回收,實現多渠道回收,引入價格和服務的競爭機制,以此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5.大力開發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學研究
如電池、塑膠等的無害化處理技術的研究。積極扶植垃圾回收利用的下游產業,消化和充分利用垃圾資源,為社會造福,減少二次汙染。
(三)合理分類,定期收集
建議學習國內外分類收集垃圾的先進經驗,多設分類垃圾箱,或設定期定時收集的垃圾擺放點,引進獎勵機制,按期按時投放者獎勵,否則罰款,資源垃圾投放達到一定數量者給予獎勵。定期定時分類收集垃圾的擺放點可先在規範的小區內試行,然後再向全市推廣。收集時可派監督指導員指導分類或由監督員大體分揀,這樣把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作為資源收集起來,把不可回收利用的送到垃圾場或焚燒或填埋或堆肥(危險品另外處理),既增加了社會財富,又減少了垃圾的生成,化害為利,造福人類。
1.投放和處理
垃圾投放
市民在家中或單位等地產生垃圾時,應將垃圾按本地區的要求做到分類貯存或投放,並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投放前
紙類應儘量疊放整齊,避免揉團;
瓶罐類物品應儘可能將容器內產品用盡後,清理乾淨後投放;
廚餘垃圾應做到袋裝、密閉投放。
投放時
應按垃圾分類標誌的提示,分別投放到指定的地點和容器中。玻璃類物品應小心輕放,以免破損。
投放後
應注意蓋好容器上蓋,以免垃圾汙染周圍環境,蚊蠅滋生。
垃圾收集
收集垃圾時,應做到密閉收集,分類收集,防止二次汙染環境,收集後應及時清理作業現場,清潔收集容器。
非垃圾壓縮車直接收集的方式,應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內建垃圾袋,透過保潔員密閉收集。
垃圾處理
廚餘垃圾: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分散或集中處理,通常採取堆肥、厭氧消化等生化處理方式。
其它垃圾:衛生填埋或焚燒處理。
2.部分國家的垃圾分類
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塑膠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
日本垃圾分類
初到日本的外國人,都會對其歎為觀止的垃圾分類所折服。
日本的垃圾箱
日本垃圾分類有以下幾大特點
一是分類精細,回收及時。
最大分類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類,有害類,這幾類再細分為若干子專案,每個子專案又可分為孫專案,以此類推。
可燃類:簡單講就是可以燃燒的--但不包括塑膠,橡膠製片,一般剩菜剩飯,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屬於可燃垃圾。
資源類:報紙,書籍,塑膠飲料瓶,玻璃飲料瓶
不可燃類:廢舊小家電(電水壺,收錄音機)衣物,玩具,陶瓷製品,鐵質容器。
粗大類:大的傢俱,大型電器(電視機,空調),腳踏車。
前幾年橫濱市把垃圾類別由原來的五類更細分為十類,並給每個市民發了長達27頁的手冊,其條款有518項之多。試看幾例:口紅屬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紅管屬小金屬物;水壺屬金屬物,但12英寸以下屬小金屬物,12英寸以上則屬大廢棄物;襪子,若為一隻屬可燃物,若為兩隻並且“沒被穿破、左右腳搭配”則屬舊衣料;領帶也屬舊衣料,但前提是“洗過、晾乾”。不過,這與德島縣上勝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該町已把垃圾細分到44類,並計劃到20xx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群擺放著一排分類垃圾箱,有的沒有垃圾箱而是規定在每週特定時間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點,由專人及時拉走。如在東京都港區,每週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週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週二上午收資源垃圾。很多社群規定早8點之前扔垃圾,有的則放寬到中午,但都是當天就拉走,不致汙染環境或引來害蟲和烏鴉。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當。外國人到日本後,要到居住地政府進行登記,這時往往就會領到當地有關扔垃圾的規定。當你入住出租房時,房東也許在交付鑰匙的同時就一併交予扔垃圾規定。有的行政區年底會給居民送上來年的日曆,上面一些日期上標有黃、綠、藍等顏色,下方說明每一顏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種垃圾。在一些公共場所,也往往會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別寫著:紙杯、可燃物、塑膠類,每個垃圾箱上還寫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韓文。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8
據瞭解得知我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達8.2億噸,綜合利用率約46%。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1.4億噸,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的不到10%。塑膠包裝物和農用薄膜導致的白色汙染已蔓延全國各地。隨著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處理的呼聲也逐漸高漲。根據報告,我們得知88%的市民贊成垃圾分類,但30.5%的市民在居家處理垃圾時未處理也未分類就全部投放到垃圾箱,能分類投放到垃圾箱的住戶僅佔12.5%。為什麼做不到垃圾分類呢?廣大的人民群眾知道垃圾分類對我們的重要性,及對環境有何好處嗎?在本文中,我將對以下兩個問題進行闡述並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對垃圾分類這一方案的理解問題,據瞭解垃圾處理涉及幾個環節:垃圾投放、垃圾收集、垃圾處理。是否分類可以存在與任何一個環節,由此便有了家庭垃圾的分類投放、環衛工人的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最終把垃圾分類處理。相比而言,焚燒或者填埋,屬於最後垃圾終端處理環節的技術選擇。這些聽似簡單的問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都是陌生的,甚至從政府的推廣力度和推廣的方式來看都存在許多的問題。
二.各大街道的垃圾桶存放量不夠,而且在垃圾桶的桶身上沒有明確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提示,甚至有時環衛工人都未必能夠做到,每件垃圾都按規定的可回收及不可回收來進行分類,而垃圾桶本身的供給不足,已經造成了人們對扔垃圾要扔在垃圾桶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更加別說要按分類來一件件的分好,因為在尋找垃圾桶扔垃圾的這一時間裡,人們腦中更多的思考是有垃圾桶就可以扔垃圾,而不是有了垃圾桶,我們要分類去扔。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垃圾分類這一行動遲遲不能成型呢?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透過我的調查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一、人們對政府最近決定實施垃圾分類的條例的熟知程度,據統計對政府最近決定實施垃圾分類的條例十分了解的僅佔6.38%,有所瞭解的佔55.32%,而全然不知的竟佔38.3%,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垃圾分類仍沒涉及到的市民幾乎佔去全部市民的一半。
