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通用11篇)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通用11篇)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遊,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遊詞,導遊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遊客在旅遊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遊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通用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1

尊敬的朋友們: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肖祖洋,你們可以叫我肖導。歡迎參觀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這些後也許還興猶未盡,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說再見啦。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說再見啦。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緣,一路順風。朋友們,再見!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2

尊敬的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大足石刻,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將帶大家一起遊覽大足石刻這一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景內,始建於唐末、宋初。大足石刻群擁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驅。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是中國晚期石窟像藝術的典範,是一座難得的文化藝術寶庫

  首先,我們最為關注的是在寶頂山石刻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形體勻稱,色彩鮮豔。它有1007隻手,它身上都貼有金光閃閃的金薄。它的背後上上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都伸出了上千只纖美的手,有的手裡拿著斧頭,有的手拿著寶劍、還有的手拿著繩索等法器。千姿百態,無一雷同,如孔雀開屏般的美麗。

  據瞭解,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說她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其次,是寶頂臥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叫釋迦涅盤聖蹟圖。“涅盤”實際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一般人所說的死又不一樣。涅盤是佛教的最高境界。釋迦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臥。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釋迦面前從地裡湧出18弟子,或內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皆作悲慟狀。表現了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

  今天時間有限,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見,注意安全,保護環境衛生,謝謝大家的支援,與合作,希望大家度過這個美好的時光。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3

尊敬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請叫我張導吧,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在參觀前讓我們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是中國晚期石窟像藝術的典範。規摸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與敦煌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達到了中國石刻藝術巔峰。

  請大家跟我去參觀寶頂山的石刻吧!看這就是寶頂山的石刻,也是佛教聖地之一。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牡牛道場”……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數“千手觀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觀音,它有1007隻手屈身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傳說呢!大家想聽嗎?好,我講囉。

  相傳古時候妙莊王有三位美麗的公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妙善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了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了廟宇,趕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這下驚動了天神,天神便讓妙莊王長了500個大膿瘡妙莊王四處求醫,均逛商店治不愈。後來,一位醫生說要親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後,獻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莊王病好了,如來佛深受感動,便賞賜了她千手千眼,從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了。

  好,我們斷續往前走,小心,上臺階,注意安全,裡面的石刻還有很多,你們看了一定受益匪淺,我就講到這裡了,請大家自由參觀,也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和保持環境衛生,我們兩小時後這裡會合。

  這次參觀結束,旅客朋友們,你們一定被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寶庫所感動,歡迎大家一次再來。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4

各位貴賓:

  歡迎各位來到我們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我是這裡的導遊。相信各位經過長途跋涉來到我們大足,那顆對世界遺產一睹為快的心都已經蠢蠢欲動了吧?彆著急,大家有的是時間。等一下我們將先進入寶頂山石刻參觀,在參觀之前請大家允許我先對我們大足石刻做個簡要的介紹好不好?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是集儒釋道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群,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在1999年大足石刻更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大足石刻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為主要結構,共6萬多尊造像。

  好了,那麼前面就是寶頂山石刻的入口了,大家可以一邊參觀一邊聽我講解,不過千萬不要被我們大足石刻精美絕倫的雕刻技術迷住了忘記了腳下的石階啊,大家小心腳下,我會放慢講解速度,每到一處景點也會留給大家足夠的時間,千萬不要在擁擠的人群中拉住了別人的老婆還不知道啊!還有大家一定要認準我們的旅遊團哦,不要看到別人家的導遊長的漂亮就跟著去了啊!

