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5篇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擬起事蹟材料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

  小覃,預備黨員,市執法局xx分局xx中隊副中隊長兼青年突擊隊高速路口排查值勤點副隊長。去年12月,小覃剛剛成為一名預備黨員,身邊的老黨員同事率先垂範、勇於擔當的責任精神,一直是他學習和追求的.目的。這次能有幸加入抗疫先鋒隊,他很感激黨組織對他的信任,立誓一定要圓滿完成打贏疫情阻擊戰的任務。自己所在車的官塘收費站,日均車流量可達1300餘輛,是三個高速路口車流量最大的一個。突擊隊的隊員要對每一輛車上的所有乘客進行體溫檢測以及人員軌跡詢問,確保沒有體溫異常和來至疫區的人員進入到柳州,工作經常忙到身心疲憊,但他沒有任何怨言,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還主動要求連值兩班。為了減少交叉感染,他生怕“連累”家人,交接班後就在辦公室休息並“自我隔離”。想女兒的時候,小覃只能和她影片見面聊天。雖然犧牲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但一想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他總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自己:“在一線工作是我的任務,也是做為一名執法人員的責任;做為一名預備黨員,更要堅決把好一線關,杜絕病毒的入侵,守護好自己的責任田。”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2

  取樣、留樣、消毒、洗手、再取樣……寒風中,這樣的流程要重複成百上千遍,反覆用酒精擦拭的雙手已經凍得發麻,防護服裡的汗水也逐漸冰涼,但她手中的動作沒有絲毫放慢,依舊在堅持著。她是中西醫結合醫院核酸科護士,也是忙碌在核酸採集一線的抗疫尖兵,她責任在肩,負重前行,儼然是“抗疫”一線上綻放的鏗鏘玫瑰。

  她雖是一名“90後”,卻是抗疫戰場上的“老手”,她雖是一名普通護士,卻有著不平凡的胸襟;她雖還不是一名正式黨員,卻有著黨員的思想覺悟。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她主動請戰值守最危險的崗位,參加了市裡集中組織的核酸檢測培訓,投入到核酸檢測這項工作中,為全市強制隔離和居家隔離人員做咽拭子標本採集。時隔兩年,面對再次襲來的疫情,她再次出戰到抗疫前線。

  3月13日,她被抽調參加伊通滿族自治縣的全民核酸檢測工作。從接到外派通知到緊急集合出發,前後不過20分鐘。她來不及告知家人,僅在大巴車上與家人進行電話告別。

  3個小時後,她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趕到伊通鎮在水一方小區,為100多棟居民樓的住戶進行核酸採檢。寒風中,等待採集的居民早已自發地排好了長隊。看著這一條有序的“長龍”,她溼潤了眼眶,那時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為抗疫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緩,她每天早上三四點鐘起床開始工作。為了節省防護服,她在進行核酸檢測工作的前一天晚上就不喝水,第二天早上更是滴水不進並穿上紙尿褲,這樣就能在工作時不上廁所,就能夠不頻繁脫換防護服,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取樣。長時間的站立和重複性動作讓她的手腳變得僵硬,腰痠背痛,但她從未停止過手中的工作,更未喊過一聲累。因為她知道,疫情防控容不得半點差池,每一個環節都要求自己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看到居民們有序排隊等待核酸檢測的畫面,聽到居民們一句真誠的“謝謝你”“辛苦了”,都能拂去她的疲倦,讓她的內心充滿強烈的滿足感與自豪感。“疫情當前,我從未想過退縮,因為我是白衣戰士;疫情當前,我就要衝鋒在前,堅守住抗疫的防線,守護人民的健康,這是我的職責與使命。”她堅定地說。

  4月3日,她再次應徵出發去長春,為長春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當疫情防控戰役打響的那一刻,她主動請纓,積極請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青春無悔、“疫”路前行的青春擔當。

  做好疫情防控的“值班員”。3月11日凌晨,小趙同志在得知所居住小區封控的訊息後,她第一時間與該行動隊隊長曹新民同志聯絡,主動要求立刻加入到小區的值班值守工作中。她耐心地記錄每位進出人員,不分晝夜,不畏嚴寒,為小區築牢疫情嚴密防線。

