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通用6篇)

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

  今天,園裡組織教師進行了培訓,內容主要是食物中毒及應急處置方法,讓我們瞭解到食物中毒的特點、食物中毒的應急措施、食物中毒的診斷和處理。若是幼兒發生了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為以上吐、下瀉、腹痛為主的急性胃腸炎症狀,嚴重者可因脫水、休克、迴圈衰竭而危及生命。此時老師千萬不能驚慌失措,應冷靜的分析發病的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時間長短,及時採取如下應急措施:催吐、導瀉、解毒。主要急救方法有:補充液體,尤其是開水或其它透明的液體;補充因上吐下瀉所流失的電解質,如鉀、鈉及葡萄糖;避免制酸劑;先別止瀉,讓體內毒素排出之後再向醫生諮詢;毋須催吐;飲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預防食物中毒的主要辦法是注意食品衛生,低溫存放食物,食前嚴格消毒徹底加熱,不食有毒的、變質的動植物和經化學物品汙染過的食品。幼兒園職工應嚴格執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嚴格把好每一個關口,才能夠給孩子們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些食物與食物同食不宜,比如雞蛋與豆漿同食不宜,蘿蔔與橘子同食不宜,柿子與白薯同食不宜,牛奶與巧克力同食不宜,牛奶、酸奶,乳酪不宜與花椰菜、黃豆、菠菜、莧菜、蕹菜等同時食用,如羊肉與西瓜;香蕉與芋頭;松花蛋與紅糖;豆腐與蜜糖;黃瓜與花生;芥菜與兔肉;狗內與綠豆;柿子與螃蟹等也不宜同時食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這些不宜同時使用的食物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俗話說“病從口入”,幼兒園重在搞好飲食衛生,以以防為主。教師平時加強對孩子的觀察,發現有幼兒臉色不對或不舒服,有嘔吐等症狀時,及時帶孩子到保健室就醫,並持續觀察孩子的後續發展情況。吃飯或喝牛奶時若有孩子說飯菜味道不對時,先讓其他幼兒停止食用,查明原因後沒有問題在使用。

  此類的培訓讓我們更加清晰明確的瞭解到食物中毒,也為今後的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2

  本次培訓,省教育廳聘請了省內知名學前教育專家和優秀幼兒園園長進行了講座與輔導。

  報到當天下午,趙桂麗處長詳盡的介紹了省委省政府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農村合格幼兒園建設工程”的背景、思路、過程及省財政扶持配送保教裝置的基本原則等,分享了工程取得的可喜成績,讓我們在慶賀幼教福氣的同時也體諒到了合格辦的辛勞與功勞;

  接下來汪麗園長以其精準的闡述和獨特的個人魅力帶領學員們分享了“戶外裝置及班級裝置的使用和管理”,兩個半天,兩場報告,無一缺席,聽完了第一場報告後,學員們對第二場報告的急急期待足以證明了報告的精彩和指導價值;

  季美香園長的報告,仔細深入地剖析了鄉鎮中心園的地位、作用和任務,進一步明確了農村園長的角色、素養和要求,季園長的報告又一次激活了在場每一位農村園長的抱負,為園長們下一步工作灌注了動力;

  曲新陵園長則形象具體地指導了電子白板、電教裝置和資訊科技裝置的使用和管理,為園長們的管理注入了新的能量,增強了科技管理、科學管理的意識;何鋒教授一一講解了多功能活動室、圖書音像資料、班級保育裝置、保健室裝置的使用和管理,尤其對幼兒園安全管理作了重點剖析和指導,真實鮮活的案例直接敲擊著每位園長的安全弦,安全工作,重如泰山。

  如此精準而詳盡的報告,如此直面而細緻的輔導,觸動著每位園長的每根神經,江蘇幼教的春天在向每一位幼教者熱情召喚,現在不動,更待何時?我在想:這樣的講座,一定要複製回去,再現它的光芒,一定要透過二次培訓的方式,讓我們幼兒園的全體教師也進行一次新的洗禮,讓每個熱愛幼教的同仁們也能如我們一樣,沐浴在幼教的明媚春光裡!

