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聽課教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小學語文聽課教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聽課教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聽課教師心得體會1
近期,我十分榮幸到示範路小學參加了特崗教師的培訓,我聆聽了陳秀芳、劉建梅兩位教師的課,這樣樸實,有趣的課,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大有收穫。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語文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更好,誰就能震懾學生的心靈。當我聽這兩位老師的課時,她們的語言親切,自然,簡潔,準確。她們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帶著學生在課文的創設的情境中遨遊,帶領學生感受課文。
二.教師教學藝術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兩位老師的語文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 深入研讀了教材。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獨具匠心,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
3、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
而在這兩位教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特別是名師們都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育局能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小學語文聽課教師心得體會2
近期,教育局組織我們在縣第三實驗小學聽了我縣兩位骨幹教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這次聽課對我來說是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藝術的魅力
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譯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董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董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著學生。董老師教學《翠鳥》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察圖畫,一邊聽老師介紹,那自然親切、簡潔準確、聲情並茂的語言把學生的思緒帶進了整篇課文的情節之中、大家都彷彿看到了一隻美麗、可愛的小翠鳥。
二、自讀感悟,寓教於樂的新式課堂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焦老師所執教的《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2、區域性分析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3、深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教學中,焦老師讓學生透過自讀邊讀邊想,將桂林山水的“靜、清、綠”的特點完整地展現給大家。而在開放引導這一環節,焦老師採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饋、多維評價、多向調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教法
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一定要樹立新理念,學習新課標,實施新課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兩位老師為突出課文的重點,突破本課的難點都運用了朗讀感悟法,指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比如:焦老師在教學“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時,讓學生合作探究,找出相關的句子,再根據學生的交流彙報作出總結:“奇、秀、險 。”最後再讓學生讀自己體會最深的句子,進行朗讀指導。 “朗讀成為語文課上最經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語文課程標準所極力倡導的。焦老師透過讓學生在讀中層層加深,層層提高,加深後再讀,再體驗,在品味中體現人文性,讓學生站在“讀者”的地位上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文字的'語言魅力。
四、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
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在這一環節中,兩位老師也都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了相應、合理的評價。只是在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方面有所欠缺。
向兩位老師學習之後,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當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讓他們從小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語文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慢慢地培養學生合作討論的方式,使自己的語文教學不斷地充實。
總之,這次聽課,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提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使自己在教學生涯中不斷地成長。
小學語文聽課教師心得體會3
我校於 4月29日開展了以“關注未來,共建和諧”面向家長的教學開放日活動。透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四位老師的課 ,被她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先用情感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她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 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韓凌燕和王豔麗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執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絡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執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在兩節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教師及家長。看到任欣和初豔麗兩位語文 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著這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任欣老師在教學《小珊迪 》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課件,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初豔麗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著學生,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初老師的課親切、自然,彰顯出多麼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四位教 師都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 教學效率,她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透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改革就是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
2、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語文聽課教師心得體會4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我校的語文優質課評選活動,期間聆聽了十幾位教師精彩的課堂教學,老師們廣博的知識,幽默風趣的語言,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真實的、情感的投入,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思維的碰撞,心靈的溝通,智慧的啟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個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從每個老師身上都學到了受益匪淺的東西。滿洪貞老師上課總是面帶微笑;李俊萍老師認真負責、組織課堂有條不紊;楊靜、孟海霞兩位老師課堂活力四射;張雋老師的學生聽話守紀律,課堂氛圍非常好;吳士英老師語態兢兢業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李寶亮老師解讀文字總有獨到之處;王耐東主任深入挖掘教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文字??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反觀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語文課沒有了語文味。這些趨勢都值得我們警惕。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一、根據課文特點,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度”
崔巒老師說:“語文課程貴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
一。”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也曾說過:“語文教學如何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起來,這的確很難,關鍵是個度的問題,所以我強調的是平衡。人文性與工具性要合二為一,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對兩位專家的話感觸頗深,猶如茅塞頓開。是呀,回顧我們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體現工具特點的是結構、語言及技巧,體現人文特點的是內容,主旨。有的文章語言雋永,有的文章內容深邃,前者可側重於工具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後者可側重於人文性,談談內涵的豐富。
二、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進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讀書不充分的現象。學生讀了書,但並沒有時間將課文所表達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頭腦裡“活”起來,沒有足夠的時間“過電影”,更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下來涵詠品味,就匆匆讓學生去談感受。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只有透過充分的讀,學生才能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從而理解文字內容,感悟文字思想,體會文字情感,認識文字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闡述的道理。所有這些唯讀為重。因為讀是對文字情感體驗和表達的最直接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能最有效地促進理解,促進感悟,並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形式把這種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如果學生理解文字內容,就會讀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會背離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師要提高對文字的解讀能力,要長文短教,抓住重點段落,找準生髮感受的語言點,這需要老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抓住這個語言點就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體驗情感,實現學生心靈與文字的深入對話,學生既掌握了學習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薰陶。
三、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
《課標》說:“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簡單一點,這句話就是說:“要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牢記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教師必須還原語文的本來面目,讓課堂教學“返璞歸真”,就是要使我們的教學重新走上樸實、紮實、真實的軌道上,在繼承傳統時,也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
小學語文聽課教師心得體會5
今天,聽了四位優秀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透過教師的推動和實施,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二、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在本次聽課活動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次聽課活動中,我認真聆聽了四位老師的示範課例,四位老師都能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展現。
三、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著四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進入切實的情景,,四位老師的設計都不一樣,但都能圍繞課文內容突出主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們聲情並茂的語言把學生的思緒拉到了課堂中。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著學生深刻感悟課文內容,理解所要表達的感情。
總之, 透過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