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調研報告

行業調研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行業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行業調研報告1

  一、報告介紹

  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地位體現在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緊密結合,而企業的戰略發展隨其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的時代,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對外部行業環境人才動態有著靈敏的嗅覺和認知,才能在戰略高度上把握全域性,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行業人才博弈中脫穎而出。

  作為具有十多年各行業人力資源服務經驗的國內領先機構,與客戶共同成長一直是智聯招聘不懈追求的目標。截止到20xx年7月,智聯招聘各行業客戶數達199萬家,每天有220萬個熱門職位更新,每日平均瀏覽量達485萬人次,簡歷庫有效簡歷2680萬份,為行業報告提供了龐大的資料分析基礎。

  本報告結合外部行業調研、企業招聘需求和簡歷庫資料集合分析而成,主要分析了行業從業人員現狀、企業招聘需求、求職群體分佈以及薪酬資料。廣泛的資料積累和成熟的統計方法最終形成了科學的行業人才報告,為行業內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招聘實施、人才激勵等方面提供了科學、全面、專業的資料依據。

  二、行業概況

  1、20xx-2009年上半年IT行業企業狀況

  截止20xx年6月,IT行業全國企業總數量達到226171個,該行業的企業數量呈現增長趨勢,但增速慢於20xx年,預計20xx年全年增速超過7%。

  IT行業可粗分為硬體企業和軟體企業,20xx年硬體企業數量為199596個,從業人數為萬人;軟體企業數量為26575個,從人人數為萬人。軟體企業數量及從業人數增長率高於硬體企業。以下是分類結構: 20xx年上半年IT行業企業數量城市分佈

  截止20xx年6月,IT行業的企業數量區域分佈中明顯高於其它城市的是北京、上海;其次,廣州、成都、天津排名靠前。

  20xx年上半年IT行業企業性質分佈

  截止20xx年6月,IT行業的企業中,國有企業佔%,集體企業佔%,股份制企業佔%,私營獨資企業佔%,外資及港澳臺佔%。

  2、20xx-2009年上半年IT行業從業人數

  截止20xx年6月,IT行業全國從業人數總數量達到萬人,IT業從業人數呈現增長趨勢,但增速慢於20xx年,預計20xx年全年增速超過10%,IT行業就業形勢相對較好。

  三、行業內企業招聘需求概況

  1、行業內企業招聘趨勢

  IT行業無疑是金融危機的“池魚”。由於全球20%以上的IT技術開支來自於金融業。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每年都會投入鉅額資金用於維護和升級IT系統及其網路,是IT產業最大的推手。從過去一年IT行業的線上招聘需求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其線上職位數量在20xx年保持一個平緩的態勢,接近20xx年底的時候達到了低谷。但是20xx年以來,由於人們心理預期逐漸樂觀,對於IT系統的投資恢復,IT行業的招聘基本保持了一個良好的向上趨勢,總體的招聘需求呈增長勢態。

  2、行業招聘主要職位分佈

  從IT行業線上的職位數量看,主要的招聘需求分佈在專案管理類、軟體開發類和技術支援類,日線上職位大約在15%-30%左右,其中對專案管理人員的需求是最多的。 對於IT專案管理人員的要求是既要技術專家,也是所開發專案的業務高手。這些人既熟悉企業管理現狀,又瞭解資訊系統技術,不僅要掌握先進IT技術知識,還要懂管理之道,在溝通、談判、專案實施等方面的素質也不一般,因此需求和缺口都比較大。

  四、行業人才儲備分析

  1、行業人才地域分佈

  北京、上海、廣東等一線省市是IT行業求職人群最為集中的地方,佔到全國求職人群比例的50%以上,其中以北京為最,佔到29%以上。20xx年,作為中國軟體之都的北京軟體產業銷售收入達到了1537億元,同比增長%;其中軟體出口實現億美元,同比增長%,是20xx年的12倍,年均增長率達%,以上的資料也說明IT人才在北京的凝聚作用越來越明顯。

  2、行業人才學歷分佈

  從IT行業的學歷分佈看,本科學歷的比例達到了55%,本科以下的學歷達到了23%,碩士以上的學歷有14% 左右。和金融等高學歷行業比較,IT行業的學歷分佈並不高階化。根據國際經驗,軟體人才高、中、初之比為1:4:7。據統計,中國當前軟體從業人員3/4以上來自於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計算機與軟體相關專業,來自職業技術學校及各社會培訓機構的軟體從業人員尚不足總數的1/4,這也是應用型人才匱乏的主要原因。由於IT行業技術更新很快, 高校教育的穩定性與軟體產業的急速發展不能相互適應,社會缺乏的是有實際能力,能實際動手操作型的軟體人才,學歷不高,但具有掌握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仍然是需求的趨勢,企業在招聘的時候也是相當的務實。

  3、行業人才工作經驗概況

  從資料可以看出,工作經驗1-3年和3-5年的比例最多,佔到了半數以上。但是,我們業看到IT行業人才中,工作經驗在5-8年和8年以上的比例分別是13%和21%, 所謂的35歲現象並沒有明顯出現。現在來看,IT行業內,從個人職業發展和企業合理用人的角度看,作一個資深的IT技術專家,走技術路線,都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五、行業薪酬現狀

  1、從業人員薪酬現狀

  注:此工資包含個人基本工資、各項補貼收入、變動性收入(績效獎金、業績提成、年終獎、企業分紅)各項相加再平均到每月的稅前收入。

  IT行業從業人員的月工資主要集中於1000—3000和3000—5000兩檔,所佔比例達到58%。10000以上的比例只佔8%,高階比例較小。整個行業月工資比例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正態分佈狀況。

  2、從業人員按職能月工資分析

  圖5.2 20xx年IT行業從業人員按職能月工資分析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務政源術發關售務量財行IT技資開公銷服質人力研究市場客戶生產產品規劃4974366136613217388137563940311828964097

  比如研究開發類為4947、產品策劃類為4097。而行政類月工資卻低於平均值,說明IT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工資結構偏向於技術類職位,技術含量越高的職位,收入就越高。

  3、從業人員按級別月工資分析

  上圖是IT行業各層級薪酬水平迴歸值,其中在市場50%分位值顯示,經理級員工是一般員工薪酬的3倍左右,總監級以上的員工是經理級員工的倍,說明企業對於中高階員工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薪酬給付水平趨於合理。

  4、求職人群期望薪酬

  從上圖可以看出大多數的求職者的期望薪金為1000—20xx元佔%;20xx—4000元佔%兩項合計57%,充分說明該行業競爭壓力非常大,求職者對入門職位的薪金期望普遍較低,但是1000以下的比例又很少,可見在求職壓力中,滿足求職者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必要的條件。

行業調研報告2

  一、行業背景

  自從80年代,我省第一瓶礦泉水在五大連池問世,及至1996年**省的礦泉水生產企業進入到發展的高峰期,截止到20xx年12月,全省礦泉水生產廠家已發展到150戶。由此,礦泉水行業進入激烈的市場競爭階段。有的礦泉水企業方興未艾,有的礦泉水企業則在競爭中轟然倒下。競爭中的常規戰-----價格

  戰從此拉開了戰局。有些實力較小的企業不堪價格比拼,便努力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從而導致價廉質劣的礦泉水在市場上出現了,至於生產環境不合格、衛生不達標、以次充好等現象更是不一而足。1、生產地域分佈

  由於五大連池礦泉水生產企業快速發展的帶動,礦泉水生產開始在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雞西等地陸續投產,礦泉水產銷格局基本構成。

  2、低價位、薄利潤成為礦泉水行業特點

  由於我省整體消費水平較之其他省份還處於較低水平,加之礦泉水的生產成本、經營成本比純淨水要高出很多,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礦泉水價格不斷下調,因此低價位、薄利潤成為礦泉水行業的一大特點。

  3、礦泉水行業擁有較大市場發展空間

  純淨水雖然佔有很大市場份額,但銷售增長速度趨於緩慢,邊際效應雖有增加,但邊際增長率趨於零,處於市場成熟階段。相比較而言,礦泉水由於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日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佔有比例逐漸增大,處於市場成長期,尚有較大發展空間。

  4、外籍品牌與本土品牌並重

  目前,在我省礦泉水市場上的外籍品牌主要有“農夫山泉”、“康師傅”、“嶗山”、“雀巢”,與本土品牌“五大連池火山泉礦泉水”、“佳木斯永純礦泉水”、“哈爾濱滔達磨盤山泉礦泉水”、“天恆礦物質水”、“得莫利礦泉水”分庭抗禮,這些品牌在市場中的主流地位已基本確定。

  由於我省地產礦泉水行業正處於發展期,新企業不斷誕生,加之地域廣大,地產品牌具有獨特的銷售優勢。因此能夠預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礦泉水品牌之間的市場地位會有所變動,有生有滅,競爭不斷。

  二、行業現狀

  調查中發現,我省礦泉水的生產潛力是相當強的。問題是礦泉水的生產企業良莠不齊。一部分礦泉水生產企業在生產和銷售環節問題多多,令人堪憂。具體表此刻:

  一是有很多的“作坊式”小企業,甚至還有“三無”企業為了逃避監管,晝休夜產,偷偷銷售。

  二是生產設施粗陋,產品質量較差。還有的小企業生產的飲用水,連生產者自己都不喝,其質量之差可想而知。這些企業生產的礦泉水不是偏矽酸<25.0,就是鋰、鍶、鋅不達標。

  三是有的水廠無菌灌裝裝置陳舊,無出廠檢驗化驗室。企業之間設施差距大,產品質量的差距也就拉得很大。一旦到了銷售淡季,有些不法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根本不用灌裝線,而是在水源直接灌裝,造成亞硝酸鹽超標。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我省飲用礦泉水整體的質量水平。

  四是無序競爭造成水質量差。據調查,有的礦泉水每桶零售價在12—15元之間,而便宜一些的每桶零售價僅為6--8元。賣得最便宜的便是那些“三無水”,這種水4—5塊錢一桶!