二、各大街道的垃圾桶的存有量的問題,據市民的反應,認為垃圾桶數量比較多的佔27.66%,認為足夠的佔25.53%,而認為比較少的已經佔了總人數的46.81%。事實證明,街道的垃圾桶數量是存在絕得性的大問題的。
三、對於能否清楚分辨可回收垃圾跟不可回收垃圾的區別的,非常清楚佔14.89%,比較清楚的佔76.6%,而完全沒概念的佔8.51%。這說明市民本身的認知水平還是不錯的,但為什麼做不到垃圾分類呢?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四、這點不由得不說,就是人們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及主動性都不夠,不少人會因為懶而不進行垃圾分類,或者是想進行垃圾分類卻沒有一個適宜的環境讓他們實行。
針對以上四點如何解決,我的建議是:
一、制定出一定的方案,如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市民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市民積極參與。同時教會市民垃圾分類的知識,使市民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這對人們認知垃圾分類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二、垃圾桶的存放量是最容易解決的一個問題,只要個個所屬部門上上心,在繁華道路上每隔30米放置一個垃圾桶,並且在垃圾桶上明確標明可回收與不可回收,最好還有小提示,有哪些屬於可回收垃圾,那些屬於不可回收垃圾,這樣下來便民又便己,人們對垃圾分類,或許會感到容易辦到,從而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甚至,連我們提出的第三點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三、對於人們懶惰的天性,我們也不需強求。只要我們做好以上三點,並告訴市民們垃圾如果不分類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為了我們的家園,也為了他們自己,我想各方的積極性將會是不能忽視的!到時候,習慣就會戰勝“懶”的這一天性了。
在這裡,我想大聲的呼籲大家!城市環境人人有責!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共創美好世界!舉手之勞,變廢為寶,美化家園!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9
調查人: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人:
現在,在一些小區、花園等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五顏六色的垃圾桶,上面標明著“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廚房垃圾”等漢字,這些就是分類垃圾桶。有人可能奇怪:以前好好的什麼都投放在一個垃圾桶裡,現在怎麼又多了這麼多垃圾桶呢?那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垃圾分類的好處。
一、垃圾分類的背景
垃圾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而垃圾填埋的費用是昂貴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僅僅北京市日產垃圾就有12000噸,目前面積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環路以內有700多處,佔地500多萬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另一種垃圾處理方法就是焚燒。經過高溫焚化後的垃圾雖然不會佔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僅投資驚人,並且會增加二次汙染的風險。二噁英這一無色無味、毒性嚴重的脂溶性物質就是焚燒後產生的主要氣體
成分之一。無論填埋還是焚燒,都是對資源無謂的浪費,我們不斷地把有限的地球資源變成垃圾,又把他們埋掉或燒掉,如果在這樣下去,大自然的資源就會日益減少,人類的生活品質也會大大下降。
這樣一分析,就可以看出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汙染,還可以變廢為寶。我們知道,好的紙張是用木材造成的,一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可少砍17棵大樹,還能減少生產紙漿過程中的水汙染。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扔掉各種各樣的廢塑膠。廢塑膠處理後還可製成紐扣、筆筒等用品。廢塑膠也是煉油的好原料。有人曾經形象地將它們比作"二次油田"。1噸廢塑膠至少能回煉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二、垃圾分類的開展情況
xx小區裡是20xx年x月x日開始分發湖州市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及直運領導小組辦公室給指定小區的垃圾桶與四色垃圾袋,當天,大家都十分配合的上門詢問,刨根問底,直到明白了才走。輔導大家的志願者也非常耐心的指導大家。
一個半月後,我們又一次調查,發現大家都可以良好的將垃圾分類,除了一小部分人佔時還沒有適應,投錯了垃圾箱。不過,為大家指導的志願者卻不在,透過詢問保安,我們瞭解到了那位志願者工作了三天就再也沒有來過。
三、垃圾分類的調查情況
在透過對老年人、中年人與小孩的詢問中我瞭解到了一些資訊:大多數老人都會自覺尊守垃圾分類,將每種垃圾分得清清楚楚,而一些中年人卻並沒有十分
關注這一活動,大多數小孩可以分清可回收與廚房垃圾,但並不是十分了解其他垃圾與有毒有害垃圾。下面是大家對垃圾分類的認識情況:
比較瞭解37、86%
瞭解一些27、56%
一般瞭解28、21%
十分了解5、13%
完全不瞭解1、28%
四、垃圾分類的後續期望
總體來說,垃圾分類這一活動效果不錯,但是大家還是應該更加了解垃圾分類的好處,並且認識垃圾分類,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希望所有人都可以配合這份工作,為環保出一份力,給我們一片更藍的天,更明媚的陽光,更舒適的生活!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10
摘要: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的更加富裕了,但是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成為了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在農村裡處理方式往往是隨意堆放,沒有很好地進行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的危害是很大的,垃圾擠佔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生存空間;垃圾破壞著地球的植被、汙染著土壤、空氣和水源;垃圾嚴重著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和生活。這些引起了我們的擔憂。為此,本小4名成員開展了一個有關慈溪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的調查報告,旨在瞭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倡導同學們在生活中養成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的習慣並做好宣傳工作,同時向政府等有關部門提一些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化。
關鍵詞:農村生活垃圾 分類處理 資源化
正文:
一、課題研究內容
(一)農村有哪些生活垃圾,它們的去向如何?
