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導遊詞

彝族導遊詞

  作為一名導遊,可能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麼優秀的導遊詞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彝族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彝族導遊詞1

  彝族服飾種類繁多,色彩紛呈,是彝族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彝族人民,創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飾習俗,在彝族物質民俗構成中佔有重要地位。根據彝族服飾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現,可將彝族服飾劃分為涼山、烏蒙山、紅河、滇東南、滇西、楚雄六種型別,各種型別又可分為若干式樣。這裡介紹其中幾種。

  涼山型

  主要流行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鄰各縣,以及雲南省金沙江流域。由於大小涼山天塹壑障的隔絕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以及特定歷史階段上的社會形態一一奴隸制,其服飾古樸、獨特,較完整地保持了傳統服飾的文化特徵。涼山男女上衣均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套氈襪。男子髮式為傳統的“天菩薩”,即蓄一綹長髮椎髻於頭頂頭,大多頭上盤纏黑色或深藍色長巾,且常裹成一尖錐狀,斜插額前,稱為“英雄結”,左耳戴蜜臘珠、銀耳圈等飾物。下著長褲,並因語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褲腳之分,佩飾最富特色即為“圖塔”,是斜挎於身上的佩帶,用細牛筋編織成帶,帶面鑲以白色硨磲片。婦女著裙,戴頭帕,生育後戴帽或纏帕。雙耳佩銀、珊瑚、玉、貝等耳飾,重頸部修飾,戴銀領牌。下著百褶長裙,成年裙分為三節,上節為裙腰,中節成筒狀,下節多皺褶。多在腰際佩掛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飾各種紋樣,下端綴以五色飄帶,用於盛物。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針筒以及裝飾過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其衣飾的傳統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毛麻織品為主,喜用黑、紅、黃等色,其工藝可用挑、繡、鑲、滾等多種技法,火鐮、羊角、蕨芨草等圖案是其傳統紋樣,下分依諾、聖乍、所底三個樣式。

  烏蒙山型

  本型服飾過去多以毛,麻織品為主,現多用布料,色尚黑,多為青、藍色。其基本款式為大襟右衽長衫、長誨。女服盤肩,領口、襟邊、裙沿有花飾。又可分為威寧式和盤龍式。

  紅河型

  本型男裝各地基本一致,多為立領對襟短衣、寬襠褲;女裝則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長衫,也有長衣和短裝,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著長褲,系圍裙。頭飾琳琅滿目,尤喜以銀泡或絨線作裝飾。可分為元陽式、建水式及石屏式。

  滇東南型

  本型服飾流行於滇東南彝區及廣西那坡等地。女裝以右襟、對襟上衣及長褲為主要款式,個別地區著裙;男裝上為對襟,外套坎肩,下穿寬襠褲。廣西那坡、雲南麻栗坡部分彝族還保留著貫斗方袍的古老款式,這款服裝僅在節日或舉行儀式時婦女穿用。本型衣裝多以白、藍、黑為底色,多飾動植物花紋和幾何圖案。工藝有刺繡、鑲補、蠟染等多種技法。分路南、彌勒、文西三式。

  彝族服飾的特點

  (1)反映了黑之尊、黃之美的審美觀;

  (2)反映了彝族“顧頭”的生活習慣和榮譽意識;

  (3)男子服飾多體現其英勇善戰的氣概;

  (4)服飾圖案紋樣體現了彝族對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導遊詞2

  家鄉每年的火把節都是那樣熱鬧,去年也不例外。

  火把節還沒到,我們便已經激動不已,大人們都準備好要宰殺的牛羊,小孩子則嚷著要屬於自己的火把,看到大人們手上拿著松樹枝,便衝了過去,一臉驚奇,可能是想看大人是怎樣把松樹枝變成有趣的火把吧!大人拿起松樹枝削了起來,不一會兒松樹枝便變得光滑許多,一根、兩根、三根……漸漸多了起來,削完之後就只剩捆起來變成火把了。大人又拿起一根像稻草一樣的繩子將一根根枝捆起來,一把火把、兩把火把、三把火把……小孩子們不再驚奇,而是急忙各自挑了屬於自己的火把放在各人的地方,就又蹦蹦跳跳地去玩了。

  終於,令人期待的火的節日——火把節到了。早上六七點鐘大人們就開始忙活,小孩子則負責玩。下午,當豐盛的飯菜上桌,人人都被引誘過來,牛羊肉的香氣飄得好遠,我和幾位小夥伴坐下來吃飯,道道菜都是美味可口,美味的食物不一會兒就塞滿了肚子,肚子滿足了,卻又盼著黑夜的到來。

