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溫柔半兩帶我來去自如散文

攜溫柔半兩帶我來去自如散文

  年少時,我像是一頭典型的倔驢。怎麼說呢?生在鄉間,野性較盛,自我的個性不太好駕馭。

  我們家並沒有所謂的什麼家風、家教。父母都是老老實實的莊稼人,也沒有什麼文化底蘊。父親母親雖然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但也經常的教導我幾句做人的道理。不過那時候太任性,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聽不進去。

  記得有一年初冬,枯竭的胡楊還在寒風中搖曳。我看窗外下了雪,剛好可以跑出去打鳥,就順手拿了妹妹身邊的幾顆玻璃球。玻璃球原本還是我跟小夥伴玩遊戲贏回來的,不過,無論我怎麼說,妹妹都不肯讓我拿出去,哭哭啼啼告訴了母親。

  結果母親一看妹妹哭了,上來就扇了我一巴掌,我剛想解釋,又被打了一耳光。我當時非常的生氣,光著腳丫,襖子也不穿,就哭著跑了出去。寒風凜冽,我卻怒火中燒。細雪剛剛想要溫潤凍僵的泥土,也被我狠狠地踩的四分五裂。在冬天的田野奔跑瘋狂地奔跑著,我不知道自己能跑多遠。總之一心想要離開家,離開這個世界。

  不過,沒過幾分鐘母親就大聲吆喝著,順著我的腳印追了上來。我們隔著一條河,母親剛想發火,我立刻大叫:“你別喊,你要再喊,我就跳了!”

  母親可是個非常要強的女漢子,從來都服軟的,聽到我說的話,臉都被氣的'變了形。但她忽然看我渾身溼透,滿臉泥雪的狼狽不堪,一癟嘴,竟然哭了出來:“你跳吧,我陪你!”。當我正猶豫不決時,看見滿身泥水的母親淚眼婆娑地準備跳了,心裡一軟,大喊了一聲:“不要了,我以後再也不敢了!”便乖乖地被她拽回了家。

  後來每每聊起這件事,母親都會笑著對我說:“你雖然很誠實,當然了,誠實很重要,不過,你卻不明白,你比妹妹大了好多,無論對錯,不要和一個比你小的人爭執,要懂得忍讓。還有,雖然我打你不對,但我是你的長輩,無論對錯,不要和一個比你年長的人逞強,要學會謙虛,才能成長。”

  畢業後,踏入社會,參加工作,我才真正懂得母親的“半兩溫柔”。不是有些的雞湯短文裡說的那樣,你吃的苦還沒有夠。而是吃了那麼多苦,還沒有明白自己執著總用在不對的地方,做一些無用的好勝逞強。

  想要在社會中立足,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光有能力是不夠的。首先對人要保有一份親和,謙虛謹慎,才能被別人接受。攜溫柔半兩,才能來去自如。

  “溫柔半兩”單是溫柔,就明心見性,充滿了寬沃之心了。人與人之間半兩,也足矣相處的遊刃有餘。這很智慧,不是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