(二)目前,垃圾分類處理的現狀如何?垃圾的資源化實現得怎樣?
1、對於一戶居民來說,垃圾中的廢物回收利用帶來的經濟效益有多少?人們是怎樣看待這些收益的,覺得這些經濟效益可觀嗎?
2、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垃圾中的廢物回收利用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有多少?
3、怎樣才能使垃圾中的廢物回收利用率變得更高?
(1)如何提高村民的廢物利用回收的意識?
(2)怎樣實施垃圾的分類?
(3)將垃圾分類處理後,如何將垃圾資源化?
(三)透過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提出解決農村生活垃圾的對策和建議。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步驟和程序
(一)課題研究的方法:
1、向居住在農村村民發放100份問卷調查,並收回反饋。
2、透過網路、書籍、採訪等方法,搜尋相關資料。
(二)小組成員及分工:
XX年3月中旬,確定本次小課題研究的組員,分成2個組,並分配任務。
第一組:透過網路、書籍、採訪等方法,搜尋相關資料,並制定調查問卷
透過查詢資料等,對第一組的調查問卷進行完善,並負責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及收回,統計資料等。
第二組:在第一小組的協作下,總結本次小課題研究成果。
(三)課題研究的程序:
1、XX年3月中旬,確定本次小課題研究的組員,分成2個組,並分配任務。
2、XX年4月—7月:(1)擬定調查問卷,負責發放調查問卷,統計資料,得出結論。
(2)負責採訪當地村民,調查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採訪了各界人士,讓我們瞭解到許多更權威、更有價值的資訊。
(3)查閱相關資料。
XX年8月——9月 :(1)結論彙總,總結文字材料,並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完成小課題研究的報告。
(2)把建議等彙報給相關的部門。
三、調查內容及結果
1、調查方式:向居住在慈溪市不同地方的農村村民發放100份問卷調查,實際收回100份,進行資料統計及分析。
2、調查問卷內容及資料統計如下: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問卷調查
您好,我們是慈溪陽光實驗學校的七年級學生, 我們開展此次調查,旨在瞭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並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一些意見和建議,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進一步促進新農村建設。謝謝!
