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唐詩品讀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唐詩品讀

  作品介紹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4卷。

  原文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

  作者:唐·韓愈

  周楚仍連線,川原乍屈盤。

  雲垂天不暖,塵漲雪猶乾。

  印綬歸臺室,旌旗別將壇。

  欲知迎候盛,騎火萬星攢。

  註釋

  ①李二十八:指李正封。元和十二年,正封以司勳員外郎兼侍御史,充判官、書記,從裴度東征淮西。參.見卷三三六小傳。次:途中暫駐。襄城:今河南襄城縣,唐時屬河南道汝州。此詩是元和十二年十二月,平蔡後回長安,途經襄城所作。

  ②周楚仍連線:襄城春秋時屬周地,南面與楚國方城毗鄰。仍,乃。

  ③臺室:指宰相府。臺,三臺星。唐制,元帥、都統、招討使都是臨時因戰爭需要而設定的,戰事結束則罷置。元帥、都統、招討使屬下的府僚又是主帥自行聘任的',自然也隨之罷置,所以須將印緩歸還主帥(宰相裴度)。參見《新唐書·百官志四》。

  ④將壇:指設在郾城的宣慰處置使行營。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割據。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體對照

  卷344_17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韓愈

  周楚仍連線,川原乍屈盤。

  雲垂天不暖,塵漲雪猶乾。

  印綬歸臺室,旌旗別將壇。

  欲知迎候盛,騎火萬星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