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腳人黃昏師陀小說的閱讀答案總結

行腳人黃昏師陀小說的閱讀答案總結

  行腳人黃昏師陀小說閱讀答案

  師陀

  那漢子拄著行杖,走下山來,已是申末時分。山頂反耀著橘紅的光,濃紫間夾著渾灰,明暗相映。天色確實不早了。

  那是頭戴牛毛紅氈笠,身著短褐,也不怎麼幹淨,一條百衲戰帶束腰,步伐堅定落實的人。因為鞋下是釘著鋼釘的,所以走動藁藁地響。行杖搗著碎石,也咯咯有聲。那裝束,一看便知是涉過千山萬水的老行腳。但所帶行李卻萬般輕簡,肩際僅斜佩了尺把長的一個小包,其中不過是些薄衣單襪。另有一雙半舊的鞋,照所有跋涉路途的旅客的樣子,打在包裹的外面,以備不虞。

  不遠篤篤聲起處,是對面山坳間一座林子。抬頭一望,看不見什麼。知道是啄木鳥。於是拔步又往前走。腳下是半涸的溪澗,他走到水邊,身體正乏得很,這就解下包裹,把行杖倚了,揀一塊大石坐下。清洌的溪水在涓涓瀉流,碰著石塊,激起明亮的水花。水花分散作泡沫,映著霞光,宛如璣珠。璣珠夾流而下,一碰著石頭就又跳到空中,有的竟跳到這人腳邊,有的則落在所坐的石上。

  晚空瀰漫著落日的餘光,爛霞如火似煙,織遍了天空,與靜靜的溪水相輝耀。悄寂的壑谷,是已充滿了蒼茫的暮色。

  那漢子脫下鞋,在石上摔了兩下,回頭望著山嶺,也不見有人下來。接著就去了氈笠,順手扔到包袱上,取出火吸起煙來。

  這人生得好一副紫檀色瘦生的臉相。為風雨殘蝕的頑強的顏面,好像是生著一層鏽。這樣的臉,任誰都看得出是漂過大海,走過崇山,見過大的世面,因為經過風浪,被風霖摧老了的。那鎖在眉宇間的,也許不妨說是淡淡的哀愁,但也許竟是跋涉的疲倦。瞧那雙眼睛,那純黑的眼睛,定住時能自己發光,若是一霎,唔,簡直是在打閃。

  他一面吸菸,一面瀏覽著景物。啄木鳥仍在林子裡敲擊,只因天色向晚,異常急促。山谷裡也更覺荒寂。樹林上面是萬丈峭壁。峭壁的頂,像一座平臺,上面樹立石柱數株,無憑無藉。他又回頭望著過來的嶺,日光已被峭壁遮掩,雲靉靆起來,石色也難以辨識的了。

  他咳嗽了一聲,把痰啐到溪裡,看著它在水面上打了一個盤旋,夾在水花中間流去。那臉色的平靜,賽過岩石,好像對於過夜的下處極有把握,全不放在心上。

  林子裡嘆息似的響了一聲。一陣夜晚的風,正從峭壁下經過。

  他望著腳邊的溪流。溪水靜靜的流著,發出低語,水面像油一樣,起著旖旎的小縐。那淡淡的最後的霞,仍舊在小縐間發光。好像被水吸住了似的,他的兩肘支著膝蓋,凝視著奇幻的波溜。四圍暮色,青空玄渺。那菸袋裡冒出的青色的煙,在溫暖的空中卷舒,悄然消散。

  暮色中忽然響來叮叮的鈴聲,狗的吠嗥震動著溪谷。這客人驚訝的回過頭去,抬起滿溢倦意的眼。

  一個牧羊女正沿著溪走了下來。在她的前面,肚兒便便的山羊們懶懶的鳴著,或左或右,跑著一隻牧羊狗。

  “請問大姐,前去可有落腳地方嗎?”他拔下嘴裡的菸袋,打著問訊。

  那姑娘從旁邊跑過,向空中甩了一個響鞭。小狗則衝下溪去,濺起水花,快活的.洗了一個澡。上得岸去,抖下水滴,接著愜意的打著噴嚏。

  她過了溪,用鞭一指道:“那邊。”

  這樣說著,就伴了羊和狗揚長去了。一面唱著山家的歌。歌聲越唱越遠,好像是引誘著人到過夜的下處。

  這人堆起寂寞的笑臉,望著那牧羊女的影子,漸漸的消失在和溪流並行的小徑上。他喃喃地自語道:“這丫頭!”

  天色漸漸昏暗,峽谷更加靜寂。他收起菸袋,掮起包袱,拿了行杖,起身去了。那丟下的菸灰,被風吹到溪裡,同泡沫一齊流去……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底

  11.請簡要概括文中行腳人有什麼性格特點。(4分)

  12.請簡要賞析文中畫線句的修辭特色。(6分)

  13.“暮色中忽然響來叮叮的鈴聲,狗的吠嗥震動著溪谷。”請分析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分)

  14.有人認為本文具有一種富有詩意的“和諧美”,請聯絡全文,探究這種“和諧美”體現在哪幾個方面。(6分)

  行腳人黃昏師陀小說閱讀答案

  11.閱歷豐富;頑強堅定;寂寞孤獨;熱愛自然。(每點1分)

  12.比喻,把晚霞比喻成“火”、“煙”(2分)。擬人,“織”把晚霞人格化(2分)。寫出了黃昏時分晚霞的絢爛熱烈,反襯出山谷的悄寂無聲以及行腳人的孤獨寂寞(2分)。

  13.承上啟下(1分)。打破前文荒寂的氣氛,引出下文牧羊女出現的情節(3分)。

  14.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之美,痴迷於山間美景的行腳人、唱著山家歌曲的牧羊女使這一片山水多了一份靈動悠遠的韻味(2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之美,牧羊女的俏皮、行腳人的包容,使文章具有一種靈動和諧之美(2分);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之美,揮鞭的牧羊女、愜意的打著噴涕的狗和肚兒便便的山羊構成了一幅和諧富有詩意的畫面(2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