  雜牌、低價水由於是無證生產,設施粗陋,偷逃稅費和監管,生產費用低,因而他們的相對利潤率很高,有的竟達100以上,其暴利程度可見一斑。

  三、市場狀況分析

  我省礦泉水市場從起步時就處於較為盲目的發展狀態,倉促上馬的現象較為嚴重,全省礦泉水生產企業大多屬於小型公司,隨著區域市場的相對飽和,市場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各生產企業為了生存,紛紛爭取贏得更大的市場,不得不挑起價格戰爭,從而造成企業利潤整體滑坡。於是,企業再無力量擴大再生產,再無潛力更新設施裝置和生產條件。

  一、市場定位

  1、城鎮居民家庭用水;

  2、政府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用水;

  3、農村居民用水;

  4、學生用水;

  5、會議、旅遊、社會活動用水。

  二、市場特徵

  從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來看,許多消費者正在逐漸淡出純淨水領域,而選取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礦泉水。調查顯示,礦泉水在不久的將來要成為大眾水。

  由此分析,我省大約有300萬戶飲用礦泉水、純淨水和山泉水,按3:5:2的市場需求比例計算,約有90萬戶飲用礦泉水。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和對健康的追求,礦泉水的市場需求將會以較大的速度遞增。

  三、市場評估

  1、消費者對礦泉水的產品效能認可度還存在著模糊認識,主要原因是礦泉水的生產或經銷企業對礦泉水效能的宣傳不夠。“礦泉水為您的健康加油”應成為未來三年礦泉水宣傳的主題。

  2、市場空間足夠大,企業目標利潤可觀。據調查統計,我省擁有3800多萬人口,外來人口又有幾百萬。如果每10個人中有2個人每一天飲用一瓶礦泉水,那就需要800萬瓶,可見市場之大。

  3、透過加強營銷手段、廣告宣傳、提高服務質量可接近更多目標顧客。

  4、目標市場經濟增長,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發展穩定。

  5、礦泉水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細分市場具有增長潛力。

  6、礦泉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對手主要是純淨水,它若一旦牢固佔領市場30--40以上,就可使純淨水產品的市場吸引力大大降低。

  四、市場走勢及市場競爭分析

  一、市場走勢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社會在較長時期內都將

  水作為人們生存的需求物來看待,人們已不再認為解渴是水的唯一功能。

  調查顯示,在我省七大中心城市中,有48.9的消費者喜歡礦泉水,有30.1的人喜歡純淨水,二者相差近20個百分點,而只有21的消費者證明無所謂。不少廠家已紛紛意識到了市場的變化。據瞭解,目前已有一批省內知名純淨水廠家開始改弦易轍生產礦泉水或天然山泉水。多樣化、功能化將是未來礦泉水的發展方向。也許用不了多久,純淨水名牌企業將會變成礦泉水的廠家。

  二、市場競爭分析

  近年來,隨著飲料行業新軍的不斷出現,個性是茶飲料、果汁以其營養、天然的賣點迅速地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加之我省礦泉水生產企業數量的泛濫,使得我省礦泉水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尤其是以價格戰為主要競爭手段的市場份額之爭,使得許多礦泉水生產企業甚至有跳樓甩賣的念頭,價格一路走低,原先15元一桶的礦泉水降至10元一桶,這種競爭狀態短時間不會緩解。

  五、消費者分析

  一、消費習慣分析

  就調查結果來看,消費者對純淨水還是有些依靠:一是純淨水價位低;二是純淨水的銷售網路相對礦泉水來說要大很多,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三是消費者對礦泉水的效能持有模糊認識,由不瞭解轉變為不購買。

  二、消費傾向分析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健康的渴望,消費者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透過調查,消費者人云亦云的效仿心理較為嚴重,這為礦泉水在銷售過程中,運用營銷手段帶給了契機,廠家如果加大廣告宣傳力度,將大大改變消費者的消費傾向。

  六、行業發展的宏觀分析及推薦

  一、行業弊端宏觀分析

  1、缺乏品牌意識

  我省礦泉水生產企業數量不少,資源也很豐富,有些企業的生產潛力、產品質量、企業信譽、資本運作潛力都已具備,但缺少名牌意識,僅僅滿足於某一區域的市場運營,限制了自己的手腳。

  2、行業龍頭意識不強

  在我省的礦泉水生產企業中,有些企業無論從哪方面衡量,都足以成為行業中的龍頭,但由於對“行業龍頭”的模糊認識,不瞭解龍頭的地位和作用,始終在行業中處於從屬地位,無法左右市場方向。

  3、產品質量意識薄弱

  個別企業只重視產品銷量,而忽視了產品質量。在銷售旺季甚至出現“貼牌”現象,很難保證產品質量。

  4、資源嚴重浪費

  被稱為世界三大冷泉之一的五大連池,有著豐富的礦泉資源。據調查,五大連池已處於無序開採狀態,很有可能會造成礦泉資源枯竭之惡果。

  5、市場準入“門檻”低

  有些礦泉水企業,未獲得QS認證也可投入生產和銷售。

  6、強勢企業的狀況

  (1)產品質量龍頭企業:五大連池火山泉飲品有限公司,以生產重碳酸、偏矽酸礦泉水和礦泉酒系列產品著稱。該產品是人體最理想的微量元素補充劑。並在醫療上已有二百多年的應用歷史,對胃病、神經衰弱、缺鐵性貧血、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臟病、肥胖症、風溼性關節炎、牛皮癬等40餘種疾病,具有神奇的醫療、保健功效,因此被譽為“藥泉”、“神水”。

  (2)企業信譽龍頭企業:佳木斯市永純礦泉水開發有限公司堅持“質量是生命,使用者是上帝”的服務宗旨,持續八年無投訴,質量無盲點,服務無盲區,以信譽治企,並建立信譽使用者檔案,設定專人為使用者飲水機定期消毒滅菌,在消費者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營造了良好的企業信譽。

  (3)最具發展潛力龍頭企業:哈爾濱滔達飲料有限公司(磨盤山泉礦泉水)努力發揮資源優勢,將資源化為企業的資本。20xx年為完成自身品牌的塑造,投資3000萬元擴產改造。預計20xx年10月正式投產,屆時將到達年產10萬噸飲用水、10萬噸飲料的生產潛力。實現產值1.5億元,利稅20xx萬元的現代化飲料生產企業。

  (4)**省知名品牌企業:哈爾濱市育英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由於不斷規範和調整企業生產和經營行為,迅速在消費者中贏得了讚譽。產品也由單一的飲料發展到桶、瓶裝純淨水、礦物質水。公司先後被省衛生廳認定為食品行業唯一A級飲用水生產企業、省技術監督局認定為QS准入企業,使“天恆山泉”牌礦物質水快速得到消費者的喜愛,同時躋身於省內知名品牌行列。

  二、推薦

  (一)資源整合

  1、從招商引資的角度,由政府牽頭,將五大連池乃至全省的礦泉資源進行整合,並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開發,定能取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本行業中的優勢企業對行業內的資源進行整合和兼併,取長補短,強強聯合,實現雙贏。

  (二)打防結合,加大監管力度

  對飲用水流通環節進行強化管理,為飲用水企業嚴格核准食品生產許可證,並對其生產環節進行從嚴監管。

  另外,監管部門應實行有獎舉報制度,做到有舉必查,有劣必究,究必除根。

  (三)樹立品牌意識,發掘自身資源,拓展生存空間

  人們在購買礦泉水時有著較強的品牌消費意識,品牌是企業產品的生命,隨著品牌消費時代的到來,如何進行品牌營銷應成為企業的核心構想之一。

  只有營造品牌的無形資產,才能延長企業的生命週期,才能使生存空間最大化。

  (四)爭做行業龍頭,立足省內市場,拓展全國市場,進軍國際市場

  確立企業發展遠大目標,爭做龍頭企業,率領本行業做大做強,向全國市場拓展,向國際市場進軍。

行業調研報告3

  1.1 國際市場

  近年來,全球行動通訊發展勢頭強勁,數字化和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手機使用者數已經突破15億,約佔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亞太地區將成為全球新增手機使用者的主要區域,該地區的新增手機使用者將佔到全球新增手機使用者的五成左右。 國際電信同盟(ITU)的年度報告表明,近年來全球行動通訊產業發展迅速,尤其在發展中國家表現得更為明顯。ITU稱,手機使用者的增長速度已超過固話及網際網路兩大行業的使用者增長率。中國、印度和俄羅斯三國手機使用者出現高速增長局面。ITU(國際電信聯盟)指出,全球行動通訊網路的收入超過固話網路。

  從手機制式分佈情況看,GSM系統作為目前較為成熟的行動通訊標準,佔有較大市場份額。GSM手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保持較大的市場需求。CDMA在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已獲得大規模的應用,在我國也擁有穩定的使用者群。

  數字行動通訊手機具有廣闊的國際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國手機制造廠商要抓住機遇,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發展我國民族通訊製造業。 1.2 國內市場分析

  1.2.1 我國手機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目前我國手機產業在國際和國內市場快速發展的依託下,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的發展勢頭。不僅獨資、合資企業繼續保持較好的市場業績,國產品牌手機也取得了群體性突破,打破了長期以來三資企業壟斷國內市場的一統局面,成為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行動通訊終端製造業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推動我國手機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手機產業在出口和內需的拉動下,繼續呈快速增長態勢。

  當前,我國手機產業發展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第一、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地區集中度進一步增強

  根據資訊產業部對全國手機生產企業的監測情況看,近幾年來我國手機產業產銷持續、快速、健康、平穩發展,產業規模增勢強勁。我國手機產業的地區集中度更是進一步增強,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山東9家生產企業為主體的北方基地,以廣東地區9家生產企業為主體的南方基地,以長江三角洲6家生產企業為主體的華東基地。三大基地手機生產能力分別佔中國大陸總產能的28%、35%、34%,合計生產能力佔中國大陸總產能的97%。

  第二、企業經濟效益攀升、國際市場開發力度加大

  近幾年來我國手機產業產銷持續、快速、平穩發展,產業規模增勢強勁。國內累計產銷手機,實現銷售收入3500億元、利稅455億元,出口創匯140億美元;約佔當年全球手機產量的36%.國內品牌手機生產企業在努力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開拓國際市場力度,國產手機加快走向國際市場。

  第三、國內品牌手機企業研發能力增強

  20xx年以來,國內品牌手機企業進入大發展時期,許多企業技術研發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內品牌手機企業已掌握了第二代移動手機的結構外觀設計、應用層軟體開發、射頻模組的設計技術和大批次生產技術,在核心晶片和協議棧軟體的開發方面也取得較大進展。第三代行動通訊產品的研發能力和研發水平進一步提高,並逐步趨於成熟。在手機的外觀設計、外型功能等方面,已設計出多款符合國內消費者習慣和愛好的新型手機產品,年新上市的近600種第二代移動手機新機型中,有70%以上系國內手機企業所設計。

  部分手機裝配廠家已完成射頻電路、基帶電路、Layer2/3層軟體的開發;內建MP3、PDA、數碼相機的新手機已推向市場,為運營商提供了更大的增值服務空間。再透過1-2年可望達到國際水平。在整機的拉動下,10多種關鍵配套元器件取得了從無到有的技術突破。我國已能夠批次生產液晶顯示屏、鋰離子電池、片式阻容元件、片式電感、多層印製板等關鍵配套元器件和部分測量儀器。並開始向整機廠批次供貨。初步掌握生產工藝技術,有些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並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第四、市場格局重新洗牌

  手機產業經過幾年的市場洗禮,格局進一步得到調整,大部分手機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產生新的變化。

  第五、手機產業成為外商投資的熱點

  行動通訊產業已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資領域,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三星、LG、三洋等國際知名的'通訊製造企業均在國內組建了合資企業,並且投資規模還有擴大的趨勢。為整機配套的基礎產品製造企業吸引外商投資超過70億美元。 第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產移動裝置和產品不斷髮展打破了國外產品一統天下的局面,移動裝置價格大幅下降,也使我國行動通訊運營企業經營成本不斷降低,並在產品和裝置選擇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動權。國產手機不斷推陳出新,使手機價格迅速下降,使用者不斷增加,促進了電信運營業的發展。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同時也是主要的出口電子資訊產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行業調研報告4

  製藥行業被認為是資金雄厚的行業,但同時也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對外,在我國加入wto的承諾下,跨國製藥企業正虎視眈眈,包括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國醫藥企業,已相繼在我國搶灘設點。對內,改制以及gmp認證等問題又使當前的醫藥企業忙得不亦樂乎。如何在內外夾擊的環境中佔據優勢地位,已成為擺在製藥企業面前至關重要的一道坎。而透過資訊化手段提高管理與服務手段、降低成本正是成功的醫藥企業得以制勝的“名醫良方”。

  製藥行業資訊化現狀

  製藥企業一般包括四大類:藥品、醫療器械、化學制劑和玻璃儀器。作為典型的連續型生產製造型醫藥企業,由於生產藥品和化學試劑等特殊商品,製藥企業有著自己獨特的行業特徵:如藥品類別繁多;編碼無規律,有效期須進行嚴格控制;對專利(配方)有較強的依賴性;銷售範圍廣,各銷售片區、各品種的銷售情況不易從總體上把握;藥品定價影響因素多而複雜,銷售終端資源(醫院、藥店)難以控制;藥品更新快,但新品的研發週期長等。

