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2篇)
關於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2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
本年度在教學中我能夠將培訓中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夠虛心向一些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請教,積極地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並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經過培訓、實踐,既有知識上的積累,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既使觀念更新了,也將理論有所提高,現對整個學習培訓過程總結如下:本年度在教學中我能夠將培訓中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夠虛心向一些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請教,積極地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並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經過培訓、實踐,既有知識上的積累,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既使觀念更新了,也將理論有所提高,現對整個學習培訓過程總結如下:
一、更新教育觀念
校本的培訓,給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才是唯一的路!我深深地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教學理論充實自己,那麼,他的教學在達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提高了,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所以回到課堂後,我更加努力,仍不斷蒐集教育資訊,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透過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每上一節課我都認真地準備,精心設計,透過利用農遠教學資源、網路這些便捷方式來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他說,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地反思,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因此,現在,我的教學更注重反思了,我上完每節課都認真反思,反思這節課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進,寫好課後小記,單元小結。
二、做好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1、權威者轉向參與者,激勵者
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並使之逐漸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師放下權威,師長的架子,以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勇於挑戰課本,挑戰教師,挑戰權威。
2、向專家型轉變
未來教育需要“專家型”的教師,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書齋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研究。
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戰。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2
校本培訓工作是“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培訓,為了切實開展工作,我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思考當地社群和學校培訓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取的培訓。學校的生命在質量,質量的根基在教師。為了適應教育變革要求,不斷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持續和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我校在實踐中逐步建立了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以教科研為依託,不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培訓新機制。培訓計劃秉承和遵循這樣的立意和宗旨,“過去,人們將教師職業比作蠟燭,燃燒並溶化自己,照亮學生。這天,我們將教師職業比作火炬,在照亮學生的同時,點燃同仁。”大家都能在這一立足學校實際的校本培訓中共同成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成就教師的職業理想,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四年來,在培訓中,我們立足於學校發展、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基於學校的現有條件和基礎,針對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開展針對性培訓。
一、轉變培訓觀念。
由於絕大多數教師原先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培訓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培訓”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培訓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靠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統的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培訓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培訓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校對教師進行了“校本意識,校本概念”的專業性講座,又透過網路影片教育,使教師儘快熟悉了校培訓新觀念。做到人人知人人懂,為後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我們又多層面拓展課程資源支援校本培訓計劃,校本培訓在師資上堅持以校為本。在校本培訓中,我們對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潛力等關係到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給予了全方位關注,如教師的敬業精神、負職責的態度和成長目標等等。普通教師與專家的比較證明,教師的知識不僅僅有量與質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結構問題――教師所需要的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經驗性知識和背景性知識,都是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整合,而專家致力於某方面的研究,見多識廣,經驗豐富,能夠給教師帶給迅速有效的幫忙。
