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生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貧困生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貧困生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貧困生的心得體會1

  在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單位在新密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下,開展了全體領導幹部職工對貧困殘疾人慰問走訪活動,雖然往年也跟隨領導下鄉慰問貧困殘疾人,但是這次慰問給我的心靈很大的觸動。在走訪過程中,能夠真正瞭解他們內心的苦,聽到他們的實話,真實瞭解他們的處境。

  1月9日上午,我們在楊理事長的帶領下,逐步對貧困殘疾人開始進行走訪慰問,當來到牛店鎮得知先去周振偉家慰問的時候我就在想去年的慰問中我就跟隨馬主任來過周振偉的家,那時候他們家剛經歷了一場火災,家裡燒的幾乎什麼都沒了。家庭非常的貧困,不知道經過1年的改善家裡什麼樣?帶著疑問來到了周振偉家,但是家裡沒人,經過打聽才知道周振偉剛好外出就醫,於是我們在門口稍微等了一會就看到他被兩個人左右扶著下了摩托車,全身抽搐地走到了屋裡。當他得知是我們殘聯來慰問他之後,他很激動,非要留我們在他們家裡多坐一會,但是我們考慮他身體的原因,經過一番詢問後瞭解了他的近期家庭及生活狀況後,我們就告辭了。

  經過了一天的慰問,看到了殘疾人貧困的家庭生活,回來後我的內心感觸很深,我一直認為隨著國家的強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惠民政策相對完善,但是仍然看到一些家庭因病因殘而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我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內疚,仔細想想自己現在的生活條件,在想想他們,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無法對比。

  平常一直在單位裡坐著,跟村裡邊一些人接觸的太少,根本不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有些只是光聽說家庭貧困,生活無法自理。

  貧困生的心得體會2

  為深入瞭解我校貧困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具體情況,讓國家、省和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到每一個深入貧困學生家庭,更好地做好貧困學生的資助和勵志教育工作,遼陽市第一高階中學近期對新申報的貧困學生家庭進行走訪。

  3月22日下午3:00,由校黨委書記王家強、副校長李延卿帶隊,分兩路對四個貧困學生家庭進行走訪,並送去了米、油等相關慰問品。其中,第一個家庭一家三口住在30平米左右的廉租房,父親打工,母親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工作,一家的生活來源只有父親1000元左右的打工收入。第二個家庭母子二人住在20平米左右的平房(屬集體房照,並且交通很不方便,要走四五十米泥濘的衚衕才能到達),父親因並身故,一家的生活來源只有母親在親戚家開的飯店打工的1000元左右的收入。

  透過這次走訪,我個人的體會和感受也很深刻。開展特困學生家訪工作不僅使貧困生這個校園裡的弱勢群體感受到了學校的關心和溫暖,也讓學校學生工作深入到了學生家庭,在切實瞭解了學生家庭生活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真正做到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達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紮紮實實的為特困生辦實事,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難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貧困生的心得體會3

  20xx年4月20日,我校教師利用休息日,分成八個小組,走訪了400多個學生家庭,但重點走訪了100多戶貧困家庭,仔細瞭解了貧困家庭的生活、工作以及子女就讀情況。這次被走訪的100多名貧困學生,是政教處在各班上報的基礎上進行初步核實確定的。他們中有的父母中一方已經去世,有的父母不幸身患重病,有的父母雙方均是殘疾人,跟爺爺奶奶生活,有的自身有些生理缺陷。走進他們的家庭,我們看到的多數是低矮的瓦房、簡陋的擺設、生活的艱辛,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樂觀向上、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和對學校對老師真誠的感謝。,

  當我們在和他們聊天問他們一些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就無意觸動了他們心靈做脆弱的那一部分。當他們流出傷心的眼淚時,我們又怎麼忍心繼續去問下去?因為他們還是十幾歲,甚至是幾歲的孩子;因為他們已經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張衡的初三學生,因為從他及她婆婆身上我真正懂得了以前讀到過的一句話“我不可以選擇怎樣生,但我可以選擇怎樣活!”。因為生活的艱辛,沒有打倒他,也沒有打倒她的親人。張衡五歲時父親不幸去世,之後母親改嫁到河南南陽,他自此就一直與70多歲的外婆相依為命,當我們問及他的家庭情況時,他淚如泉湧,泣不成聲,我們恍然大悟,不能再問了,它的外婆悲痛地告訴我們,他的學習、生活等費用僅依靠其舅舅的支撐和母親……說到這裡她已泣不成聲了。

  我們在走訪過程中,這樣的實事很多,如果不走訪,怎麼知道學生的家庭情況,學校怎麼掌握學生這些資訊?