  民間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三個生日期間,會有成千上萬的信男善女拜在她的足下。寶頂山有一個別名叫“香山”,可能就是因為歷來香火旺盛,有“香焚寶鼎”之說而得來的。寶頂山主要有萬壽寺,大佛灣和小佛灣,其中,大佛灣的摩崖造像更是寶頂山石刻的精華所在。在這個山石相連的馬蹄形山灣內,刻著500多米的宗教藝術畫廊。來到寶頂山大部分導遊都會重點推薦大家參觀六道輪迴圖,華嚴三聖、千手觀音等遠近馳名的造像,不過我個人更推崇大家去觀看《父母恩重經變相》。《父母恩重經變相》是大足石刻摩巖造像中,宣揚儒家孝道思想,歌頌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的典範之作。它極為生動地刻畫了十組生動逼真的畫面,表現儒家孝道觀念的父母十種恩德,把家庭生活的豐富內容和各種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地再現了人間的世俗生活。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我們的恩澤不是我們能償還的。小時候自己好調皮,老是惹父母生氣經常是在棍棒下還一副不屈的樣子。我們長大了父母老了,那時我們才明白父母的苦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每次來到大佛灣總是忍不住在《父母恩重經變相》前長久的駐足停留。

  好了大家走了這麼久要不要休息一會兒拍拍照啊?我們就在原地休息10分鐘好不好?在休息的同時呢,我想提出一個問題來我們探討一下:大家說,為什麼我國西南部特別是四川一帶有特別多的佛教造像呢?呵呵,看大家一臉迷茫我就透露一點吧。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張騫出使西域的絲綢之路想必都家喻戶曉了,可是朋友們,你們可曾想起了茶馬古道呢?好了我就透露這些了,實在還有疑問呢我們下來再討論好不好?想必大家也休息夠了拍照也拍得差不多了吧?我們就繼續向前面進軍了哦?好的請大家帶上你們的名貴相機礦泉水瓶和零食口袋,我們出發吧。大家小心腳下哦,特別是上下階梯時不要急也不要擠,千萬不要因為壯麗景觀就將安全置之腦後了啊?如果發生什麼緊急情況希望大家可以第一時間通知我,我將盡自己最大努力為大家服務。如果各位對我的工作有什麼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大家批評指導。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大足石刻,這天將有我帶領大家遊覽大足石刻。首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姓溫,大家能夠叫我溫導,也能夠親切一點二直接叫我小溫,其次女人,我對各位來到這兒表示歡迎,並預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現存唐宋摩巖造像6萬餘尊,與敦煌、雲崗、龍門、麥積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儲存冠好,藝術精湛,而且到達了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

  我們正在往著名的寶頂山走去,讓我們去一睹觀寶頂山的風采。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有名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的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大家想聽嗎?

  古時妙莊玉有三們漂亮的色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她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廟宇,趕和尚。驚動了天神?長了五個大膿瘡,醫生說要治此病需親生骨肉的一手一眼配藥才能治好,妙善知後,毅然獻出一手一眼,治好了妙莊王的病,如來佛深為感動,賜她千手千眼。

  下面,我們再看看另外一組。這些石刻合起來叫《父母恩重經變相》。它把父母養育兒女的過程,從懷孕、臨產、哺乳到兒女長大成人、婚嫁、離別……分別用十一組雕像來表現,每一組表示一個主題,石刻把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具體、細膩,並都有文字說明,彷彿在欣賞一幅幅古連環圖畫,大家有這樣的感覺嗎?哈哈。

  此外,裡面還有的故事很有教育,如:《牧牛道場》、《九龍浴太子》……你們看後必須空受益匪淺!

  我帶領大家的參觀到此結束,請大家自由參觀,注意保護文物和持續環境衛生喲!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6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大足來參觀我們聞名中外的大足石刻,我非常榮幸能成為大家的導遊,請跟隨我一齊欣賞這華美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摩崖石刻而出名。你們此刻所在地方就是面積最大,佛像最多寶頂山摩崖石刻。它始建於晚唐,興於兩宋

  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目》大足石刻導遊詞600字導遊。

  從正門出發,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千手觀音佛像前。大家都明白,只要有10隻手以上觀音,就能夠叫千手觀音。而大足千手觀音,才叫真正千手觀音。她一共有1007隻手眼,分佈在88平方米石窟上。