二、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發展的根據地在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教師專業發展的很多品質是在課堂中、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生成的。學校瞭解教師發展的需求,只有校本培訓,才能真正適合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使教師成為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走上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而校本培訓就揚長避短,很好地解決這類問題。教師長期在學校任教,教師之間、校長與普通教師之間,每人的長處、短處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輕教師課堂經驗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課的進度、學生學習用心性不能很好地調動等,校長、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就可針對這些常規問題對青年教師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這些指導能夠在課堂中、也能夠在課堂外、辦公室裡。所以,這樣的培訓模式針對性強,在某些方面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成長的主要園地,離開了課堂,教師專業化成長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的發展就成了一句空話。學校要求既要把課堂作為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課堂作為教科研的物件,以對課堂教學的研究來最佳化課堂教學,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以這一思想為指導,學校開展了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研究周,圍繞一個主題,如“三維目標的制定”和“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等,這種研究不僅僅促進了授課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提高,也促進了全組教師的共同提高。“不打招呼”聽課是我校的一種新聽課制度。目的是幫忙老師更好的改善教學,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老師更快地成長。主要程式是;沒有事先通知,校或主任直接走進課堂聽課,講什麼聽什麼,雖說對教師而言有些突然,但這既能證明一個教師的素質也能鍛鍊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我們要聽的就是沒有經過預設的課堂,要的就是一種真實的效果。力爭做到當天聽當天評。評析主要資料有:一是這節課在實現課標要求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二是教師備課熟不熟。三是教師本人的教學技能或教學藝術還需要怎樣的改善和提高等等。透過這樣的誠懇地評析,老師得到了直接有效的指導,比自己獨自在教學中“悟”,要來得快,教師也就成長得快。學校還開展了教育教學反思評比活動,即要求教師提高問題意識,善於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歸因分析,思考改善的辦法和措施。
要求每個教師每學期至少寫16篇教學手記,而且務必是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真實感受,成功的、失敗的都能夠寫,都能夠分析總結,每年收到老師的手記100多篇。學校舉行了課改研討會,透過這些立足於教育教學真實情景的研究,使老師們感受到教學研究不是抽象的,不是純理論的,離開了實踐的研究那隻能是空談,對實踐毫無指導好處。建立在這樣平臺上的研究,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作為學校管理者就應明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和教訓,都是教師教育難得的資源,成功的經驗是資源,失敗的教訓也是資源,因而教師的相互學習也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為了使老師們有更多的相互學習的機會,學校每月舉辦一次彙報課,透過聽課評課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透過各種形式的研討交流和互相學習,老師們的教育思想得到昇華,教育觀念發生轉變,師生關係有了改善,工作方法有了改善,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長了才幹,職業道德和教學水平也得到了相應提高。
三、以豐富多樣的活動用心推進校本培訓向縱深發展。
如開展讀書計劃與讀書心得、撰寫論文和教師手記、聽課計劃與交流活動,學校圖書館每週向學生開放一次,學生能夠借到自己喜歡的圖書,或是老師推薦的圖書,每讀完一本書都要寫出讀後感。並用心鼓勵教師撰寫論文,教學反思。在每個學年開展校本培訓的評選活動,根據開展狀況給予不同等第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我校還多次組織觀摩課和“教學開放周”活動,自我加壓,鍛鍊教師,磨合隊伍。
四、將課題研究納入校本培訓。
開展以課題為依託的校本培訓。我校用心組織申報國家級教育科研課題,併成立了課題小組,注意課題研究團隊與校本培訓的自然銜接,透過課題研究帶動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群體專業素質提升五、在校本培訓中一批教師快速成長。得益於校本培訓活動的大力開展,學校領導重視和支援,藉助這一校本培訓的平臺,一批教師的影響擴大,業務潛力進一步提高。老師們也更大程度地實現了教師職業理想和人生的自我價值。近年來,我校教學成績在全縣均列前茅,部分教師的論文發表在省市縣級刊物。教師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礎力量,課程改革的成敗、教育質量的高低都取決於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有了一支敬業愛生、精通教學、教風嚴謹、團結協作、勤於研究、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就有了高質量的教學,就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作為學校,只有發展老師,才能發展學生。作為校長,就應把老師的發展放在第一,教師隊伍是辦學的根本,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
總之,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形勢的變革,如何透過一系列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建立,構建一支既富有科學探索精神,又具有較強的業務水平的敬業樂教的師資隊伍,是各校管理層和全體教育工作者務必共同應對的一大主題。我們將在這一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質量,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3
“校本課程”這個概念,根據我的理解,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透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群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群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透過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以及這段時間我們對全校教師開展的校本課程培訓,我們感到,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
以下是我對校本培訓的幾點思考:
1、打破了校本課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師把校本課程看得很神秘,其實,許多學校已開設的選修課、活動課就具有校本課程的性質,只是學校和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還處於無意識狀態罷了。也就是說,許多學校往往有校本課程之“實”,而無校本課程之“名”。校本課程是開放的、多種多樣的。如研究型課程、自願報名開設的體育課選修。可以說,學校裡的課程都有校本課程的成分。因此我們說,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它並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開發校本課程影響升學率的擔心