  培訓結束了,金色的陽光一路為我們送行,車尾瀰漫的是一串又一串絢爛笑容,前方播灑的儼然是一路春光燦爛!

  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3

  透過這段時間的培訓,使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同時也感責任的重大。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本階段學習的心得:

  為了提高全鎮教師的業務水平,教辦從11月中旬邀請廣東省肇慶師範學院的專家來長安給我們老師培訓,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都是很有針對性的,比如,開學的第一天文雪教授給我們講到的《學前教育理論新進展》,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的體會很深刻,他給我們帶了很多有關當前教育的新資訊,還結合了傳統教育的對比,讓我們更進一步更直觀的瞭解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

  在理解教學作用方面,我們需要警惕那種將“教學等同於發展”的錯誤觀念,這種錯誤認識的突出表現即是認為有教學的地方就必然就會有兒童的發展,事實上,完全有可能存在“有教學,但兒童並未獲得發展的情況”,教學應深入瞭解和準確把握兒童開始,教學絕對不是可以隨意安排的活動。

  在設計幼兒園教學活動上,教師應把重點放在師幼互動上,充分考慮師幼互動的方式,11月25日,在中心幼兒園學習新《綱要》,自20xx年開始實施《幼兒園教育試行指導綱要》以來,全國各地的幼兒園教育開始改革,可是我們很多老師對新《綱要》真正的精髓是什麼、對我們老師的要求又是怎樣的?理解得根本不透徹,特別是我們年輕的新老師更是不理解,可能只是聽說,透過這次的學習,讓我們對新綱要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師是解讀疑惑者,學習的方式也是灌輸式的,老師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做,完全沒有自主探討的機會,而新綱要裡面明確指出:教師是兒童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重視孩子的自主權和個性發展,並且傳統教育也忽視了孩子的情感教育,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更是要不斷的瞭解和學習新的教育信。

  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4

  xxxx年4月11日週六在XX省XX幼兒園進行一天的培訓。由於不認識路早上早早起床趕路,中午不休息繼續聽課培訓。一天下來真的有點累,但是收穫也不小。學前班的每一位老師聽了之後也都有很多感想,每個人似乎都收穫了一份喜悅。(教研會上已分享)這一天培訓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特級教師們的親和力、語言組織能力、過渡語和提問語都非常簡潔易懂、教學目標很明確。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幾點收穫吧!

  首先特級教師的課堂活而不亂,上午兩節都是中班體育課。在我的想象中體育課就是跑跑步,做做操之類沒有什麼特殊的。但是聽完上午兩節體育課之後我的感想波多。男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不僅滲透著德育教育,數學教育,還鍛鍊孩子的`對事物的反應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幫助他人的能力。整個課堂中孩子們都非常活躍,樂於參與,投入到老師所設計的環節當中。老師的表達風趣幽默,課堂活而不亂,給人一種動態美的享受。

  其次他們的過渡語簡潔有親和力。下午兩節是林老師小班的繪本課。林老師邊講邊用PPT展示繪本。剛開始林老師跟孩子們並不熟悉,但是慢慢地孩子們開始接受或者說喜歡上她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善於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用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循循善誘,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林老師講的故事非常動聽,優美,語氣和語調把握的非常到位。兩堂課聽下來都沒有一點睏意。課堂看上去就像是玩一玩而已,但是其實不然,她在課堂上教會了孩子善於發現新事物,引導孩子學會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提問孩子的方式方法獨特有趣,孩子們很容易接受並理解。並且每次跟孩子進行溝通都是蹲下來的。

  最後總結:培訓就一定會有收穫,從這次培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知道自己今後該努力的方向。希望這樣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能多一點,讓我機會開拓眼界,增長見識。

