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倫理思想
《詩經》的倫理思想
《詩經》所倡導的孝悌忠恕思想、戀愛觀、友誼觀、家庭和諧思想、博愛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具有借鑑、指導作用。
《詩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堪稱我國先秦史詩、現實主義的韻文傑作。“詩無達詁”是一種共識,本文在前人對《詩經》中風、雅、頌各篇考察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典籍,著重從孝悌忠恕等倫理思想方面加以闡述。
一、關於孝悌
《詩經》中關於孝悌的觀念產生較早,大約是反映了西周初年已有的關於調節家庭宗族關係的範疇。“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說明周成王有信用,可為下民的模範。祭祀他的人,永遠要孝順先王,以他為榜樣。“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信、順在孝之中,孝子之誠無窮盡,永遠賜予其幸福。“豈弟(愷悌)君子”“有孝有德”,和順的君子,就是“有孝有德”的人。換句話說,肯孝順先祖而又溫文爾雅的人,就是“豈弟君子”。君子本指諸侯,在這裡成了品行高尚之人的代稱。“假哉皇考,綏予孝子。”這裡表明祭祀祖先的目的,是要藉助先祖,安撫孝子。“假哉皇考”即藉助祭祀偉大而英明的祖先的魂靈,這只是手段;“綏予孝子”即先祖的魂魄保佑我們,使我們安樂富強,這才是目的。“閔予小子……永世克孝”,與前述《小雅・雍》篇意義相同。以上是《詩經》所反映的周代關於“孝悌”的思想。這些“孝”的觀念主要體現在對先祖的祭祀上,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孝”的觀念還是有區別的。孔子的“孝”主要是指事親,他擴大了“孝”的概念。如孔子答樊遲道:“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他還在答子夏問時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所以,孔子不僅要求祭祀,而且侍奉前輩要以禮,要讓父母和祖父母先享用酒食,恭恭敬敬,如此等等才算作“孝”。《詩經》裡的“孝”是以“我”為中心,祭祀先祖的目的是為了讓先祖的靈魂保佑自己福壽安康;而到孔子、孟子時則是要求以好好奉養活著的`先輩為至孝。同是一個“孝”字,目的倒了過來,由《詩經》中的“為我”轉變成“為人”;由形式上的祭祀祖先活動為主轉變為服侍長者為主。孔子要求以在世的父祖為中心,儘可能服侍長輩,多做奉獻。“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當然,說得更具體些,就是要求繼承先祖的事業。《孟子》指出:“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這裡,孟子從反面具體論述了不孝的五種表現,說明懶惰、賭博、嗜酒、貪婪、偏愛老婆孩子、縱聲色之慾、打架鬥毆、禍害鄉里,這些都是不孝的表現。孟子還要求,盡孝悌的義務不附加任何條件,不可懷有任何個人目的。他說:“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軻在這裡所說的“仁義”和“孝悌忠恕”的意義是相通的,主要是教導貴族子弟以仁義之心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原則。他認為,做到了這一層,那就會無利而王。既然王道備而天下安泰,又何必言利?所以,孔子倡導的奉養活著的父母和老人以及孟子的照顧鰥寡孤獨的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孟子所說的“王道”就是開明君主政治下的和諧社會。現在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如果每個家庭的子女都能盡到“養老”這一份義務,那麼就給國家、社會減輕了負擔,就會使社會生活更加和諧。所以這一點至今仍應作為一項美德向青少年們提倡。
西周統治階級不僅在家庭倫理上要求“孝悌”,而且要求臣僚對國君要“無貳無虞,上帝臨女(汝)”,這就是說,不要對周王朝三心二意,懷有背叛的陰謀,並且警告對方“上帝在看著你們呢!”這實際上是“忠”的思想萌芽,只是未用此字表述。至於寬恕的思想,與不虐待俘虜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關於戀愛與友誼
戀愛是特殊的友誼,戀愛的過程是友誼和愛情發展的過程。因此,《詩經》中一些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實際上也適用於發揚友好相處的思想。例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非)報也,永以為好也。”這種“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交往方式,實際上是在敘述一種處世哲學,是在講“友誼是相互的”這一倫理思想。並且詩歌反覆強調回贈品算不上是什麼報答,而是表示友誼(或愛情)長存,要永遠友好下去。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後世常用的“投桃報李”一詞人們往往以貶義來理解,似乎這反映了世俗氣和市儈精神,其實,這比知恩不報或者對贈予無所表示的那種人格不知要高尚多少倍!“投桃報李”至今是現代國際社會交往所體現的規範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古人那種“一投一報”的素樸的平等交往,比起貪得無厭的索取行為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三、關於家庭
