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文言文閱讀答案

謝安文言文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題。

  (A)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歲時,譙郡桓彝見而嘆曰:此兒風神秀徹,後當不減王東海。及總角,神識沈敏,風宇條暢,善行書。少有盛名,時多愛慕。

  後安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湧,孫、王諸人色並遽,便唱使還。安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閒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雲: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於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

  (B)及帝崩,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將移晉室。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 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⑥存亡,在此一行。相與俱前。王之恐狀,轉見於色。謝之寬容,愈表於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桓憚其曠遠,乃趣⑦解兵。王、謝舊齊名,於此始判優劣。

  【註釋】①裒(póu):謝裒,謝安的父親。②桓彝:尚書吏部郎桓彝,桓溫的父親。③王東海:即王承,晉名臣。④總角:指童年時。⑤將無:相當於還是吧。⑥阼(zuò):國家。⑦趣:通促,趕快。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孫、王諸人色並遽(驚慌) B. 便唱使還(通倡,提議)

  C.轉見於色 (神情) D.望階趨席(奔向)

  2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4分)

  A.眾人即承響而回 挾天子而令諸侯

  B.於是審其量 未嘗不痛恨於桓靈也

  C.王之恐狀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D.乃趣解兵 凡三往,乃見

  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舟人以公貌閒意說,猶去不止。(2分)

  ②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2分)

  22.兩篇短文都體現了謝安怎樣的品質?具體表現有何不同?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9.D(3分) 20.A C (4分)

  21.①船伕因為謝安神態安閒,心情舒暢,便仍然搖船向前。(2分)

  ②桓溫埋伏好兵士,設宴大請朝中百官,想趁此機會殺害謝安和王坦之。(2分)

  22.淡定從容,有曠達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2分)。第一則表現在謝安面對大自然的'大風大浪時,別人驚慌失措,他卻神態悠閒,精神振奮,吟誦長嘯。第二則表現在謝安面對政治和命運的大風大浪時(或國家個人命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雖有性命之憂,卻神色不變,瀟灑吟誦,以自己的氣度震懾桓溫使其撤兵。(2分)(共4分,意思符合即可)

  譯文:

  (一)謝安,字安石,是謝尚的堂弟弟。他父親是謝裒,官至太常卿。4歲時,謝安被當時的尚書吏部郎桓彝(即桓溫父)看到,引得桓大人大發讚歎:這孩子風俊神清,以後肯定不遜於王東海(王東海即王承,是晉一代名臣)!稍大一些,謝安更是表現出聰慧機敏,處事沉穩,氣宇非凡,擅長行書。謝安在東山居留期間,時常和孫興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大風,浪濤洶湧,孫興公、王羲之等人都驚恐失色,便提議掉轉船頭回去。謝安這時精神振奮,興致正高,吟誦長嘯,不發一言。船伕因為謝安神態安閒,心情舒暢,便仍然搖船向前。一會兒,風勢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騷動起來,坐不住了。謝安慢條斯理地說:這樣看來,恐怕是該回去了吧?大家立即響應,就回去了。從這件事里人們看到了謝安的氣度,認為他完全能夠鎮撫朝廷內外,安定國家。

  (二)鹹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簡文帝就在憂懼中死去,(太子司馬曜即位,是為孝武帝。原來滿心期待著簡文帝臨終前會把皇位禪讓給自己的桓溫大失所望,便以進京祭奠簡文帝為由,於寧康元年(373)二月率軍來到建康城外,準備殺大臣以立成。)桓溫埋伏好兵士,設宴大請朝中百官,想趁此機會殺害謝安和王坦之。 王坦之非常驚恐,問謝安:應該採取什麼辦法?謝安神色不變,對王坦之說:晉朝的存亡,決定於我們這一次去的結果。兩人一起前去赴宴, 王坦之驚恐的狀態,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在臉色上;謝安的寬宏大量,也在神態上表示得更加清楚。他到臺階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陽書生那樣朗誦起嵇康浩浩洪流的詩篇。桓溫害怕他那種曠達的氣量,便趕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原先王坦之和謝安名望相等,透過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