  做好疫情防控的“聯絡員”。積極聯絡組織畢業生團員、社群青年、鄉村好青年等300餘名青年志願者投身社群疫情防控志願服務,詮釋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助力兩輪核酸檢測跑出龍門“加速度”。

  做好疫情防控的“戰鬥員”。在完成小區值班值守、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後,小趙同志又充實到街道疫情防控資訊專班,負責流調及資料統計工作。這項工作是全街道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她和團隊不分晝夜連續作戰近十天,累了就在辦公桌上趴一會,在縣裡推送的名單裡去重、糾錯,流調相關人員近十四天的活動軌跡,排查密接及次密接人員,從嚴從細做好流調溯源工作,及時向街道指揮部報備,全力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4

  XX,健康管理學院2019級食品質量與安全二班學生。早在2021年寒假時,她就已經加入了大同市雲岡區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在瞭解到家鄉疫情防控人員不足的情況後,她主動請纓,積極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勇敢做戰“疫”先鋒,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在村委會值守,進行返鄉人員的登記報備。在確保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她不忘社群交給她的任務,按時到崗,逐戶排查與疫區有聯絡的住戶和返鄉人員;堅守崗位,嚴格對進出人員進行防疫檢驗登記,認真檢查進出人員的出入證、身份證(工作證),張貼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勸阻村民聚集,以免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威脅,確保每一位居民都戴口罩出門,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2022年3月我國各地出現本土病例,為了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決執行國家“動態清零”政策,落實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預案,全面提高學生應對疫情的應急反應能力,熟悉應急處置具體過程,健康管理學院於2022年4月1日進行開學返校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模擬學生返校報道情況。XX同學全面策劃組織此次疫情防控演練,並全程監督指導志願者們的工作,同時對返校人員資訊核驗、測溫驗碼、異常情況處置等重點環節進行重點演練。在同學們的配合和志願者們的努力下,此次防疫演練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大家攜手為學校的防疫工作做出了貢獻。

  2022年4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出現本土病例,為積極響應小店區防疫政策,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校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XX同學作為健康管理學院團委副書記,她汲取之前做社群防疫志願者的經驗,義不容辭地參與到此次學校抗疫工作中,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有序組織學生,服務學生,全力以赴保障本次核酸檢測工作順利完成。直至4月4日凌晨一點,組織全院600餘名師生全部完成本次核酸採集工作。她第一批來,並堅守到最後一刻,全程沒有停下腳步,發揚青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老師們在一起,圓滿完成了此次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5

  XX,健康管理學院2019級食品質量與安全二班學生,現擔任健康管理學院的學生會副主席。

  太原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我校迅速啟動應急處置預案,第一時間組織全體在校師生進行核酸檢測。作為一名學生幹部,在此次全員核酸檢測戰“疫”中,XX同學主動請纓,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奮戰校園抗疫一線,帶領近二十人的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幫助醫護人員掃描身份證,錄入資訊,努力維護現場秩序,確保核酸檢測工作有序地進行,並對一直等待還未做核酸的同學進行勸解疏導。

  未來一段時間的核酸檢測和校園防疫工作還要繼續進行,XX同學表示還會繼續堅守崗位,直至疫情結束。他用頑強的毅力,無私的付出,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用行動展現了青年的擔當,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校園防疫一線,踐行著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6

  “大家注意,多穿衣服,馬上集合做核酸監測!”“大家不要著急,排好隊,保持一定距離!”“需要什麼跟我說,我統計一下!”“戴好口罩!”洪亮的嗓音發出一聲聲呼喊響徹盈暢園,不分晝夜、不知疲倦,他是社群的保衛者,他是居民的定心丸,他是可愛的退役軍人——陳誠。

  歲末年初,疫情突至,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陳誠作為退伍軍人,發揮衝鋒陷陣的帶頭作用,第一時間來到社群,成為第一個報名參加抗疫的志願者。不僅如此,他還動員身邊親朋好友以及社群居民積極參與到社群抗疫志願服務,組建了一支龐大的志願服務團隊。自成立之日起,他們不分晝夜,積極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為盈暢園的防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陳誠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最可愛的人”,有危險他真上,有困難他先衝,他就是“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軍人精神永駐我心”的最好的詮釋。