近年來,教學向能力化、素質化、個性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各學科考試更體現了這一點,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方向正是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發校本課程不但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還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應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我們的策略是提高素質教育的結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標。
3、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得到了培養、鍛鍊和提高
教師參與課程的目的是使學校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最大程度的發展,但就教師本身而言是確立教師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課程開發的實踐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所以教師參與課程開發不僅是編制出一系列的課程文字,更重要的是參與課程開發過程本身。
4、課程觀念需更新
由於絕大多數教師原來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課程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課程”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課程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如何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5、教師的知識和技能準備有待進一步加強
校本課程開發中系統的規劃、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如何不斷強化學校和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學校教師、領導的課程開發技術,使之有課程改革的正確意識,有課程改革的願望和動力,有開發校本課程所必要的知識、技術和能力,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
6、缺乏課程專家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課程開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是課程開發走向科學、規範、完善、發展的瓶頸。
7、需要強有力的校內、校外的大力支援。即良好的校內溝通,給教師足夠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良好的計劃組織,可用的教育資源方面的資訊,外部參照系,課程理論與技術指導等方面。為教師儘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做好條件上的支援和準備。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4
在推進課程改革和實現“和美教育”的前提下,學校為教師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優質的培訓資源,我校利用培訓、聽課和聽專家講座的機會,提供平臺,讓我們努力向名師、優秀教師學習,不斷吸收別人的經驗,以豐富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發展和成功。特別是認真學習優秀教師在課堂中語言的運用,關注他們的激勵性評語。多學習他人經驗,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去實現目標。
在本次校本培訓裡,我受益匪淺!以下我就本次培訓簡要談談自己的成長收穫:
一、我對“和美教育”的理解
“和美教育”理念,就是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促進自身專業水平進一步發展,成為學生喜愛的教師。
二、透過培訓,促使自身成長
1、在學習中成長
我要利用業餘時間多閱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做好讀書筆記,使知識不斷積累,思想與時俱進,使自己的素養不斷提高。多讀書,讀好書,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例外利用週六日休息時間到進修學習再學習,學習最新的教學技術。
2、在反思中成長
沒有反思就不會有成長,堅持寫教學後記反思,在一節課後,及時記下自己教學實踐的心得體會及反思。經常上網查詢相關音樂教學錄影,學習他人的長處,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透過對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為模仿、學習,吸取他們的教學長處。例如聽取了校本培訓課堂—陳秀敏老師的數學課,縱然學科不同,但是在陳老師精彩的課堂中,我可以吸收其長處,不斷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在實踐中成長
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機會上好公開課,給自己展示的舞臺,為教學研究提供載體。
4、在總結中成長
爭取每學期做好學期工作總結,理清得失。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5
透過本學期電子白板校本培訓,我受益匪淺,充分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教學媒體的特點和重要性。培訓使我的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的角度改變了,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作為一名教師,我應以這次培訓為契機,積極接收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觀念,開闊了教學研究的視野,
目前正在進行課程改革,這樣的培訓有利於提高師生的資訊素養,把學生如何獲得知識的教學轉變為如何獲得技能的教學,逐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次培訓也改變了一部分教師對資訊科技的畏難情緒。以前,在利用資訊科技教學中總感覺不順手,關鍵是自己懂得太少,透過這次培訓,對資訊科技究竟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有了一定的思路,尤其是電子白板的直觀性和易操作性,為以後多媒體的教學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透過對電子白板的安裝和介面的認識、白板主要功能的介紹,全體教師參與,自由操作,演示實習、相互交流等環節學習,使大家感到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
一、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
二、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那樣又成了“滿堂灌”的形式;教師可以設定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這樣便又成了“滿堂問”的形式;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形式可以多樣化。
