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1

  過去的教育目標比較陳舊、狹窄,分科過細,忽略了各種教育的內在聯絡性、系統性。在這個環境中成長的幼兒不給他們以活動的自由、思維的自由、表達的自由,久而久之,影響了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的發展。

  一、建立新型師幼互動關係

  新《綱要》則較多的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語,這既突出了對幼兒情感、態度、興趣等方面發展的重視,也體現了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理念。“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新型師幼互動關係建立的基礎是: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一種真正的平行的橫向關係。只有教師和幼兒在這種真正平等的環境中,才能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地與教師交往,才能形成互動關係。

  二、關愛、尊重幼兒,促進幼兒成長,為其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每一個教師都必須真誠地關心和熱愛幼兒,並且是每一名幼兒。這是作為專業教育者必備的,也是專業教育者與非專業教育者(如家長)的首要區別。被尊重是幼兒的權利與成長的需要。幼兒無論怎麼不成熟,都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和權利的主體,他們和成人一樣擁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興趣和需求。以幫助幼兒充分認識自己,鍛鍊並增強他們的優勢和信心,促進每一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富有個性地發展。

  新《綱要》自始至終貫徹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精神,而且強調“幼兒園教育是人一生髮展的基礎”。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把幼兒作為一個年幼的個體來培養,而且要把幼兒作為一個成長中的個體、未來的社會成員來培養,對幼兒一生的學習和發展負責,為其一生成長奠定基礎。

  三、具備全面、正確瞭解幼兒和有效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

  教師必須具備正確、全面地瞭解兒童發展的能力。這是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首要前提。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就會不瞭解或忽視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或規律,易導致教育過程中的失誤或矛盾衝突等,顯然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教師對幼兒全面、正確的瞭解,既可來自書本知識和聽課,更需要來自於自身工作經驗的積累,來自於與幼兒共同生活、交往和教育互動這一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反思、改進。

  教師還應具備有效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過去,我們總是在找教材、用教材,卻忽略了孩子們真正需要什麼,也忽略了所選所用教材的適宜性--即是否適合本班幼兒發展的需要。透過對《綱要》的學習和領悟,在選擇教育內容上我們有了新的認識。從孩子們的眸子、興趣和需求中找到了孩子們渴求的知識。這正是一名教育者所需要的“眼光”。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是短暫的.,不能更深入地開展主題,只能停留在表面。

  四、具備創設支援性環境的能力

  教師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豐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動環境,以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還要為幼兒創設充滿關愛、溫暖、尊重的具有支援性的精神心理環境,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綱要》指出,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和每一個孩子交往,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同時注意積極地調整週圍人對幼兒的評價,給幼兒積極、健康、支援、溫暖的成長環境。

  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只有在正確把握幼兒學習方式的基礎上,才將避免或再次發生過去歷次教育改革在兩極價值取向上的偏頗,力圖在教育目的與幼兒發展規律之間尋求平衡點,揭示“控制幼兒”與“放任幼兒”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絡性,教育改革正在逐步興起,從根本上促進幼兒發展,體現《綱要》“以幼兒發展為本”提倡終身教育的這一理念。

  《幼兒園教師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2

  在園領導與課題組的的組織帶動下,我認真學習了《綱要》,深刻領會《綱要》的最新精神,更深刻地感覺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認識上更上一層樓。在學習中讓我感想頗多的是《綱要》中的總則中的第五條,其內容是:規定了幼兒園教育的內部原則,即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活動,如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等等,並且提出了“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的要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要善於順應幼兒的性情,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要學會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積極的氣氛和情境,將每一個教學過程視為師、幼雙方一次心靈的對話,敞開心扉,讓幼兒在遊戲中無拘無束地交流,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讓幼兒在愉快的學習中求得發展。所以,我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說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周圍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環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並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群。

  當前,我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由於家庭的過度呵護,電視電腦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於親近自然和社會交往的居住環境等,使幼兒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狹窄,越來越虛擬化。透過環境相互作用獲得經驗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使幼兒變得依賴與被動。因此,《綱要》大力提倡幼兒環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和長遠發展意義的。我們的幼兒教育不僅要關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為其提供優質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並協助兒童主動的觀察甚或管理周圍的環境活動,推動幼兒素質教育。

  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各種環境資源,並創設和利用好這重要的資源。比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遊戲活動材料,這既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要適合幼兒的個體發展水平。層次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從而讓每個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不同發展。同時,要充分挖掘足夠的空間,並創設利用好每個環境,擴大幼兒活動的範圍,使其與周圍之間產生積極的互動作用。

  《綱要》中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也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老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所以,我們努力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和諧的、安全的、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發展。《綱要》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的確,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們要認真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他們的信任,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援。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綱要》精神逐步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園教師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3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指導性檔案,它的頒佈標誌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邁進了一個新階段。《綱要》共分四個部分,總則、教育內容與要求、組織與實施、教育評價。我園從2011年2月至6月組織全園教師透過集體學習,集體測試等方式對《綱要》再次學習,我們再一次重溫《綱要》中健康、美術、社會、語言、及數學活動教育領域的內容,共同學習提高。

