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閱讀答案及翻譯譯文

《李光地》閱讀答案及翻譯譯文

  李光地

  李光地,字晉卿,福建安溪人。幼穎異,力學慕古。康熙九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二年,乞省親歸。十三年,耿精忠反,鄭錦據泉州,光地奉親匿山谷間,錦與精忠並遣人招之,力拒。十四年,置疏蠟丸中,遣使間道赴京師,上得疏動容,嘉其忠,擢侍讀學士。

  以父喪歸。十七年,同安賊蔡寅結眾萬餘,以白巾為號,掠安溪。光地募鄉勇百餘人扼守,絕其糧道,賊解去。十九年,授內閣學士。入對,言:“鄭錦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爭權,宜急取之。”且舉內大臣施琅習海上形勢,知兵,可重任。上用其言,卒平臺灣。

  初,畿輔屢遭水患,上以漳河與滹沱合流易氾濫,命光地導漳自故道引入運河,殺滹沱之勢。尋奏霸州等七縣因浚新河,佔民田一百三十九頃,請豁免賦額,從之。由是下流益暢,無水患。上褒其治績,擢吏部尚書。四十四年,拜文淵閣大學士。時上潛心理學,旁闡六藝,御纂朱子全書及周易折中、性理精義諸書,皆命光地校理,日召入便殿揅求探討。

  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以疾廢,命諸大臣保奏諸皇子孰可當儲位者。尚書王鴻緒等舉皇子允禩,上切責之。詢光地何無一言光地奏前皇上問臣以廢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調治天下之福臣未嘗告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稱薦多見排擠,因以撼光地。桐城貢士方苞坐戴名世獄論死,上偶言及侍郎汪霦卒後,誰能古文者,光地曰:“惟戴名世案內方苞能。”苞得釋,召入南書房。其扶植善類如此。

  五十七年,卒,年七十七。遣恆親王允祺奠醊,賜金千兩,諡文貞;使工部尚書徐元夢護其喪歸。復諭閣臣:“李光地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光地者!”(《清史稿·列傳達室第四十九》,有刪節)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遣使間道赴京師                       間道:從小路

  B.上用其言,卒平臺灣                      卒:副詞,終於

  C.皆命光地校理                                        校:考察

  D.桐城貢士方苞坐戴名世獄論死        坐:因犯罪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B.

  C.D.

  12.下列斷句恰當的一項是(   )

  A.詢光地何/無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問臣以廢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調治天下/之福臣未嘗告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稱薦/多見排擠

  B.詢光地何無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問臣/以廢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調治/天下之福/臣未嘗告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稱薦/多見排擠

  C.詢光地何/無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問/臣以廢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調治天下/之福臣未嘗告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稱薦/多見排擠

  D.詢光地何無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問臣以廢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調治/天下之福/臣未嘗告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稱薦/多見排擠

  參考答案:

  10.C(校:考訂,考證。“校理”的是古書,只能是考訂、考證,不是實地考察行為。)

  11.B(A.結構助詞“的”/代詞,B.“以”都是介詞,“因為”,C.連詞“因為”/副詞“就”,D.助詞,句中停頓無意義/代詞“的`人”。)

  12.D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李光地,字晉卿,是福建安溪人。幼時聰穎異常,致力於學習,仰慕古賢。康熙九年考中進士,量才授官為庶吉士,任命為編修。康熙十二年,李光地請求探望親人回到故鄉。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鄭錦佔據著泉州,李光地事奉親人隱藏在山谷中,鄭錦和耿精忠都派人招納李光地,李光地堅決拒絕。康熙十四年,李光地將奏疏藏在蠟丸中,派人從小路趕到京城,皇上得到奏疏十分感動,嘉獎他的忠誠,提拔他為侍讀學士。

  李光地因為父親去世而返回安溪。康熙十七年,同安的強盜蔡寅糾結一萬多人,用白頭巾作為旗號,掠奪安溪。李光地招募鄉里一百多個勇敢的人據守安溪,斷絕蔡寅的糧草通道,強盜只好撤離。康熙十九年,李光地被任命為內閣學士。他上朝問對,說:“鄭錦已經死了,他的兒子鄭克埉幼小羸弱,他的部下爭權奪利,應該趕緊攻克他。”並舉薦內大臣施琅,因為他熟悉海上的地理狀況,懂得軍事,可委以重任。皇上採納他的建議,終於平定了臺灣。

  當初,京城附近地區多次遭受水災,皇上因為漳河與滹沱河合流之處容易氾濫,命令李光地疏導漳河從舊河道引入運河,減緩滹沱河的水勢。不久李光地上奏陳述霸州等七個縣因為疏通新河道,佔民田一百三十九頃,請求豁免相應賦額,皇上准奏。從此下游更加通暢,沒有了水災。皇上褒獎李光地治理漳河與滹沱河的政績,提升他為吏部尚書。康熙四十四年,李光地被任命為文淵閣大學士。當時皇上在理學方面很用心,喜歡讀闡述六經的書,下令編纂《朱子全書》和闡述《周易》取正、宋儒的人性天理之學等精義的很多書籍,都任命李光地組織考訂整理,每天召他進便殿研究探討。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因為有病被廢除太子職位,康熙命令大臣們保舉上奏幾位皇子誰可以擔任太子。尚書王鴻緒等舉薦皇子允禩,皇上嚴詞斥責他們。皇上問李光地為什麼一言不發,李光地上奏道:“以前皇上您拿太子生病想廢除太子職位的事問臣,臣上奏說慢慢調理醫治太子的病才是天下的福氣,臣沒有告訴別人啊。”李光地被皇上這樣信任,同僚大多忌妒他,凡是李光地稱讚舉薦的人,大多被排擠,忌妒他的同僚就透過這些手段來搖動李光地的地位。桐城貢士方苞因戴名世的案件犯罪將被判決死刑,皇上有一次偶然說到侍郞汪霦死後還有誰能寫古文,李光地說:“只有戴名世一案牽涉到的方苞能寫。”方苞因此得以釋放,被召入南書房。李光地扶植好事就像這樣。

  康熙五十七年,李光地去世,享年七十七歲。皇上派恆親王允祺前往祭奠,賞賜黃金千兩,諡號為文貞;派工部尚書徐元夢護送他的靈柩回故鄉。皇上又曉諭大臣:“李光地處事謹慎、清廉勤奮,節操始終如一,學問淵博。我瞭解他最真切,理解我的人沒有超過李光地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