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雨現代散文

清明的雨現代散文

  清明的雨,不一定感傷。

  清明的雨,不完全是淚。

  佇立於臥室窗前,一絲溼潤的春風從推窗簷口飄進,清新拂面,牽拽衣襟,梳理思緒,吹走神情的疲倦,紓解勞頓的壓力。每年清明,都是在哀惋中追思。20年來,總感覺天地是那麼動容,陰鬱的天空,低沉的雲朵,如淚的雨絲,一切如影隨形。那一年清明,在我們目送生命的遠行中,奶奶駕鶴成仙,即使哭天喊地,我們無力迴天,無法挽留。

  雨珠成串,思念成殤。如今,在中年人的滄桑中,我們惟有面對那種無言的傷痛揪心、無言的思念纏綿。

  年後,讀到同治十年修纂的平陽郡敬睦堂《汪氏宗譜》,一攬列祖列宗之功偉,細評家規、家訓、宗法、宗禁,崇尚《朱子治家格言》,為先人知書達理、文墨酣暢、富於情感,我肅然起敬,甚而驕傲,從宗法中看宗子擔當,深知祭祖當是我的道義責任。盡掃墓的義務,乃宗後的孝道。

  春社後的週六,回鄉為故去的先人焚香,帶上修剪、砍刀為祖墳修整。這一天,雨後的暖陽高照,領著三弟和侄兒祭祖,站在奶奶墳前,總有一些話在默唸的腦海中閃出。我告訴奶奶,如今的鄉村已是桃花的紅、李花的白、油菜的黃、滿坡的綠,太陽在微瀾的水面上灑下閃光的碎金,小魚在淺底的青荇裡自由歡暢,田埂上的野草掩住了少時光溜溜的羊腸小路,一望無際的田野早已不見放牧的少年、打豬草的村姑,廣袤的大地靜靜地守候花開的季節。春色美好,但在無情的歲月中,我已感受到遲暮之年正在到來。

  春光和暖,妻子換上母親勞作的行頭,下地摘菜,燒鍋做飯,大鍋灶臺烹飪的味道,永遠不是城裡煤氣小灶所能烹調出來的,我味覺大好,胃口大開,守著父母,圍坐於一方小桌,一起壘起兒時的童話,苦澀教會做人,艱難鍛鍊心海。那感覺就是父母在家永遠就在,心大了,世界就更寬。想起高曉松母親寫給曉松先生信中的一段文字,“生活不只是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從清明中禪悟,紀念先人,最好的表達是帶著下人善待長輩,傳遞親情,寬厚待人。

  清明的雨來了,不再是我們的淚。清明的雨,是奶奶與我們在天堂與人間,用雨絲編織思念的情網,奶奶在網的那端,我們在這頭,我們把所有的祈禱傳遞過去,將所有幸福的喜悅傳送到那頭,帶去歡笑,帶去思念,告訴奶奶倉廩殷實,事業登高。在這張情感的網路世界裡,我知道,奶奶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她在遠行,在遠行中陪伴我們成長。

  清明的雨來了,潤澤著大地萬物。清明的雨,豐盈了春天的河流,滋潤著山巒,澆灌著大地。奶奶曾經耳提面命的教誨,清明的雨再一次從天堂之上帶來,彷彿又在充盈著我們的耳鼓。不管多高的官爵、多厚的俸祿,家是歸宿。不能當家者,何以修天下。德行天下,修德為先,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修身處世當以義為先。桑樹欲成器,當從小就育。官與財乃身外之物,修人性之本當以此為重。我深知這是先人教誨的意涵,是我們為人立身之命。

  清明的雨來了,開悟著啟迪智慧。清明的雨,有點清冽,滴落在樹葉尖上,晶瑩剔透、雍容華貴,在一束陽光的光照下,透視著光輝的深邃,眼中的世界多彩而有韻味。“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在清明的雨中盪滌,青青芳草,淡泊從容,清新脫俗,有著透徹心肺的芬芳,大地才因此瀰漫泥土的清香。風的搖曳,雨水淋過,清涼的空氣透過太陽穴,醒腦提神,如同捧一手雨點,涼了掌心,溼了情懷。春風捲起清明的'雨,密密匝匝的敲打著窗戶,披衣起坐,人勤春早,春來人更勤,年少的時候,奶奶說這正是一年浸種育秧的時候,一年的收成就從此開始。清明的雨,飄舞在空中,洗淨了空氣,開悟智慧,啟迪人生。

  清明的雨來了,是來自天堂的手。當親情成為回憶,時光留給我們的只剩下歸途,只有追憶,我們也就老了。清明的雨,是曾經撫育我們成長的手,是奶奶與我們親情的延伸,那一份情沒有遠離,它撫摸著我們的臉頰,濃濃的愛意輕柔如絲,觸動心靈那一扇窗戶。清明的雨,點選著晚生的思想命門,讓我們的靈魂淨化,讓我們的思想進化,人生起落有常,世事輪迴,無須哀怨,無須有恨,道法自然,因果皆緣。清明的雨是大手牽起我們的小手,那一點雨滴穿過手心,有一種力量撼動心扉,我們仰望蒼穹,向著天堂行注目禮,向奶奶詮釋我們的家國情懷。

  清明的雨,穿過漫漫時光隧道,染指人間煙塵,將我們的思念帶去遠方,帶到遙遠的世界。清明的雨是逝去光陰積澱後的暴發,讓人體會到光陰積蓄的是厚重的情感;世事染過的炊煙,隨清明的雨飄飛出人世事間濃濃的人情味。清明的雨,承載著我們心中無限追思的緬懷。那些年的清明,奶奶曾經遞給我一把油紙傘,或一頂斗笠,或一件蓑衣,或一條雨披……,在雨中的洗禮,在香火中燎烤,這一切,在現在的清明中都已成為追憶。清明總有傷感,但不是為了傷感,在而是為了繼承遺志,沿著先人的足跡繼起、接力奮起。清明的雨雖然讓人心裡柔腸百轉,但更多的是,給予我們以力量,是陪伴、是智慧。

  清明的雨落在屋頂,一個華麗的轉身,彙集成水,從屋簷處縱身躍下,不是悲壯的別離,而是舞出人生精彩。清明的雨在街巷邊、在村口旁滲入大地,那是天堂之上的先人對人間似水柔情。我深知,清明的雨,是在繪製煙雨江南的畫圖,是在迎接初夏的暖意,是在伴舞鶯飛草長的悸動,是在為布穀鳥彈奏鸞鳳和鳴的樂章,是在為我們向九泉之下的先人們鳴唱。

  清明的雨不期而至,似曾相識,又是那麼遙遠。

  清明的雨不是生命的輓歌,敲打催人奮進的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