  另外,以藥醫分離、連鎖經營、gsp達標為標誌,封閉了近50年的醫藥產品流通四級批發制被完全打破。在沉重的市場壓力下,如何把藥品賣出去,成了各家企業經營的核心。因此,機制創新、最佳化流程、強化管理成了各大製藥企業的重頭戲。面臨一個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勢必要啟用新的營銷模式。因此,從根本上改革管理手段已經刻不容緩,經營和管理必須依託於一套完善的資訊系統來開展。

  醫藥資訊化涉及到哪些軟體呢?從藥品流通角度來說目前有幾個環節。第一個是生產廠家的內部管理,主要涉及到erp系統; 從生產廠家到批發企業、配送企業、醫院的過程,則涉及到物流系統、網上交易系統和crm系統等;醫院裡還有his系統,即醫院資訊管理系統。

  據介紹,目前大約20%的大中型製藥企業已經實施完成erp的實施,並主要是集中在進、銷、存及財務等模組;而大約有50%的製藥企業正在推進和實施erp,也基本上集中在供應鏈、分銷、資金管理等領域。從當前一些製藥企業實施erp的可以看到,幾乎所有企業都是從營銷做起。

  製藥資訊化六大不足

  隨著醫藥流通體制、醫藥衛生體制和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的全面推行和定點藥店的實施,醫藥領域的資訊化開始有較大的發展,但呈現很大的不平衡性,如醫院資訊化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而製藥企業、醫藥零售企業的資訊化相對於醫院落差較大。目前,製藥行業資訊化還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資訊化管理機制陳舊。有待建立標準化的資訊系統管理資料,來解決企業的資訊化機制問題。

  二是配送中心與計算機系統不健全。現代製藥企業一般都形成了以藥品研發生產銷售一體的生態鏈模式,涵蓋的終端包括藥品零售商、醫院等,有的製藥企業還有專門的藥店零售連鎖終端,因此連鎖對中國藥企來講是一個非常新的課題,不健全的配送模式跟資訊化系統結合的時候不能很好地融合。

  三是擴充套件規模時不顧資訊化的能力。在國家宣佈扶持組建制藥企業百強和銷售終端50強的政策下,出現了盲目擴張,而管理系統並沒有跟上的現象。

  四是資訊化專業人才匱乏。

  五是連鎖企業缺乏有效的連鎖化業務管理系統。尤其是供應鏈管理系統與分銷物流系統缺乏。六是醫藥企業選擇系統的時候,重表面輕核心、重產品輕實施、重產品初期執行輕維護和服務。

  製藥資訊化九大需求

  東軟金算盤營銷副總經理楊漢東認為,企業需要的管理軟體有九種,中國製藥企業最需要物流管理,這是中國企業要走的第一步。物流管理軟體可以使企業決策人非常清楚原材料、零配件、成品的採購成本、運輸成本、銷售毛利及流轉錄用等情況。物流管理也可以延伸到業務管理,對藥店來講就是藥店連鎖。

  建立了物流管理以後第二步是生產管理,生產管理一定是在解決了物流管理的基礎上進行。

  第三是人力資源管理。在解決了物流管理、生產管理以後,企業需要在生產和流通的環節中對工作人員的參與時間、實施成本、人員素質、技能需求以及所需的培訓專案等進行管理。

  第四是產品設計管理。企業到了一定的規模,非常需要把產品從創意開始,到產品調研、產品設計、產品設定、產品工藝等過程都用計算機管理起來。

  第五是財務成本核算。管理會計是企業最需要的,只有在對物流成本管理很清楚,對人力成本的分析也很清楚的情況下,才能出現財務成本核算。產品設計管理軟體也要在財務成本核算軟體之前實行,這樣就使企業的每一項投入都可以非常精確地計量。財務成本核算不僅需要對具體的物品、生產、人員進行管理,還要對市場調研、市場開拓、資金成本、固定資產管理等企業相關成本進行管理。

  第六是財務報告。中國加入wto以後對財務報告有很大需求,因為各個國家的會計制度完全不一樣,同樣一張票在各個國家的財務屬性可能完全不一樣。現在香港就有這種企業,它會花幾百萬港幣把憑證在香港重新做,因為內地的情況根本不符合香港財務制度的要求。

  第七是財務報告分析。企業透過財務報告分析軟體,使企業領導對企業的運營情況和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等單位的財務情況有比較深入的瞭解。

  第八是企業決策分析。企業領導需要經常對企業的經營進行決策分析,決策分析的資料必須及時、準確,分析手段也需要不斷創新。

  第九是企業資源管理軟體,即erp,然後進行電子商務建設,建立健全的醫藥生態鏈資訊化系統,這是最後一步建設系統。

行業調研報告5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加快以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一方面需要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識、能夠將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高階人才,重視和發展職業教育,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實現現代化的迫切要求。

  為了進一步加深對計算機專業的認識,加強對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指導,從而策劃出我們當前及未來幾年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發展設想、專業規模和相關建設,最近採用走訪用人單位、問詢調查了在外實習的學生、資料收集與分析等手段,請教了校內、外有關的專家、老師,就相關行業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情況如下:

  一、計算機人才需求的大背景

  1、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是由社會發展大環境決定的。一是從國家資訊化的目標上看。資訊化關係到經濟、社會、文化、政治和國家安全的全域性,已成為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資訊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乃至一個企事業單位的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勢力和經濟成長能力的重要標誌。從事應用型(資訊化型別)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企業與政府資訊系統的建設、管理、執行、維護方面第一線的技術應用性工作,以及在計算機與軟體企業中從事程式碼

  編寫、資料錄入、系統整合或售前售後服務等技術工作。對他們的要求是儘可能熟悉多種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的工作原理,能夠在具體技術上實施資訊化系統的構成和配置。實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要強。我們高職高專學校基本屬於這一類人才的專門培養。

  可見,社會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人才需求,必然要與國家資訊化的目標、資訊化的程序密切關聯。我們有必要經常關注著行業政策變化和市場經濟發展所導致的人才需求的走向。

  2、“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要求。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的產品不斷湧現。近年來,廣告行業持續升溫,藝術設計專業漸已成為新興的熱門行業,綜合能力強的專業設計人才偏少。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需要廣告策劃、產品包裝等裝潢設計,設計人才是一個行業的智囊和喉舌。平面設計專業畢業生可從事廣告公司、印刷製版公司、設計室、報社、圖書出版行業、影樓、噴繪製圖公司、電子出版社等相關領域的工作,也可從事IT行業中美術設計、頁面開發製作、介面設計、電子商務等當今流行行業的工作。因此,如何抓住機遇,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成為目前職業技術學校圖形影象方向平面設計專業的當務之急。

  3、對口升學是國家從高校招生計劃中選擇部分專業,拿出專門指標,對希望繼續深造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對口專業的高考,為優秀的中等職業類學生提供上大學深造的機會,對口高考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和相應專業基礎課程。優勢:參加對口升學學習可以說是上了雙保險,一是對口高考是職校學生之間的競爭,既降低了難度,又能發揮各自的長處,相對普通高考,考上大學的機率高,可以滿足同學們學習深造的理想。二是即使考不上大學的同學可以拿到所學專業的中專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學到一手非常實用的技術,學校將以中專畢業生的身份,推薦學生順利就業。特點:學生在技校學什麼專業,就參加該專業或相關專業的對口升學考試,被高校錄取後,繼續在這個專業學習、深造。對口升學工作是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重要形式。堅持以人為本,滿足學生多種需求,為學生職業生涯持續發展提供多種機會和選擇,為培養大批高技能人才,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構建職業學校學生成長的立交橋。

  二、用人單位關於計算機專業人才素養和職業素養的觀點

  在企業訪談過程中,每個IT公司都毫無例外地談到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問題。在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中職畢業生僅僅掌握已有的知識是完全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種綜合的能力。

  用人單位很注意學生的持續學習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職業道德和責任心、參加過專案或者實習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等。企業把學習成績只是作為應聘者學習能力的參考來衡量和把握的,他們更看重一個人面對新事物的再學習能力以及面臨新問題的解決能力有沒有。

  加強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是一個大家都認為很重要但實際上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1. 健康素質 就業是學生人生髮展中的重大轉折點,是學生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的重要階段。健康素質包含兩個方面,即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正處於成長期,就業 又是人生髮展的關鍵時刻,及時予以積極的心理引導,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關鍵。培養和諧心態,學生作為社會成員,具有強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際交往易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心態,保持身心健康。

  2. 信心與能力 信心代表著一個人在事業中的精神狀態和把握工作的熱忱,以及對自己能力的正確認知。在任何困難和挑戰面前都要相信自己。能力的培養是和真正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新經驗密不可分的,只有充實自己,才能贏在各個起跑點上。

  3.實踐能力 實踐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徑,人的認識的昇華和動手能力的提高也離不開實踐活動。實踐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需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為此首先需要強化參與意識,要積極參加課內外、校內外的各種實踐活動,使自己在活動中經受鍛鍊,要重視實踐參與的過程,而不要過分計較實踐參與的結果;其次要強化創新意識,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學生要勇於解放思想,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敢於打破常規,在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上下苦功;再次培養

  競爭意識和挑戰意識,不怕失敗,不怕挫折,永不言敗,經受各種磨練和考驗,使自己百鍊成鋼,成為一名具有複合型知識結構的素質高、能力強的優秀人才;最後要強化精品意識,無論參加什麼實踐活動,都要精益求精,善始善終,扮演成功的角色,力求做到不幹則已,幹則一定幹好幹出名堂來。

  三、用人單位、畢業生對學校培養環節的意見

  在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文化基礎課扮演著雙重的角色。一方面,文化基礎課服務於專業課教學,為專業課教學培養必備的工作文件寫作能力、工程計算能力、專業英語詞彙應用能力等;另一方面文化基礎課還擔負著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重要組成部分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任務,以及將學生塑造成為合格“社會人”所必須的人文教育,素質教育及人格,品德培養的歷史使命。因此,對於文化基礎課程,我們不僅應強調其功能性、實用性,更應重視和發掘其內在的人文價值。 在具體教學的組織實施過程中,要打破文化基礎課舊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框架,根據文化基礎課的培養目標及能力要求重新組織教材及教學內容,採用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行業調研報告6

  前言:

  傳統運營商在整個電信網路以及行動通訊網路建設和運營的產業鏈中,佔據核心地位,對於電信、寬頻、移動這些通訊業務的分析,也必須以運營商為核心,進而推廣到各個子行業。而通訊裝置行業又可以細分為系統裝置、輔助裝置、系統整合、光纖光纜、網路規劃和最佳化以及運維、終端裝置,增值服務提供等子行業,這條產業鏈上其他各個子行業或多或少都與運營商有著聯絡。

  網際網路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社會不可或缺的生產和交易平臺,帶動一系列新興產業如雲計算,電子商務、社交網路發展的同時也對在高速泛在的資訊網路提出更高要求。

  固定寬頻的不可替代性,其獨享、安全、可靠的特性以及未來發展的超高速特性,無疑將孕育出眾多的商業機會,成為未來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

  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迅猛,移動資料流量快速增長;進入資料運營時代,資料業務提供能力將成為使用者選擇網路提供商的最重要因素。

  4G牌照的發放、國家寬頻戰略的確定,還有物聯網技術的發展都給通訊市場帶來了利好訊息,與其他大部分行業整體經營環境不善相比,通訊產業的發展機遇被業界所看好。預計整個通訊產業鏈將超過5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包括裝置製造商、工程商、軟體商、運營商、終端製造商和系統整合商等上中下游企業均有獲利機會和機遇。未來,將會有更多的OTT服務商進入通訊行業,這對行業尤其是運營商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流程影響很大,服務的精細化和定製化將成為未來行業的主題,而通訊市場會因此更加活躍、管理難度加大,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主體:

  通訊行業中各細分行業平均薪資(月薪)顯示,大型裝置商以8974元/月位居第一,通訊終端裝置商以8696元/月緊隨其後,而運營商僅以3783元/月墊底。在年終獎資料中,運營商雖有提升,但遠不及通訊終端裝置商、大型裝置商萬元以上的前列水平。看來運營商薪資水平不高並非空穴來風。

  從技術角度講,裝置商收入高無可厚非,研發與運營的技術含量畢竟不同。裝置商收入雖高,相應的工作強度和壓力卻非常之大。運營商收入較低,工作相對輕鬆,各方面的要求也較低,是穩定之選。作為運營商應在創新通訊技術、完善客戶服務上有所突破,只有增強創新和服務能力,才能提升績效和員工薪資。 綜合通訊行業不同職位平均月薪與年終獎兩份資料,系統工程師與專案經理平分秋色,前者月薪遙遙領先(11000元/月),後者年終獎(16000元)最高。硬體工程師和資料通訊工程師的月薪和年終獎始終保持較高水平。但按地區出現頻率來計算,專案經理/專案主管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南、內蒙古自治區、福建、湖北、遼寧這些省份均是平均月薪最高的。

  同時在這兩份資料曲線中,通訊電源工程師薪資均為最低點。不過在重慶、海南、浙江、安徽、河北、北京這些省市,平均月薪最低的是技術支援。技術支援分售前和售後,售後技術支援在技術上更勝一籌,售前則與市場更接近,需要與客戶溝通。技術支援工作辛苦,技術含量不算高,且多“體力活”。只有接觸核心技術的技術支援才有高回報的可能,普通技術支援工資不高有因可循。

  1,3G是第三代行動通訊的簡稱,3G工程師包括3G無線軟體工程師、3G無線研發質量工程師、3G無線網路規劃等,中國被世界認為是全球最大的3G移動市場,但是與3G相關的人才卻嚴重失調。據前程無憂網的薪資資料報告顯示高階嵌入式軟體工程師的年薪在30萬左右,即便是初級的嵌入式軟體開發人員,基本工資也在5000/月,相信在未來工資待遇還會有所改善。 隨著3G和4G通訊的到來及未來通訊的發展,通訊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2、軟體測試工程師指理解產品的功能要求,並對其進行測試,檢查軟體又沒有(BUG),簡單的說是但當“質量管理的”角色軟體測試人員的主要職責是對軟體產品的整個開發過程進行監督和檢驗,使之能夠達到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對於企業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崗位。

  3、網路工程師 網路工程師是透過學習和訓練,掌握網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網路技術人員。網路工程師能夠從事計算機資訊系統的設計、建設、執行和維護工作。網路工程師是指基於硬、軟體兩方面的工程師,根據硬體和軟體的不同、認證的不同,將網路工程師劃分成很多種類。目前,大家比較認可的是軟體方面的網路工程師。

  4、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線上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5、軟體開發 本專業畢業生適合的工作崗位是計算機程式設計師。適合於熟練地按照工程化的思路進行軟體編制、軟體測試的工作崗位,能擔任各種企事業單位和各級工程建設部門、管理部門的計算機軟體和硬體維護、網路的組建、維護等工作,也可從事計算機研究與應用、軟體開發等方面的工作自20xx年年底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釋出TD-LTE牌照,20xx年6月FDD也進入試商用,三大運營商都相繼加大了在4G領域的投資,據瞭解,中國移動在4G牌照發放以後已建設了50萬個4G基站,4G使用者總數已達4095萬戶,並在新的第三期計劃中,再建設20萬個基站。在中國移動領頭,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緊隨其後的模式下紛紛展開,三大運營商均在4G建網上加大了投資力度。

  LTE相關的工程專案陸續在各地進行,這導致對LTE人才的需求大增,許多通訊公司都貼出了招聘LTE工程師的需求,據通訊人才網運營總監鄧志強介紹,今年以來,許多通訊企業都提出了急聘LTE工程師的需求,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之前對該類人才的儲備不足,給出的待遇也要比往常高出20%左右。

  4G建設投資,移動領跑,聯通、電信緊跟。

  面對正在蓬勃發展的4G行業,三大運營商和全國各通訊企業的4G人才需求缺口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王希徵說,4G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後,如果4G人才的培養跟不上行業發展的要求,就會極大地制約4G行業的發展。

  20xx年1-7月全行業生產手機9.86億臺,增長13.5%;行動通訊基站21899.3萬通道,增長157%;程控交換機1750萬線,增長24.0%。

行業調研報告7

  根據市總的有關要求,區總工會於近期透過問卷調研、隨機訪談等形式對全區職工工資收入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根據抽樣的方式,共發放調研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0份,涉及餐飲、紡織、電子通訊等8個行業,其中餐飲業60人,佔調研人數的22.2%;紡織業10人,佔調研人數的3.7%;服務業52人,佔調研人數的19.3%;建材行業20人,佔調研人數的7.4%;批發零售業46人,佔調研人數的17.0%;鐵路電氣化40人,佔調研人數的14.8%;電子通訊業8人,佔調研人數的6.7%;其他行業24人,佔調研人數的8.9%。

  一、基本情況

  1、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情況。其中,簽訂的92人,佔調研人數的68.1%;未簽訂的43,佔調研人數的31.9%。

  2、工作崗位情況。其中,一線工人88人,佔調研人數的65.2%;輔助生產工人8人,佔調研人數的5.9%;技術工人16人,佔調研人數的11.9%;一般管理幹部7人,佔調研人數的5.2%;其他崗位16人,佔調研人數的11.9%。

  3、月工資收入1500元以下的35人,佔調研人數的25.9%;1500~2300元的81人,佔調研人數的60.0%;2300~3200元的19人,佔調研人數的14.1%。

  4、在調研中,132人的月工資發放沒有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佔調研人數的97.8%。

  5、在所調研的人中有131人瞭解自己的月工資額度,佔調研人數的97.0%;不瞭解的4人,佔調研人數的3.0%。

  6、在調研中有123人對自己目前的工資收入水平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佔調研人數的91.1%。不滿意的12人,佔調研人數的8.9%。

  7、單位為職工繳納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保險的有38人,佔調研人數的28.1%;部分繳納的54人,佔調研人數的40.0%;沒有繳納的43人佔調研人數的31.9%。

  8、關於《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涉及到勞動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的瞭解度調研種,非常瞭解的4人,佔調研人數的3.0%;知道與知道一點的為44人和79人,分別佔調研人數的32.6%和58.5%。

  9、認為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對於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勞動報酬權益,提高企業職工的工資收入水平有很大作用與有一些作用的分別為47人、46人,分別佔調研人數的34.8%、34.1%。

  二、調研結果分析

  從調研結果來看。

  1、在調研者中,簽訂勞動合同的佔68.1%,說明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從比例可以看出,勞動合同簽訂率不是很高,還需我們加大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力度。

  2、調研中,月工資發放有97.8%達到了最低工資標準以上,說明我們的監管力度不夠。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要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

  3、繳納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保險情況,全部繳納的佔28.1%,說明社會統籌有關要求還沒有達到全覆蓋,這方面我們還需進一步加強。

  4對《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涉及到勞動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的瞭解度的調研中,非常瞭解的佔3.0%、知道的佔32.6%、知道一點的佔58.5%。說明我們的宣傳還不到位,法律法規還需要繼續普及。

  5在對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對於維護職工的合法勞動報酬權益,提高職工的工資收入水平的作用的調研中,認為有很大作用的佔34.8%,認為有一些作用的佔34.1%。說明企業職工對工資集體協商的瞭解還不到位,我們還需加強工資集體協商宣傳的深度與廣度

  以上是我區對職工工資狀況調研的情況,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加強對工資集體協商,法律法規、有關政策宣傳的力度。為全市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完善職工收入分配製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出不懈的努力。

行業調研報告8

  建築設計行業是建築工程專案中重要的環節之一。然而,由於設計階段投資佔整個專案投資的比重較小,再加上建築業的黃金時代以經過去,最近幾年市場行情已經大不如前。作為一名建築設計專業研究生,我深入上海設計單位一線,親身體會,並和各個設計院所單位的同行聯絡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現階段建築設計單位主要存在一下幾個問題。

  一、設計費用回款慢

  設計費用本就比較低,再加上現在住宅專案通常採用總承包管理模式,合同週期長,由於設計單位地位較低,一些正常合理的設計費用節點通常都滿足不了。以某上海知名民營設計公司(員工人數30)為例,20xx年設計合同總額約2500萬人民幣,實收不足500萬,除去人員工資,以及公司差旅等費用,只能說勉強維持。更有甚者,一年到頭設計費用回款不足總合同額的1/10。小型民企的生存空間十分狹窄。

  二、加班強度大

  20xx年,房企拿地熱度不減,設計行業也是欣欣向榮。趕進度,追產值,拼服務,造成加班成為家常便飯。短短几個月上海已經發生了多起年輕設計師加班死亡事件,建築設計行業從以前的火熱到現在的逐漸精細化。催生了一大批從業人員轉行或者回到二線城市繼續從事本行業。根據業內知名公眾號“80建築”報道,學校教育嚴重脫軌瞬息萬變的建築市場,五年的通才教育,大師教育,換來的是畢業之後面對各類具體設計的束手無策。高投入低產出的設計模式,導致幾乎所有人都想轉行,但是卻很少有轉行成功的。設計院裡不乏30多歲就半頭白髮的主創,40多歲也需要在設計院日夜加班看圖的總工。

  三、轉型時期的陣痛

  20xx年從普通學校到老八校,從本科到研究生,建築系的就業率陡然下降。很多學校甚至跌到50%以下,國外留學歸來的光環也逐漸暗淡,有時反而不受歡迎。從設計院到開發商,更願意從務實的角度選擇合適的人才,相比一些華而不實的學歷,更多的實習工作經驗,更低的薪水要求,承受更強的加班能力,成為企業考量的重點。而相比有工作經驗的設計師來說,應屆生往往沒有優勢。可以說,建築設計行業供給側改革已經刻不容緩。中國房地產粗放式發展,形成了大型房地產公司大規模開發的模式。動則幾十萬住宅開發的發展模式減少了設計需求,大型房企模式化、標準化設計也在降低設計難度。應該看到,儘管中國房地產保持了一定的增長,設計需求卻在減少。

  而如今的建築設計行業生產能力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往往一個專案多家公司參與投標,為了提高競爭優勢,不得不將設計費一降再降。儘管設計公司依然滿負荷加班運營,營收卻不斷下降,為了保持利潤,控制成本,建築設計師收入跌入社會較低水平。激烈的競爭導致行業規則受到破壞,為了拿到專案,提供免費的前期設計,提供更多的設計方案成為常態。有觀點認為這是建築設計行業向服務業的轉型,然而這樣的服務卻往往收穫到的是甲方拖欠設計費的尷尬與無奈。

  中國到底需要多少建築設計企業,需要多少建築設計師,可能難以給出統一的答案。但目前來看,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需求。如今每年依然有近萬的建築學畢業生踏入社會,如果不加以疏導控制,將來的就業問題將更加嚴峻。企業可以透過降薪裁員全身而退,而受傷的是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

  15年是建築設計行業的一個重要拐點,房地產熱驟然降溫,而作為下游產業的設計行業一時哀鴻遍野,“降薪、裁員”比比皆是,而接下來的16年,上游房地產開發商加速集中,設計院又開始忙碌了起來,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大多數設計公司不敢輕易擴太大,擔心後續市場持續性。兩年的低潮,造成了現在建築師青黃不接,不少建築設計公司出現了“用工難”現象。“用工難”只是假象,實質仍是建築設計作為夕陽產業的頹勢漸顯。若是真愛,想要繼續扛起設計大旗,建築師有必要研究下以下三點:

  1、綠色建築;

  2、BIM設計施工一體化;

  3、強化建築師個人特點。

  四、當下設計單位的發展方向

  當前國內建設市場發展放緩,建築設計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的外部條件和國內設計企業日趨成熟的內部條件的共同激發下,透過上市、併購等金融方式,謀求強強聯手、資源快速集聚,從而實現企業集合級速度發展的模式受到廣泛關注。資本運作可以帶來快速規模膨脹和組織複雜化,但對企業管理提出嚴峻要求,如何保證併購企業管理的有序、活力保持和效率提升成為經營者必須面對問題,需要對傳統設計企業管理模式進行創新。

  首先,是打造門戶式開放平臺。就西方市場發展經驗來看,成熟發育的建築設計行業是一個金字塔型的生態體系,位於頂端的藝術家工作室以個性化的創意見長,引領整個設計行業的設計風格;而金字塔中、下部則由商業性設計事務所、

  規模化設計企業組成,其負責向社會提供更為功能化、高效能的城市背景建築,以技術見長,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大眾需求。整個生態體系自上而下,滿足不同社會需求,達成良好平衡。此外,還存在不少專業事務所,可以在某個技術專項上具有優勢。其二,服務思維創新:客戶端方案。設計企業應當由直面市場轉向直面客戶。大資料時代的資訊科技條件使直面客戶成為可能。傳統設計行業的產品成果形式包括設計圖紙、設計說明等資料,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設計行業應當積極由B2B向B2C轉變,由設計服務提供者轉變為資源整合者,直接面對最終使用者。現代設計企業將服務觸角延展至使用者是一場管理思維的變革,其將重塑行業格局,強化設計企業龍頭地位,從根本上改變專案最終建成效果受制於施工企業水準的行業軟肋,實現建築物全生命週期受控,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社會影響力和貢獻度。

  最後建築設計企業的營銷要突破專業壁壘,更多進入公眾視野,在上級市場逐漸成為買方市場後,注重營銷的引導性,不斷透過產品價值提升和建築美學灌輸來確立自身品牌形象。建築物具有產品和藝術品的雙重特性,需要建築設計企業在美學、價值觀和技術層面多維營銷,不斷培養使用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理解度,提升品牌美譽度,在更廣層面上推動建築設計行業發展。

行業調研報告9

  一、家電行業特點

  家電行業按照產品的不同可分為大家電和小家電,前者主要有:彩電、冰箱、冰櫃、空調、洗衣機、家庭影院等;後者主要有:電風扇、微波爐、吸塵器、吸油煙機、熱水器、照相機、電飯鍋、燃氣灶等等。這類行業的特點是:

  1、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主要表現在家電企業生產能力過剩、庫存積壓嚴重,銷售收入增加幅度低於銷售量的增長幅度,經濟效益日趨下降,價格戰達到白熱化程度。

  2、該行業屬於技術、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的家電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上佔有優勢,但在技術上落後於國外家電企業,表現在某些高階產品上為國外企業或國內的外資企業所壟斷。

  3、該行業已進入成熟期,參與者進入較為容易,競爭體現在品牌和服務上,企業重視企業形象和產品的宣傳,廣告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重較大。如:20xx年1-7月,海爾集團廣告投入7600萬元,科龍集團5100萬元,美的集團5000萬元。

  4、該行業相對來說投資少,建設期短,一般1-2年即可建成投產,有的專案當年建設,當年即可投產。

  5、行業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主要的大家電產品在行業中的地位相對穩定,多數產品兩極分化的趨勢明顯,某些產品的集中度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電冰箱行業前5位企業海爾、科龍、新飛等的產量和銷量分別為559萬臺和552萬臺,佔全國總量的比重均為64.6(去年67.5);電冰櫃行業海爾、澳柯瑪、新飛等的產銷量共計216臺,佔全國總量的76.1(去年81.8);空調器行業前5家企業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等的產量779萬臺,佔全國總量的36.9(去年49),銷量755萬臺,佔比38.2;洗衣機行業前5家企業海爾、小天鵝、榮事達等的產量478萬臺,佔全國總量的72.2(去年55.5),今年一季度彩電行業前六家企業tcl、康佳、創維、長虹、海信、海爾的銷量佔全國的65.7。

  6、行業中產品出口佔較大比重,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家電行業出口額佔全部銷售收入的25,今年上半年出口全面增長。6月份出口額達7.68億美元,仍保持同比20.4的高增長率,1-6月份累計出口額44.41億美元,同比增長27.7,遠遠高於各行業平均出口增長率水平。從分類產品看,微波爐、空調器、電冰箱這些傳統的出口大類產品增幅很高,出口佔其全部銷量的比重較大,其中微波爐出口佔總銷量的64.4,空調器佔29,電冰箱佔29.13,洗衣機佔16.8。

  7、入世對家電行業意味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家電行業是一個全球化特徵非常明顯的行業,市場化程度、對外開放程度極高,產業技術成熟。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潛力,豐富、低廉但技術熟練的勞動力,以及完善的零部件供應體系,構成了中國家電行業的比較優勢,使該行業成為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製造部門之一。

  8、家電行業是一個以組裝為主的產業,生產工藝較為簡單,大部分企業組裝廠與主要零部件廠分立,垂直一體化程度低,上游產品多采用外購方式,整機產品附加值較低,利潤空間較小。

  二、行業宏觀情況和國家產業政策

  (一)行業宏觀情況

  家電行業總體執行較為平穩,主要家電產品的產銷及進出口均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增幅最大的產品是空調器及空調壓縮機。上半年空調器產量2110萬臺,銷量1978萬臺,同比分別增長了49.9和53.7,產銷率93.7;空調壓縮機產量1575萬臺,銷量1712萬臺,同比分別增長33和27.7,產銷率108.7;電冰箱產量844萬臺,銷量833萬臺,同比分別增長8.6和8,產銷率98.7;電冰櫃產銷量284萬臺,同比分別增長10.6和8.4,產銷率100;洗衣機產量662萬臺,銷量664萬臺,同比分別增長6.1和3.6,產銷率105.4。

  近幾年家電行業競爭一直不斷,以國內品牌為主的價格戰此起彼伏,形式多種多樣。去年以來,競爭已經從單純的顯性價格戰轉變為隱性的價格戰,即以變相的讓利促銷活動代替以往的直接降價。今年上半年儘管多數產品的產銷量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持續處於低位的價格水平導致全行業的銷售收入均低於銷售量的增長幅度,銷售利稅率繼續下降至5.33,銷售利潤率2.13,成本費用利潤率2..39,成本費用/銷售收入89.41。

  近幾年中國家電業的內需市場不暢,大家電產品的內銷普遍下降,而出口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出口企業中主要以家電著名企業和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相對技術高階產品為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所壟斷,洋品牌家電不斷向中國轉移產品生產線,建立家電研發中心。全行業庫存積壓嚴重,生產能力尤其是洗衣機、空調的生產能力過剩(空調業的生產廠家已達400多家,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左右),全行業應收賬款淨額和產成品、存貨佔壓資金在輕工業中均排在首位。在銷售渠道上,以北京國美、江蘇蘇寧、山東三聯為代表的 家電商品銷售“大鱷”正加緊跑馬圈地,其目標是做成全國最大的家電連鎖銷售商。

  (二)國家產業政策

  因為家電行業的市場化、對外開放程度高,國家近幾年已不再對家電行業的發展加以限制,也不再象其他行業一樣提出鼓勵行業發展的產品、技術目錄。根據國際上家電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家電市場的現狀,預計未來行業將重點向以下方向發展:

  總體來講,將圍繞大家電和關鍵零部件,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大技術創新和改造力度,開發適應不同消費層次需求的高效、節能、環保、低噪音家電系列產品,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高檔家電產品將實現網路的升級,使家電產品在網路支援的條件下,更加智慧化、人性化。

  1、一方面,發展技術含量高、功能全、款式新,跟蹤國際潮流、產品質量和檔次高的家電產品。

  (1)電冰箱發展300升以上大容積、新款、多門、多溫區、多功能的低噪音節能環保型冰箱。目前電冰箱的社會保有量已達1.2億臺,今後幾年的需求趨勢是:城市以更新為主,農村以普及為主。

  (2)洗衣機。我國洗衣機洗淨度高是一大特點,但外觀、噪音、平均無故障時間、用電量、用水量等指標與國外有差距,今後發展的重點是5公斤以上或2公斤以下,多功能、款式新、智慧化程度高,具有新型結構水流技術的靜音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攪拌式洗衣機和滾筒式洗衣機。多功能指:去汙能力多樣化(去血漬、奶漬等)、控制方式多樣化(電動、電子、模糊電腦控制等),外觀造型多樣化。

  (3)空調器。重點發展智慧、模糊、變頻分體機,靜音窗式空調和單元式空調一體機。

  (4)彩電。發展大螢幕超平、純平彩電、等離子彩電、大螢幕背投、sdtv、hdtv、數字機頂盒、與之相配套的專用積體電路、中清晰度cpt,高畫質晰度cpt、平板顯示屏、變頻頭等。

  (5)小家電主要發展模糊控制多功能微波爐、電飯鍋、智慧節水洗碗機等。

  2、另一方面,發展大眾化的家電產品,主要是實用、經濟、安全,適用農村的使用環境,具有擴大市場份額的潛力。如容積適中的冰箱,經濟型全自動洗衣機,電風扇及電熱毯等產品。

  三、貸款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專案貸款

  1、產品技術含量高,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具有後續開發能力,保證技術在較長時間內不落後;

  2、產品潛在生命週期比較長,產品替代性小;

  3、生產能力較大,具有一定規模效益,產品的消費群體應足夠大;

  4、產品上游零配件的供應不僅要有保證,還應具有質量和價格優勢;

  5、產品應有一定比例的出口;

  6、借款人應有不少於25的自籌資本金和30的鋪底流動資金;

  7、抵押、擔保落實,測算的專案內部收益率、投資收益率、盈虧平衡點等財務指標應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二)授信

  1、企業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主營產品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產銷率和市場佔有率較高;

  2、企業具有行業知名品牌。20xx年我國部分家電品牌價值評估如下:海爾330億元、長虹260億元,科龍、容聲148億元,tcl106億元,康佳95億元,美的64億元,小天鵝57億元;

  3、企業主營業務突出,管理水平較多,財務狀況良好;

  4、企業銷售網路發達、先進、科學,銷售渠道暢通,售後服務隊伍健全,服務水平和質量較高;

  5、授信應主要向上市公司傾斜,信貸品種側重於貼現和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貿易融資和銀行承兌業務;

  6、總量應限制在授信控制量之內,同時抵押、擔保條件落實。

  四、貸款風險點和防範措施

  (一)市場風險

  家電行業競爭激烈,據有關部門對今年上半年68種主要家電商品的供求排隊情況表明,供求基本平衡的只有5種,僅佔7.4,主要是35英寸超平彩電、35英寸純平彩電、投影電視機、移動(手持)電視機和家用攝影機,供過於求的達63種,佔排隊總數的92.6,供求矛盾尤為突出的是洗衣機和空調器。供求矛盾造成家電產品大量積壓,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價格一降再降,市場風險日益增大。

  在審批專案貸款時應著重於產品的結構分析,看是屬於行業優先發展的新型家電、升級換代產品,還是落後飽和的大陸產品,重點分析新產品的消費群體,消費地域和消費數量,對消費群體的收入狀況、消費水平和習慣應心中有數,對消費地域的經濟增長作出準確判斷和預測,對消費數量做出合理的評估,要避免以經濟增長速度代替需求量增長率的簡單做法,更要注意避免收入測算中的高估冒算,尤其是要合理確定產品價格、達產期以及達產期間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產銷率,在此基礎上做好敏感性分析。