  李xx,2016年9月參加工作,現為市軍供站四級主任科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xx始終牢記責任、勇於擔當,立足本職始終紮實做好防控工作,成為疫情防控的“放心崗”“放心人”。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堅守。在收到疫情的訊息後,他立刻放棄了春節休假時間同家人分別,第一時間返回崗位,積極做好摸排工作,對蘭州市軍用飲食供應站全體幹部職工個人以及家庭主要成員的健康情況、外出歷史以及疫區人員接觸史進行了全面摸排;主動承擔單位的防疫消毒工作,對軍供站財務室、辦公室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配合西站街道西站東路社群完成了對軍供站小區每戶居民的健康狀況排查和軍供站小區居民出入通行證發放工作。

  雖然自己還是一名黨員發展物件,但他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積極響應局黨組號召,請纓參加志願服務工作,做好對出入小區人員登記、體溫測量、群眾勸導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受到大家的好評。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7

  新年伊始,本應該是闔家歡樂的日子,但新冠肺炎疫情卻蔓延開來,形勢十分嚴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西華鎮新莊村黨支部書記朱正玉率先投身到抗擊肺炎疫情的大軍,衝在一線、走在前列,以奮勇向前的戰鬥姿態,帶領全村黨員群眾嚴防死守,共同抗擊肺炎疫情,構建了預防肺炎疫情流入的安全屏障,保障了全村父老鄉親的健康安全,成了全鎮疫情防控一線名副其實的鐵桿村支書。

  深入“疫”線做好百姓“主心骨”

  “我們入黨時宣過誓,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就是我們的承諾。”朱支書對這次疫情防控黨員志願者這樣說道。

  在朱支書的帶領下,村“兩委”幹部、黨員志願者迅速行動,按照多溝通、少碰面的原則,充分利用廣播、微信群、宣傳頁等,向全村百姓宣傳疾病預防知識,督促大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引領全村黨員群眾凝心聚力,建立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同時逐戶排查來華返華人員以及村民健康狀況,重點監控武漢返華人員,實行體溫“日報告”制度。對於被告知隔離的武漢返華人員,朱支書說,“我們隔離的是疫情,但我們不隔離愛”,每隔幾天,他都採購生活物資送到武漢返華人員家中,保障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始終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用實踐詮釋初心使命,用行動鑄就忠誠擔當。

  在群眾眼裡朱支書是一個敢擔責任的實誠人,為人處世別具風格,想方設法一心為民。看到支書日夜勞累的身影,黨員群眾也紛紛跟著加入抗“疫”隊伍,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缺乏的緊要關頭,大家透過各種渠道購買口罩和消毒液,自願捐給黨支部。很多群眾自行購買泡麵、礦泉水等紛紛送到疫情防控檢測點執勤人員手裡,以小小愛心彙集起強大的抗“疫”力量,構築起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大家表示“朱支書是我們的領路人,是我們的主心骨,有黨支部引領,我們就有力量,且有信心和決心,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戰!”

  駐守“疫”線做好百姓“守門人”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黨支部書記,他透過設定黨員責任區、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方式,把村社幹部分成三個先鋒隊,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形成了片有人管,路有人巡,站有人盯,責有人擔的防控機制。

  並在他的帶領下,18名黨員志願者主動請纓,以“捨我其誰、絕不後退”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值班值守,個個佩戴黨徽、亮明身份,在黨旗的指引下,積極帶頭當先鋒、身先士卒做表率,關鍵時刻靠得住、豁得出、頂得上、戰得勝,為全村乃至全鎮樹立了榜樣。

  “大家選了我,這說明大家都信任我,我不能辜負了大家的重託,為了大傢伙安全,再辛苦也值得。”朱支書這樣說道。

  凌晨一點,凜冽的寒風陣陣襲來,寂靜的村裡,人們已進入夢鄉,朱支書打著手電筒穿著軍大衣依然穿梭在鄉村小道上,一縷燈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嘴裡撥出的熱氣清晰可見,“晚上沒出現什麼情況吧?”朱支書來到村裡一個值班點,詳細瞭解值班情況。為了巡查各值班點值守工作,朱支書一晚上要跑五六趟,連日來的奔波讓他身心疲憊,能早早睡個覺成了他現在最大的願望,村口值守點的帳篷也變成了他“臨時的家”。

