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人物事蹟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人物事蹟
1、年少輕狂
蘇東坡少年時讀了一些書,因為聰慧,常得到師長讚揚,頗為自負地在自己房前貼了一幅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後一白髮老嫗持一深奧古書拜訪蘇軾,蘇軾不識書中的字,老嫗藉此委婉批評了蘇軾,於是蘇軾把對聯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用以自勉,從此傳為佳談。
2、蘇軾欺師
蘇軾考進士,作了篇春秋文,叫《刑賞忠厚之至論》,其中有段落如下:
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四嶽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嶽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當時的判官梅聖俞,對蘇軾的文章十分讚賞,但是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皋陶是舜的司法官,跟堯有關係嗎?梅聖俞不明白這點,反覆讀過後,便去問蘇軾,蘇軾說答案在《三國志·孔融傳》中,可是梅聖俞將反反覆覆讀了很多遍後,依舊沒有發現出處,便又去問蘇軾。蘇軾只好老老實實答是自己的杜撰,梅聖俞更不解,蘇軾便說《三國志·孔融傳》中言道孔融跟曹操說商紂王將妲己賞了周公,曹操問可有此事,孔融答今日既有,古代也應該有。蘇軾便據此杜撰了這麼一個故事,這使梅聖俞更加讚賞蘇軾。
3、東坡肉
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有著名的《豬肉頌》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裡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是著名的東坡肉烹調法了。蘇東坡後來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愛戴。而這東坡肉也跟著沾光,名噪杭州,成了當地的一道名菜了。
4、蘇軾退房
蘇軾居於常州,他花掉了最後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準備擇日遷入住,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他問老婦哭什麼,老婦說,她有一處房子,相傳百年了,被不孝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是老婦所說的祖傳老屋。於是蘇軾對她說: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蘇軾當即焚燒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5、赴宴吟詩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後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餘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地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地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地端起了最後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併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臺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
6、出人頭地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讚的文風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後評了第二。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知道真實情況後歐陽修後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讚歎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該讓他出榜於人頭地,並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7、家庭聚會
蘇軾高中榜眼後,蘇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難秦少游而聞名的蘇小妹一家齊聚在花園裡慶祝,蘇軾之父蘇洵命題定以冷、香兩個字,每人寫兩句詩,要求都會合當時的情景。為起帶頭,蘇老泉緩步度到花池邊,吟道: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少遊站起來摘了瓣馨香臘梅,彈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彈遍指頭香。小妹也去摘花,少遊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卻雲:叫日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說完攤開手掌,一隻蝴蝶已被捏死。女兒特點畢露,大家都齊聲叫好。蘇軾卻用衣帶一拂石凳,騎著馬就走,蘇老泉叫道:我兒,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話音未落,蘇軾已長聲飄來兩句: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此雖為傳說,可信度不可考,但也能從中窺出蘇軾之才。
8、打餅祭佛
蘇東坡和黃庭堅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們打麵餅吃。二人商量好,這次打餅,不告訴寺中的佛印。過了一會兒,餅熟了,兩人算過數目,先把餅獻到觀音菩薩座前,殷勤下拜,禱告一番。不料佛印預先已藏在神帳中,趁二人下跪禱告時,伸手偷了兩塊餅。蘇軾拜完之後,起身一看,少了兩塊餅,便又跪下禱告說:觀音菩薩如此神通,吃了兩塊餅,為何不出來見面? 佛印在帳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與你們合夥做幾塊吃吃,豈敢空來打擾?
9、吟詩賞月
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餘,還常常開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遊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遊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誰知佛印和尚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遊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遊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鬍鬚,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黃庭堅說:好吧!蘇東坡先說:浮雲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游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蘇東坡拉著著佛印就坐,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於是,三人賞月遊湖,談笑風生。
10、東坡魚
蘇軾不僅是文學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廣聞人知的東坡肘子外,蘇學士還擅長燒魚,其烹製的魚堪稱一絕。一次,蘇軾雅興大發,親自下廚做魚,剛剛燒好,隔著窗戶看見黃庭堅進來了(黃庭堅是中國古代四大字型蔡蘇米黃宗祖之一,是蘇軾摯友,兩人經常以鬥嘴為樂)。知道又是來蹭飯揩油,於是慌忙把魚藏到了碗櫥頂部。黃庭堅進門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敢問蘇軾的蘇怎麼寫?蘇軾拉長著臉回應:蘇者,上草下左魚右禾。黃庭堅又道: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蘇軾道:也可。黃庭堅接著道:那這個魚放上邊行嗎?蘇軾道:哪有魚放上面的道理?黃庭堅指著碗櫥頂,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曉這個道理,那為何還把魚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蘇軾,這次被黃庭堅整了個十足!
