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詩歌鑑賞答題技巧

高三詩歌鑑賞答題技巧

  作為比較抽象的詩歌鑑賞題目,我們應該儘可能去找到一些方法性的東西,至少要掌握一些答題思路和技巧,有了這些,才會自己去分析、去理解、去鑑賞。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三詩歌鑑賞答題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一、託物言志型.詠史型鑑賞題要答出“表層”及“深層”兩方面。

  表面上看,是對某物及某個歷史人物的感嘆,而實際上往往表達自身的某種情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既要答出表層意思,也要答出深層意思。

  示例:

  題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於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蒼苔落絳英。

  後兩句表達怎樣的感情?

  【解析】從表層(榴花)及深層(自身)組織答案。

  答案:表達了作者對美麗的榴花無人觀賞的慨嘆,並藉此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無限感嘆。

  二、煉字型的鑑賞題要答三步。

  常見到這樣的問題:“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或者:“某字歷來為人所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對這類題,作答時,不要孤立地只讀該字,要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來分析。具體說,要答三步:(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

  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

  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描繪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麼?

  【解析】按三個步驟組織答案。

  答案: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此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此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此步驟三)。

  三、意境類鑑賞題要答三步。

  問題:“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或者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有時也這樣問:“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解答這類問題時,要從三個部分作答,即描摹詩歌圖景——概括意境特點——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考生應該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這裡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圖景後,用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和氛圍,或幽靜、或蕭瑟、或生機勃勃、或孤清冷寂。

  第三部分,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

  考生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常見的失誤有三點:一是描摹景物時採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二是考生往往著重於“思與境諧、情景相融”的正襯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詩歌透過景物來反襯思想感情,造成成思想理解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應多從詩人的生平、抱負或標題註釋等來思考,避免出錯。三是硬套某些術語,不結合詩句本身的內容分析。

  示例:

  山居秋瞑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者在這首詩中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這種意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解析】按三步組織答案。

  答案:山雨初霽,萬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淨,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蓮,是空山秋天恬靜幽美的景象(此第一步)。作者透過塑造這樣一種幽靜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詩人對安靜淳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汙濁官場的厭惡(此第二步)。詩中以物芳而明志潔,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碧蓮,可以說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也是對詩人理想境界的烘托(此第三步)。

  四,語言鑑賞題要答三步

  常有這樣的問題:“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或者讓考生分析該詩的語言風格或語言藝術。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這類題要分三步來答:(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解析】按上述三步組織答案。

  答案: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此第一步)。“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得見丈夫的美夢(此第二步)。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此第三步)。

  五.關健字詞賞析題要答兩步。

  有這樣的問題:“某詞是全詩關鍵,為什麼?”針對這類題,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即: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來命題往往能以小見大,測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具體而言,要從以下幾步來回答:(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解析】從主旨與結構兩方面作答。

  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此第一步)。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此第二步)。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六、表現手法類鑑賞題要答三步。

  常常見到這樣的題目:“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瑰技巧(或藝術手法,或表現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或者直接問:“該詩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要準確解答這類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

  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

  睹田深處草蟲鳴。

  注:“駝褐”指獸毛製成的衣服。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解柿】按“什麼手法”、“如何運用”、“效果如何”三步組織答案。

  答案: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此第一步)。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嗚”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此第二步)。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此第三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