  衝鋒“疫”線做好百姓“後勤兵”

  “李叔,給您買的菜就放門口了啊,我剛從外面回來就不進屋了,您記得拿回屋裡啊!要是還有需要您就給我打電話……”中午時分,朱支書把村民需要的瓜果蔬菜以及日常用品按照清單都買回來了,並按照清單挨家挨戶把村民的物品放到大門口。

  為了解決疫情期間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朱支書還主動擔起了幫村民買菜和生活必需品的任務,他組織本村村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讓需要菜和日用品的人在群裡報名單,他統一出去採買。聯絡蔬菜、米麵油等生活必需品供應渠道、協調保障專用車輛及物資配送成為了朱支書這幾天最操心的問題。在集中採買物資供應的頭幾天,總能看到他一路小跑匆忙的身影,十幾天來朱支書以村部為家,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電話從早到晚響個不停,他說:“在疫情防控關鍵期,群眾的生活一定要保障好,決不能讓群眾因吃不上新鮮蔬菜,缺了米麵油影響正常生活。”

  朱支書無疑是一名鐵桿支書,他對工作的鐵,鐵在一名共產黨員初心不悔的政治責任,鐵在村黨組織帶頭人捨我其誰的歷史使命,鐵在團結帶領群眾抗擊肺炎疫情絕不後退的擔當作為。

  在抗“疫”一線,還有很多這樣的鐵桿支書,還有很多率先垂範、恪盡職守的黨員幹部,還有很多衝鋒在先、不懼危險的無名戰士。我們相信,在全鎮群防群治、嚴防嚴控的不懈堅持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贏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群眾一個四海安瀾、花開遍野的春天。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8

  這個春天不敢提筆,不敢把漢字一行行整齊的碼在稿紙上,每一個黑色漢字都像躺在雪白裹屍布上的一條條生命,寫著寫著淚就流下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那場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

  疫情讓我們感受苦難,體會到人生百態,讓我們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但是我們是幸運的,因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護。

  一名醫護人員抱住即將前往武漢的隊員哭著“放狠話”:“那麼多年輕的姑娘,我把她們交給你們了!你們不帶回來的話,我一定不饒你們。”美麗的女孩褪去花衣,抹去稚氣,剪下青絲,換上白衣走上戰場。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56歲,身患漸凍症,妻子感染隔離,卻瞞著全院醫護人員,帶領他們夜以繼日戰鬥在抗疫的最前線。73歲的李蘭娟院士出征武漢,在疫情尚不明確的情況下提出武漢封城,有效防止疫情大規模蔓延,在武漢她親自診斷病人,每天只睡三小時,只為爭分奪秒搶救病患,這位73歲的高齡老人在最危險的時候擋在了14億國人面前,84歲的鐘老於新冠疫情水火之中,又要遠赴歐洲,去指導各國如何防疫,他說這不是中國的病,是世界的病。他們不知危險,不懼死亡,只知國難當頭,只知責任和義務,越是關鍵時刻,越能鑑別出初心的成色,使命的擔當,誓言的分量,越能篩選出最美的“逆行者”。

  長屋王在《繡袈裟衣緣》說過:“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除夕夜間,多家口罩廠夜以繼回地趕工,堅守生產第一線,海外華人為國募捐,全國上下封城封村足不出戶。不僅如此,日本在疫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表示全力支援中國,日本民間與政府大力輸送物質,俄羅斯捐了23噸的醫療貨物,葛摩為華捐贈100歐元,那是全世界最窮的國家啊......這些應證了一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如同我們在許多的困難面前,一個人總是顯著單薄而無法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造無數的奇蹟。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靜待春暖花開。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9

  劉先生,男,30歲,入黨積極分子。是市人民醫院的一名普通護士。從20xx年至今一直在急診科從事臨床工作。多年來,劉先生把“每天、每人、每事;盡心、盡力、盡責”作為人生的追求,在週而復始的護理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獻,真正做到“把人病當己病,視病人如親人”,全心全意地為廣大患者服務著。

  劉先生從事護理事業已有六年餘,他已經記不清護理過多少位患者,參與過多少次搶救。他深知: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工作也會以積極的回報回饋於你。