第一部分 基本情況
1、您的年齡是( )
a、13~20 36% b、21~40 35% c、41~60 18% d、60以上 11%
2、您的受教育程度是 ( )
a、小學或小學以下13% b、初中41%c、高中(中專,技工,職高,技校) 22%
d、大專8% e、大學本科11% f、碩士及以上 4%
3、您目前職業是( )
a、政府工作人員 6%b、單位職工15% c、工人 9% d、農民 6%
e、個體戶24% f、學生 37% g、其他 7%
第二部分 具體內容
4、您認為你周圍的生活垃圾多嗎?( )
a、很多 23% b、較多 42% c、一般 29% d、較少4%
5、您家的主要生活垃圾是 ( )
a、廚房廢棄物(剩菜剩飯、煤灰、沒用的食材等) 51%
b、廢塑膠、廢紙、碎玻璃、碎陶瓷、碎纖維、廢電池31%
c、其他廢棄的生活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6、周圍有較固定的垃圾點嗎? ( )
a、有 47% b、較少 35% c、沒有 14%
7、垃圾點清理的狀況怎樣 ?( )
a、政府定期派人清理46% b、清理頻率低 27%
c、無人清理 10% d、 村民自發清理 11%
8、您瞭解垃圾點被清理垃圾的去向嗎? ( )
a、不瞭解 50% b、堆放到另一個大的垃圾點了23%
c、堆放到一處,然後埋到地下 3% d、送到垃圾回收處理廠了 23%
9、您的塑膠製品垃圾大多數如何處理( )
a、垃圾桶 66% b、河道中或田地間或道路旁等 7%
c、燒掉19% d、其他_____________6%
10、過期的藥物和廢舊電池如何處理 ( )
a、放置到專門的垃圾點53% b、隨意丟棄(河道中,田地間,道路旁等)9%
c、燒掉19% d、等待上門回收18% e、其他________13%
11、是否將垃圾進行分類 ( )
a、是 32% b、否 59% c、不瞭解如何分類 8%
12、你是否會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 )
a、經常 12% b、偶爾34% c、視情況而定 21%
d、很少 25% e、從不回收利用 7%
13、請問你家裡常用一次性餐具嗎? ( )
a、是 8% b、不常用 44% c、根本不用 47%
14、你知道塑膠袋及一次性餐具很難分解,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嗎?( )
a、知道 60% b、知道一點31% c、不知道,沒想過7% d、不關我事 2%
15、你願意在日常生活中用布袋代替塑膠袋,減少塑膠袋對環境的汙染嗎?( )
a、願意48% b、有人提倡,可以這樣做26%
c、感覺很不方便17% d、不願意 8%
16、如果你家附近垃圾箱功能分類,你是否願意將自家的垃圾分類投入分類箱? ( )
a、願意 59% b、基本願意 19%
c、別人怎麼樣,我就怎麼樣 12% d、費事,不管它 3%
17、您平時是否有有意識的關注過環保類報道 ( )
a、非常關注11% b、比較關注48%
c、一般不太關注36% d、非常不關注 4%
18、在您的周圍有沒有關於環保類的宣傳或活動 ( )
a、經常有27%b、偶爾聽說過 49% c、沒有見過 19% d、不清楚 4%
19、如果有是哪些部門組織的 ( )
a、政府部門45% b、民間組織 11%c、學生實踐15% d、不清楚27 %
20、您開展過或參加過類似的環保活動嗎 ( )
a、經常10% b、有過41% c、沒有 48%
四、調查問卷分析:
我們調查小組成員開展了關於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調查,目的是瞭解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現狀,透過這一次調查,經過統計資料分析得到:
我們共發放了100問卷,在被調查人群中,13~20歲佔36%,21~40歲範圍佔35%,41~60歲18%,60歲以上佔11%,在他們中,最多的是初中文化,佔全部人的41%,其次是高中,佔22%,其餘佔37%。其中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周圍的生活垃圾較多,大多數被調查者周圍有固定垃圾點,且大多有政府派人清理,這說明了政府在這一點上很為百姓著想,但是大多數被調查者不知道垃圾的去向,也有59的被調查者不將垃圾分類,這體現了人們對環保意識的淡薄,也說明了政府在這一方面需要加強對環保意識的宣傳力度。同時,59的被調查者願意在自家附近如果有垃圾桶功能分類,將自家的垃圾分類,這也說明了政府在這一方面沒有做到位。所以說,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面,最重要的在於政府和百姓的環保意識。在垃圾的分類回收利用方面,有59%的人不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僅有32%的人進行,其餘9%的人不知道如何分類。經常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佔12%,偶爾利用的佔34%。假如在家附近的垃圾功能分類。有59%的人願意將自己家的垃圾分類放入分類箱,僅有30%的人覺得費事。一次性餐具浪費資源,慶幸的是,只有9%的人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其餘91%的人不常用或根本不用。有48%的人願意用紙袋代替塑膠袋,僅有8%的人不願意。
上述資料雖然有侷限性,但我們也可以看出,垃圾回收並不普及,農村垃圾分類回收還需要更多努力,大部分人的心裡已有環保意識,也願意為環保盡一份力,但是回收箱等垃圾分類回收設施卻不多,很難支援回收。
因此,垃圾的資源化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一般垃圾的處理方法是填埋和焚燒。但是填埋,效果很慢、佔地還廣、容易對地下水產生二次汙染。焚燒、但對空氣汙染大、投資也大。所以說要使用新型的環保處理方法,比如說用環保袋,將垃圾中的有機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生物化學反應,最後形成腐殖質。
2、加強對市民的環保宣傳。在農村居民心中樹立環保意識是最根本的。對於,一戶普通人家來說,這麼廢物回收利用的方法經濟效益的確不高。但積少成多,且這一小小舉動,可以保護我們愈來愈稀少的自然資源,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為?有些人認為,回收利用這行為太過小家子氣了,可難道就為了自己的“風度翩翩”,就可以肆意浪費了嗎?還好,現代的“環保人士”“低碳達人”越來越多,回收利用能得到的經濟效益固然不多,但這一行為可以避免資源浪費,這非常重要。 回收利用對一戶人家的經濟效益固然不多,但對於社會來說,這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沒有環保意識,又何來環保呢?政府應多組織環保類活動。以加深居民的環保意識,環保靠學生並不可行,應多向各行各業的人宣傳,才可起到效果。
