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之死》閱讀答案

《張自忠之死》閱讀答案

  在閱讀答案中最忌諱的就是不閱讀文章直接答題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張自忠之死》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張自忠之死(一)

  長江是一條鐵血的河流。70多年前有一位忠勇之將曾無聲地走過這條母親河,之所以無聲,是因為溯江而上的,是已經戰死的他。這位忠勇之將就是張自忠將軍。

  長江流域春夏之際的一個夜晚,張自忠將軍率領著只有兩千戰士的部隊渡過湖北襄河,直撲日軍主力。穿過冰冷的河水,暗夜裡行進的他心裡清楚,他要戰死在這裡。中日戰爭中最慘烈搏殺的戰場是在長江三峽東口外的鄂北。據戰報公佈,張自忠將軍生命的最後時刻,全身被數彈洞穿,可他沒有倒下,仍面對日軍揮舞著早已無彈的槍,最後幾位保護他計程車兵也全部陣亡了。日軍第三中隊長堂野射出一槍,擊中張自忠額頭,血汙糊住了將軍的眼睛,他大聲呼叫殺敵!日軍一等兵藤岡之用刺刀穿入了他的左肋。日軍驚遇鬼神,說將軍倒下時,就像一座大山崩塌。

  當天夜裡,日軍確認戰死的是33集團軍司令,一直打得他們落花流水的張自忠上將時,發出了短暫的歡呼,接下來他們一起鄭重地給張將軍敬禮。第二天,日軍又用柏木棺材埋葬了將軍,當晚他們接到總司令部命令,把張自忠的遺體運到武漢。是夜,一支中國軍隊突襲此地,發了瘋的中國軍人敢死隊衝向日本鬼子,二百多名官兵倒下,他們從敵人手中搶回了將軍的忠勇之驅。中國軍人作戰的果敢、頑強,以前所未有的火力,使日軍為之膽戰心寒。將軍以死激發了中國軍人復仇的火焰。將軍不懼死,士兵何曾怕死?正如張將軍戰前所言:“人生百年,終有一死,貴在死得其所!”他屬下計程車兵斬斷了生的念頭,毅然地衝向敵人。

  張自忠將軍的靈柩,由湖北武昌起程運往重慶,舉行國葬。當日,十萬人口的宜昌,傾城出動,萬人空巷。在將軍靈柩經過的長江邊,為他送行。日軍飛機多次在宜昌上空盤旋,十萬宜昌人眼睜睜地看著敵機,沒一人驚恐躲避。日軍看著這場面,破天荒地沒有轟炸。將軍以死拼殺沒能戰勝的敵人,顯然被將軍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所震懾。

  輪船汽笛響徹長江,載著將軍緩緩駛離宜昌碼頭遠去,駛在長江上,開向流著中華民族忠勇之士熱血的天險三峽。

  張自忠上將的遺軀經過秭歸,峽邊高山上再一次立滿了人群。這是屈原故里的鄉親,他們默默地望著。長江上傳來一首古老的歌謠,這是兩千多年前屈原的《招魂》,憑弔親人,秭歸人從來就是這麼唱著:“魂兮歸來!去君之恆幹!何為四方些?……”

  一個人把自己置於死地,將軍深義何在?一個民族,一條大江,正是有了這樣的忠勇之子,其文明才能日夜不息地流淌至今。

  張自忠之死(二)

  1933年,張將軍曾擔任喜峰口戰役的前線總指揮,令大刀隊夜襲敵營,砍下數百日軍的頭顱。這是中國軍隊首勝日軍。為此,有了《大刀進行曲》。當年這支膾炙人口的歌曲,後來被全面修改歌詞,變成了歌頌東北義勇軍和全國老百姓,殊不知,當年它是獻給第29軍大刀隊的,第二句歌詞不是“全國愛國的同胞們”,而是“29軍的兄弟們”。

  30年代中期,日本為確保“滿洲國”的軍事安全,防止蔣中正突然收復東四省,便要求在華北建立“非軍事緩衝區”,經過艱苦的談判,雙方協議,華北只留駐一支軍隊,這就是宋哲元中將駐守京津的第29軍,其中第38師師長便是張自忠少將。

