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1

  最近同學介紹我看了一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讀了這本堪稱為成功學的聖經,給我感觸頗深。

  19世紀,西班牙軍隊佔領了古巴這個國家,並野蠻地奴役著古巴人民。1895年,古巴人民奮不顧身地爭取自由。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美國密切關注著古巴形勢。隨著形勢的不斷惡化,1898年4月,美國正式向西班牙宣戰,並意識到和古巴起義軍合作是贏得這場戰爭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美國總統對陸軍中尉羅文委以重任,給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送一封決定戰爭命運的聯絡信。羅文沒有提任何問題和要求,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蹟的主動性,克服艱難險阻、冒著生命危險,出色的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羅文被堪稱為美西戰爭中的英雄。

  《把信送給加西亞》向我們傳送者一個樸素又偉大的真理:居其位必須負其責。所有的任務中有一種任務應該無條件的全盤接受:屬於一個人職責範圍內的任務。所有的任務中有一種任務應該無條件的全力以赴:屬於一個人職責範圍內的任務。

  居其職負其責是一個人起碼的也是最高的職業素質。

  一個人可以對上級不滿意,可以對同事不滿意,可以對工作條件不滿意,可以對報酬不滿意,但是隻要不辭職,就沒有理由對職務範圍內的工作任務不滿意。這不是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這關係到許多人—家庭,單位,社會。一個教師可以抱怨薪水微薄,卻不能敷衍塞責誤人子弟。一個公交司機可以向上司抗議條件艱苦,卻不能半路停車耽誤滿車乘客的正常旅行。盡職盡責,是對一項事業的負責,是對一個單位的負責,是對上級、同事、下級的負責,是對自己的負責。

  “把信送給加西亞!”,你可以不接受送信的任務,但是你一旦接受了,就沒有理由不全力以赴,因為你接受任務的同時也就剝奪了其他人再去做它的機會,你居其位必須負其責。

  “把信送給加西亞!”,如果這是你得職守,你就不能說“不”。居送信之職而不送信的人,應該早早離開,以便讓更稱職的人及時接替。

  我們今天努力了,明天就一定會有回報,你對工作忠於職守、履行承諾、敬業忠誠,你收穫的不僅僅是薪水,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你的經驗,你的榮譽,甚至是收穫你的未來。

  讓我們共同打好基礎、提高素質、培育品質、勝任工作,為我們的工作儘自己之才力,展自己之智慧,揚自己之風帆,創輝煌之業績,人人都真正成為“送信”的人!

  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2

  “把信送給加西亞”已經演變成一種忠於職守、信守承諾的象徵。我們需要像羅文這樣的“送信人”,而如今像羅文這樣的人還相當缺乏。其原因在於: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大家習慣性地給自己設障礙、擺假設、找藉口、尋理由。“我忙、沒空”、“人少,沒辦法做到”,“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不要太理想化了”,“讓某某做可能會更好些”等種種理由推託,這些現象就是責任心不強、不願幹工作、不想幹工作、工作缺乏積極性的表現。以這樣的態度工作,我認為是對自己不負責、是對人民不負責、是對國家不負責,更談不上忠於職守、信守承諾。相反,羅文卻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

  上級命令的結果是下級的堅決服從,背後卻是上級的絕對信任,他們的信任來自於對他品質的肯定也是對他能力的間接認可,是他平素的品行為他“贏”得了這次機會,羅文憑這堅強的意志,歷盡艱險,不負眾望地完成了任務,這正是他的所立之處。“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用的,那就不知道他還能做些什麼了,的確,不守誠信能很難為他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生活中誠信能為我們贏得友誼甚至愛情,工作中誠信給我們帶來合作甚至事業上的發展機遇,誠信守用是為人處世的基本素養,也是人際交往的根本。在現代商業社會里,經濟關係複雜,合作競爭無時無刻不在,信用就是一種資源,一筆無形的財富,就能為企業空手套來一大筆定單,輕鬆實現資金高效化、利益最大化,也能贏的老百姓購物認同感,他們花錢買的不光是商品,買的是信譽是放心,有時候還是承諾,終身免費服務等。這都是所謂的“品牌效應”,“靠質量求生存,靠信譽求發展”成為很多企業發展企業文化的另一大主題,信用是一個人、一個企業發展的根本。