  天一擦黑,“終於黑了!”有個小孩驚叫起來,我們拿起火把,拿上松香,大人幫我們點燃火把,當火把點燃每人都歡呼一聲,聽起來人人都是那樣快樂。我們都拿著松香,等待火把燃起的火焰漸漸小了便扔上一把,火便會躥了起來,我們玩的不亦樂乎,歡笑聲停不下來,有些調皮的,拿起一把松香往別人腳下一扔,火躥到別人腳下,那人被嚇得尖叫起來,惡作劇的孩子便“咯咯”地笑。天已經完全黑了,火把發出的火光在夜空中彷彿一顆顆星星在閃耀,當聚集起來似乎照亮了一切,空氣中到處瀰漫著松香的氣味,有些孩子把火把放在一起,手牽著手圍著火把跳起了舞,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我們也學著他們跳起了舞,這個火的節日過得無比快樂!

彝族導遊詞3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為單位,在祖國的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勞浸”、“靡莫”等部族。當古羌人遊弋到西南時,西南地區已有與其先後到達的兩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後,他們了百濮、百越長期相處、互相融合,並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晉以後,昆明人與焚(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

  彝族歷史上一個重要特徵,是長時期保持著奴隸佔有制度。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地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帥、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

  8世紀30年代,蒙舍詔統一六詔,雲南彝族、白族先民聯合各族上層建立了南詔奴隸制政權,統治中心在今雲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統治範圍達到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與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佈地區。

  南詔奴隸制王朝曾長期統治彝族先民地區,不能不對當地奴隸制的存在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唐天覆二年(902),南詔奴隸制王朝的覆滅,不意味著彝族先民地區奴隸制隨之消亡。兩宋300多年中,戎(宜賓)、瀘(瀘縣)、黎(漢原)3州的彝族先民,處在宋王朝與大理政權的相互爭取之中,出現了奴隸制經濟相對繁榮的局面。與之相配合,奴隸制生產關係出現了強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況。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與之相對應,蒙古貴族加強了對各地彝族茲莫即土長的爭取工作,發展為在部分邊疆民族地區分封各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繼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撤(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係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沉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彝族導遊詞4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著上菜。它是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間一種獨特的上菜形式和宴賓時的最高禮儀,是舞蹈、音樂與雜技完美結合的歷史悠久的傳統飲食文化。

  宴賓時,通常用方桌沿兩則一溜擺開,賓客圍坐三方,中間留出一條"跳菜"通道。三聲大鑼拉開"跳菜"序幕:大鑼、蘆笙、三絃、悶笛、樹葉等民樂齊奏;在姑娘小夥“嗚哇哩——噻噻”的吆喝聲中,只見頂著托盤的彝家男子雙手拱揖,腳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另一個人頭頂和雙臂各撐一菜盤(共24碗)緊隨其後入場。他們合著古樸純厚的民樂協奏曲,臉上作著滑稽州怪相,跳著歪來複去而又輕鬆、優美、流暢、連貫的舞步,一前一後登場。兩位手舞毛巾的搭檔,則怪態百出,形如彩蝶戲花般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地為其保駕護航。

  一對託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檔把32碗菜擺成回宮八卦陣,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規矩逐一落桌,絲毫不亂。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婦女地位較低。遺產由諸子平分,絕業一般歸近親所有。彝族歷史上盛行父子連名,此俗在涼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繼續到建國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較高的聘金,交錯從表婚比較流行,夫死實行轉房。建國前雲南部分彝族地區還保持著公房制度,涼山彝族保持著嚴格的等級內婚。歷史上彝族多實行火葬,建國前,涼山及雲南沿金沙江一帶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區自明、清以來逐漸改為上葬。

彝族導遊詞5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

  我是西昌航天旅行社導遊權威,是你們在涼山州西昌市參觀遊覽活動中的權威導遊。首先我向大家致以彝族的最高禮儀和問候,彝語:“歡迎你”。今天我非常高興和大家認識,由我來陪同接待大家參加西昌一日遊行程活動,來遊覽美麗的月城西昌市,我們今天遊覽的景點有衛星發射基地、邛海、瀘山等景點。

  在離開西昌市區前往澷水灣衛星發射基地的路上,請大家往右前方西昌市中心的十字街頭看看,我們面前有一座當地標誌性建築之一,彝海結盟的塑像。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吧,紅軍長征時期,劉伯承將軍和彝族首領小葉丹歃飲血酒,漢彝結盟。請大家仔細看看這兩個人,他們肩並肩神情激動。注意到他們手裡端著什麼嗎?對了,那是大碗酒,那麼現在我就想跟您嘮一嘮著咱彝家的酒文化。這裡面啊也是博大精深,就讓我一一道來。