過去教學學生所見的只是教師、黑板和幾個簡單的教具,實施“一塊黑板,一隻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的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使學習人與人進行交流的工具─語言,成了枯燥的苦學。而現在,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這個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讓教學形式多樣化,擺脫千篇一律。完全可以藉助多媒體讓教學在一節課內,輕鬆地、愉快地完成。
四、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樣化。多媒體聲音、影象、動畫等讓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記憶的效果會更好,而且興趣更高。
在培訓過程中,大家深深的體會到,在教學中,我們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應該使學生在使用遠教資源時能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合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方式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索求知的慾望,提高了學生的認識程度,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識,擴大知識面,使他們增長見識。
展望未來的工作、學習之路,將是永無止境。我將努力結合所學知識做好以下工作:
1、在日常工作中把資訊化教學作為日常教學的內容,不定期的與同事交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資訊素養。
2、積極開展資訊科技和學科課程整合的實踐,探索適合我們學校實際的教學模式。提高學校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6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感工作是十分幸運的。因為學校為我們教師提供了很多學習、提高的機會,讓我受益匪淺。回想當初,“校本培訓”這個詞語作為陌生的事物進入我的思想,就像見到一個陌生人,我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陌生到認識、熟悉的過程。
在校本培訓中,我對抗逆力課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過著優越的生活,一遇到不稱心如意的事,就心煩意亂,甚至悲觀失望,以至於聽了一點不順心的話,受到老師或父母一次批評,就離家出走,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因此,如何對子女進行挫折教育,增強他們的抗挫能力,成為了教師迫切關注的一個問題。挫折承受力所包含的因素很多,並非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累,就能培養起來。同樣強度的挫折,為什麼有人能挺過來,有人挺不過來?挺過來的人不一定以前就吃過多少苦,挺不過來的人也不一定就沒吃過苦。在選擇的背後,起作用的是整個人的。比如同樣是考試失敗或受到他人羞辱,那些自我形象健康、有人可以傾訴分憂、敢於表達自己負面情緒、有幽默感的青少年,雖然也會一時情緒低落,卻很少會表現出極端的行為;而那些不喜歡自己、沒有歸屬感、沒人可以傾訴,又不知道該怎樣改變局面的青少年,很可能會立即感到絕望,從而做出令人痛心的選擇。作為教師,要教給學生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能承受挫折,以提高其對挫折的忍受能力,他們今後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戰勝困難。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用所學、所悟去審視我的教育教學,把所學的理念應用於工作實踐之中。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7
在培訓的這幾天,我的感覺是充實的,因為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裡,我們與各位同仁、專家的教學理念進行了一次次親密接觸,聽取了專家及各位同行的各種觀點和見解,反思了自己的不足。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所以我一向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經過這幾天的培訓學習,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使我更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差距與不足,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認識水平、理論水平等都有進一步的提高。
新課標更為徹底的摒棄了以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那種“學科中心論”的教學模式,更為充分地突出了教學中心是學生這一主體。同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將“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向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就學校體育目標而言,強調“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又必須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一教學理念和國際上的“人本主義”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更新了教育觀念
現代的教師應成為學生潛在品質的開發者;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成為學生的心理諮詢者和健康的引領者;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促進者、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從挖掘和理解教材中去摸索教學方法。
經過這次培訓,我覺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轉變。我深深的感覺到,作為教師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只會“傳道授業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師,只有與時俱進,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尊重學生,具有專業化知識和技能,才可以做一個好教師。
二、拓展了視野
教學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再學習,是自我矯正,不斷提高的過程。教師要學會自我反思,就會以特定的眼光給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定位,就會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們的業務素質。還能夠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我們堅信透過這次培訓,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於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
因為每一天都能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採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也許會走得很累。但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會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邊的路很長,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所謂“高山仰止,心嚮往之”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伴。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所以,對於這種學習、培訓,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價值的。