  那個時候,蔣中正給這支軍隊的訓令是,“忍辱負重”,不主動打仗,也不放棄華北,與日軍做長期周旋。在全軍高階將領中,惟有張自忠儒雅周詳,他沉默寡言,身高1米80,不僅革命軍官兵敬仰他,日本軍政也很喜歡他。於是,在華北危亡的複雜局面中,張自忠被先後任命為察哈爾省主席和天津市長,艱難維繫著苦澀的'和平,不能得罪日本人,不能丟中國人的臉。對於一個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心的人,這種內心痛苦,可想而知。

  對張自忠全面的誤解,是盧溝橋事變之後。為了保全戰鬥實力,第29軍奉命南撤保定。與此同時,為了疏散和安置沒能隨軍撤離的軍人家眷,為了京津不受重大損失,也為了收殮沙場上的官兵屍體,宋哲元任命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京市長,與敵敷衍,拖延時間。

  這一次,沉默寡言的張將軍落淚了,他對秦德純副軍長說:“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漢奸了。”宋哲元長長地嘆了口氣:“唉,慷慨赴死易,臨危負重難啦!”

  果然,張自忠徹底成了眾矢之的,成了叛徒、大漢奸、賣國賊的代名詞。1937年後半年的報紙,多在痛罵他“賣國變節”,一律稱之為“張逆自忠”。那時的中國文人,凡喜歡發表言論的,沒有誰沒罵過張自忠。一些大報用醒目的大標題配文,諷刺張將軍“自以為忠”,其實是“張邦昌之後”。

  在一片痛罵聲中,張自忠始終緘默著,周旋著,估算著第29軍向目的地有序撤離的時間,努力使京津免於屠城。等到日軍要求他通電反蔣,他已完成宋哲元交給的任務,便斷然拒絕,隨後稱病,躲進德國醫院,然後騎車逃往天津,再換乘英國輪船去青島,至濟南。

  在濟南時,張自忠被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上將拘押,韓主席叫來秦德純,另派一位大員,一同押解張自忠去南京候審。火車一進徐州站,秦德純忽然發現打著白旗的 學生包圍上來,急忙令張將軍躲到廁所裡,張將軍自問無愧,不肯,被秦德純推了進去,隨手把門鎖上。學生衝上車,咆哮著要抓“漢奸張自忠”,秦德純頗費一番口舌,才把憤怒的學生騙下火車。

  這件事,對張將軍的刺激極大,讓他清醒地知道了自己的公眾形象。

  也就是從那時起,“死”這個字,頻繁出現在張將軍的腦海。

  1938年,張自忠代理第59軍軍長。在徐州會戰中,他痛殲板垣師團兩個聯隊,並銜尾急追,日進60公里,取得“臨沂大捷”,坂垣徵四郎數次羞得要自殺。在武漢會戰之後,他以一對十,擊斃日軍3位聯隊長,殲敵1萬3千人,最終挫敵潰退,贏得“鄂北大捷”。不久,張將軍再次猛衝猛打,取得 “襄東大捷”。

  不過,即使軍功在身,為民族獨立而死和為洗清自己而死,這兩種死念依然纏繞在張自忠的心底。當然,他勝利了,但他沒有死,所以老百姓和記者都已承認他確實很能打仗,可要說他是民族英雄,似乎還差得遠。很多人認為,這些勝仗,不過是在彌補他過去做過漢奸的罪過。

  1940年,日軍集中30萬兵力,猛攻湖北襄樊,張自忠不顧部下再三勸說,非要堅持讓馮治安副總司令留守,自己率區區兩個團渡河作戰。

  ……

  此時,日軍包圍圈尚有東北角一個缺口,但誰都可以突圍,惟張將軍是沒有權力撤退的,他不能因為做逃兵而勾起公眾豐富的聯想,於是,他讓蘇聯顧問和文藝兵衝出了缺口。

  下午3點,張將軍腰部中彈,右肩右腿被炮彈皮炸傷,只能臥地指揮。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將軍又中3彈,卻猛然站起,被身後的日本兵射殺,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前去,用槍托擊碎他的頭顱,把刺刀插進他的腹部……

  這一刻,張將軍知道,他絕對不再是漢奸了,他將是永遠的民族英雄。

  7。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概括和推理,正確的兩項是【 】【 】

  A。張自忠率兩千多將士渡過湖北襄河,直撲日軍主力,他心裡清楚,他必須戰死在這裡。因他先前留守華北,被迫做過些賣國之事,於心有愧,所以決意以一死來為自己正名。

  B。1933年,張自忠指揮喜峰口戰役,利用大刀隊大量砍殺日軍,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和勝利信心。著名的《大刀進行曲》是當時的音樂家奉獻給他率領的29軍將士的。其時的張將軍,在國人心中,已然是一位民族英雄。