3、垃圾分類投放問題。在垃圾分類投放方面我市農村明顯處於落後水平,目前的現狀如何?到目前為止,政府在農村很少專門設垃圾桶,只是每家每戶自己放了一個垃圾桶,沒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區別,有的甚至連垃圾桶也沒有,隨便找一個角落的地上亂扔著。即使在很少部分地方設定垃圾桶時可回收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加之不少農民沒有把垃圾分別投放的良好習慣,大多在投放的時候不會去分類投放,最後導致清潔工收拾這些垃圾的時候發現根本沒有分類,也只能是一股腦兒的放進垃圾車中,相當於設定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的真正效果大打折扣。建議增加垃圾分類的設施。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是節約資源,減少垃圾汙染的重要途徑,很多人都聽見了垃圾回收的'口號,但沒有分類箱又有什麼用呢,即使有,少數的幾個也發揮不了作用。所以要增加設施。
4、政府應常常開展環保活動,不能因為盛行此風氣就跟風,一旦這陣風平息下來,就有停止對環保的重視。
五、收穫和反思:
1、透過這次調查和研究,讓同學們知道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上的諸多問題並提出了垃圾分類回收等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相關建議。
2、我們關於農村生活垃圾的調查問卷,可能是由於調查的人數不夠多,層次不夠廣泛,導致有些資料不準確,但也能反映一定的問題。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11
班級:
姓名:
調查人:
調查時間:
調查方式:
調查結果:
1.許多人對垃圾分類的知識不瞭解,也有的人對垃圾分類的行為不支援。
其中34.8﹪的人認為是設施不全,無法分類投放;30.9﹪的人認為是因為缺乏環保意識;13.42﹪的人表示不知道該如何分類;13.29﹪的人是因為對垃圾分類回收的益處不瞭解;3.15﹪的人覺得麻煩;2.31﹪的人是出於對職能部門不信任,認為將來還會將所有垃圾合在一起,現在分了也白分;還有2.13﹪的人認為此舉沒有意義。 2.人們對垃圾分類不瞭解的主要原因:
(1)政府沒有進行相關的宣傳和教育
(2)除了專業人士,目前中國的普通人士基本上只能憑生活經驗來區分垃圾的類別。
(3)公民環保意識不夠強3.垃圾分類的意義:(1)減少佔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2)減少環境汙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膠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膠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3)變廢為寶。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製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質也能轉化為資源,如食品、草木和織物可以堆肥,生產有機肥料;垃圾焚燒可以發電、供熱或製冷;磚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可見,消費環節產生的垃圾如果及時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好途徑。分析:
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
1.大部分人不瞭解垃圾分類
2.垃圾分類設施可能還不夠完善
3.關於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做到不夠到位針對問題的解決方法:
1.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消費者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消費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同時教會消費者垃圾分類的知識,使消費者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
2.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可將一個垃圾桶分割成幾個隔段或建立幾個獨立的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應逐步細化。垃圾分類搞得越細越精,越有利於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回收玻璃、紙、塑膠和金屬類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電池燈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須註明回收的類別和簡要使用說明,指導消費者使用。
3.改善垃圾儲運形式。對一些體積大的垃圾,應該壓縮後進行儲運。尤應注意的是,要對環衛局的垃圾回收車進行分隔式的改造,分類裝載垃圾。充分發揮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12
小時候我就一直有幾個問題不能解答:地上為什麼這麼多垃圾?這些是誰扔的?為什麼要扔呢?
帶這些疑問我到了觀音橋和樓下的空地調查了一下。
一下樓,垃圾印入眼簾,有紙、痰、還有一些食物殘渣,突然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我腦海裡出現,誰扔的這些垃圾?
經過了接時一個小時的調查,經過這條路拿著瓜子的和垃圾的有二十多個,其中有十幾個是直接把垃圾扔在地上,另外的人有些把垃圾丟在垃圾桶裡,還有些因為想丟在垃圾桶時但沒丟進的。照這樣的話,我們家園至少會變成滿地垃圾的城市。
接著,我坐輕軌到了觀音橋,我在輕軌站裡看見至少十位亂吐痰、亂扔垃圾的人,看著剛剛被清潔工打掃乾淨的地面被人們的垃圾在“汙染”忍不住有點對每天辛苦工作的清潔工有些心痛。
到了觀音橋,因為那裡人山人往在那裡觀察了大約二十分鐘就發現數不勝數的人吐痰、扔垃圾,地面快變成了垃圾堆。
我認為人們之所以會亂扔垃圾,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很懶,和他們太太太依賴清潔工了!
亂扔垃圾的行為不僅會在別人看來素質低下,還會讓地面受到細菌的“汙染”。你想想,你開開心心的出去玩,結果那裡地面上全是垃圾,你心情難道不會變差嗎?