  對授信業務應重點分析企業現有產品的市場定位,產品結構、個性化程度,市場佔有率,銷售網路和渠道,產品成本的比較競爭優勢,上游家電零配件供應情況等等。

  (二)管理風險

  目前家電企業有種規模擴張的衝動,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涉足領域越來越廣。有的已遠遠超出了家電的範疇,開始生產汽車、摩托車、廚房裝置、藥品、手機、電話,從事金融、房地產開發、餐飲等第三產業。應該說,產品線的擴充套件,產品規格型號的增加,擴大了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加了企業的贏利能力,但不圍繞自身的核心優勢,不能有效地整合相關資源盲目擴張,無疑會造成人才的匱乏、管理的脫節、加大企業經營風險。家電行業昔日的龍頭老大長虹的衰落(從全國電子百強第一滑落到

  八、九位,曾經還是全球前三位的彩電大王)就是由於其“大企業病”的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想反,st廈華1999年投巨資開發了我國第一部gsm數字移動手機,導致連年虧損,但今年以來,公司把經營重點轉移到了彩電主業上來,繼上半年扭虧增盈之後,第三季度又實現淨利潤1357萬元

  在審批企業授信業務時,應重點分析企業的主營業務,根據其銷售收入、利潤、流動資金等指標占其總量的比例,判斷其主營業務是否突出。要了解企業的重大建設專案,重要體制改革,重大法律訴訟和人事調整。瞭解企業重要的管理制度、經營方針和策略,從中分析企業領導層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從企業的財務分析中發現其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比如,一方面長期持有大量的存款,另一方面授信數額又在不斷增加。對以上管理漏洞較多,盲目擴張的企業,我行授信數額可保持在原有存量水平,不能隨其擴張而無限擴張。

  (三)財務風險

  因為對專案或企業財務狀況和變化情況分析、推測不準而導致的風險往往成為專案貸款和授信業務的主要風險之一。

  把握專案貸款財務風險的關鍵是要把專案經營期內的成本打足、收入壓實。家電行業的零配件供應來自多家客戶,目前似乎是買方市場,但就某一新型家電產品的主要零配件來說,存在著買、賣市場轉換的可能,至少在某一段時期內,零配件價格是向著賣方有利的方向發展,如近期彩色顯象管價格的回升,就說明了這一點。對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測算不能僅僅以經驗資料為判斷依據,如按照營銷費用、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例來計算投入,這就忽視了新專案在產品宣傳、研發方面的投入肯定比老產品大的一般規律,因此對成本的測算一定要進行全面、動態、個別分析。在收入測算方面,若有同類產品參照的,可按照目前的價格並根據價格走勢和規律進行合理預測,對新產品價格的確定,應分析消費結構、消費群體和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產品的替代性、替代產品

  價格等等,切勿高估。

  對授信業務除分析授信控制總量、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總資產報酬率、銷售淨利率外,還應重點分析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應收、應付帳款分析。家電企業間相互拖欠嚴重,鉅額應收帳款會對企業資金週轉、效益、授信需要量產生重大影響,要分析企業應收帳款的帳齡、結構,對應收帳款週轉率很低、帳齡較長的企業應格外慎重。同時還應關注大股東鉅額佔用股份公司資金的情況及集團內企業間關聯交易情況,如容聲集團佔用科龍電器資金12.6億元,成為科龍去年虧損15億元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二是存貨分析。有的家電企業在市場份額做大的主導思想下,開足馬力生產,然後將產品入庫,旺季時候再消化,消化不了再在淡季降價,形成生產、儲備、降價的惡性迴圈,最終導致鉅額虧損。因此要根據其主要產品作出季節性分析,對某時段大比例增加的存貨

  應瞭解其原因。

  (四)投資風險

  在專案評估投資估算中,存在著高估和低估的兩種傾向。對家電行業來說因為建設期較短,低估的可能性不大。高估投資有客觀對專案裝置、安裝、土建等投資把握不準、估價過高的原因,也有主觀擴大投資總額,相應減少自籌比例甚至欺騙國家貸款貼息的原因。

  在專案審查中,應根據同行業情況逐項對投資進行核對,實事求是確定不可預見費(家電行業應該較小)。可根據家電行業平均的資產週轉率,分析達產後一定規模的銷售收入所應投入的總資產數額,以此核對專案總投資是否高估。同時還應從股東各方的經營狀況,贏利水平判斷其自籌的能力及到位計劃。應該說固定資產自籌25,鋪底流動資金自籌30是我行要求的最低比例,但不一定是最好比例。審批時可綜合根據借款人的資信、產品市場潛力、贏利能力及擔保措施等因素適當上調比例,有的可要求自籌資金先於我行貸款到位。

  (五)技術風險

  目前家電行業的競爭是價格競爭,隨著讓利空間越來越少,將來的競爭將主要是技術和服務的競爭,因此技術的先進與否也是影響專案成敗的關鍵因素。

  分析技術的先進性應看是否具有專利許可,在國際、國內是否領先,技術的模仿性如何,替代性如何,技術的壽命期要相對較長,屬於技術功能增加的新產品應有助於產品主要功能質量的提高,有助於充分利用客觀環境條件,具有功能的可並性,避免相同功能在不同家電品種上的重複出現(如dvd的功能可以合併到電視機上)。總之技術創新,不能單單是新,必須要實用。同時對專案技術的分析還應包括對產品零部件技術先進性和質量分析。

  在授信業務中,對企業技術先進性的分析應主要以研發密集度為主,即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索尼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保持技術領先,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其研發密集度達到了10以上,國際上家電行業研發密集度一般在6-8之間,我國平均在1-2左右,其中美菱股份近10,海爾集團為6.6,海信集團為5-8,研發密集度高的自然在技術上佔有優勢地位。

行業調研報告10

  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到我縣企業進行了為期1天的基層調研活動,重點對我縣優勢特色產業橡膠輸送帶產業進行了調研,就其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對策建議進行了認真梳理、研究。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橡膠機帶業起步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後,初步實現了產業集聚、規模擴張、龍頭壯大。近幾年,作為支柱產業,我縣橡膠機帶業抓住有利時機,不斷加強高新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整個行業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截至20xx年,橡膠行業有主營及配套企業104家,從業人員9300餘人,固定資產總值達22.5億元。實現總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27%;增加值12.1億元,同比增長18.2%;利稅3.98億元,同比增長9.9%。

  其主導產品為輸送帶,包括普通輸送帶、強力(尼龍)輸送帶、耐熱輸送帶、阻燃輸送帶、耐酸鹼輸送帶、耐油輸送帶、傳動帶及環型輸送帶、花紋輸送帶、食品輸送帶、止水帶、提升帶、波紋“裙邊”擋邊輸送帶等近百種規格。另有託輥、鐵托輥、緩衝託輥、槽型支架、滾筒及其它輸送機械及其配件等產品。

  在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部分企業為提高產量與質

  量,淘汰了一批落後、高耗能裝置,新上了一批較為先進的生產裝置,技術和生產力上都有所提升,產量不斷增加,發展後勁強大。其中,XXXXXXXXX這五家企業的年產量佔全國會員企業生產總量的20%,較之20xx年的18%提高了2個百分點;XXXXX的年產值逾億元。

  與此同時,我縣橡膠行業正在逐步走向品牌化。其中,有中國馳名商標2個(XX、XXXX)、省著名商標1個(XXXX),河北名牌2個(XXX、XXX),省優質產品3個(XXX、XXX、XXX)。

  二、存在問題

  1.成本不斷增加,利潤空間逐漸縮小

  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升,工人工資不斷上調,產成品價格上調幅度受限,致使利潤空間不斷縮減。受國際市場橡膠、石油價格的影響,天然膠、合成膠、助劑等價格大幅度上升,據瞭解,近期丁苯膠價格上漲40%,天然膠價格上漲35%,原輔材料價格總體上揚20%左右。與此同時,因橡膠行業工作環境較差、企業間存在惡性競爭,工人流動頻率很快。為遏制工人流動,各企業均採用提高工酬的方法,以致用工成本不斷增加。以XXXX膠帶為例,20xx年上半年用於支付工人工資的費用比20xx年增加140萬元。

  據調查,我縣橡膠機帶行業的產成品價格上漲幅度約為15%,遠遠低於成本價格的漲幅,各企業利潤空間大幅度縮小。

  2.低水平重複生產企業群體大,技術含量低,產品質量較差 以普通輸送帶為代表的低端產品依然有較大的市場需求量,

  因此在經濟利益的帶動下,一些企業為節約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依然使用陳舊、落後的裝置,生產技術含量低的產品,不利於產品結構的最佳化升級以及產品質量、檔次的提升。

  與此同時,因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企業多願意僱傭低素質的職工。很多職工缺乏一定的職業道德,習慣隨著工資變化而不斷跳槽,嚴重影響企業生產穩定,更不利於產品質量、產量的保證。

  3.同行競爭激烈,影響企業發展

  產品的過度接近,導致橡膠機帶企業在市場份額、用工等方面均有重疊。為爭取最大的市場份額,企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惡性競爭,比如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以求低價銷售,由此導致產品質量不高、檔次無法提升,企業僅能在低檔次上苦苦掙扎、勉強維持、後勁不足等問題。為遏制工人流動,留住高階技術職工,各企業紛紛提高工資,增加了用工成本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產的穩定、產品的質量,不利於企業科學、合理、有序發展。

  4. 企業融資困難,技術創新需加強

  據調查,我縣橡膠機帶產業的企業因技改更換裝置消耗了大量資金,多數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為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XXXX等企業多數採用民間借貸的方式來籌集資金,融資渠道單一,不能有效地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與此同時,各企業雖更換了裝置,在節能、工藝、技術創新方面都有所提升,但相比山東、浙江等

  地企業在技術上仍相對落後。在自主產權方面,各企業申請專利的數量仍在零的邊緣上徘徊。

  5.土地制約專案落地

  土地依然是制約企業專案落地的瓶頸。橡膠行業擁有104家主營及配套企業,一些企業新上專案的土地指標少,影響專案開工。僅今年XXXX特級再生膠迴圈經濟、金嶽輸送機帶2個專案就需土地800畝,而目前僅落實徵地220畝,落實土地指標120畝。還有3個專案無法落地。

  三.發展方向

  1.加強技術革新,促推產品高檔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強技術改造,購買先進的生產裝置,尋求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促推產品由低端向高階轉變,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產品結構的最佳化。

  2.企業規模化發展,銷售網路化、國際化

  我縣橡膠產業企業存在規模小、重複建設、浪費資源的情況,需要進行有效地企業兼併,以實現行業規模化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資源最佳化利用。

  社會化營銷網路正在逐步完善和擴充套件。透過網路銷售不僅可以擴大國內銷售渠道、拓寬資訊渠道,還可以與國外企業直接聯絡,開拓海外市場。在這方面,XXXX、XXXX先人一步,現已有多張國外訂單。

  3.品牌化是方向,爭取上市是途徑

  強化品牌意識、樹立企業品牌。以品牌促銷售、帶生產,用品牌爭取客戶信任、穩定客戶流,實現產品檔次提升,企業長遠發展。與此同時,因企業存在資金短缺問題,爭取上市,實現快速融資便成為橡膠行業企業應考慮的首選問題。

  四.對策與建議

  1.力促企業轉變運營模式,推動企業加速規模化

  我縣橡膠機帶產業的運營模式較為落後,與現今先進的運營模式脫節。為解決這個問題,企業應該搞好企業規劃,配套優秀的管理人才,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整合、最佳化管理層次,學習、運用與市場相適應的運營模式。與此同時,政府需要透過宏觀調控,兼併重複建設的小企業,關閉嚴重浪費資源、經濟效益差的企業,促推企業朝向叢集、規模化發展。