  C。日本人在殺害張自忠將軍後,向他的遺體敬禮,並用柏木棺材埋葬他,後來又奉命準備將其遺體運往武漢。倘日軍在殺害他之前就已得知他的身份,定當敬重英雄,重演當年長坂坡曹操放趙子龍一馬的奇聞。

  D。蔣某奉行不抵抗政策,有意將華北拱手送人。來自最高層的賣國決策,是導致張自忠背上漢奸罵名的根本原因。

  E。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上,中國軍隊面對數量往往不佔優勢的日軍,常吃敗仗,原因固然很多。張自忠橫下必死的決心,手下將士,受其感染也豁出性命,先後取得“臨沂”“鄂北”“襄東”等一系列大捷。可見,當時中國軍人缺少張自忠這樣的忠勇精神,或許也是正面戰場節節潰退的原因之一。

  8。選文(二)中,張自忠留下來,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京市長,繼續與敵周旋。宋哲元對他慨嘆說:“慷慨赴死易,臨危負重難”。請結合選文中相關內容,解讀“臨危負重難”的深沉含義。

  9。兩篇選文都是記述張自忠之死,但寫法有異。請從記述內容、記述順序、語言風格三個方面中,任選兩個角度加以說明。

  10。有人說,是輿論和公眾逼死了張自忠?你是否贊同這種說法?請結合文中內容具體說明。

  參考答案:

  7。B E (選B給3分,選E給2分,選D給1分)

  8。當時的華北,面臨失守,軍人家眷需要疏散和安置,京津一帶要避免重大損失,沙場上的官兵屍體等待收殮,這些,都是當時國家的“危”。而張將軍留下來,一面要強抑國仇,巧妙與敵周旋,避免國家和百姓遭受更大損失,一面卻要承擔遭受同胞誤解,背上叛國投敵的罵名的危險,這是“負重”,也是“難”之所在。

  9。記述內容:選文(一)著重寫將軍魂斷沙場後,中國將士勇奪遺體,其靈柩由長江上溯運回重慶安葬,引來民眾祭奠的盛況。選文(二)則對將軍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由英雄變成漢奸,再由漢奸變回英雄的全過程做了比較詳細的記述。記述順序:(一)中部採用 插敘,記述張將軍犧牲的原委。(二)採用順序,從喜峰口戰役到抗戰全面爆發,再到武漢會戰,40年戰死湖北沙場,都按時間順序安排的。語言風格:(一)敘事中抒情,語帶悲憤,強烈地表達了對張自忠這位民族英雄的敬仰,以及對侵略者的仇恨。(二)的語言沉穩樸實,對張自忠將軍數年的經歷娓娓道來,重客觀表達。(意思對即可)

  10。①贊同。張自忠忍辱負重,留守華北,與敵周旋,這既是遵照上級命令列事,又是避免更大損失的救國行為,可公眾卻罵他叛徒、大漢奸、賣國賊,稱之為“張逆自忠”、“張邦昌之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端飛來的罪名,才使後來的張自忠下了必死的決心,所以大敵當前,也要不顧別人反對而孤軍深入,羊投虎口。在最後時刻,明明有東北口一個口子突圍,他卻認為自己不能撤退,因為一旦撤退,國人的口水必將再度淹死他,所以,他唯有選擇一死以證自己清白。

  ②不贊同。公眾誤解張將軍,在當時複雜危難的局勢下,原屬正常。一個軍人,一個戰場高階指揮官,自可理性待之,用自己的殺敵行為和戰功為自己正名。再說,忠勇獻身,馬革裹屍,原本是軍人職責所在。所以,張將軍的殞命,是個人的忠勇使然。

  ③辯證看待。公眾的誤解和唾罵,促使張將軍萌發了以一死來證清白的念頭,所以,他戰場殞命,與公眾的誤解唾罵存在一定因果關係,但不是必然關係。換個角度看,公眾激發了張將軍的以死報國,也意外造就了一位民族英雄,使得此後的抗戰,國民有了精神崇拜,有了榜樣模範,有利於整個抗戰的勝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