  作為一名急診科、重症醫學科護士,劉先生認真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搞好病區管理,一絲不苟的做好護理及帶教工作。6年的護理工作使他不僅掌握了護理技術,還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6年的工作中,劉先生堅持早上班,晚下班,24小時隨叫隨到,從未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影響到工作。20xx年特大臺風“天兔”,他接到領導電話,冒著狂風暴雨走路到科室參加積極的救助工作,在特大的呼嘯風聲中在救護車上穿梭於大街小巷去參加救援,全身溼透了,擦乾眼鏡,提著急救箱再去下一個地點,沒有半點退縮。最後在醫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經過八個小時的救援,等颱風過後,最大程度的保證了的人民安全,同時也被市政府評為20xx年抗擊特大臺風“天兔”積極分子。

  在工作中,劉先生總是把患者看作自己的親屬,認真履行“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病人”的服務宗旨。20xx年有一次院前出診到貿易城七樓救治一名昏迷老年患者,去到時患者淺昏迷,呼之不應,休克血壓,但是家裡只有一個老太太,老樓房擔架過不了,時間緊迫,劉先生和醫生一起把老人從七樓背下來,送上救護車,拉到醫院後優先搶救,事後把老人送入內科住院。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劉先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把繁忙的工作譜寫成生活中彩色的篇章,得到了科室內部、院部的肯定,劉先生在20xx年市第一屆演講比賽中榮獲第一名的成績;20xx年評為市優秀護士。20xx年評為市個人先進;20xx年護理操作比賽小組賽第二名。20xx年廣東省人民醫院進修;20xx年評為汕尾市優秀護士。20xx年評為醫院個人先進。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0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個看不見硝煙的的疫情防疫戰上,醫務人員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自己的責任和初心。在雙溪中心衛生院,有這樣的2個人,他們雖然不是衝鋒1線的醫護人員,但也一樣戰役在1線,成為最美“逆行者”,他們就是該院120救護車司機。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戰打響後,2位120司機即刻進入戰時狀態,24小時待命。特別是退伍軍人、共產黨員徐建剛同志一馬當先,堅守崗位,以最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覺悟去履行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彰顯了1名軍人和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疫情雖然殘暴,但救護車司機們毫無半點懼色。

  轉運通知就是衝鋒號,在檢查確認防護到位後,迅速趕到目的地,不管是白天還是深夜,他們毫無怨言為責任和使命及時動身“戰”疫。120車司機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讓他們備受煎熬。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而且在駕駛座狹窄的空間裡,也不能大幅度活動。更具挑戰的是護目鏡和防護面罩容易遭到鼻孔的潮氣影響而起霧,特別是在晚上駕駛車輛程序中容易看不清道路,這些都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了1定的壓力,但他終究憑著豐富的駕駛經驗逐一化解了。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1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xx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後,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xx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xx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王xx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著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xx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後,“光想著怎麼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xx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xx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症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xx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症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xx和醫療團隊採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後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迴歸家庭和社會。”王xx說,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於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託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王xx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裡的大小事情都是王xx愛人在安排。

  王xx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後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xx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後,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裡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2

  張xx,男,現年56歲,xx86年7月參加工作,20xx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臨床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曾任武漢市第四醫院醫務處副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黨委委員,武漢血液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20xx年12月至今擔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現聘任管理五級兼任專業技術三級崗位。該同志20xx年、2014年、20xx年連續三年年度考核優秀,20xx年年度考核優秀。2008年原湖北省衛生廳授予抗震救災醫藥衛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xx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授予20xx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xx年1月,湖北省委授予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漢市委授予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張xxx長期從事醫療一線工作,曾赴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等國開展國際醫療援助,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赴汶川抗震救災。無論是禽流感席捲而來、甲流爆發之時,還是這次疫情肆虐,身為黨員的張xx都雷厲風行、毅然決然,跛足前行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每一個角落,帶領著全院職工,站到疫情的最前沿,擔任衝鋒在前的逆行者,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面對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他衝鋒在前、身先士卒。高度重視武漢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情況,對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率先採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樣本送檢,為確定病源贏得先手。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為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面對艱鉅繁重的防控任務,他勇於擔當、連續奮戰。該院轉入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帶領600多名醫護人員,一直不間斷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在他的帶領下,該院240多名黨員,全部堅守在急難險重崗位上,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他直面絕症、捨身忘我。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症的事實,顧不上照顧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入院的妻子,夜以繼日投入抗擊疫情工作,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力爭搶救更多病人,與所有白衣戰士們一起,為患者、為社會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3