  2.充分發揮橡膠協會的作用,著力提升行業前景與效益 充分發揮協會的槓桿作用,積極聯絡原材料供應商,實現企業集中、低價、高質購買原輔材料;在各企業間建立職工資料公開表,爭取透過與企業溝通、協議以降低各企業對跳槽工人的接受率,從而幫扶企業控制工人工資的上漲幅度、控制職工流動頻率;組織專業人員,建立綜合各企業資訊的網站平臺,為企業宣傳、銷售提供更寬闊的渠道;進行行業人才培訓,加強技術推廣,培養、扶持重點企業。

  3.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援重點企業上市

  企業上市有利於打造品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推企業繁榮發展。

行業調研報告11

  一、種業政策導向

  (一)種業產業政策研究

  1、種業發展過程

  種業包括科研育種、種子繁殖、種子處理、市場營銷、公共管理與社會支撐等五個方面。種業是當前農業技術整合最重要的載體之一,種業的發展對農業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國種業發展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階段時間主要標誌計劃性階段建國後1980年建立縣鄉兩級良種場,品種選育、種子生產、供應實現專業化雙軌制階段1980年-XX年非主要農作物種子的計劃管制取消,實行市場調節,主要農作物種子仍然計劃供應,由國有種子公司壟斷經營市場化階段XX年至今《種子法》和《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頒佈、實施從三個階段看,我國種業經過了由低技術粗放型向技術研發型過渡,而《種子法》的實施,使品種權益得到保護,科研機構及企業對新品種培育更加重視,新品種的推廣也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單產穩步提升,國家糧食安全持續得到保障。

  2、種子現行法規

  《種子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的頒佈實施,確定了品種選育、審定、生產、經營及應用的法律框架,使品種權獲得了保護。種子法規明確指出,主要農作物品種在推廣應用前應當透過國家級或省級審定,應當審定的農作物品種未經審定透過的,不得釋出廣告,不得經營、推廣;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場所的外國組織在中國申請品種審定的,應當委託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國種子科研、生產、經營機構代理;允許中外合資、合作開發生產經營農作物種子,暫不允許設立外商投資經營銷售型農作物種子企業和外商獨資農作物種子企業。

  3、種業政策趨向

  自國家開始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以來,種子生產經營單位與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政企分開的工作逐步落實,這使得原先帶有政府背景的種子企業,也開始真正融入市場化的競爭環境。

  在政企分開的同時,國家還不斷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啟動品種退出機制,使得品種多、雜、亂現象得到明顯改善,種子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二)重點扶持方向

  1、重點培育一些規模較大的種子公司

  國家將透過各種方式,淘汰一批中小種子公司,鼓勵有實力的國內龍頭種業公司實施擴張或併購。未來種業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行業內的企業兼併重組將不斷出現。

  2、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

  國家將透過增加財政投入,鼓勵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參與良種培育工作,保護具有合法品種經營權的企業的智慧財產權,重建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透過健全種子執法各項配套規章制度,維護種子智慧財產權,淨化種業市場環境。

  3、支援轉基因作物開發應用

  由於當前我國農業存在耕地銳減、資源短缺等諸多問題,以轉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物技術可以加快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率,從而為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提供重要的、難得的發展機遇。

  4、支援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建設

  國家將建立和發展現代農資流通體系,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領域,透過新建、兼併、聯合等方式參與農資經營,加快農資流通現代化步伐。國家將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服務體系,鼓勵農資流通企業將農資銷售與服務緊密結合起來,開展配送、加工、採購服務和技術服務及農機具租賃等多樣化服務,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服務。

行業調研報告12

  醫藥行業在投資界擁有“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的美譽,XX年英國《金融時報》500強企業所屬行業中,製藥業是僅次於銀行業的全球最有投資價值的行業。醫藥行業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大組成部分,其中醫藥工業包括化學制藥工業(包括化學原料藥業和化學制劑業)、中成藥工業、中藥飲片工業、生物製藥工業、醫療器械工業、製藥機械工業、醫用材料及醫療用品製造工業、其他工業八個子行業。

  一、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一)醫藥行業的特點

  1、高技術醫藥製造業是一個多學科先進技術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群體。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擴大了疑難病症的研究領域,為尋找醫治危及人類疾病的藥物和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醫藥產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2、高投入醫藥產品的早期研究和生產過程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改造,以及最終產品上市的市場開發,都需要資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藥研究開發(r&d)過程,耗資大、耗時長、難度不斷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種藥物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費15年的時間,耗費8-10億美元左右。美國製藥界在過去的20年間,每隔5年研究開發費用就增加1倍。XX年,世界製藥業的“三巨頭”——美國輝瑞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諾華製藥公司的研究開發費用分別達71億美元、46億美元和35.5億美元,研究開發費用佔全年銷售額的比例均在15~16%之間。

  3、高風險從實驗室研究到新藥上市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經過合成提取、生物篩選、藥理、毒理等臨床前試驗、製劑處方及穩定性試驗、生物利用度測試和放大試驗等一系列過程,還需要經歷人體臨床試驗、註冊上市和售後監督等諸多複雜環節,且各環節都有很大風險。一個大型製藥公司每年會合成上萬種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幾、二十種化合物透過實驗室測試,而最終也可能只有一種候選開發品能夠透過無數次嚴格的檢測和試驗而成為真正的可用於臨床的新藥。目前,新藥研究開發的成功率還比較低,美國為1/5000,日本為1/4000。即使新藥研發成功、註冊上市後,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一旦被檢測到有不良反應,或發現其他國家同類產品不良反應的報告,也可能隨時被中止應用。

  4、高附加值藥品實行專利保護,藥品研究開發企業在專利期內享有市場獨佔權。由於藥品研究開發的高額投入,製藥公司一旦獲得新藥上市批准,其新產品的高昂售價將為其獲得高額利潤回報。生物工程藥物的利潤回報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擁有新產品、專利產品的企業,一旦開發成功便會形成技術壟斷優勢,回報利潤能達十倍以上。

  5、相對壟斷醫藥製造業從根本上說,是被以研究開發為基礎的大製藥公司所壟斷,並且這種壟斷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XX年,世界前10家跨國製藥公司佔全球藥品市場的份額為43%,前20家佔有率已經達到60%以上。我國製藥業長期以來以仿製藥物為主,自主研發實力不強,r&d投入較少,利潤回報、風險性等產業特徵也相應表現得不如世界發達國家製藥業那樣突出。但隨著醫藥產業國際化程序加快,我國醫藥製造業在自主開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發展道路上,對產業特性的感受將會越來越強烈。

行業調研報告13

  1、死板的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入口則為高附加值產品,出入口價差300美元/噸擺佈。

  全年累計入口鐵礦石27526萬噸,同比增加6718萬噸,增加32.3%。

  (一)鋼材代價急劇下挫。**年鋼材市場代價大起大落。年初因為海內鋼材新增資本增幅較低,以及受鐵礦石代價高漲的預期感化,鋼材代價在一季度攀上歷史最高位。以後跟著國度宏觀調控力度加大,鋼材需求增幅放緩,加上行業內部產能集結釋放,海內新增資本大幅度增加,代價入手下手下滑,並於四季度大幅度下挫。年底的鋼材代價綜合指數收於94.18點,比年初下降了31.03點,下降24.78%,鋼材綜合指數相稱於20xx年下半年鋼材代價方才規復高漲時的程度。

  此中平凡鋼材代價下滑幅度位元鋼大,板材比長材大。年底的構築用線材、羅紋鋼等鋼材代價與最高價位相差810-870元/噸擺佈,跌幅在20%以上,板材的價位相差1700-3400元/噸擺佈,跌幅在40%擺佈。

  (二)利潤增幅放緩,投資增幅回落。全年全行業產品銷售收益23691億元,同比增加30.09%;兌現利潤1274億元,增加0.96%,增幅比上年回落78個百分點。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產品銷售收益11753億元,增加16.42%,兌現利潤769億元,下降10.62%。

  全年結束投資2281億元,同比增加27.5%,增幅與客歲同期大抵雷同。

  年底冶金行業鋼材產銷率98.39%,比客歲同期下降0.98個百分點;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年底庫存鋼材498萬噸,什物產銷率98.9%,儲存著較高的程度。

  (三)行業產品佈局、企業構造佈局連續最佳化。鋼材品種中,板材產量14314萬噸,同比增產3476萬噸,佔鋼材增量的48.2%,增加32.1%,高於鋼材均勻增幅8個百分點,板管比45.6%,進步2.2個百分點;鋼筋、盤條等構築鋼材產量12828萬噸,增產20xx萬噸,佔鋼材增量的28.2%,增加18.9%,低於鋼材均勻增加幅度4.2個百分點。

  **年企業聯合重組獲得新進展。鞍鋼、本鋼的聯合重組,武鋼與鄂鋼、柳鋼的跨地區聯合,首鋼入股水鋼,河北六家鋼鐵企業整合為南北兩大鋼鐵集體等等。鋼鐵行業企業構造佈局進一程式整,行業集結度有所進步。

  2、存在的緊張題目

  近幾年投資過快增加帶來的風險漸漸呈現,導致鋼鐵供需局勢產生了變化。

  (一)產能集結釋放,供求干係逆轉。**年鋼鐵月均日產程度整體呈逐月上升。儘管在鋼材代價大跌環境下,日產程度上升之勢不減。1月份均勻日產鋼80.95萬噸,逐月爬升,12月份到達103.4萬噸;1月份日產生鐵75.59萬噸,12月97.8萬噸;1月日產鋼材84.23萬噸,11月110.19萬噸。

  在產能加快釋放的同時,針對高耗能、高混濁和資本性產品出口限制的政策也入手下手履行,鋼鐵行業新增資本大量轉向海內市場。中斷**年底,新增鋼的資本流向國際市場的比例連續裁減到20.3%,也就意味著全年增鋼6888萬噸中有5500萬噸擺佈的新增資本投向海內市場,比上年增加了近一倍。海內鋼材需求增加相對遲鈍,使供大於求的狀況加重。

  (二)利潤空間縮小,吃虧企業增加。**年因為鐵礦石大幅度漲價以及煤電油運代價的高漲增加了鋼鐵企業的出產本錢。同時二季度以來鋼材代價的深度下跌,一些品種跌進本錢區,很多企業當期的出產策劃呈現吃虧。鋼鐵行業和重點企業兌現利潤呈逐月下降趨勢,3月份當月全行業兌現利潤151億元,重點企業93億元,從9月份入手下手,全行業利潤負增加,吃虧企業隨之增加。全行業吃虧企業個數增加34.58%,吃虧額增加1.54倍。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吃虧額增加1.85倍。

  (三)板材代價跌幅高於長材,加重佈局調整堅苦。近幾年鋼鐵行業佈局調整有了長足進步,板材的出產本領大幅度增加,增加幅度一貫大於長材,板管比連續進步,特別是宏觀調控以來,企業新增本領多為板帶材,而長材的出產本領的增加則低於板帶材。從成長角度看,因為產業化程序的促成,人民餬口生涯程度的進步,板材的消耗程度必定將要進步。但如今我國所處的階段,對板材的消耗需求也呈階段性特點,本年海內鋼材市場板材的跌幅大大高於長材也是這類消耗需求的反應。相對付市場調理本領較強的長材,板材市場的競爭將更加猛烈,這也為下一步佈局調整增加了難度。