  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5

  今天是個難忘的夜晚,工作10年了,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也從來沒有受到過這樣的培訓。

  剛開始真的懷著一顆疑惑的心情去聽這個“贏在教育-卓越人生”特訓營的講座,心想什麼樣的人如此厲害,能讓人生卓越,不相信。可是透過今天一天的學習,瞭解,溝通,我真的覺得太神奇了!發自內心的佩服這位張導,他太了不起了,能把生活中人們有很多的矛盾和不快在這幾個遊戲中讓我感悟出,其實每個人都想要活的簡單,但是為什麼總是不能簡單的生活呢?就是張導所說的放下你所謂的面子、虛偽,去真誠的對待每件事情,因為本身生活是很簡單的,反而很多人就是因為好面子,內心的虛偽,往往錯過了很多選擇美好的機會,導致今天這樣子不要去責怪別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一步步選擇的結果。

  所以我悟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嘗試,學會冷靜,學會信任,學會放下面子。就像張導所說:“世界上最骯髒的東西莫過於自尊心”。所以真的想快樂就請你放下所謂你不值錢的面子。

  張導師透過遊戲讓我們感悟的:第一個遊戲看似很簡單,很簡單,但是為什麼過程就那麼的艱辛呢?剛開始大家都是你怨我,我怨你的,臉上都是滿臉的不愉快和煩躁,但是在張導的不斷提醒下我們組的成員在一次次的嘗試和努力下獲得了成功!當成功的那一刻我們是多麼的喜悅,甚至在一剎那覺得組裡的成員由剛開始的陌生一下子成了熟悉的朋友,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

  為什麼我們成功了呢?就是幹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很好的引領者,而且幹什麼事情每個人都要沉著冷靜,放下——浮躁。只要心平如鏡,專注力集中,敢於嘗試,成功會向你招手,你就是成功的主人。

  在這個世界上你必須明白:“我是一切的根源”。今天我真的感悟到想讓自己快樂的是:活在當下,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讓自己快樂!

  學前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6

  在這個充滿希望和金色的秋天,我榮幸而又興奮地來到長春,參加“國培20xx省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培訓”。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十五天快樂而又有意義的培訓學習即將結束。聆聽了優秀專家教授的精彩講評,欣賞了優秀教師的專業技能,真是收穫多多。不僅僅只是對於學前教育知識的掌握嗎,更重要的是,透過培訓我對於自己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瞭解。知道了自己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懂得了幼兒教師需要專業化,是不可替代的,就需要提高我們教師自己的專業化水平,做過研究型的幼兒教師,不斷提高文化素養,終身學習。張宇老師說,“有實力才有魅力”。這樣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

  培訓最大的感悟就是“愛”。喜歡孩子,尊重孩子,愛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喜歡你。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優點,多鼓勵、多表揚,讓幼兒有自信,感受快樂,那麼幼兒教師也會同樣感到幸福。蓋笑松教授在講解《指南》中提到,以幼兒為主體,遊戲的方式去教育幼兒,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動手操作中學習;在生活經驗中學習。在沒有接受培訓之前,心得體會幼兒教育對我們小學的轉崗教師猶如“霧裡看花”,透過培訓,才發現在我們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時,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讓幼兒度過快樂而又有意義的童年。

  轉崗培訓更加堅定了我的幼教信念。我要做幸福的幼兒教師,要讓我的寶貝們享受幸福溫暖的教育,讓我們在幼兒豁然開朗的眼神裡,在爽朗清脆的笑聲裡,在異想天開的腦袋裡,感受幼兒受教育的幸福。我要用最燦爛的笑容,給孩子一個有愛有夢的童年!

  如果有人問:“你幸福嗎?”我會驕傲地告訴她:“我很幸福,因為我擁有童心的世界,那裡是一片溫暖、神秘、純潔而又靈動的沃土,值得我用心去耕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