  自疫情防控以來,河東街道向陽社群退役軍人李宏響應河東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的號召,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對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勇氣和決心,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展示新時代退役軍人風采。

  作為向陽社群華興小區的網格員,自實行靜態管理以來,李宏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配合社群開展對重點人員密集場所實施封閉式管理,在小區防疫測溫排查的值班點對廣大居民開展防疫知識宣傳、人員排查,進出測溫登記,管控並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等防疫工作。

  為了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工作目標,李宏挨家挨戶做宣傳、逐門逐戶搞排查。每輪核酸檢測工作開始前,李宏都提前制定工作計劃,幫助醫療人員搭建帳篷、佈置取樣點設施,維持取樣現場秩序、引導居民保持安全距離和有序排隊等候,按實際情況分流受檢人群,按規程進行資訊登記、核酸取樣、有序離場。

  為了保障封控管理期間居民的日常生活,街道為居家隔離人員採取“社群+商超+工作人員+志願者”的配送模式,無接觸送貨,減少人員流動,為小區居民及時配送生活物資。每當有生活物資到來,李宏都會第一時間上前開始卸貨,由於訂購數量比較大,他會分類整理,按照每個樓棟的採買記錄,分別將生活物資裝上提前備好的三輪車,隨後送往各個樓棟。

  面對新冠疫情,李宏一直在戰鬥,一直在堅守,他始終以軍人的高標準要求自己,不畏艱辛、不講條件,秉持著一名退役軍人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奉獻情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作為退役軍人的使命和擔當。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4

  今年的春節跟往年不一樣,沒有爆竹聲聲辭舊歲,也沒有大街小巷的熱鬧非凡,每個人都在響應國家號召,待在家裡做貢獻。

  而有那麼一個地方卻異常的“熱鬧”。同時有那麼一個人,他的身影一直穿梭在這個“熱鬧的場所”——他就是貴溪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負責人zz。

  春節期間,人流量多,往往也是急診科最忙碌的時期,接診的病人都是以往的數倍,夜間更是承擔所有門急診病人。由於疫情的嚴峻形勢,zz考慮到大家辛苦,在開交班會時說:“大家超負荷地上班,無一句怨言,我很欣慰,但是我更希望你們能勞逸結合,請上班的醫護人員儘量不要打擾下夜班的同事,有任何事情第一時間撥打我的電話。”就是這麼一句話、一個身體力行的舉動,卻將“職責所在,使命擔當”這八個字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場毫無硝煙的戰鬥警報拉響了,zz不僅要做急診科事務,更是擔任了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成員、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救治專家組成員,負責對全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會診排查、業務指導、醫療救護及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應急救治工作。

  從臨近春節開始他就以院為家,他的兒子在寒假作文中寫到這樣一句話“我想我的爸爸,我想他平安地回家。爸爸每天都奮鬥在第一線,每天都要接觸無數的病人,他為了保護我們,主動和我們“隔離”了,只有在微信影片中才能見他兩眼,我真的好想他,但我更希望他在救治病人的同時好好地保護自己。”

  他說:“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更是一名中共黨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衝鋒在前,挺身而出。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為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個人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5

  小邢,女,1987年4月出生,2011年3月參加工作,現任發電撫松分公司財務部會計核算。小邢雖然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但她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得知撫松縣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時,她義無反顧,衝鋒在前,積極報名成為志願者,協助撫松鎮城南社群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撫松縣開展的第一輪區域全員核酸檢測中,她負責對撫松縣松山佳苑小區第5單元應檢盡檢人員進行統計,並帶領135名居民到指定檢測點做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現場,她協助醫護人員維護秩序、掃碼登記,向正在排隊的待檢居民宣傳防控政策和知識,做好個人防護,積極配合,用熱情、專注和愛心,全力為核酸檢測“保駕護航”。

  細微之處見精神,艱難之時顯品格。在疫情突發的關鍵點,小邢用她青春的力量志願擔當守護著撫松縣居民的安全與健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水電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