  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3

  時隔十三年,再次感謝公司發放《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書,細讀下來,發現好的作品原來可以不斷重複的閱讀,而且每一次的感受都會更加深刻,受益匪淺。文章圍繞:羅文中尉接受任務及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的故事。並圍繞這個故事進行關於忠誠,責任,創造性執行力、主觀能動性、目標導向等正能量進行剖析和引導的管理書。我從中學到了很多,領悟頗深,將自己的讀書體會寫出來,作為自勉。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和改變世界發展潮流,但每個人卻可以掌控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是每個人都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但每個人都可以忠於職守,安於其位。作為歡樂谷旅遊行業的一名中層管理人員,不需要像羅文冒著生命危險把信送到不知目地的加西亞將軍手中。每天面對的大多數是平凡的小事:圍繞著公司的戰略目標,努力帶好團隊,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再次細讀《把信送給加西亞》後,發覺自己可以做的更好,還可以引領團隊也做的更好。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及積極樂觀的把普通點滴的生活過的快樂幸福,為自己和家人,社會增加價值。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偉人,名人,但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羅文”。千千萬萬個“羅文”,創造了這個社會的和諧,家庭的幸福,個人的成功和國家的昌盛。和平時期需要“英雄”,更需要平凡的“羅文”中尉,平凡中創造不平凡的職業理念和敬業精神。

  忠誠是首要的個人品質。以效果為導向的忠誠,是對領導的忠誠,對組織的忠實。是現代企業急需的優秀員工品質。上級獲取正確資訊的渠道和時間點的機率都高於下級。按角色做人,本色做人,按崗位做事是作為下屬的基本素質。明確自身定位,找準自己位置,做領導和組織安排的工作;用正確的態度做事,態度決定成敗,危機來了的時候,有人看到了機遇,有人看到的是危險。面對超過20年的景區,無論是硬體老化還是外部市場競爭的激烈都是我們必須面對和亟待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工作。我們必須迎難而上,沒有困難,公司需要我們積極解決問題和共度難關。只要有百分之五的可能就有百分之百的現實,敢於做事才能成功,善於做事才能成才,有經歷和壓力才能成長;然後再用正確的方法做事,有目標,有行動,有堅持,不越位,不爭功,不諉過,不擅離職守,使決策的執行力能順暢。我們還可以做的更好些就是“比老闆還要多一盎司”,結果為導向,效果比領導需要的多一步,積極主動的站在領導的角度想事、做事。那麼就有更多的人可能成為領導。

  責任是職場勝利的保證。“責任不是別人的要求,而是你為自己賦予的使命。”接受了命令就要承擔責任。五千年儒家文化的滲透,中國人恪守的人生信條:誠信。“誠”是“言”加“成”,說到做到就是“誠”;“信”是“人”加“言”,言行一致才是“信”。責任感的加強和提升會改變一個人的能力。無論公司的經營任務增加5%還是30%,我們一樣的扛,一樣的選擇積極面對和奮力做的更好。不把擔子壓在肩上就不知道能挑多重,不讓孩子放開手腳就不知道他能走多遠。責任感是做事的心態,是一種精神。努力了只是能把工作做對,用心了才會把工作做好。這其中就是責任與使命。

  執行力是事業提升的關鍵。懈怠是最可怕的。太多的明天會來,更多的事情會到,如果不去做,一切都歸於零。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只是合理的過程和方法各有不同。遵守規則,懂得服從,對制度,組織和人性的服從,才能適應生活和社會。松下幸之助說:顧客的抱怨是很嚴重的警告,但誠心誠意的去處理顧客抱怨的事,往往又是創造另一個機會的開始。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話:為了使命達成,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擁抱自己的敵人。朝陽和夕陽是相對於參照物的,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唯一不變是不斷的變化,我們要適應現代這種日新月異的高速變化的科技時代,接受任務就必須要有快速的反應和高效的執行力,不等不靠,主動執行,創造性的完成使命。否則會被時代遠遠的拋在身後。

  公司給了每個人一個發展自己的平臺,給想好好工作的人機會,給能幹好工作的人舞臺,給能幹成功的人榮譽,給不好好工作的只能是危機了。要做新時代的工作人員,做旅遊行業的“羅文”,併發揚“羅文”精神,帶動更多的羅文“把信送給加西亞”,在平凡的崗位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4