  在這裡還有著一個關於千手觀音的傳說呢!在南北朝時,妙莊王有三個公主,長女叫妙金,此女叫妙銀,小女叫妙善。妙金和妙銀都常年在宮中,只有妙善出家為尼。妙莊王命妙善回宮,但妙善不願回家,妙莊王一怒之下趕走了僧尼,可這驚動了天神。他們讓妙莊王身上長滿了膿包。有一位大夫說,要用親身女兒手眼方可治好。於是,妙莊王求助於妙金和妙銀,但兩位公主都拒絕了。妙善明白後,便獻出了手眼,治好了妙莊王病。這件事讓佛主明白了,便送給了妙善一千隻手眼。所以,她就成了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據說千手觀音刻好以後,七仙女正好下凡,看見了千手觀音。便在原先手眼中又加上了7隻手和眼。能找出這七隻手和眼人,便可長命百歲!

  本次參觀圓滿結束了,謝謝你們光臨,祝你們一路順風!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7

遊客朋友們:

  你們好!歡迎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旅遊觀光。我是今天的導遊員XX,下面就由我和大家一同去親近大足石刻吧!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距主城區220公里,大足縣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是中國石刻藝術之鄉。有俗話說,北敦煌,南大足。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所有石刻藝術的總稱,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創於初唐,盛於兩宋,延續至明清。是集“佛,儒,道”三教之大成。以大量民族化,生活化的實物和文字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民間疾苦,倫理道德,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石窟藝術的豐碑。

  我們現在所在的.寶頂山石刻更是石刻中的精品之作。它始建於南宋淳熙6年,由一代大師趙智鳳主持修建。趙大師5歲出家,十六歲往四川學習密宗大法,三年後學成回家,為了能將深奧難懂的佛經教義宣傳下去,於是主持修建了寶頂山石刻,歷時七十年,終於完成。寶頂山石刻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以大佛灣為核心,並且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儲存最完好。透過養雞,牧牛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來表現深奧的佛經教義,讓佛祖菩薩走下神壇,走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無論是它別具一格的表現形式,還是它的思想內容,還是工程設計以及雕刻技法,都將大足石刻推向及至,所以後人有上朝娥眉,下朝寶頂一說。

  大家請看這就是以問法為主題的圓覺洞。大家請看這尊雄獅,張開大口,它象徵著佛祖說法猶如獅子大吼,威震四方,讓眾生豁然開朗。圓覺洞高六米寬九米深十二米。是大佛灣最大的洞窟造像。分列兩旁的是文殊,普賢等十二位修行圓滿的菩薩。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三身佛,從左到右依次為報身佛,法身佛,應身佛。這個洞窟表達的意思是這十二位菩薩在修行成佛之前,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正輪流跪在佛祖前面求教。就如我們現在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一樣。

  圓覺洞有三絕。一絕就是在採光上,大家請看這個天窗,光從這裡射進來,正好照在問法的這尊菩薩身上,一下子就突出了主題。

  二絕是洞內的排水系統,每當下過大雨,就可以聽見丁冬丁冬的聲音,但您也只能“只聞其身,不見其形”,為什麼呢?大家請往我指的方向看去,這裡刻著一條長龍,龍身就是排水的管道,雨水流出龍頭,滴到下面這個老僧缽盂中,再流過老僧的手臂,最後透過腳下的暗道 ,排出洞外,大家是不是都在感慨真是巧奪天工呢?先別忙感慨了。大家請再仔細的看看兩邊菩薩的衣著是不是十分的華麗?您看啊,身上的袈裟柔和的舒展開來,行雲流水一般的搭在了座臺上,就有如一陣微風吹過一樣。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這就是第三絕。

  說完了三絕,我再給大家講講更為難能可貴的地方,圓覺洞並非天然洞穴,在沒有使用炸藥的情況下全靠雕刻家們鑿出這個洞,而裡面的菩薩也並非在外面雕刻好再搬進去的,都是直接在裡面雕刻完成,這就足以體現古代藝術家們高超的技術。

  好了,對圓覺洞的講解就到這裡如果您還意猶未盡,那現在有十分鐘的自己參觀時間,一會兒我們就在這裡集合前往我們下一個景點。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8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大足石刻,這天將有我帶領大家遊覽大足石刻。首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姓溫,大家能夠叫我溫導,也能夠親切一點二直接叫我小溫,其次是女人,我對各位來到這兒表示歡迎,並預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們重慶唯一世界文化遺產,現存唐宋摩巖造像6萬餘尊,與敦煌、雲崗、龍門、麥積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儲存冠好,藝術精湛,而且到達了中國石刻藝術巔峰。

  我們正在往著名寶頂山走去,讓我們去一睹觀寶頂山風采。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有名——千手觀音。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美麗傳說,大家想聽嗎?

