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有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中秋節的詩詞:蘇軾

  說到有關於中秋節的詩句,不得不提到宋代蘇軾的代表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它的意境光闊,胸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一種美好的享受。這首古代詩詞倍受後人的讚譽和喜歡,是獨具特色,炙人口的傳世詞篇。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蘇軾--《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節的詩句--李白

  李白的《古朗月行》,詩人用浪漫主義手法,藉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現出兒童時期對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認識。詩人以“白玉盤”和“瑤臺鏡”作比,不僅描繪出月亮的形狀,更寫出了月光的皎潔可愛,在新穎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嘆的稚氣。這四句詩,恰似一首完美的絕句,語言質樸,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摧心肝。

  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更多古代描寫中秋節的詩詞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米《中秋登樓望月》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桂泛天香。月明圓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中秋節的詩句--現代

  (臺灣)彭邦:月之故鄉

  水裡一個月亮

  天上一個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裡

  水裡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裡

  抬頭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鄉

  一個在水裡

  一個在天上

  思鄉(散文詩) 余光中

  今夜,

  媽媽的手抖落了

  九天的星星,月亮

  也在媽媽的'手裡

  悠悠晃晃。

  今夜的兒時,騎在牛背上的我,

  聽媽媽說:

  月亮是銀色的牧笛,

  月餅是畫在天上的月亮。

  映在眼裡。

  今夜的少年,站在老井旁的我,

  聽媽媽說:

  月亮是金色的轆,

  月餅是落在井底的月亮。

  掬口入心。

  青年的我,志得輕狂

  離開了故鄉,

  媽媽說:

  上牧笛,

  想家的時候,

  吹一曲家鄉的月光。

  今夜,月色如華,

  歲月如華的我,

  接過媽媽手中的星星

  和月亮,

  媽媽說:

  兒啊,喝吧

  家鄉來到你的心房。

  哦,

  原來這是一碗那口

  老井的水香。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李商隱: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樸:中秋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李商隱:霜月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陸龜蒙:中秋待月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元好問:倪莊中秋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劉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左車右並)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漸東上,輪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晏殊:中秋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清冷桂花孤。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佔)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米: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