所以,大家不要只圖一時的方便,而讓所有人都不開心。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13
一、問題的提出:
1、垃圾的大量產生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危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長,人類向大自然拋棄的廢品越來越多,大自然已經變得傷痕累累了。未經處理的工廠廢物廢渣和生活垃圾簡單露天堆放,佔用土地、破壞景觀、而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透過颳風進行空氣傳播,經過下雨進入土壤、河流或地下水源,給城市環境帶來嚴重的汙染,嚴重危害人類的生活健康。
2、垃圾處理的不重視。如何處理垃圾的分類,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本研究的目的是瞭解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並增強學生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起到宣傳垃圾分類的作用。
三、調查的方法
1、訪談法。即透過身邊的人進行訪談,瞭解他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以及做法,從而進一步瞭解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垃圾分類的做法。
2、文獻資料法。透過對圖書館以及網路文獻資料的查詢,瞭解科學的垃圾分類處理方法,併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援。
3、觀察法。透過對不同街道上人的觀察,瞭解垃圾分類處理是否人人做到。
四、調查內容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為,垃圾分類處理是否得到實施,馬路上是否存在亂扔垃圾的現象,以及大街上和小區裡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五、文獻綜述
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由於排出量大,成分複雜多樣,給處理和利用帶來困難,如不能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就會汙染環境,影響環境衛生。垃圾處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並進行無害化處理,最後加以合理的利用。當今廣泛應用的垃圾處理方法是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垃圾處理的目的是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
人類對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在規模和強度上不斷擴大。消耗資源速度也在大大加快。一方面給社會帶來了文明,提高了人們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加速了垃圾的增長,而垃圾是環境汙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放任自流。疏於管理和處理,那它就會造成公害,破壞生態環境,危及到人們的健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垃圾堆放不僅佔用地,還汙染土壤及農作物,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
2、垃圾經雨水滲瀝汙染地下水或進入地表水,造成水體汙染。80%的流行病是因此傳播的。
3、垃圾會發生自燃、自爆現象。由於堆放垃圾發酵,產生甲烷氣體爆炸。
4、塑膠袋、塑膠杯、泡沫塑膠製品等白色汙染是不易分解的。
5、危險廢物直接或間接威海人體健康。
6、亂丟、亂扔、亂吐、亂倒、亂貼現象嚴重,果皮紙屑、零食袋、檳榔渣、痰跡等汙物隨處可見;
7、垃圾亂倒亂放,舊傢俱強佔人行道;
8、撲克牌、紙牌撕碎後“天女散花”;
9、“牛皮癬”廣告、“辦證”電話無孔不入,哪裡乾淨、哪裡明亮就往哪裡鑽,且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
10、路面受廢渣土、廢建築材料汙染嚴重。
在現代化城市中,垃圾作為城市代謝的產物曾經是城市發展的負擔,世界上許多城市均有過垃圾圍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認為是最具開發潛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這既是對垃圾認識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國內外廣泛採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等,這三種主要垃圾處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環境;垃圾成份、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區別。
六、調查結果以及建議
(一)、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垃圾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產量的增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進行清運和處理,同時處理垃圾還佔用了大
量土地,儘管我們採取了深埋等方式進行處理,但垃圾仍汙染了土壤、汙染了水源、汙染了大氣,而且有礙衛生,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危機人類生命安全,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環境。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如何讓垃圾變害為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大問題,實施垃圾分類回收,變廢為寶,把垃圾這個沒有被充分利用的資源進行再利用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政府加大了整治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垃圾分類工作,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改善人居環境,建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大廈,以點帶面,帶動市民進行垃圾分類,建綠色城市,為百姓做實事,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身感責任的重大和意義,但在工作中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垃圾分類小區沒有做到真正分類。
