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高巖有鳥不知名》閱讀答案及賞析

《絕句·高巖有鳥不知名》閱讀答案及賞析

  道潛 (宋朝)

  高巖有鳥不知名,欸語②春風入戶庭

  百舌黃鸝方用事,汝音雖好復誰聽?

  【注】①道潛和蘇軾、秦觀諸人相友善。蘇軾在思想上傾向於舊黨,曾以詩諷刺新法而獲罪,道潛也曾因寫詩諷刺時政而被勒令還俗。②欸語:鳥叫的聲音。

  (1)這首詩表面寫高巖之鳥,實則是一首諷刺意味十足的政治抒情詩。試問,“高巖之鳥”“百舌黃鸝”分別代指哪兩類人? (2分)

  (2)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何特點?表現了怎樣的主題? (3分)

  參考答案

  (1)高巖之鳥比喻那些有真才實學卻隱居高山不為朝廷所用的賢能之士;百舌黃鸝比喻那些佔據高位卻沒有真才實學,排擠賢才的奸邪小人。

  (2)本詩綜合運用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塑造了一個情態可愛、依依動人的高巖之鳥的形象,並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了詩人對小人當權君子遭迫害的政治局面的強烈憤慨。(意思對即可)

  賞析:

  這是道潛的一首詩,這首詩的主要用意是譏刺朝廷專權用事的新黨,直指他們為君側的佞人。有力地抨擊了他們專恣弄權、妒才忌賢的行徑,詩中對不知名的鳥兒深表惋惜,也是對那些遭受排擠的高才遺賢寄予同情之心。

  這首詩沒有題目,作者不知所詠鳥兒的名字,其本意也不是詠鳥,詩中的政治諷刺意味雖然十分顯豁,作者還是不願直接點明,所以用“絕句”代題。

  此詩發端用敘事句法寫鳥兒居於高巖而不為人所知,其品種十分珍奇。它飛入戶庭時,與春風欵曲而語,又顯得十分親切誠摯。這句寫鳥兒情態可愛,依依動人。接著嘆息:戶庭裡得勢的是百舌和黃鵬,你唱得再好又有誰聽?這一問,表面上只是惋惜戶庭已有善鳴之鳥,異鳥飛來未必能受賞識,其實意味深長。黃鸝、百舌都是常見的鳴禽,黃鸝即黃鶯,百舌是伯勞的一種,一名反舌,能反覆其舌,在春天隨百鳥鳴叫,到夏天停止。這兩種鳥因鳴聲圓滑而常為人所畜養,它們把持歌壇,自不容珍奇的`鳥兒前來爭鳴。同時,古人認為,“反舌有聲,佞人在側”(《汲冢周書》),杜甫《百舌》詩曾藉此鳥託諷說:“百舌來何處?重重只報春。……過時如發口,君側有讒人。”直接以百舌的鳴叫來影射君側有讒佞之人。聯絡道潛的身世背景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用意是譏刺朝廷專權用事的新黨,直指他們為君側的佞人。道潛與蘇軾交好,紹聖(1094-1098)初期,蘇軾被貶往惠州,道潛也因作詩譏刺時政而得罪,被勒令還俗,編管兗州。當時新法已經變質,執掌朝政的是章惇、曾布、蔡京等一夥人。這首詩將這一夥人比作鳴聲圓滑、反覆其舌的百舌、黃鸝,不光是嘲諷他們憑著伶俐圓滑、唱得好聽而得勢一時,而且還有力地抨擊了他們專恣弄權、妒才忌賢的行徑,詩中對不知名的鳥兒深表惋惜,也是對那些遭受排擠的高才遺賢寄予同情之心。

  這首詩的客觀意義要比作者的寄意還要深廣。無名鳥兒唱得再好也無人來聽,又說明聽眾缺乏鑑別能力,既不識高低,又不辨清濁,只能欣賞百舌、黃鸝凡庸的曲調。它還聯絡到自古以來由於小人用事而致使人才受排擠、遭冷落的現象,以及由於世人鑑識力的低下而造成的曲高和寡、庸音喧擾的情況。所以,此詩雖然語淺意露,一目瞭然,卻能在多方面發人深思。

  作者簡介

  道潛(1043-1102),字參寥,杭州於潛(今浙江臨安)人。俗姓何,本名曇潛,賜號妙總大師。自幼出家。與蘇軾、秦觀友善。蘇軾被貶黃州,他曾千里探訪,與蘇軾同遊廬山。蘇軾任職杭州後,與他寫詩唱和甚多。後來蘇軾被貶到嶺南,他也因寫詩譏刺時政而受到牽連,被勒令還俗。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受詔歸還,仍削髮為僧。1106年(崇寧五年)歸老江湖。能寫文章,尤其喜好作詩,為蘇軾所稱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