  古時妙莊玉有三們漂亮色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叫妙善,她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廟宇,趕和尚大足石刻導遊詞600字大足石刻導遊詞600字。驚動了天神?長了五個大膿瘡,醫生說要治此病需親生骨肉一手一眼配藥才能治好,妙善知後,毅然獻出一手一眼,治好了妙莊王病,如來佛深為感動,賜她千手千眼。

  下面,我們再看看另外一組。這些石刻合起來叫《父母恩重經變相》。它把父母養育兒女過程,從懷孕、臨產、哺乳到兒女長大成人、婚嫁、離別……分別用十一組雕像來表現,每一組表示一個主題,石刻把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具體、細膩,並都有文字說明,彷彿在欣賞一幅幅古連環圖畫,大家有這樣感覺嗎?哈哈。

  此外,裡面還有故事非常有教育意義,如:《牧牛道場》、《九龍浴太子》……你們看後必須空受益匪淺!

  我帶領大家參觀到此結束,請大家自由參觀,注意保護文物和持續環境衛生喲!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9

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大足石刻觀光旅遊,我是負責你們今天講解的導遊員——向晶,你們可以叫我小向,在本次的旅途中我將秉著“熱心、負責”的理念全程為你們提供優質的服務,預祝你們本次石刻之旅豐富多彩,有趣難忘,你們都能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遊客朋友們,在遊覽大足石刻之前,請允許我為你們先介紹一下大足石刻的基本概括。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現存摩崖石刻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遍佈100多處,主要有寶頂山石刻,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門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聽了剛才我對大足石刻的簡要介紹,相信你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一睹大足石刻的風采了,現在就跟隨著我走進大足石刻之一的寶頂山石刻吧!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寶頂山石刻的入口了,寶頂山石刻為南宋趙智鳳以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為宗旨,盡畢生之力,慘淡經營七十餘年營建而成的。在進行參觀之前,溫馨提醒你們一下,景區人多,請你們緊跟著我,可千萬不要掉隊!現在就開始咱們的旅程,走進寶頂山石刻。

  你們還記得在春節晚會上由聾啞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嗎?它當即成為了最感人的節目。當你們看到眼

  前這尊用石頭雕刻、全身飾以金箔的千手觀音時,相信它的視覺震撼不亞於前者。千手觀音造像是佛教中常見的神靈,中國許多的地方都有千手觀音,有的有10隻手,有的有32隻手,還有的是48隻手,但現在映入你們眼簾的這尊千手觀音造像,她有1007隻手,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造像,堪稱“天下奇觀”。

  它充分利用了岩石空間,強調氣勢與真實,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造像面積達88平方米,流光溢彩,美不勝收,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是否有一種讓你看著看著,突覺手怎麼會越來越多的錯覺啊?

  你們可要仔細的觀察了,千手觀音造像的每隻手中還有一隻眼睛,因此她的全名就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你們一定在苦思冥想,為什麼她會有那麼多隻手吧?你們一定不知道千手觀音的來歷,其實是這樣的,相傳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她是古代一位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出自己的一手一眼為父親和藥而感動了佛祖,佛祖賞還她千手千眼讓她去救助眾生,因而,她的千手象徵她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她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這尊千手觀音造像可真謂是鬼斧神工,讓人歎為觀止,此乃“世界石刻藝術的瑰寶”。

  遊客們,接下來我們將去的是大足石刻中體魄最宏偉的一尊造像——釋迦涅槃聖蹟圖,現在你們在此自由休息十分鐘,十分鐘後我們將一同前往釋迦涅槃聖蹟圖。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10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裡我得向大家說明一下,其實,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寶頂石刻。

  寶頂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由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XX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獄經變相”的“養雞女”。相信大家在看過前面一系列的.地獄石刻之後,對地獄裡各種恐怖的人物和殘酷的刑罰仍感到心有餘悸。然而大家仔細瞧一瞧這個雕刻,會發現什麼?養雞女雖然眼睛瞎了,卻坦然自若,臉上充滿幸福的微笑。這就奇怪了,地獄裡都是陽間犯罪來受罰的,而她為什麼還顯得十分幸福?