  因此,我認為走訪這個活動要長此以往,持之以恆,才能更好地做到家庭與學校,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對這些特困學生的困難才能做最大限度準確的把黨的溫暖送給他們。

  貧困生的心得體會4

  發展農村教育,使廣大農民群眾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是實現教育公平和體現社會公正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要求。在《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中,體現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的弱勢群體——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少年兒童的充分關注。《決定》提出建立健全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制度,保障農村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對推動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目前,我國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迫切需要得到關心和資助。要在已有助學辦法的基礎上,建立和健全扶持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助學制度。到年,爭取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努力做到不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中央財政繼續設立中小學助學金,重點扶持中西部農村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逐步擴大免費發放教科書的範圍。各級政府設立專項資金,逐步幫助學校免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雜費,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學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補助。

  耿青梅是盤錦市二中初一五班的一名學生,母親在她小學的時候就去世了,家裡靠著父親一人頂著大梁,後來,父親身體也不好,常年有病。小小年級的她似乎看淡了生老病死,對前途也沒有感覺到有很大的壓力,用她的話來說,未來是不可預知的,現在能做的就是做好當前的能做好的事,不給人生留遺憾。她在和我們談話時沒有一點緊張,就讓我們覺得她像我們身邊的一個同學,一個很普通的同學。和初中生談話,很少有感覺如此親切的,一般都是被他們學校那種把學生當機器使用的制度給震撼住了。她為了節省家裡的開支,選擇了徒步上下學,每天5里路的車程也練就了她強健的體魄,她在籃球隊裡表現的很出色。在小升初的考試結束後她就巧妙的利用了假期的時間打工,在餅店當服務員。一個月就掙200元,對於她家來說200元已經是很大的收入了。在學校她擔任著班裡的生活委員,平時組織班裡的同學賣廢品勤工助學,也幫助同學在上學放學的途中採購日常用品。說實話,很佩服她,一個初中生能夠在生活的重壓下活的如此瀟灑。從她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中國外交事業的未來,她的那種闖勁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她主動提出了帶我們去找其他的幾個要走訪的同學,果斷的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她說:“我知道你們這種活動需要一個本地的嚮導,要不然會走很多彎路。我建議你們下次走訪的時候最好問到學生的家長的名字,要不然很多村裡的人都是不認識小孩子只認識家長的。”

  她陪著我們一路走村,問路,定路線,她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似乎把她當成了我們小組的成員,說說笑笑,一時間甚至忘了她那家庭的重擔,忘了她是我們走訪的一個貧困生。她向我說:“如果要選擇性資助的話,那就不要資助我吧,有更多的人比我更需要幫助。”在感受到她的真誠的同時,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魄力,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很多學生在爭取一筆助學金的時候都勾心鬥角,把自己的家庭情況寫的一窮再窮,都在那裡比窮,可是平時穿的衣服卻那麼時髦,幾天就買一件新的`。要不是這次走訪,我真的不知道什麼叫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晚上了,她留我們在她家吃飯,飯菜很樸實,洋蔥兩碗,裡面還混著很多肥肉,算是葷菜了吧,這可能是我們突然造訪他們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待水平了。她的父親都捨不得吃菜,吃了一碗白飯算是填飽肚子。後來我們才瞭解到,早上5點,她的父親就醒了,開始勞作。我實在無法感受那種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十點睡覺中間的17個小時全部用來幹農活和家務的日子。太辛苦了,真的太辛苦了,不容易的。

  現在,學校的3名老師已經和耿青梅結成了幫扶對子。天氣冷了,李飛老師把自己的棉襖、棉靴送來了;要買複習資料了,邵會老師又送來了書店的購書卡,中午的時候看見孩子就吃一個捲餅,我就會給孩子買一盒盒飯。在每年的扶貧幫困活動中我們每位老師都會資助學生100元錢,有的老師還會給更多。有時我就想“我少買一件衣服就夠耿青梅一家兩個月的生活支出了”,我就是用這種想法資助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使我班的學生沒有一名是因為貧困而輟學的。

  牛穎慧是盤錦市二中九年六班的一名學生。我們到的時候她剛洗完澡,穿了件連衣裙,很漂亮。在學校和其他普通的同學一樣,靦腆的笑容,很可愛,很燦爛,還向我要了qq號,給了我她不是貧困生的一種錯覺。我再一次錯了,她的爸爸看上去很健康,經瞭解父親是精神分裂症,是殘疾人不能在外做工,家裡的頂樑柱都失去了勞動力,這個家怎樣過日子?她的媽媽去年出去打工,但是一次車禍使她昏迷在醫院4個月。牛穎慧在學校擔驚受怕,每天除了自己的學習外還要擔心媽媽是不是會出事。也就是因為這樣,她的成績受到了影響。她沒有跟同學說她的情況,似乎也沒有跟老師說,以至於老師的都不知道她到底怎麼了,也許她覺得說了只會影響同學的學習吧。她默默著忍受著這一切,揹負了沉重的負擔。有時家裡實在拿不出錢,中午他就不吃飯,這種毅力從何而來啊?她現在一直就懸掛在輟學的邊緣,可是她要上學,她自己清楚上學是她唯一出路,千萬不能輟學。她很爭氣,在去年的期末考試中,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升入了初三。她很知道感恩,她向我們說:“我不知道學校裡面居然有這種愛心活動,我太幸運了,你們太好了,我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們。”我們跟她說這不是幸運,這是你自己爭取來的機會。退一步講,如果真的是幸運之神眷顧她,那也有他的道理,她的身後畢竟有一個脆弱的家,她的任務要比我們這些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重的多。她要擔心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身後的那個家。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只能堅定她的信心,讓她安安心心讀書。我們能做的太少太少了。