  涼山氣候寒冷,酒能驅寒暖胃。所以釀酒的歷史十分久遠。酒,在彝家的飲食當中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古時候彝家諺語說:“漢家貴茶,彝家貴酒。”“有酒便是宴,無酒殺豬打羊不成席。”可見呢對酒的重視。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也必不可少。在彝家,每當客人來到時,沒有沏茶敬客之禮,卻有倒酒敬客之俗;每逢婚嫁,以“酒足”為敬,“飯飽”都在其次,或幾乎沒有請客吃飯之說;每當喪葬時,講究送酒最多者最為孝敬;彝族家支間,個人間發生打架鬥毆糾紛時,理虧方往往打酒陪禮道歉,即可消除雙方的怨恨。您看這酒啊,還兼具著眾多社交生活的功能呢。彝人一生可謂“生以酒迎來,活以酒壯骨,死以酒送歸。”

  該是什麼樣的酒讓我們彝族兄弟一生衷愛呢?彝家酒類眾多,有玉米酒,泡水酒,稀飯酒,壇壇酒,咂酒,啤酒等。個個都是糧食加智慧的結晶,酒香醇厚,色澤澄亮,甘甜可口。說到這男同志們肯定心裡偷著樂呢吧,沒關係,也有適合咱女同胞,讓咱也過回酒癮的泡水酒。

  泡水酒是彝家待客的各類酒中最富特色,最令人喜愛的自釀酒。它是用高粱,玉米,蕎子等雜糧為原料,釀製一桶要用糧食至少15到25公斤。工序簡便卻極講究技巧,尤其以涼山美姑釀的與眾不同。酒釀成以後呢用泥巴封口,需飲用時去掉封泥,加水到溢到桶口為止,否則酒味太濃。過兩個小時以後呢,用竹管或麻稈插入桶底,用嘴吸飲。也可以從桶底部的小孔將酒引出,引出之酒會讓你感覺到“酒香溢萬里,嘗酒甘又醇,嘴唇寒絲絲,舌尖甜蜜蜜。”所以連蘇軾也不的不感慨“爛煮葵羹斟桂醑,風流可惜在蠻村。”

  怎麼樣,似乎聞著這酒香了吧!別急,可得聽我把話說完。咱們彝家兄弟這個酒啊也是有個喝法的,一般呢有三種方式,一為“杆杆酒”,也就是我剛才所講到的這種泡水酒的喝法,土家族,羌族等其他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這種咂飲的傳統。多盛行於逢年過節,招待貴賓,舉行婚禮的場合。二呢是“轉轉酒”,大家聚眾喝酒時,幾個人圍圈而蹲,僅用一兩隻酒碗,從右至左依次轉著喝,每個人喝完後都要用左手橫擦碗沿為禮。再遞給身邊人,週而復始。

  三呢是“杯杯酒”,按在場人的輩分高低一人一杯,人人不漏,大家同用一個杯子,誰也不嫌棄誰,同喜同樂。雖然他們好酒豪飲,但不濫酒張弛有度。喝酒時也很講究,敬酒只敬一杯,如連敬兩三杯就有尋釁的意思。就像彝族諺語所說:“一杯價值九兩金,兩杯價值一駿馬,三杯價值一條狗。”沒有乾杯,勸杯,壓酒的習慣。所以呢,咱們可要入鄉隨俗,別鬧了笑話,辜負了彝家兄弟的一番好客之情。

  好啦,經過我簡短的講解之後,大家再看劉伯承將軍與小葉丹首領手裡這碗酒,聽老人們講:還流傳著另外一個傳說,由於當地情況特殊,條件有限,當時兩人在彝海邊共同用碗舀起彝海的湖水,兩人以水當酒彝海結盟,來慶賀紅軍長征順利透過彝區,大家北上抗日救中國的決心。那種水濃郁酒,酒飽含著友情。血脈相依的真摯兄弟感情,是不是覺得厚重了一些呢?這就是一個與酒生死相伴的民族,一段喝酒喝出來的豪情。

  一路走來,風光和故事多多,想體驗這種濃濃的酒風情啊光說可不行,彝家的風味餐可等著咱們呢。

  好啦,就讓咱們一起去遊覽彝族民族風情的村落和一些著名的景點吧!

