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採訪提綱

大學生採訪提綱

大學生採訪提綱1

  一、採訪目的:

  透過採訪成功人士深化課堂理論教學,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昇華思想境界,鑄造優良思想品德。透過採訪,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通過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歷程、經驗等,深刻領會成人、成才、成功的關係,作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生,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採訪某一領域、學科、行業等做出重大貢獻,產生重要影響的成功人士,採訪時認真做好記錄並按要求認真填寫採訪報告。

  二、採訪物件:

  某一領域、學科、行業等做出重大貢獻,產生重要影響的成功人士。

  三、採訪時間:

  暑假2周時間

  四、採訪內容:

  成功人士的奮鬥歷程、奮鬥精神,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成功人士對社會貢獻以及影響等。也可以瞭解成功人士的人生感悟,比如他對於失敗、挫折、成功、名氣怎麼看待。

  五、採訪方式:

  面對面的採訪,直觀、真實性強、交流溝通效果好。

  六、採訪的準備工作:

  1.事先擬定採訪提綱;

  2.時間、地址的預約;

  3.採訪內容的擬定,包括問題的準備;

  4.事前對採訪物件的背景瞭解和資料收集,對方的工作、職務、成就、經歷等。

  《採訪提綱--02》

  美國內華達新聞學教授拉魯·吉爾蘭德曾在擬定採訪提綱方面推出了設計問題的輔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他提醒記者在設計提問時應該涉及到下列一些具體的問題:

  目標--你們(或組織)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障礙--你們遇到過什麼難題嗎?目前的阻力是什麼?

  解決--你們是怎樣對付這些難題的?是否有解決矛盾的計劃?

  開始--這一設想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根據誰的意見提出的?

  當然,採訪提綱的擬訂還和記者本人的採訪習慣、交流方式有很大的關係,但確保問題的獨特、準確、連貫、創意、引人入勝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提出恰當的問題

  成功的採訪多半取決於提出恰當的問題。傑克·海敦在《怎樣當好新聞記者》一書中寫道:大約有99%的新聞是部分或全部以訪問--也就是向人提問題--為基礎寫成的`。《紐約時報》的主編對他手下的記者說:“只要你善於在儘可能多的話題上提出恰當的問題,你就是做得相當出色了。”在著各種提問技巧,使基辛格說出了很多事後連自己都感到後悔的話。歸根結底,一次採訪無非是一場生動活潑而富於思想的交談,具體的提問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後擴充套件為比較籠統的問題。它適用於採訪那些善於言辭、敏於思考、感覺自信的物件。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2、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深度報道的提問有許多尖銳的問題,有時難免讓記者碰壁,採訪物件要麼拘謹不安,支支吾吾,談不到要害,要麼有心拒絕,閃爍其辭,加以敷衍。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追問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寬泛的話題緩解氣氛,逐漸引入正題;或旁敲側擊,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細節。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在誘導性提問中,採訪物件得有較好的敏感性,並肯於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誘導性提問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記者和採訪物件之間建立融洽關係的程度。因為誘導性提問容易使談話達到互不相讓的地步,但只要融洽關係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話。

大學生採訪提綱2

  一、確定採訪主題

  一般記者進行採訪之前實際上已經確定好了採訪主題,而記者需要做的就是圍繞主題進行相關背景調查,快速翻閱資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始終認為,記者要採訪首先要比被採訪者在這方面還懂得要多,雖然你不可能是專家,但你能夠藉著快速充電成為半個專家,不然去採訪,可能人就丟大了。

  二、熟悉被採訪人資料

  舉例來說,你採訪的是某個事件的某個人,那麼你需要了解圍繞這個人以前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做個一個全面調查,比如有著他的經歷、讀過什麼樣的校園、有著怎樣的性格、辦事風格是什麼?最近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需要說明的是,也許有些資料對記者來說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覺得這很難說,其實採訪的過程就跟上戰場一樣,也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深入瞭解採訪背景

  如果採訪的是一個事件,那麼你同樣需要對事件先做一番調查。如何調查?你需要調閱超多的資料,同時,你要將各個媒體不同角度進行的採訪和報道做個總結。把這個事件做到爛熟於心,而且需要將事件裡的這些人物之間的關係弄明白弄清楚,然後站近了看站遠了看,是不是還缺少一些東西?你是不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而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採訪時要提問的地方。

  四、整理線索

  透過對被採訪人和採訪事件的瞭解,整理出已經成型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以及還未成型的觀點,尋找本次採訪線索,也即突破口。

  五、設計問題

  透過對人和事件的瞭解以及對線索的整理,進行問題的設計。需要說明的是,問題的設計是需要環環緊扣的,它們之間並不是分散的關係,採訪就是一條流水線,記者需要做的是沿著這條流水線向下走。什麼稱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質,盡力想辦法讓事件的參與人告訴人們事件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他本來想收到什麼樣的效果。讓讀者讀完之後也覺得還是有所收穫的,如果你的讀者看完之後覺得不知所云,好的證明你本次的採訪是失敗的,其實從源頭上已經失敗了,在於你的問題設計不合理。

  六、羅列你的問題

  將問題設計之後你就能夠在紙上羅列你的問題了,羅列完之後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採訪提綱是否有什麼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採訪前的準備工作,關鍵在於採訪過程。在採訪過程中,你會發現有時候你的採訪物件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沿著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樣辦?無所謂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記者需要把握的是採訪主題不發生偏移,同時還要注意在採訪過程中發現線索,可能你在採訪前期的準備時並沒有發現這條線索,別的報紙也沒有提及,而此時你的採訪物件說了出來,你就需要緊追不放,在完成新聞採訪主題的同時你還拿到了別人之前所沒有注意到的新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