三、提高了認識
這幾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已經慢慢倦怠,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臺機器,不再有靈感。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職業,一種謀生的職業。可透過這幾天的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透過學習,讓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充溢著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說透過短短几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厚積薄發,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培訓後,我在工作中的打算是: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探討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嘗試任務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8
8月24到29日參加了合肥市屯溪路小學的校本培訓,在為期一週的培訓中既聆聽了陳罡校長講座、何炳章先生的報告,又學習了學校各職能部門的詳細工作安排,還有幸聽了一次來自全國最高學府中國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方剛教授的報告。感觸頗多,下面僅就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與大家作以交流。
陳罡校長的講座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針對學校的培養目標、校園文化、核心價值觀等方面,下半場針對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進行分組討論、小組彙報。一場報告聽下來使我對陳罡校長的學識、視野、個人魅力有了初步的瞭解。有這樣的一位年輕有為、視野開闊、學識淵博、富有人文關懷的領導必定能造就一個團結奮進的團隊,學校也一定能辦出特色,經久不衰。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對學校培養目標的認識越來越具體,不再停留於綱要和規劃中的大而全,而是學校自身獨特的、具有民族和文化特色,且是對綱要和規劃細化的人才培養目標,這樣的目標才是真實而富有生命活力的。屯小培養“博學儒雅的中國人”的學校培養目標的提出我覺得就是一個創新,有了這樣獨特的培養目標必定要有一定的校園文化做支撐,而屯小“博、雅、趣、情”的校園文化為這一獨特的培養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校是孩子的,每一個孩子都重要”這一學校核心價值觀深入到學校每一位老師的心中,作為屯小的新老師,雖然在選擇屯小之前對學校也做了很多的瞭解,也正是屯小的這一理念深深地打動了我,從事小學語文教育十幾年來,已經不再滿足於“教書”。而是在追尋一種本真的教育理念、一種真正以生為本、讓語文迴歸的一種教育。在聆聽了陳罡校長的講座和何炳章先生的講解之後,在研讀了《從教育原點出發》這本書之後,心靈上得到了震撼!這不就是我苦苦追求的教育嗎?這不就是我所向往的學校嗎?內心更加堅定了在屯小工作的信心。
一週的培訓對屯小的內部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更加理解了屯小名校的成長曆程,之所以成為名校不僅僅是因為有獨特的培養目標、校園文化、核心價值觀,同時還有一整套完備的管理制度,一群積極向上、努力奮進的領導和教師隊伍。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秉承屯小的優良傳統,為培養“博學儒雅的中國人”而努力,在“博、雅、趣、情”校園文化的薰陶下與學生一道成長,樹立“學校是學生的,每一個學生都重要!”的核心價值觀,為屯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9
透過一年的校本培訓,我收穫很多,感受很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才是唯一的路!我以前一向認為在教學上能出成績的教師就是好教師。因此我在前幾年的工作裡,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學這一塊,備課、上課、課後總結、批作業、輔導,幾乎每一天都在重複這樣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課堂後,我會更加努力,仍不斷蒐集教育資訊,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到達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透過校本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透過利用網路這便捷方式來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同時,在讀書活動中,我曾看到了這樣的話: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他說,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地反思,那麼,即使是有1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10次重複。這句話我十分喜歡,它讓我認識教師要做自己的研究,不斷地思考,對那些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事物用心地去發現,對那些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常規和說辭反覆琢磨就是研究。
我要以這年培訓為契機,找準自己前進的標杆,在今後工作中向智慧型發展,做一個勤學習、善總結的教育工作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準備。這次的學習正是一種準備,就像南極的企鵝將要上岸時,它會猛地扎進海里,奮力沉潛。這種沉潛是為了積聚上岸的力量。為了下一代的未來,讓我們不斷前行吧。
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資訊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致於落伍,教師尤其就應如此。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0
我們在學校多媒體教室聆聽幾位優秀教師的師德報告,這些優秀的教師都忠於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把精力都投入到教學當中,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奉獻著自己的一切。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在他們的身上得到詮釋。使入會每一位教師受到心靈的震撼、靈魂的洗禮。
透過學習,我對師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怎樣才能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呢?我認為:
首先,要愛崗敬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選擇了教育事業,也就意味著選擇了清貧。熱愛教育事業,認真的備好每一節課,仔細批改每一次作業,認真輔導每一個學生,不敷衍塞責。
其次,要熱愛學生。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麼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最後,要尊重學生,也就是講教育藝術。