11、水果和藥
蘇軾婚後不久,應邀去劉貢父家作客,才到那裡,僕人就趕來請他馬上回去,說夫人有急事。劉貢父有心諷刺,吟道:幸早裡(杏、棗、李),且從容(蓯蓉為一味中藥)。這句裡含三種果名,一種藥名。蘇軾頭也不回,蹬上馬鞍就走,邊走邊說:奈這事(柰,蘋果之屬、蔗、柿)須當歸(當歸為中藥名)。東坡居士的才思實在令人拜服。
12、生死一線
蘇軾入獄後,神宗皇帝為了試探他有沒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個小太監裝成犯人入獄和東坡同睡。白天吃飯時,小太監用言語挑逗他,蘇軾牢飯吃得津津有味,答說:任憑天公雷閃,我心巋然不動!夜裡,他倒頭睡,小太監又撩撥道:蘇學士睡這等床,豈不可嘆?蘇軾不理不會,用鼾聲回答。小太監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說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險至極啊。只要蘇軾有一點牢騷和吃不香睡不穩的異樣舉動,危在旦夕。
13、涵養
朝廷保守派復辟後,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盤被廢。此時,同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否定,應存良箅渣區別對待,因此與司馬光發生激烈衝突,再度被貶瓜州。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內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說後不服氣,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在廟裡,蘇軾從皇帝講到文武百官,從治理國家講到為人之道。和尚靜靜聽著,蘇軾見佛印一直一言不發就從心裡有點瞧不起他。心裡想:大家都說他有本事,原來草包一個,來這裡是騙幾個香火錢的吧!話題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這時候佛印問道:在先生眼裡老納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蘇軾正滿肚子鄙視,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裡看來是有本事,但那是因為他們淺薄,實際上你每天故弄玄虛,沒有真才實學,是個騙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應聲。蘇軾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來,便乘興問道:在你眼裡我蘇大學士又是一個什麼人呢?你是一個很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老納自愧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後,蘇軾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給小妹講了一遍,蘇小妹聽後笑得飯都噴出來了。蘇軾懵了忙問道:小妹為何發笑?你貶低和尚他不僅沒生氣反而把你讚揚了一番,你說誰有修養?沒有學問哪來的修養?你還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蘇軾聽後恍然大悟,從此與佛印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14、屍骨未寒
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遊覽西湖,蘇軾有心捉弄佛印,抬頭看見河邊一隻狗叼著根骨頭,便寫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將詩句丟入水中,隨即答道:水漂東坡詩(屍)。
15、東坡吃草
閒來無事,蘇軾去金山寺拜訪佛印大師,沒料到大師不在,一個小沙彌來開門。蘇軾傲聲道:禿驢何在?小沙彌淡定地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
16、對聯退敵
北宋時期,宋人屢遭遼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卻引來一遼邦使者,出上聯要宋人答對:三光日月星 。如對出下聯則撤兵議和。此聯看似簡單,實不易對。出句的數字恰與後面的'事物相符,而對句所選數字對應事物都會多於三或少於三。恰逢回京述職的蘇軾,大筆一揮,巧妙對上下聯:四詩風雅頌。該對聯妙在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因為《詩經》中有大雅、小雅,合稱為雅。加之國風、頌詩共四部分,故《詩經》亦稱四詩。對句妙語天成,遼使佩服至極。
17、三人補對