  說來阿,這裡還有一段故事,這養雞女阿名叫奚成鳳,是一位善良大膽的姑娘,就住在寶頂山下。一次,奚成鳳的雞跑到山上佛堂裡,被一個和尚給打死了,奚成也為她感到不平,但胳膊扭不過大腿,不得不在打造時剜了奚成鳳的眼睛,卻留下了幸福的微笑鳳就去找當時的住持趙智鳳理論,在群眾的幫助下,趙智鳳不得不把雞錢賠給了奚成鳳。可是,佛尚且有過,何況當時的趙智鳳還沒有修成正果,他對這件事耿耿於懷,一定要在修造地獄時把奚成鳳放進去。而當時的工匠劉思久平時多受奚成鳳照顧,。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這些後也許還興猶未盡,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說再見啦。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緣的話我們定會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再次重逢。最後,希望大家一路順風。朋友們,再見!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導遊詞11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你們好!非常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我是本次遊覽景點----大足石刻的導遊員,我姓張,今天我將和各位遠方的朋友共度這美好的旅程,希望帶給您一次“開心之旅”。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是唐、宋初期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總稱,現存有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座,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今天我們遊覽的是寶頂山摩崖石刻。寶頂山摩崖石刻建於公元1179-1249年,歷時70年,石刻共有13處,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著稱。大家請順著我的手往上看,陡峭的山崖上巨大的觀音神像巍然屹立,從觀音身後伸出1007只姿態各異的手,錯落有致,每隻手上都有一隻金光閃閃的眼睛,有如流光溢彩的“孔雀開屏“,美不勝收。精美絕倫的“千手觀音“不僅古代勞動人民對其頂禮膜拜,祈求“脫離苦海”,過上美好生活,而且今天的人們也難擋她的“萬種風情“,並把她搬上了春晚的大舞臺。

  遊客朋友們,寶頂山摩崖石刻規模宏大、包羅人間永珍,堪稱一部豐富的“人生教科書”,請跟著我繼續觀賞,希望大家用“心”去看,而不是用手去“看”,愛護身邊的文物,度過美好的遊覽時光。

  “歡迎同學們來到了歷史悠久的大足石刻,這裡的文物很多,大家排好隊,我們要出發了。”

  我們看見了一座吊橋,兩邊的石杆,上面掛著許多鎖,有愛心鎖、平安鎖、發財所……

  “大家來到博物館,這個黑黑的石頭腦袋,就是當年喜歡錢的農民,在一個深山裡面發現了石像想哪去賣,但是很大很容易被發現,就把石頭腦袋給弄了下來,警方得知,大範圍的搜查。一些村民也知道了,幫組警方在七天內找到文物,並抓住了偷文物的小偷。”

  “大家看到的正是當年挖出的千手觀音,大約有一千多隻手,千手觀音眼睛微閉,每個手上都有一個小眼睛,有的手上拿著菩薩的水瓶子,有的拿著二郎神的寶劍,有的……金光閃閃,眼花繚亂。”

  大家來的是睡佛旁,神話裡還說,是因為守護了大地的巨人,被兒女施法沉睡,化成石像,他的一隻手放在腰上,一隻手放在頭下,前面還有保護他的幾個村民,上面是施法的仙女,欄外的是個池塘,這條龍吐出來的水漫流在這個圓池裡,不知道誰要流那兒。

  籲!短暫的一天結束了,這次遊覽不是讓我們吃喝玩,而是讓我們多看多瞭解歷史文化知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