2、垃圾分類工作認識不夠。首先各級領導的認識不夠,實施的措施、力度不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的合力。
3、垃圾分類工作宣傳力度不夠。沒有良好的社會氛圍,雖然在垃圾分類工作中採取了培訓、設立宣傳站、擺放宣傳展板、出板報、入戶進行宣傳、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對垃圾分類小區、這樣看來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一個整體的社會氛圍,一個全社會的參與。
4、各部門之間協調不夠,沒有真正意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政府對垃圾分類小區、大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於多種原因垃圾分類工作沒能真正的實施。
(二)、針對這次的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人們對垃圾拈輕怕重不分類;
2、人們沒有深刻的環保意識;並且不十分自覺的進行分類;
3、國家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
4、市面上有害垃圾太多,不知如何分類;
5、垃圾箱分類不夠完善;
6、對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不夠。
(三)、我對此做出的建議:
1、設計環保獎罰;
2、培養人民自覺的環保意識;
3、定期增多分類垃圾箱;並做好分類標誌,標明用途;
4、多搞一些環保活動,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5、加大環保宣傳力度,讓環保成為一種習慣;
6、增加相關的環保法律,並嚴格執行,打擊不環保的行為。
人類作為一種生物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從最初的茹毛飲血到現如今的萬物之靈長經歷了萬年的時間,對地球的索取從也從最初地球可以承受的範圍到如今的岌岌可危。人類在發展自身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資源都能完全應用,那些我們所不能產生效益的東西被稱之為廢物。戰爭年代,或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地球有大的威脅,但是在如今的和平大環境下,卻也有暗流湧動。人類要生存,就會有生存的副產品出現,我們稱之為垃圾,如何處理好它們,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課題,因為人類數量的極具增加,若是不能妥善地處理好,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危險的未來。
但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廢物並非真的一文不值,有害無益。世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或許如今的科技水平並不能完全地將垃圾轉化為資源,但是轉化個五六成還是做的`到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答案就是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分類則是最重要的一步。
生活垃圾可分為以下4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膠、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而廚餘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有害垃圾則是指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其他垃圾是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先不談需要特殊處理的有害垃圾以及被填埋的其他垃圾,光是那些可回收垃圾和廚餘垃圾若是處理得好就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本次的調查旨在瞭解當地對垃圾處理的現狀如何,是否進行了分類等問題。由於個人精力有限,就對家附近做了調查,調查的範圍包括:2個農村,3個高階住宅區。三個區域的選取也是考慮到了不同的生活水平居民對與垃圾分類處理的態度。雖說不能完全代表上海,但也可以管中窺豹,略具一定的代表性。
在xx村以及xx村,由於當地居民都屬於務農的,可以說是個農村。那裡真正產生的生活垃圾並不多,要煮菜,自家的院子裡摘點新鮮的瓜果就成,無需去菜場。有的垃圾也就是一些塑膠袋之類的,由於當地還在使用老虎灶與秸稈煮飯,那些塑膠也被一起焚燒掉了。而餘下的一些廚餘垃圾大部分都是直接傾倒在自留地中,由於人口不如上海稠密,所以傾倒量也沒有超出環境的自潔限度,那些廚餘類垃圾反而會慢慢變成肥料。真正如紙箱子,塑膠瓶之類的還會有人定期收取,到也不算是垃圾,已經算是被納入回收的範疇了。總之,xx村與xx村的垃圾分類處理還是很不錯的。
由於是老式居民區,建造的時間也在92年到93年,所以居民大多是xx本地人,xx人的素質還是不錯的,但是垃圾分類的問題也沒有做好。問題出在哪裡呢?整個小區,一共有6個小型垃圾站,但是其中的垃圾桶都是統一規格的黑色大垃圾桶,並沒有什麼分類的舉措,而垃圾桶內也都是一袋袋的居民的生活垃圾,並且也經常看見有拾荒者翻開居民們的垃圾袋尋找有價值的東西,十分混亂。每天早晨都會有垃圾車來將垃圾收走,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將一桶桶垃圾倒上車,也並沒有什麼分類處理。
通河三村略好,垃圾桶有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之分,但是居民們卻也還是如呼瑪二三村的一樣,將垃圾在家打包好,沒有分門別類的投入制定垃圾桶。而垃圾車更令人失望,直接囫圇將不同垃圾桶的垃圾倒入同一輛車內。
最後是高階住宅小區,其特點是居民素質比較高,物業硬體條件好。先說和欣國際花園,它在每幢居民樓樓下設有垃圾桶,但是並沒有分類。接著是寶宸怡景園和寶宸共和家園,兩者同屬寶宸集團下,其垃圾桶有兩類: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按照其上的標籤,可回收的標識:紙類等(報紙,雜誌等)、塑膠(袋,盒等)、金屬(瓶,罐等)、布類(衣,被等);其他標識:除可回收物、廢玻璃、有害垃圾以外的各種生活廢棄物。
雖然有了難得的分類,但是事實情況仍不容樂觀,依然是居民的各種袋裝垃圾在其內,所以垃圾並沒有起到分類的效果。
透過以上三個區域的調查,我發現垃圾分類的確還是存在巨大的困難和阻礙。但是總的說來,我認為可以把阻礙分為2類:來自前端的困難和來自終端的阻礙。