蘇軾與小妹、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 細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聯,中間卻各空一字,小妹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 , 淡月隱梅花。蘇軾則填: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小妹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 , 淡月失梅花。縱觀三人對聯,小妹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暱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18、其人之計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裡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麼?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餘。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裡有魚(餘),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19、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並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遊,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20、聯氣小妹
久未與友謀面的蘇軾邀黃庭堅來家做客,小妹見兄長親自出門迎接,便出了個上句相戲,句雲: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朋字。蘇軾知小妹是和自己開玩笑,當即對道:小妹窗前捉半風。半對雙,風對月,甚為妥貼。有趣的是,風的繁體字是風,半風即蝨,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蝨子。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21、皛飯與毳飯
蘇軾復官後,曾跟劉貢父亂侃:我在牢裡時,每天吃的是三白飯,照樣很香甜,世間美味不過如此!。劉貢父奇問什麼叫三白飯,蘇軾答道: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米飯,這就是三白。此事說過蘇軾也就忘了。一日接到劉貢父請帖,邀蘇軾去他家吃皛(xiǎo)飯。蘇軾欣然應約。但等蘇軾到了地方發現桌上只有鹽、蘿蔔、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被劉貢父戲弄了。又過了幾天,劉貢父也接到蘇軾請帖,邀他去吃毳(cuì)飯。劉貢父知道蘇軾要報復,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飯到底是什麼,最終還是去了。蘇軾陪著劉貢父從早上聊到晚上,把劉貢父餓得前胸貼後背。實在忍不住催問毳飯呢?蘇軾慢吞吞地答:鹽也毛(mǎo,(冇,沒有的意思),蘿蔔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其實你一直在享用著啊。 劉貢父驚愕之後,兩人同時大笑。
22、與王安石的矛盾
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王安石22歲考中進士,蘇軾小王安石16歲,23歲那年考中進士,兩人都被視為棟樑之才,而且皆以詩文名世。兩人真正的交鋒是從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的。當時,蘇氏兄弟服完父喪回到京師,蘇軾被任命為直史館、權開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擔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變法新政,這樣,兩個大文豪同朝為官,爭端便由此而起了。
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變不足畏的勇氣銳意改革也是令人起敬的。但關鍵的問題是,在錯綜複雜的社會情況面前,在以保守為天性,遵無動為大之教的國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改革的動作到底是激進好抑或是漸進好?王安石思想竣急,無論是起用新人,還是施行新法,都體現了大刀闊斧的超常風格。而蘇軾呢,他並非不主張變革,他只是希望不要太急了,因為法相應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因此,兩個人的政見也就鑿枘難合。
23、蘇軾與高俅
《水滸傳》第二回講述高俅的發跡史,說高俅被董將士轉薦到小蘇學士處,小蘇學士又把他介紹給了駙馬都尉王晉卿,此後結識了當時為端王的宋徽宗,最後平步青雲,做了太尉。這位小蘇學士,應該是鼎鼎大名的大蘇學士,就是人人熟知的東坡居士蘇軾。宋人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七對高俅的發跡言之較詳,再結合其他相關資料,知道高俅原本是蘇東坡府中的小吏,蘇學士見高俅的文章頗具風采,故而很欣賞他。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知府,便將他舉薦給翰林學士承旨曾布,曾布府中屬僚本已不少,所以沒有接納,蘇軾又將高俅轉而薦於駙馬都尉王晉卿。高俅在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才因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端王。事有湊巧,一個月後,哲宗駕崩,端王即皇帝位為徽宗,高俅受到徽宗的不次遷拜,數年後官至節度使,漸升為樞密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領殿前司職事,自俅始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父高敦復升為節度使,兄高伸也藉著高俅的勢焰,位居顯臣之列,其子弟皆為郎官,一門榮耀至極。
