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上的風景散文
耒耜上的風景散文
颯颯的秋風裡瀰漫著特殊的味道,收穫的喜悅和播種的希望交織在一起。“農時貴如金”,山裡的老農們天麻麻亮就睡不住了,披上衣服冒著濃濃的涼意站在院子裡仰頭遙望天際之間的星斗。俗語說得好,“星星端麥種歡”,這是人老幾輩的經驗之談;太陽昇起星星落下,清晰可見蔥蔥蘢蘢的山脈一夜之間披上了淡淡的紅妝,倔強的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山紅種麥正當時”是古訓。
沿山一帶的耕地面積狹小、坡度較大,並不適合機械耕作,用牛犁地播種是很普遍的事兒。梨,是木製的一種農具,由梨把、梨轅、梨鍵組成;梨把下粗上細呈錐體,梨轅大概呈二十五度的弧形,梨鍵則呈三角立體狀。三個部件卯榫緊密契合,堅固結實,在梨轅的前端有一塊橫著的小木板,人們稱之為“牛耜板”。單從“耜”字的結構上便可以清晰明確地看出,左邊表示耕種,右邊則表示兩頭牛共同受力,齊駕並驅。犁地時農人就像在編制一個碩大無比的工藝品,一行一行,緊密細緻,梨過的和沒梨過的顏色深淺不一,涇渭分明。農人手裡握著鞭子卻從不落在牛的身上,只是在空中“啪啪”作響,為的是給它們驅趕叮咬的蚊蟲。家畜之所以是家畜,就是因為與人之間有濃濃的情感依託,漫山遍野裡瀰漫著犁地人溫暖的提示語——“起!”、“畔畔上”、“高了”、“犁溝”……這是犁地時的專業的術語,在這樣的氛圍裡只有牛是可以聽懂的。
犁地為了給種子發芽創造寬鬆的環境,獲得豐收的關鍵還在於種子。撒種子以前,父親總是要先折一把蒿子杆夾在咯吱窩裡,提著裝有種子的竹籃走到地頭;確定好要撒種子的寬度,並插上蒿子稈做記號;一前一後邁開雙腿,左手挎籃,右手攥著一把種子,按著逆時針的方向撒出去。父親不緊不慢,很有節奏感向前走動,一邊撒種子,還一邊給我們傳授播種的經驗:“一手捂五籽,稀稠是最合適的.。山裡的地種得太稠密了,容易倒伏;太稀了,既容易長草,又影響產量。……”
西府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發源地,從上古時代繁衍傳承至今,就是透過這樣的口口相傳,才得以發揚光大,人類才得以生生不息。那種歲月的滄桑,歷史的厚重,透過田間艱辛勞作的點點滴滴呈現了出來,真的讓人嗟嘆不已!
種子撒完、地也梨完了,並不等於播種就結束了,還有一道工序,就是耱。“耱”的目的一是為了保墒,二是為了掩埋種籽。耱,是用山裡野生的灌木枝條經過烘烤,編織而成的一種農用器具。梨完地後,先把牲畜的韁繩放長,用“牛耜板”上的“火鏈勾搭”掛在耱沿上。人站在耱上,雙手揪住韁繩朝後揹著身子,鞭子向空中 “啪”的一聲響,聽到命令的牲畜停止了反芻和悠閒的回味,卯足了勁向前。一綹挨著一綹來來回回,一剎那間,疙裡疙瘩的田埂便如綢緞一般細膩光滑,平平展展!
地,終於種完了,父親的眉宇之間露出了一絲欣慰:今年畢竟把莊稼順順當當的種到了地裡!許多年以前的山裡人是靠天吃飯的,“種在地收在天”,有播種就有收穫的希望,雖然微不足道只能夠勉勉強強維持基本的生活,但貧窮的生活裡總是多了一些念想和期盼!耒耜是落後生產力的表現,它阻擋不住時代滾滾前進的步伐,農業機械化是大勢所趨,在鄉間偶爾看到牲畜拉著梨嵎嵎前行,這倒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前一段時間,筆者看到兩則新聞,一是說某地旅遊區的農家樂採摘園,推出了一個專案:播種體驗。那些長期蝸居在都市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手扶梨把,其樂融融,樂此不疲,爭先恐後!二是全社會大力推廣農業合作和規模生產,土地流轉以求提高利用率,挖掘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我想:今天的終將會成為歷史,歷史性的也會成為一種稀奇,耒耜一定會在某個播種的季節裡從人們的視線當中消失,將會成為人們記憶中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