  《綱要》處處透露出這樣的理念:不管什麼樣的教學都要以孩子為主體,要關注教學過程的同時,也要關注教育的結果。這讓我不禁想起剛剛開展《綱要》學習時,由於對《綱要》缺乏全面的理解,導致到目前為止仍有不少教師只重視教學過程,而忽視了對教學結果的關注,只追求孩子們能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快樂地玩,因此在一些公開的觀摩活動中也屢見不鮮這樣的情況:一個活動下來,孩子們玩的嘻嘻哈哈開心不已,而執教教師則對孩子們對活動目標到底掌握了多少則知之甚少,聽課教師則一頭霧水——目標與結果無法聯絡。

  以美術教育為例,目標之一:“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它明確了美術技能與知識在兒童美術學習中的地位,也進一步確認了兒童自主表現的前提條件——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當然,這並不是說教師一定要專門給孩子以技能方面的單純訓練,而是指在引導的基礎上加以誘發,在活動中適當地傳授一些適宜該年齡階段幼兒運用的表現技能,甚至可以是個別輔導,從而使孩子在運用這些技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才是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透過對《綱要》中五個方面的詳細解讀學習,讓我園全體教師更進一步懂得:《綱要》的理論知識是我們一線教師平時教育教學活動目標制定、內容選擇、組織活動以及反思提高的支撐點,深入學習《綱要》知識,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教育所遵循的發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等都有據可依。在日常活動中,不僅要注重活動的過程,還要關注活動結果,孩子會得到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樣也會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幼兒園教師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4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明確了幼兒園教育根本教育目的和根本任務,《綱要》要求我們“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指出了幼兒園的教育為幼兒入學做準備,也為幼兒的一生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透過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逐漸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更深刻地感覺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體會到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也感覺到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應該踏踏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熱心去培育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我們要為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

  語言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是人類生活、學習、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語言在兒童發展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期語言尚未發展成熟,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需要在這一時期大力發展語言能力。留守兒童不僅身心健康、成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語言發展的能力問題更是普遍存在。而留守兒童從小接受父母教育相對較少,導致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存在一定的制約,例如,語言表達能力較差,語言理解能力欠缺等。農村也較為貧困,一般學前教育相對滯後,這就使得農村留守幼兒言語問題很難得到有效糾正。因此,留守兒童語言的發展應該引起家長、學校、社會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由於農村年輕人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只能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而老人們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又要種地、做家務等,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極其簡單,要麼過於溺愛、隨其發展,要麼動手打罵,教育方式過於極端,很少能與孩子交流和正確引導。而父母平時也很少與孩子聯絡,無法正面給孩子加以指導和樹立正確的榜樣,因此,農村留守幼兒的言語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低下。

  以我所在的幼兒園為例,我所在的幼兒園是一個鄉鎮幼兒園。以我所帶班級為例,我帶小班,班上共有24名幼兒,13名女孩,11名男孩。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是最天真、最活潑可愛的,而接觸後我才發現,大多數的幼兒一開始並不願意與不認識的老師、小朋友一起玩耍,甚至一些男孩子的性格比較靦腆,與人說一句話就會臉紅,大多數幼兒都是講方言。還有的幼說話不清楚,聽上去像是在喉嚨裡哼哼一樣,或者磕磕絆絆表達不清楚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有的幼兒甚至於老師點他名字的時候都處於一種發呆的情況,有時候問問題都會出現搖頭或者點頭的形式,很少用語言表達出來。

  學習了《幼兒園指導綱要》我知道,留守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愛和鼓勵。父母增加與孩子聯絡的頻率,儘量多回家探望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多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為幼兒創造自由、輕鬆的語言學習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的交談,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例如,提供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儘量減少干擾,保證幼兒自主閱讀。或者可以經常抽時間與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當幼兒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時,和他們一起查閱圖書資料,讓他們感受圖書的作用,體會透過閱讀獲取資訊的樂趣。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以關懷、接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教師要成為幼兒的朋友,和幼兒有心靈上的溝通,新型師幼互動關係建立的基礎是: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一種真正的平行的橫向關係。只有教師和幼兒在這種真正平等的環境中,才能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地與教師交往,才能形成互動關係。

  綜上所述,語言的發展對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響,留守兒童的言語發展狀況令人擔憂,而家庭教育在語言發展、能力發展中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多一點關愛、鼓勵和正確引導,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更加大膽、天真、可愛。教師應從領導者的位置上走下來,蹲下身,帶著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與幼兒交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觀察幼兒,瞭解幼兒的所想。只有這樣,幼兒才能把教師視為他們中的一份子,他們才願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老師,師幼之間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