再說蘇軾由於朝廷內部黨爭,屢屢遭貶,元祐八年(1093年),宣仁皇太后崩,哲宗親政。身為舊黨人物的蘇軾知道自己的政見為新政所不容,很識趣地自請外補為中山知府。不到一年,政局變得越來越壞,紹聖元年(1094年)閏四月,朝臣彈劾他在擔任翰林學士時所作的制詞中有譏謗先朝之語,被貶為英州(今廣東省英德市)知州,還沒到任,又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於惠州。這還不算,沒過多久,他被再貶為瓊州別駕,居住在昌化軍,過著非人所居,藥餌皆無有的艱難生活,直到徽宗即位(1101年),才遇赦北歸,不久死於常州。可以說,高俅飛黃騰達之日,正是蘇軾遭遇滅頂之災之時。此後二人之間尚有何聯絡呢?《揮麈後錄》說:高俅始終對蘇軾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蘇學士獎拔之情,每當蘇軾的子孫親友來京師時,高俅都要親自撫問,贈以金銀財物,以賙濟其貧。由此看來,蘇軾把高俅薦給王晉卿,並非是由於厭惡他輕薄浮浪,恰恰是出於對他才幹的欣賞。蘇軾一生磊落豪俠,對人從不設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閒錄》說:蘇子瞻泛愛天下士,無賢不肖,歡如也。嘗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子由(其弟蘇轍,人稱小蘇學士)晦默少許可,嘗戒子瞻擇友,子瞻曰: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間的事往往就是這樣富於戲劇性,蘇軾和高俅在政治上見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徑庭,可以說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當蘇門子弟貧不能存的時候,恰恰是高俅反過來救了他們的命,使蘇軾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風,這或許正得益於蘇軾一生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對誰都以誠相待,才使得政敵也為他的寬闊襟懷所感動。
24、進京趕考
傳說宋代蘇東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風浪,誤了開考的時辰。起初主考大人不準蘇東坡入場,後來聽了蘇的訴說,頓生惻隱之心,便口誦一聯讓他對,若對得出,便允他入試。主考官出的聯是:一葉小舟,載著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到九江,十分來遲。蘇東坡不愧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應聲對出下聯: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趕過七六五個考場,四番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出句用順序,對句用倒序。有情景,有經歷,曲折而不呆板,視為巧對。
25、蘇東坡洩題之嫌
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當地人李方叔很同情他的遭遇,常去探訪,兩人結為至交。後蘇東坡被召回京,仍與李方叔書信往來,親密如前。宋元祐中,蘇東坡奉命知貢舉,李方叔也參加了考試。史書上稱:李方叔落榜,後知情者去見蘇東坡,求他給個人情,但蘇東坡沒有答應,他在寫給李方叔的信中說:君子之交,務相勉於道,不務相引於利也方叔讀後,深為感動,兩人的友誼更加深篤。
但近讀明朝胡儼所著《胡氏雜說》,卻有另一種說法。胡在書中說,蘇東坡頗為欣賞李方叔。考前某日,蘇東坡令其子蘇叔黨持一書簡給李方叔,恰值李方叔外出,李的僕人就代收了信函,放置在茶几上。隨後不久,章惇之子章持和章援來訪,李方叔仍然未歸。章持、章援二人順手在茶几上取簡拆閱,是《劉向優於揚雄論》二篇。章持、章援兄弟知其中必有訊息,於是悄悄將此書簡帶了回去,仔細研讀。
不久,蘇東坡入幃命題,果然是《劉向優於揚雄論》。榜出,章援高中第一名,章持中第十名,而李方叔竟告落第。李方叔之母嘆道:蘇公知貢舉,而吾兒竟不第,命也。蘇東坡初以為第一名必為李方叔。及至出幃,方才知道是章援,不禁大為惋惜,還寄詩給李方叔,其中有詩句說:平生浪說古戰場,遇鏡空迷日五色。也是莫可奈何解嘲的意思。《胡氏雜說》附記雲:蘇東坡此詩真跡今在南昌李士濂家,與徐鉉書稿及張即之手帖,共為一卷,字畫皆可愛也。胡儼在明亦為名儒,頗有盛譽,不像胡說之人,只是他未說明故事自何而來。
蘇東坡若真的以考題暗示於所屬意者,應該構成洩題罪。幸虧章氏兄弟只想獲第一,不想害人;若想害人,即以蘇東坡手簡持出申告,追查起來,蘇東坡縱令不死,也得流放若干年。
26、養生之道
蘇軾不僅精通中醫藥學,也是一位美食養生家。他通常會摸索出一些既能滿足美食的養生方,又治病保健。
蘇東坡常常到山野裡去發掘一些藥食兩用山草野味。一次,他走到一片稻田附近,突然看到他平常喜愛吃的野薺(荸薺),便想解解饞,於是用衣服捧著荸薺來到附近的寺院,借用灶火煮粥。
方法是將荸薺500克,大米100克,生薑適量,煮成薺羹。薺羹可以補充維C,還有清熱、利尿、平肝、和血、化痰的作用。
蘇東坡還愛吃玉糝羹(山芋煮成的)。他常常下廚自己煮著吃,並且稱這是健脾益氣的佳品。
麥門冬飲也是蘇東坡喜歡的飲品,他將麥門冬飲製成具有口腔保健、安神催眠的家常飲料。並作詩說:一枕清風值萬錢,無人肯賣北窗眠。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蘇東坡在《辟穀說》寫道:引首東望,吸初日光咽之。就是面向東方,吸納靈氣,以此來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