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在太陽轉身的地方散文

意外,在太陽轉身的地方散文

  六月的忙碌和陰溼的心情猶如厚重的青苔,覆在心上,多久沒出去晾曬了,太久的安定只徒增了想念遠處風景的渴望,原來我一直喜歡做個永遠行走在途中的旅人。竊了短短的小假,約了友人,便又踏上了旅途,並不奢望去往繁華的都市,也不豔羨飄渺的海市蜃樓,我只想帶著疲憊的心靈且作片刻的棲息,逢了元江的芒果節,這是生活區域的終點站了,氣候如友人敘說般的熾熱,黃色的芒果堆滿了街道兩旁,這樣的色彩更增添了熱的感覺,在元江的廣場觀光了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表演,穿越在擁擠的人群中,每個人都已經汗流浹背了,我們都有了想逃離的念頭,走,一起逃離這擁擠和熾熱吧,於是,默契在各自心上連成一條線,達成了共識,此時,閃動在眼前金黃色果實的誘惑終究敵不過懸在頭頂的烈日炙烤,我們炙熱得快要爆炸了,於是逃離了擁擠的人群,驅車向清涼的方向奔去。

  選擇了向距離元江約六十公里的墨江城進軍,我們想領略一下這個北迴歸線穿越的小城風情。墨江,在印象裡是一個邊境小城鎮,很遙遠的感覺,這次並未在我們的出行計劃裡面,只是為了逃離這包圍了我們的酷熱,因此意外地成為我們的終點站。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足跡已經踏至墨江,漸近時,已經有陣陣舒爽的涼意撲面而來,駛入這個小城,眼前便豁然開朗了起來,清爽安靜,這便是它給我的最初感覺,總以為臨近邊境的地方是凌亂不堪,雜然無序的模樣,它卻以如此安寧清爽秀麗的姿態迎接了我們的到來,在元江積蓄已久的難耐的酷熱不知何時已經了無蹤跡。

  這意外感覺到的清涼和寧靜,瞬間讓我們疲憊的身體和心靈找到了舒適的棲息地,再一次肯定了我們正確的選擇,於是泊車尋找住宿,微雨後的小城,塵埃甚少,氣候適人,環顧這小城,佈局玲瓏有致,規模不大,卻井井有條,我們有莫名的好感充溢在心間,足踏在新縣城,足踏在這北迴歸線貫穿過的小城,我們感覺不到此時已經是遠離了家鄉,些許親切感油然而生。下榻的酒店,窗明几淨,意外地得到臨街的房間,落地的玻璃窗外,寧靜的小城從窗外再次湧入我的視線,這小城大抵是和我們結下了緣,總是可愛地要掛在我們眼底,秀它的風情,秀它的溫婉,竭盡了全力來挽留我們旅行的步履,我們欣然接受這可愛的挽留。

  小憩片刻,沐浴後,把在元江透骨的炎熱徹底隨水流沖走了,抓住這竊得的小假,我們並行穿越這小城。原來在未知中,墨江小城早已享有“春城中的春城”,難怪氣候這般清涼宜人,更難怪有些許親切的感覺,原來它竟也是個“小春城”,小城深藏著稀有的金礦,年產黃金上萬兩,是雲南省盛產黃金縣之一,已探明尚未開發的鎳礦儲量達33.3萬噸,居全國第二,稀有礦物的開發,讓這個遠離繁華滇中省會的小城,無意中透著真正的城市味道,自成它獨特的風格!

  時間在我們的遐想和好奇的追尋中不停流轉,不覺已是晚餐時間,踩著墨江大嫂的指引路線,我們尋覓到了一個極好的去處,笑容滿面的農家樂主人,熱情地迎我們入門,來到菜餚操作間,看到有些和我們不同的烹飪方式,此時愈發引起了我們的好奇貪婪的食慾,點了覺得還不錯的菜譜後,我們圍坐在清爽的小院裡,等待美食到來,臨桌的食客們在旁邊熱烈地娛樂著撲克牌,我側目看去,原是在用酒做著娛樂的“賭資”,一瓶500ml的白酒,在我們等待美食的短暫時間裡,已經消失了大半,想必這亦是墨江漢子慣有的豪爽吧,看著鄰桌的熱鬧,我們都被這種熱烈的快樂感染,心情格外的好,和朋友的嬉笑中,美味可口的菜餚已經陸續上桌,顏色煞是好看,尤其鍾情那盛在白瓷碗裡的濃稠奶白的花生葫蘆湯汁,家鄉的葫蘆大抵都是和綠豆相配入湯的,而這邊竟是用研磨細了的花生沫和葫蘆相配烹製成湯汁,濃白的底色襯出點點若隱若現的綠色,婉若稀世的和田玉,沒有驚豔的美,卻是那種在溫婉中一點點奪走你心理空間的侵略式的.美!永恆且牢固!

