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外蒲山攬勝散記散文

乍浦外蒲山攬勝散記散文

  如果作一個正確的計數,那麼,作為出生平湖的我,光顧乍浦,起碼達三十次之多。

  乍浦最早的記憶,是從我讀小學開始。那時,我們作為鄉下一所小學的學生,每年的春天,總會在老師的組織下,來一個乍浦之行。一來可以在乍浦的海邊,觀看明清時代抗擊日寇留下的南灣炮臺等等古蹟,另一方面,又可以在部隊,聆聽乍浦部隊戰士的英雄故事,還可以放情於青山與海濱,攀登山峰;領略大海呈現的美麗與神奇,讓自己的記憶,存進許多美好印象。

  上世紀九十年代,乍浦九龍山海濱浴場的開放,留下了我們許多青春美好的記憶。

  近來在觀看有關平湖新聞時,看到了關於乍浦通天橋的介紹,讓我對過往的記憶,來了一次掃描,唯獨那美麗的外蒲山風景,依舊在我的記憶中,是一片無法完整的零散記憶,從聽說及有關的報章書籍中獵取,稍微知道一點關於乍浦外蒲山的情況,近距離觀察,一直沒有機會。

  適逢上海唸書的孩子正好回平湖,在與孩子交談中,得知他想去平胡的九龍山看看,正好,我也想看看思慮已經的外蒲山,這樣,對心儀已經的景點,化作實際的行動——近距離涉足位於乍浦海中的外蒲山。因此,有了9月3日秋遊乍浦的舉動。

  我們乘車來到九龍山風景區,一直往南,過了幾個買票的地方,就來到了大紅吊索,同濟大學創意設計的鈄拉索通天橋畔。

  站在通天橋的北面,藍色天空,橋下面是由東向西不停流動的海水,橋面雖然做得平整,但由於是懸空的,隨風容易將橋來一個晃動,讓年紀大一點的人,感覺有點不適,好在邊上有個護攔,可以讓膽小的人,手按著欄杆,逐漸向前進。隨著通天橋的建設並投入使用,自然引來了上海、杭州及周邊城市人的光顧、遊覽。

  大紅的鐵索,讓人們在跨越這海邊通天橋的同時,警示人們:警惕,並讓人時刻記住安全。

  我們一邊踏上通天橋,一邊用手機,抓拍通天橋邊的獨特的景緻,奇特的自然現象,隨後,就進入了外蒲山的山腳。

  抬頭向前往,就是四面環海的外蒲山了,以詩為正:

  久聞外蒲山名聲

  恰如蓬萊仙島珍

  以前只在書中聞

  今日咫尺眼前映

  據史料介紹,乍浦的外蒲山,又名小普陀,最早建造有關的觀音祥院,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1743年〉,距今已達二百多年的歷史。以前,由於地勢險要,主要靠船隻進出,所以一般的人,也不會進入。期間,又經過了幾次的修繕工作。特別是2004年,由平湖企業家李勁夫先生髮起捐助,籌集善款,對山頂的觀音禪院,進行了全面的整修——現在呈現在我們遊客面前的,是比較完善的禪院及配套設施。

  我們上午進入外蒲山,正值海水漲潮之際。海水席捲起高低不一的浪頭,撲向九龍山海岸邊,發出不同的聲響,海水中不時出現一個又一個漩渦,讓人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覺,尤其讓人奇怪的是,從外蒲山上往海水面看,混濁與清澈的海水,真的是涇渭分明,格格不入。即使是自小海邊長大的人,恐怕也難於說清這一奇特現象產生的原因,讓我不禁驚歎,這自然現象背後的成因,真是一個難解的未知數。

  我也想,這是一個存在了千百年的古老的問題,也許科學的不斷髮展,最終會解決如此的自然問題。

  我們先從外蒲山的東面山腳上去,沿著修好的水泥走道,拾級而上,向外蒲山山頂進發。

  進入山頂,見到了修繕一新的觀音禪院及有關的配套設施,在禪院的門口,看到了一個重修小普陀觀音禪院的石碑記錄。

  修繕一新的觀音禪院及一些附帶設施,以其特有的新面貌,展現在遊覽者的面前。經濟的持續發展,為佛教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可能,也讓我們對慷慨捐資的人物,多了幾分敬佩之情。

  修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文濤亭,位於外蒲山西南角,是為紀念李叔同先生建造的。確切地說,李叔同祖籍是浙江乍浦,家譜名李文濤,出家後號弘一法師。有關部門在如此仙境一般的外蒲山上,修建了一個文濤亭,足見對李叔同先生的重視。讓人在清靜中,更加仰慕多才多藝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先生,即使在出家後的十幾年中,也用心鑽研有關的佛教,成為佛教律宗第十一代宗師。當我們父子倆走過文濤亭時,只見幾個中年人,坐在文濤亭內的凳子上,在談論有關節叔同的事蹟,從談論者的神態來看,也是非常的虔誠。

  外蒲山南面的小岩礁,安放了一個美人魚銅雕塑,讓我想到了童年讀過的《安徒生童話故事集》,在海邊,看到如此美麗的美人魚,心一下子飛奔了起來,那有關的故事情節,不時在自己的腦海中翻騰起來,讓人感覺故事的奇特與精彩。

  在安放美人魚銅像岩礁的西面,當代人用大紅著色,寫出了方方正正的四個大字——“海誓山盟”,海水波濤不絕,九龍山連綿起伏,在如此神聖的地方,看到那四個字,著實讓人對愛的理解,更深了一層。

  今天天朗氣清,看到好幾對俊男靚女,在此神聖之地,面對大海,背靠山峰,面對美人魚銅像及邊上的四個字——“海誓山盟”,穿著潔白婚紗的靚女,牽手衣著莊重禮服的男友,留下永生難忘的美麗合影,海山作證,晴空麗日作襯,此時的美麗場景,勝過千言萬語,也預示著一對對新人美好的.未來!

  外蒲山,一個隱藏在九龍山南面的蓬來仙景。山頂素有小普陀美譽的觀音禪院,自乾隆年間誕生以來,一直吸引著信佛人的不時光顧,只是以前沒有通天橋的緣故,只有靠船隻來回擺渡,以了卻信奉者的心願。而今天,隨著通天橋的建造成功,必將更加吸引海內外的遊客,來九龍山風景區的同時,也來一個穿越通天橋,走上外蒲山山頂,讓人們拋開塵世間的一切煩惱,在遠離大都市的寧靜之地,擁有別具一格的安逸,讓心情來一個徹底地清理,為自己的美好未來,調整出嶄新的心態,重新再出發!

  藍天、白雲、青山、海水、禪院、小亭、美人魚銅像、遠處的海船、西面隱約可見的跨海大橋、愛情的美麗誓言——海誓山盟、寬闊的海灘,北面連綿起伏的九龍山,不時響起的外國輪船上的汽笛聲音,諸多元素的美麗集結,讓你美不勝收,不虛此行。

  讓你享受:通天橋上的驚與險、外蒲山的靜與悟,文濤亭的思與慮,美人魚銅像邊的愛情宣言:山盟海誓與海誓山盟!

  抽空,帶上自己的知心朋友,去乍浦九龍山景區,穿越通天橋,去細細品味外蒲山寺院的清靜與幽雅,美人魚銅像旁的愛情誓言,讓自己的心靈深處,貯藏一片尚未收錄的記憶元素,更自信地走向美好的未來,不亦樂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