  3、**年鋼鐵行業趨勢展望

  **年作為"**"開局之年,估計鋼材需求將鞏固增加。如今,我國正處在產業化、資訊化和都會化程序加快的階段,也是居民消耗佈局進級並策動財產佈局調整步調加快的階段,根本辦法構築和都會化構築大範圍的展開,投資需求將連續擴大,跟著城鄉居民消耗收益的連續增加,將鞭策室第、汽車等消耗的連續擴大。可以料想海內對鋼材需求另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鋼材需求將儲存鞏固增加的態勢。同時跟著科學成長觀的進一步落實,增加方法的變化以及能源、資本、環境的束厄狹隘,以往粗放型的增加方法不大略長期。履行宏觀調控的環境下,海內對鋼材的需求將由前兩年的高速增加轉為安穩較快增加。

  同時,歷經幾年高速成長,鋼鐵產能急劇膨脹,供需局勢產生變化,產能的增加快於需求的增加,供大於求的壓力連續加大,本年鋼鐵行業將面對更加嚴峻的考驗。

  一是產能多餘矛盾將更加凸起。據初步檢視統計**年我國已構成4.7億噸鍊鋼本領,另有在建本領0.7億噸,本年的鍊鋼本領將進一步擴大。儘管思慮需求增加,產能釋放也將對鋼材市場構成巨大的壓力。

  二是本錢上升的壓力仍然存在。**年入口鐵礦石高漲71.5%,本年將連續在高位徘徊,且進一步高漲的壓力仍然存在;煤電油運等原燃料代價也呈上升之勢,鋼鐵企業出產本錢將進一步加大。

  是以**年的鋼材代價將面對兩端的擠壓,鋼鐵企業兌現利潤的空間會進一步縮小,鋼鐵產業集體將走向微利乃至吃虧的場面。

行業調研報告14

  近年來,我國的房地產業快速發展,始終保持20%-30%的增幅。03年後,國家陸續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房地產業開發經營進行調整,05年之後調控力度不斷加大,對全國房地產業發展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在宏觀調控的情況下,我市剛剛起步的房地產業面臨著較大考驗。為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結合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現對我市房地產業分析如下:

  一、我市房地產業發展現狀

  98年住房體制改革後,我市房地產市場有了實質性的啟動,發展受當時經濟低迷的影響,行業發展較為緩慢,投放市場的房地產專案較少,房地產企業整體水平不高,住宅小區開發水平較低,規模很小。特別是我市長期存在沿街商住樓過度開發現象,粗放型的發展建設和經營方式造成零星式、沿街一張皮式開發,城市缺乏整體規劃,城市基礎配套設施跟不上,市容市貌髒亂差現象長期得不到改善。

  20xx年以來,經濟的恢復性增長使我市房地產業開始逐步走上發展的快車道。近幾年來,土地市場活躍(06年出讓土地是05年的41倍,07年是05年的10倍),商品房市場投放量迅速增加(近幾年投放市場近90萬M),房地產企業蓬勃發展,群眾消費熱情高漲,房地產業已成為推動我市經濟增長和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力量。

  1、土地投放量逐年上升,開發規模越來越大。

  近三年來,我市房地產開發專案用地投放量較大。20xx年出讓土地11531平方米,20xx年出讓土地473161平方米,20xx年出讓土地115047平方米,20xx年已出讓土地34126平方米(預計全年可達254000平方米)。同時,土地投放逐漸向小區化、規模化、整體化出讓轉變,房地產開發規模越來越大。

  2、房地產開發企業蓬勃發展,民營企業迅速崛起。

  由於我市的房地產市場啟動較晚,發展較慢,加之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利潤較其它行業高,因此吸引了民營經濟的大舉進入。目前活躍在我市房地產市場的開發企業由前幾年的寥寥數家發展到現在的二十幾家,極大的促進了我市房地產市場的繁榮。

  3、房地產投資高速增長,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 近年來,我市房地產業發展迅速,投資規模日益擴大,尤其從20xx年開始,市場容量大幅增長,房地產業取得了跳躍式發展。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今年上半年我市房地產投資已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60%以上,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

  二、房地產市場需求狀況

  我市20xx-2010年規劃綱要中提出了到20xx年我市總人口21萬人,城市規劃區面積21KM的發展目標。住房建設規劃中提出了20xx到20xx年住宅面積128萬M的需求目標。05至08年按照實際施工面積,我市到今年末供應市場商品房面積接近90萬M(由於缺少相關部門統計資料,目前商品房空置率還不掌握,具體數字 2 22

  2出來後再做詳細分析)。由於規劃與實際尚有較大差距,加之近兩年來違規建設面積較大、房地產專案市場投放量過於集中,造成階段性供大於求。

  根據上述指標,結合我市經濟發展勢頭較好,我市實際需求潛力雖然較大,但尚待充分挖掘。隨著舊城改造的持續以及人口的集聚,改善性住房增加的需求量,婚齡青年的購房需求,這些真實的需求給房地產市場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動力。住房消費潛力將被進一步啟用,得以更充分地釋放,給市場帶來持續動力。

  三、當前我市房地產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房地產市場缺少行業發展總體規劃的指導,沒有建立市場的預警、預報機制和城市規劃、土地供應、金融信貸方面的宏觀調控機制,房地產開發存在一定的無序化和較大的風險性。

  2、城鎮規劃區範圍內商品化程度不高,私人建房依然大量存在,弱化了房地產市場的高消費群體,給市場帶來較大影響。

  3、房地產開發結構不盡合理,住宅品種單一,難以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刺激消費的增長。商業營業用房比重偏高,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

  4、市場配套體系不完善,物業管理和房地產中介服務滯後於房地產業的發展。市場和消費者之間缺乏足夠的資訊渠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銷售。

  5、住宅體系不完善,經濟適用房投放少,廉租房建設剛剛啟動。商品住宅價格提升過快,整體價格偏高。

  四、幾點建議:

  1、加大拆違力度,擴大高階市場範圍。

  前幾年住房開發專案針對的大多是收入相對較高的群體,這一消費群體的經濟相對寬裕,而且換房以改善居住條件的要求也十分迫切,因而對開發商而言,銷售風險較小,且利潤空間較大。近年來的開發,加之前一時期私人違章建房,已消耗了這一群體的大量購買力。對他們而言,住房消費是較長一段時間後的第

  二、三次換房。建議加大拆違力度,嚴格控制私人違規建房,將這一部分購買力推向市場。

  2、改善供應結構,啟用中低市場。

  積極引導和鼓勵開發商從市場需求出發,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特徵和購買能力,開發不同檔次、不同價位的商品房,一方面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消費潛力。

  目前,尚未購房的和大部分房改房住戶這些中低收入消費群體,因供需矛盾仍未能實現改善住房的願望。啟用這一中低收入消費群體,將給我市房地產業帶來極大的發展。影響這一群體住房消費的最主要制約因素是價格,開發適合這一群體消費的總價位較低的住宅(如近郊90-110m戶型、城區80-100m戶型),將啟用我市中低住房市場。

  3、加強住房政策性保障,引導結構調整,完善住房供給體系。 科學合理投放經濟適用房,加強中介服務,鼓勵中低收入者按實際需求購買二手房,進一步活躍存量房市場,促進增量房消費市場的發展。要加快廉租房建設,建立保障機制,切實保障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4、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努力解決供需矛盾,實現供需平衡。 保持房地產開發的適度規模,基本實現供需平衡對我市房地產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發揮調控功能,加大調控力度,透過規劃、土地、金融三大調控手段的配合作用,保持開發規模與有效需求的同步增長。

  規劃方面應發揮導向作用,透過對居住用地的功能、佈局調整,調控商品房的開發結構;有計劃地進行舊城改造,以穩定住房需求;控制單體開發建設有利於開發的規模化;控制私人建房有利於住宅的商品化。

  土地方面要科學編制房地產開發專案的土地供應計劃,建立結構合理、總量平衡的年度土地供應計劃體系。進一步完善土地儲備機制,加強城市閒置土地、政府保留用地或暫不宜進入市場交易地的收購儲備,並根據市場需求和城市建設需要逐步投放市場,以增強政府對土地市場的調控監管力度。

  金融方面要控制總量,合理調整信貨支援,實行差別政策,抑制投機需求和過度超前消費。

  5、儘快建立房地產市場資訊披露制度,及時向社會通報市場供求、結構、價格、漲幅、空置數量、投資動向等情況。職能部門要定期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查分析,引導開發企業理性投資,消費者理性購房。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行業調研報告15

  摘 要:“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peterf.drucker)曾經說過:“預算不是一場數字遊戲,而是圍繞戰略目標的設立而進行思考的過程。”

  自XX年我國菸草商業匯入預算管理機制以來,該方法已成為企業的標準作業程式。本文針對xx菸草商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全面預算實施過程中,必須要注重預算的編制質量,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督與調控,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糾正偏差,使預算管理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菸草商業預算管理思考

  預算管理是企業在科學的市場預測與決策的基礎上,按照既定的經營目標和程式,對企業未來的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總體安排。近年來,xx菸草積極探索適合菸草商業實際的預算管理運作模式,在預算管理上逐步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單一預算向全面預算的轉變,對提升內部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預算管理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執行中凸顯的一些的問題不容忽視。

  一、亟待解決的幾個薄弱環節

  1.編制時間比較滯後,執行時效相對較低。

  雖說我市每年從10月份便著手安排部署次年的預算編制工作,但由於作為戰略層的投資中心沒能及時確定年度預算總目標,預算編制工作實際上要到次年的元月份才正式開始。我市菸草系統下轄9個縣級營銷部,經過“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編制流程的多次反覆,整個預算編制工作歷時長達半年之久。待全部預算審批、下達完畢,時間已到4月份,遲則到5月份才能完成,上半年的預算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別是部分可控費用,超進度開支現象特別嚴重,給下半年的預算執行帶來巨大壓力,編制時效“成本”過高。

  2.預算分解偏離實際,方法不盡科學合理。

  一是年度預算指標分解中歷史業績權重較大。在下達各縣營銷部銷售預算指標、效益預算指標時,沒有完全按照省菸草局推行的“因素分配法”進行,歷史因素所佔權重仍然較大。對某些指標沒有設立一個“公允值”,習慣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全市保持統一的增長幅度,對上年預算指標完成較好的單位,持續實行“鞭打快牛”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的積極性。

  二是季度預算的分解過於簡單化。費用預算分解也與銷售預算一樣,以前兩年各季度實際發生數所佔全年比重作為權數進行分解,沒有考慮某些費用發生的特殊性,導致部分專案季度預算嚴重超支。

  3.執行過程“盲目服從”,預算調整“彈性”過大。

  一是對市場的變化反應遲鈍。在執行過程中,當受市場環境、經營條件、政策法規、內部體制改革和經營方向調整等因素影響,預算基礎發生變化時,有的預算責任主體仍在“嚴格”按照預算運作,“紙上談兵”,缺乏應變能力。

  二是預算調整機制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年度預算調整的隨意性較大,沒有根據預算調整原則進行。對預算執行中的偏差,預算管理委員會沒有充分、客觀地分析產生的原因;對常規事項產生的預算執行差異,預算責任主體沒有自行採取措施加以解決,而是盲目地要求要追加預算指標。

  4.成為考核唯一手段,上下“博弈”愈演愈烈。

  預算管理過程中,只強調上下級的垂直命令與控制,把預算執行結果作為唯一的考核考評指標,重結果、輕過程,忽略了對預算執行差異的分析。各責任中心為了得到較低的業績評價標準,有意提供虛假的預算資料風險,在上報預算時討價還價,大大地留下餘地,實行“寬打窄用”。有的則為了防止來年被“鞭打快牛”,虛報、用盡當年的預算指標。這些“對策”,導致預算管理流於形式,使業績考核失去了公平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