  這獨特的葫蘆花生湯汁,和家鄉的葫蘆綠豆湯汁相比,有著過之而無不及的鮮甜美味,濃郁的花生香和清涼的葫蘆融合成汁,喝起來有股隱約的奶香味道,誘惑得我們的舌尖停不住地在口中舞蹈,這美味誘人的湯汁成了這次晚餐的開場白,我們已是垂涎三尺了,接下來的食慾就一發不可收拾,黃綠相間的素炒瓜花,紅黃辣香的蒸魚......美食豈能少了酒的祝賀,我們竟然“破戒”(姑且用這個詞吧)飲下了好幾瓶啤酒,可口的美食讓我們讚不絕口,趁著未退的興致,決意把這個意外中尋覓到的農家小院,和我們的笑容一起攝入了定格的畫面。

  酒精的興奮作用是立杆見影的,天色尚早,平靜不了的神經,此時,飽含著激情去觀光北迴歸線標誌園,應該是極好的去向吧!沿路竟全是成雙的石頭雕像,雙胞胎城醒目可愛的塑像無處不在,抬頭間已是好幾座緊緊相擁的雙胞胎石像擠入你的眼中,讓你無法忘記這個獨特神秘小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記住了每年在這裡舉行的國際雙胞胎節,暗地裡不禁有了兩個小小的遺憾,一是錯了時光,未能親身體會這個盛大節日的喜悅氣氛,親眼目睹數以百計的雙胞胎匯聚小城的壯觀場面,一是當年孕育小女前,為何不來這裡飲一缽雙胞胎井的神水,再克隆出一個貼心可愛的小女,那麼,數年後的時光裡,豈不是能夠身披兩件溫暖的“貼心小棉襖”啊!

  總是喜歡幻想,總是不合年紀的天真,或許這也是多年來執著於文字間,永不能醒來的根緣吧?!一路走,一路延續美好的幻想,我們所要尋覓的北迴歸線標誌園已經在眼前,這個在太陽轉身的地方——墨江北迴歸線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是一條長達500米的用紅色的花岡巖鋪設而成的直線,當你踩在它的上面的時候,你就是踩在了太陽轉身的地方,當你雙腳跨立在這條紅線的兩邊時,你已經是腳跨兩帶:你的左腳——南面是熱帶,而你的右腳——北面則是溫帶,神奇得讓我們驚訝,踏著標誌園的階梯而上,北迴歸線依次貫穿的國家和景點,從低到高地有序排列著:迴歸線之門、太陽之路、夸父追日、石環、超越、日月交輝、古日晷廣場、主標館展廳、石陣、天文館、雙子星廣場、哈尼取火臺等十多個景點。

  在我們奮力攀爬中,似走過的歷史記憶在身後記錄著我們的足跡,循著北迴歸線穿越的每個國家和景點的註解漸次攀爬,你絕對會有一點環球遊歷世界的虛幻錯覺,北迴歸線穿過的地方是諸多古文化的發源地,很多奇特的天文、地理現象發生在北迴歸線附近,從而形成了一種神奇的北迴歸線文化現象,讓我以近乎膜拜的方式迷戀著這個地方,這個中原文化與邊疆少數民族文化碰撞交融的小城啊,竟讓我移不開離去的步伐。

  攀爬得愈高,就看得愈遠,立於最高點,小城的風情一覽無餘,確實有一種恢宏磅磗的氣勢,那十二根長短不一、形態不一的24節氣石柱,經年累月忠誠地站在這裡,敘說著歷史,敘說著小城的變遷,小城被中間的光帶一分為二,每年的夏至,被這條神奇線分割在兩邊的墨江小城人,是否會有異樣的感覺,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生長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他們都能夠有幸目睹“太陽轉身”和“立杆不見影”的神秘天文奇觀現像,這亦是他們的驕傲,我不禁用手機翻閱日曆,天!再過幾日,我們便能夠目睹這一奇觀了!可是歸程在即,只好留存一個寬闊的空間,憑藉這片深刻的記憶,任我們去做美好的遐想了,去遐想日月交輝的奇觀,去遐想隆重的“太陽聖火”的傳遞儀式……其實這也無妨我們此行的興致,這可是我們意外的收穫!有遐想,有夢想,便永存希望!我豁然開朗!

  翌日清晨,又逢微雨,小城被洗禮得更加清澈,約了朋友外出,無奈朋友貪戀熱被窩,賴床不起,於是就和弟弟相約去了茶葉市場,準備帶一些茶葉回家,沿著墨江城的那條小城河一路走去,有沿街的石橋,沿河而建的小樓,依水而居,沿小橋而座落,我猜想,居住在此的他們,一定是非常愜意的,這不緊不慢的小城風格,這整個雅緻的新城區,在微雨中,彷彿一幅水墨畫,讓人不忍輕易去打擾它的安寧,打擾它款款的腳步,呼吸著清新空氣,和弟弟來到了茶葉市場,才入得門去,便被茶商們團團圍住,弄了半天,我們才搞清楚,這是個大宗茶葉交易市場,我們只能裝模作樣地拈起那些裝得滿滿的大袋茶葉假作看貨,其實心裡已經憋不住地在猛笑自己的舉止了,抽身逃離了出來,我和弟弟再也忍不住地哈哈大笑了起來,這熱情的墨江人!這心急的茶葉商!回至賓館,說與朋友聽,朋友被我們姐弟倆這特滑稽的行為惹到笑暈,笑就笑吧,這可是憑添的出遊樂趣啊,亦是意外哦!

  再怎麼眷戀,亦是要離去的,這次的出行,意外的決定,意外的收穫,我們滿載而歸,一切都在意外中,卻攬走了對墨江抹不去的記憶!回頭,揮手,向我們意外愛上的墨江小城作別,北迴歸線穿越的小城,帶走你神奇的傳說,帶走你特有的風情,這個太陽轉身的聖地,我們或許還會再來!


作者:許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