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尊重學生的實質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1
抓好校本培訓,促進專業發展。學校是培育人的地方,對學生如此,對教師也是如此,學習是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師工作興趣和靈感的源泉。教師的真正成長不在於崗前培訓,也不在於脫產培訓,而在於教學實踐中。學校十分重視教師在實踐中的問題解決和教學反思。
一、抓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師德水平和專業水平
向抓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學校永恆的主題,追求高質量的教育才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學業發展,才能提升學校形象,才能為學生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是學校的重要資源,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抓教學質量、關鍵是教師。教師的成長不僅是個人的問題,更是促進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要積極參加以通識性和教學理念為主的培訓。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進行教材、教參、課標、學法、教法的學習探究,討論、交流並檢查考核,在教學實踐中及時應用,把先進理念轉化為具體教學行為。保證讀書時和作好讀書筆記和心得。我在教學工作這些年,常參加教學培訓,自我感覺受益匪淺,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很有作用。
二、提高教學能力
教師的專業素養還包括教學能力,組織課堂能力,評價學生能力等。
首先是博學,只有你有足夠的知識才能當一個好老師,其次就是真心的去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對得起每一位學生,再就是加強自身修養,謙虛,多跟老教師交流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1、更新理念、轉變策略——適應現代社會對教學的要求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和方法,發揮課堂教學的調控和組織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中運用自如;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同時,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2、寬鬆、和諧——創設民主教學氛圍
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育體制和要求,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工作作風,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契可夫認為:“就教學工作的效果來看,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師生之間的關係如何。”教學過程不僅是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是一種活生生的師生情感交流過程。師生之間“情不通”則“理不達”,很難實現主導與主體的緊密配合。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於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記》上說,“親其師,信其道”,而“信其道”就會產生“學其理”的積極性。學生只有對老師、對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學習的興趣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還表現在要讓學生敢於開口,樂於實踐。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
3、精講多練,重在落實——最佳化課堂教學模式
其實質是要求課堂教學要精講多練,把大量的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支配,做學習的真正主人。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靈活調整講授時間,但也不宜超過50%。精講多練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具體體現。精講,即蜻蜓點水,畫龍點睛,直截了當,不繞圈子,不說題外話;多練,即學生反覆實踐和應用,這是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重要途徑。練可以是口頭的、筆頭的,個體的或集體的,也可以是單項的或綜合的。
最新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2
今年的校本培訓和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受益匪淺,透過這次中學習,我本著認真學習,認真領會的態度,從優秀教師及學校領導們一場場精彩的教學故事演講及講座中,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教學經驗的發展與養成是與老師日常認真的教學工作分不開的。於是,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課改前相比,新課程更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常常讓我們覺得有些難以駕馭,課堂教學中過多的表現為束手無策。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教材中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讓學生自主學習,更不習慣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聽了專題講座,使我明白,我們不僅需要轉變觀念,更應該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時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應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我們要變換角色,將課堂有效地讓位給學生,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堂新課開始,可以透過新課的匯入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然後,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
二、創設良好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都是建立在學生的積極參與基礎上的。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另一方面上看,也許這只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積極參與,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細緻思考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思維的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地、認真地、縝密地思考。”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一些活動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並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互相交流、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是我們今後教學過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