  現在,學校的3名老師已經和耿青梅牛穎慧結成了幫扶對子。有語文王老師、英語王老師。天氣冷了,王老師把自己孩子的棉襖、棉靴送來了;要買複習資料了,英語老師又送來了書店的購書卡,中午的時候看見孩子就吃一個捲餅,我就會給孩子買一盒盒飯。在每年的扶貧幫困活動中我們每位老師都會資助學生100元錢,有的老師還會給更多。有時我就想“我少買一件衣服就夠牛穎慧一家兩個月的生活支出了”,我就是用這種想法資助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使我班的學生沒有一名是因為貧困而輟學的。

  幫扶貧困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幫扶工作效果的好否直接影響我們的教學效果,影響學校的辦學質量及學校的聲譽形象。因此,幫扶貧困生的工作不容忽視,要儘早儘快減少落後面,實現良性迴圈的班級管理方式,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以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

  貧困生的心得體會5

  還記得第一天去x村的時候,那天很冷,而且更悲慘的是,卻沒有通往那個地方的車,說實話,那種情況我是真心不想去,你說大冷天的,離的那麼遠,換了誰誰都不願意。可是又一想,我是一名志願者,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再想想還有那些孩子們在等著我們,既然身為一名志願者,這些算什麼,就算有多大的困難我們也要努力克服不是嗎?所以,我堅定了自己的立場,要克服種種困難。於是,我們決定徒步前往,走了好遠好遠,就是不到,一路走來,問了一路,因為之前沒有去過不知道路,所以碰到很多麻煩。不過村民都是非常善良。在他們的熱心幫助下我們的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在村民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村裡較為貧困的一戶家庭,當我們走進那破敗的土屋中,我們一行人不禁全部沉默下來,因為很難想象在21世紀盡有如此的房屋,讓我想起車水馬龍的城市,和那些在裝置非常好的學校無憂無慮的學習的學生。而在他們的學校僅有那麼幾間快要倒塌的房屋,在那間不怎麼樣的教師聽到他們的朗朗書聲,我們幾個回訪的同學就當場哭了,他們的那種讀書的氣氛讓我們感到無地自容和無限的幸福。無地自容是因為我們很多學習在那種很優良的學校確有那麼多學生混日子。幸福因為,這真的有種溫馨的感覺。一路上,我們又進了另外幾家,訪問了其他幾位學生。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位父母都是聾啞人,他還有一位聾啞的哥哥,家裡唯一一個算得上健全的人就剩他了,當然,他也是家裡唯一一個上學的人,而且,他的學習還是相當好的,據瞭解,他可懂事了,每次放學回家,他就先寫作業,然後就幫父母幹各種活,我們很難想象,在這樣的家庭裡,無論是交流還是生活習慣上,將會有多大的困難。也很難想象,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的孩子,他的內心世界裡,究竟有多少負擔,而他的人生道路上又將有多少坎坷與磨難,這一切,他都自己承受著。這種堅強意志力,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很難做到的。比起他,說真的,我們都差之遠矣。

  在回訪期間,還遇到過很多很多的是,那些令人感動的、令人開心的事,我想,這輩子我都不會忘記,因為,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財富。過了幾天,我們根據上次回訪瞭解的情況,為孩子們買了他們需要的各種學習用品,有鉛筆、文具盒、筆記本、檯燈等等。當然,在這期間,我們也不免遇到各種困難,但是,我們還是走過來了。回去之後,我們又將這些學習用品發放到了他們手中,看著他們拿著那些文具,看著他們開心的笑容,這一刻,我真的很幸福,因為,對我們來說,這些可能都不算什麼,可是對他們就不一樣,這些都成了他們的奢侈品。之後,他們拿著自己的文具,提著帶有“xx計劃”標誌的袋子,留下了最美好的一刻。看著照片中他們笑得那麼的天真,那麼的可愛,說真的,心裡暖暖的。

  最後,我們一同唱響了“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我們都哭了。他們之所以現在能擁有這些,說到底,還是離不開那些資助他們的人。感謝他們,感謝這一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