彝族導遊詞6

  與瑪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陽曆:曆法是人類文明的標誌。聞名世界的瑪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曆法。以前,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通行農曆。但在我國的彝族,至今還保留著一種鮮為人知的古老的歷法--彝族十月太陽曆。據推測,此種曆法源淵於遠古伏羲,大約有上萬年的歷史。它把中國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倫三個文明古國之前。

  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陽曆,一年中要過兩次年。彝族太陽曆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以鼠日為一個月起頭,12屬相迴圈3次,在豬日終結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為過年日,不計算在10個月之內。大年在每年夏至日,過三天。第一天為接祖日,第二天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過兩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閏年加祭祖日過三天。

  彝族十月太陽曆以12屆相輪迴紀日,3個屬相週期為一個時段(月),即36日為一月,30個屬相周為一年。1年10個月,360日,10個月終了,另加5日"過年日",習稱"過十月年",全年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閏年(閏日),為366天。

  據考證,彝族的向天墳,其實就是古人用以觀天象星斗的天文臺,與彝族太陽曆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彝族十月太陽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曆法,它與中國儒、道、陰陽學說有深厚的淵源關係,至今還有許多"密碼"有待破譯和研究。

彝族導遊詞7

  彝族是西南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分佈於中國西南部幾個省。雲南彝族佔2/3,由於居住的地理環境和資源極為豐富,以農業為基礎的彝族多種植玉米、土豆、大麥、小麥和蕎麥。蔬菜也較為豐富。居住在山區、半山區的彝族喜歡養羊,尤以小涼山的彝族養羊最多。

  羊肉是其主要的食源,吃羊時有一些特殊的習俗:羊肝、羊胃先用來祭祀祖靈,然後燒食,也有的生食;羊腦給老人吃;處於生育期的婦女忌吃公羊;牧羊人不能食羊尾巴;羊血用蘿蔔絲拌後醃做鹹菜,放在飯上蒸熟吃,味道特別鮮美。

  彝族吃雞也有一些講究。一般吃清燉,用陶鍋煮,不用刀切。煮熟後用手將雞撕成條塊,蘸辣椒、花椒汁食。雞頭由老人吃,並要看卦(雞腦的形狀)。

  彝族喜歡喝酒,酒分甜、辣兩種,過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釀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釀製。有“客人到家無酒不成敬意”的傳統。

  彝族在過年過節時都要椎牛打羊,宰豬宰雞,而平時一般很少動牲,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殺年豬的食俗,一半留給自己吃,另一半送給岳父岳母。年豬多用來醃製,掛起來,陰乾後成為臘肉或火腿。過年節時還要吃砣砣肉、餈粑,喝壇壇酒、泡水酒、酒茶。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時,家家戶戶宰羊殺雞,煮新蕎麥飯。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潑撒,表示祭祀,祈求莊稼好,無災無病。晚上,點燃火把,載歌載舞以驅散蟲蛇和害蟲。廣西彝族在九月初一過打粑節時有"嘗新"習俗,即吃新稻穀。這些都是節日喜慶的食俗。

  彝族有一套社交禮儀食俗。彝家好客,凡家中來客皆先要以酒相待。宴客規格或大或小,以椎牛為大禮,打羊、殺豬、宰雞漸次之。打牲時,要將牲口牽至客前以示尊敬。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用手捏死或捶死,故稱打牲,其手法極敏捷,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剝。

  宴客時的座次順序有一定的慣制,一般圍鍋莊席地而食,客人一般讓坐於鍋莊之上首,彝稱“呷爾果”處;評價陪坐於鍋莊之右首,彝稱“尼木”處;幫忙者、婦女和親友則坐於鍋莊下首,彝稱“呷基果”處。客人多時,順延至右側。

  行酒的次序依據彝諺“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以上而下”。先上座而後下座,“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輕人的”,端酒給貴賓後,要先老年人或長輩,次給年輕人,人人有份。

  在農村無論婚喪嫁娶,都有“早六晚八”的習俗。即早上六碗萊,如水豆腐、紅燒豬肉、回鍋肉、白菜粉條、豬血和花生米。晚上八碗萊,如黃條、紅燒肉、,縐沙(炒肉皮)、千張肉、涼白肉、燴臘腸、花生等,經濟寬裕的還要燉上一碗雞。彝族擅長烤、炸、煮、拌等烹調技法,口味嗜鹹、香、辣、麻,尤以製作乳餅而聞名。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

彝族導遊詞8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20xx年7月18日至7月27日,雲南民族村將舉辦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節——最牛民族村”為主題的原生態火把節狂歡活動,市民不用長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態的彝族風情,參與到精彩紛呈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節慶活動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