先說前端,即垃圾的製造方,小區以及其中的居民。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居民的環保意識更不上社會發展的大潮流。其素質與高速發展的物質生活不能很好的配合起來,不能做到屬於哪的扔哪個桶裡,比如寶宸怡景園和共和家園中,雖然有分類的垃圾桶,但當地居民依舊我行我素。第二,家庭垃圾分類有困難。我們也不能光說居民的不是,的確,如果要分類,那麼家裡就必須要準備幾個不同的垃圾桶,是挺麻煩的,但是這個我認為可以克服。第三,宣傳不夠到位。我記得在05年的時候曾經在上海颳起過一股垃圾分類的高潮,那時候有四種垃圾收集容器,分別收集有害垃圾、廢玻璃、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顏色分別為紅、綠、黑和蘭。但是現如今確不了了之。我認為應該繼續這種宣傳,至少讓我們這些生活的人們知道垃圾是如何分類的,以方便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第四,社群的硬體還是不到位,在我調查的三個區域裡,只有寶宸為首的少數社群擁有分類的垃圾桶,而其他的要麼沒有分類,要麼連垃圾桶都沒有。
然而相比較於前端的問題,終端我想才是問題的核心。在05年後四色垃圾桶時代,我就親眼見到運垃圾的工人將四個桶中的垃圾全倒進了一輛垃圾車中。這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即使被居民進行了一次分類,但最終還是被混合運走,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據我從網上不完全調查所知,上海現階段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有兩種,其一為填埋處理,其二則是焚燒發電。而這完全違背了垃圾分類的原則,一埋一燒,更是有巨大的經濟支出,據悉,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非常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450元至500元人民幣。這是一筆怎麼算都虧本的買賣。
政府雖然出臺過相關的政策,比如08年的《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管理辦法》,但是卻沒有做到真正的行之有效,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0xx年,原建設部公佈首批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名單,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和桂林成為首批試點的8個城市。10年時間,儘管各城市一直在探索,但不可否認的是,垃圾分類問題一直在“原地踏步”。
既然發現了問題,就應該解決它們。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方法是發現其中的效益。為什麼說拾荒的人是最忠實的環保主義者?因為他們可以從垃圾中發現利益。在垃圾分類的整個過程沒有形成整體產業效益,或者說是效益與投入明顯不符,當然這個和科學技術的不發達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著打通某幾個關節,比如建立大型分揀中心,建立堆肥場等。我想在如此上行下效的環境與利益的推動下我們的垃圾分類才能真正進行地有聲有色,而不是說說而已。
其次,我們可以建立有效的賞罰制度而不再僅僅依靠道德約束居民,雖然這樣的日子可能對於我們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發展為先的現狀還是有些遙遠,但也是未來可行的方法之一。
最後,我認為我們可以借鑑一些國外的垃圾處理方法:比如日本就有一個名為“夢幻島”的島嶼,而它則完全是透過處理後的垃圾填海所形成的;再說在韓國,其廚餘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進行得十分好,韓國規定,凡城市小區每幢樓前,都要設有由環保部門監製的專門盛放食物垃圾的加蓋塑膠筒。居民必須將食物垃圾在儘量脫水後倒入桶內,環衛隊在當天就將這些食物垃圾運到指定的飼料或肥料加工廠;而諸如美國,盧森堡等國,其在焚燒發電的技術方面都是位於世界前列的。總而言之,我將最後我們有待提高的地方總結為三個方面:前端,終端和科技。在前端居民主動將垃圾分門別類地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後,終端人員再將其送至不同的地方,一部分回收在利用,一部分焚燒、填埋、堆肥,當然,其中不能忽略了科技的巨大作用,至此,方能真正做到完美的垃圾處理。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14
一、問題的提出
過小路旁的餐館,不知不覺,眼前的白色垃圾明顯多了。這讓我不禁疑惑起來,這些白色垃圾是怎麼產生的?它們最後怎麼收拾?
地點:餐館附近、家中。
時間:20xx年11月22日。
方法:上網調查資料、問問家長、實地觀察記錄。
二、 調查情況及結果
是指塑膠、紙巾等垃圾組成的垃圾組。因為塑膠不容易處理,而且影響環境的美觀,而且塑膠這種化學產品是含有潛在危害的。在實地調查中我發現,之所以餐館附近如此之多的“白色垃圾山”,是因為露餐的人居多,而且一些人沒有所謂的環境保護意識,才會隨地亂丟用過的塑膠袋子或者其他的白色垃圾等。這樣的話,我認為不僅破壞了環境的美觀程度,而且汙染了環境的清潔。
三、 我的建議
1.準備好自身攜帶的垃圾袋,把用餐時所產生的白色垃圾或者其他的垃圾,都裝入所帶的垃圾袋中。裝滿後在丟在附近所在的垃圾桶或垃圾點。
2.每一個餐館都可以設定某一個地方為白色垃圾存放點,這樣有益於人們丟白色垃圾,也助於清潔工人好清掃。
最後我在此想對大家說,環境是大家共同所擁有的,不要因惡小而為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關於垃圾調查報告15
新的一年開始了,紅包頻頻地進入了同學們的口袋,裝得鼓鼓的。可是幾乎每天都有同學來到文具店,出來的時候口袋癟了,手上卻是空空如也。他們究竟是到文具店做什麼呢?
調查
每天上學放學,經過文具店,我都會刻意地觀察觀察。同學們進出文具店人流最多為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平均每個時間段會有45個同學買零食,一天下來一個文具店就有一百多個人買零食,每天約有三百多元進了商販的口袋。算上所有靠近學校的店鋪,每天約有六百多人買零食,浪費了一千多元!這是一個多大的數啊!
分析
1.同學們愛吃的零食大多名新穎,外表奇特,如:五雜串、豆腐乾、"蒜"你狠……而經過加工的小吃,味道更是無與倫比。
2.這些零食製作材料包含著許多雜質,吃多了容易產生腹瀉、胃疼、嘔吐、厭食,甚至是因零食包含成分激素過多而身體提前發育、弄壞身體的情況。
結論
小學生購買零食的主要原因有:
1.因零食味道好而瞞著父母拿,甚至是偷錢來買零食。
2.因父母過度放縱而肆無忌憚地購買零食品嚐。
3.因家庭富裕而請客,請同學吃零食。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大多數同學揮金如土,在品嚐美味零食的同時,也把父母賺錢的辛苦拋到了九霄雲外。
建議
藥監局區域性應當加強監督情況,禁止商販在銷售垃圾食品,與商販簽訂合約,制定一些具體措施,做到售賣垃圾食品必罰,舉報銷售者必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