  《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講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在美國和西班牙的戰爭一觸即發時,一位名叫安德魯·羅文的.年輕美國陸軍中尉臨危受命,要去將總統的密函送給加西亞將軍以取得美國在戰場上的主動權。接到送信任務後,即使要穿越重重戰火,即使沒有人清楚加西亞將軍的具體所在,可是羅文仍然無條件地立即執行。這一路上他闖過了牙買加境內層層關卡,避開了海上西班牙軍隊的盤查,潛行在叢林陣陣的槍炮聲中,以絕對的忠誠、高度的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創造力,終於在時限內把信交給了加西亞將軍。

  故事簡短卻又令人印象深刻,我從主人公羅文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做好一件事和做好一個人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一個具有優秀道德品質的人必然會努力做好每一件工作。這些高尚品質在工作中體現在對組織的忠誠、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是否具備高效的執行力上。

  愛崗敬業、敢作敢為、忠誠實幹、拼搏進取、主動創新、高效執行是我認為一個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品質。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擔當意識,不能有畏難情緒,面對上級交辦的任務不拖延不推諉,遇到問題多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要多。

  同時要充滿熱情的工作,認真對待工作中每一個細節每一件小事。俗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社會工作看起來簡單重複,但是隻要是用心投入,甘於奉獻,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可以避免在工作崗位上出現的不必要問題。

  除了工作,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工作態度不端正,就會工作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以至於自我總是在那個水平上來回波動,不自我省思。這又回到了“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上了,我覺得人生真正的不幸就是那些對自我不負責、工作態度不端正的人,那些有才華的人,因為自認為有才華,所以覺得就應被重用,不願意從小事做起。只有才華,沒有責任心,缺乏敬業精神,又有什麼用呢?在現實世界裡,有很多所謂的“懷才不遇者”,為什麼他們“懷才不遇”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敬業精神,不願意從小事做起,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我們的人生也一定要有理想,要有目標,要有勇氣和毅力一步一步的克服困難,從而實現理想。蘇軾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僅憑著空想建不起雄偉的高樓大廈。一個人即使擁有再高的創造力,沒有責任意識、沒有擔當精神、沒有執行力,那他就無法在人生中取得成功。

  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5

  《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講述了一個簡單卻又震撼人心的故事,它敘述了羅文中尉是1898年在古巴叢林的經歷,當時美國正與西班牙開戰,羅文奉命將信件送給古巴起義軍領袖加西亞將軍,並返回華盛頓向麥金萊總統彙報兵力及部署。

  書中沒有花大筆墨去渲染這件事的艱險與不易,而是將焦點聚集在了羅文的態度上,在面對這樣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並不抱怨,而是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它,展現了人類身上金子般的品質。

  這個故事放在當今仍舊有著強烈的教育意義和指導意義,因為人類身上的閃光點是永恆不變的,它們能觸動人心,使人奮發向上。在羅文身上我們所看到的,令人為之動容的品質就是他的忠誠與敬業。

  正如書中所說的一樣:“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對工作使命的忠誠是不能少的”。羅文在這樣一個艱險的,危及生命的環境中,仍然能夠堅守本心。他忠於人,忠於事,以一種近乎於執拗的使命感作為支撐,完成這個他的任務。而在當代人日常中,填滿他們的工作與生活的,卻更多是拖沓懶散的狀態和冷漠與抱怨的態度。我們應該從羅文身上汲取積極的正能量,將他作為崇高精神的象徵,當我們得到一個任務,我們就應當立即行動,不折不扣予以執行。我們要以忠誠的使命感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努力積極地面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品味工作的快樂。

  另一方面,敬業不僅是一種道德美德,它更像是工作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如果一個人能把他的全部精力都聚焦於他所從事的事業中,虔誠地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那麼總有一天,他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並體會到由敬業工作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感,而這是比因工作而獲得個人財富的聚集更美妙的體驗。書中提到“最好的勞動成果總是由那些具有聰明才智同時具有工作熱情的人所成就的。”讀後感·對敬業工作來說,熱情如同生命力,憑藉熱情,我們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生動有趣,使自己充滿活力,培養自己對事業的狂熱追求;憑藉熱情,我們可以釋放出潛在的巨大能量,贏得寶貴的成長和發展機會。在其位謀其職,我們要在無限的熱情中,體會敬業的魅力,享受工作的快樂。

  雖然《把信送給加西亞》才短短二十萬字,但讀完此書後,一時感慨頗多,樸實無華的字裡行間,蘊藏了關於人最基本也是最美好的品質——勤奮、忠誠、敬業、自信、智慧。羅文的行為,是他對工作的忠誠與敬業,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珍視。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每一個人更應努力做到忠誠與敬業,收穫一個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