家庭和諧是周代先民所追求的生活境界之一。“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侮)。”附帶說一句:富有哲理意味的是,多民族的國家也是如此。當民族處於危急關頭,國內階級鬥爭往往會降到次要地位。這一再被歷史所證明。“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家室,樂爾妻帑。”這實際上是在講家庭倫理學。家庭和諧不僅是夫妻子女間和諧,而且兄弟妯娌間常聚會飲宴,兒女繞膝,更是天倫之樂。這就是“兄弟既具,和樂且孺”的本意。否則,雖有酒肉齊備,人不齊集,和樂難以深厚。家庭和諧也是友誼的特殊表現。自從私有制產生以後,“兄弟鬩於牆”、父(母)子相殘是不絕於史書的。如果沒有寬恕仁厚的情操,即使在家族內部也會出現如同《紅樓夢》中所說的,“一個個瞪得烏眼雞似的”。同樣會搞得雞飛蛋打,斷垣殘瓦。國際家庭年活動告訴人們家庭倫理的重要性。繼承先秦典籍中家庭倫理的優良成分,對於現實的社會生活仍具有建設性意義。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的健康發展、和平安定,有賴於千百萬個家庭和諧優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所以家庭教育對於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非常重要的。
四、關於民間交往與和平
從某種意義上說,周代先民已產生了嚮往和平、愛好和平的意識。“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聲。神之聽之,終和且平。”“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兩段文字就是和平思想的集中體現。兩個友好民族之間的戰爭是不可想象的,就此而言,友好是和平的同義語。
五、關於博愛
在《小雅・小宛》篇中,已有“博愛”思想的表述,體現了愛人之子如己之子的高尚意識,即“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谷似之”。大約西周晚期,出現了一些戎狄入侵的戰事,民眾失散,出現了孤兒,這時有人提倡將孤兒收為義子,要養之教之。“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就是說要勤懇地奉養雙親。“哀我填(癲)寡,宜岸宜獄”,作者痛恨濫施刑罰,陷百姓於獄的行徑,要求體恤老病孤獨。孟軻倡導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實際上與該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六、結語
孝悌忠恕是西周統治者提倡的(儘管當時還沒有“忠”這個字,但“無貳無虞”的意識可以用“忠”字來概括),友誼和愛情是民間自發出現的,而且是健康的。一千多年之後歐洲出現的“騎士之愛”與《詩經》中的“民間互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為什麼說“孝”等觀念是統治階級的?因為這些“孝”的字眼都出在“雅”或“頌”中,而“雅”“頌”大多是祭祀祖先的祭文或歌詞,這些都是由祭酒之類主持的活動。但一切事物都是互相滲透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透過家族的擴大或婚姻關係,孝悌忠恕這些觀念廣為傳播,逐漸被民間所接受。這不僅有利於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係,也有利於社會的政治安定。只要生產是發展的,政治是清廉的或具有權利制衡機制的,政治安定就符合人民利益。安定意味著和平。所以,也是為尋常百姓所歡迎的。
忠信觀念對於我們今天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仍具有現實意義。因為忠信的反面是欺詐,而欺詐就是違法。經濟詐騙也罷,偷稅騙稅也罷,都是缺乏忠信意識,也是缺乏建立文明意識。如果我們的企業家和個體工商戶都做到了義中取財,法內取利,也就是遵循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忠信原則,這樣對人對己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相反,如果靠損人利己發財致富,結果只能是作繭自縛,不僅損害企業聲譽及長遠利益,嚴重的還難逃法網。所以,“無言不仇,無德不報”,至今仍不失為普遍的生活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