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蓬萊閣導遊詞
煙臺蓬萊閣導遊詞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遊,通常需要用到導遊詞來輔助講解,導遊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我們應該怎麼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煙臺蓬萊閣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煙臺蓬萊閣導遊詞1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的蓬萊閣參觀旅遊。我是本次為你服務的導遊員。
蓬萊閣位於煙臺的蓬萊市內。蓬萊的魅力不僅在於它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蒼茫的山海風光,還在於它有著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山海經》和《封禪書》把蓬萊、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描繪的活靈活現。於是便引得齊威王派出探險家出海尋求神山;秦始皇東巡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等。據史料記載,蓬萊城北海面常出現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虛幻神奇演繹出海山三神山的傳說,惟妙惟肖的描繪出一個令人嚮往的神仙世界,為蓬萊平添了幾分神采。後來“八仙過海”的故事也加盟到這裡,就更加生動迷人了,被稱為“人間仙境”也就名副其實了。
現在的蓬萊閣景區以丹崖山為中心,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是一處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與一體的名勝風景區。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經過了宋、明、清三代不斷地擴建和改建,形成現在的規模。
蓬萊閣矗立於丹崖山上,雲海簇擁浪山輕託,海山美景層出不窮。整個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由蓬萊閣、天后宮、龍王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築組成,佔地面積1.89萬平方公里。因為蓬萊閣的神奇景象和宏偉規模,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閣內文人墨寶、楹聯石刻,不勝列舉。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24日蓬萊閣景區成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好了,說著我們已經到了蓬萊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沿著往日帝王尋仙的足跡,走進人間仙境去拜會諸位神仙吧!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蓬萊閣的正門前,大家請看“人間蓬萊”坊,這是四柱沖天式單簷彩繪坊,額題“人間蓬萊”四個鎏金大字,為蘇東坡的手跡。內外兩邊柱子上分別鐫刻的書畫家劉海粟題的“神奇壯觀蓬萊閣,氣勢雄峻丹崖山”和費心我題寫的“丹崖瓊閣步履逍遙,碧海仙槎心神飛躍”楹聯,昭示此牌樓為仙境之門,遊人入門即可做神仙之遊。
接下來看到的是彌陀寺,始建於唐代,這是蓬萊閣景區內唯一座佛教寺廟。正殿裡面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和十八羅漢。正中的是阿彌陀佛,左面是觀世音菩薩,右面是大勢至菩薩。
大家現在看到的便是“丹崖仙境”坊,坊額“丹崖仙境”四個字是董必武提寫的。進入仙境自然有神仙顯靈,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顯靈門。過了顯靈門我們往西走,就到了龍王宮。龍王宮的前殿裡面供奉的是龍王的兩位守門大將,東為定海將軍,西為靖海將軍。走進龍王宮的正殿,中間坐的是東海龍王敖廣。東邊站立的分別是巡海夜叉、千里眼、雷公和電母。西邊的分別是趕魚郎、順風耳、風神和雨神。
繼續前行,我們已經走進了天后宮的前殿,首先大家可以看到牆上有一個字,大家知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字呢?對,“壽”字,只不過這個壽字和普通的壽字不同,它是由我國五代老祖陳摶所書的,它是由三個字組成的,分別是“富”、“弗”、“林”組成了一個“壽”字,意思是告訴我們:要想富,要想長壽,就一定要多種樹。
再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正殿,大家可以看一下,正中供奉的這位就是天后娘娘,她在福建一帶被稱為“媽祖”,她的俗名叫做林默,福建莆田人,據說她剛剛被生下來的時候不會哭,所以她父母便給她取了個名字叫林默娘,她非常的聰明,五歲時就會誦經,十二歲時對海事感應非常靈驗,於是她就在海邊經常幫助漁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海難,不幸的是她二十八歲那一年在海上遇難了,人們為了紀念她,就在海邊建起了供奉她的廟宇。據說她非常的靈驗,有求必應,所以這裡是整個蓬萊閣香火最旺盛的地方。
繼續前行,在我們左手邊的就是“碧海丹心”刻石。“碧海丹心”四個字是馮玉祥先生寫的。那麼他為什麼要在這裡寫下“碧海丹心”四個字呢?據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開始大規模侵佔我國,蔣某某不但不主張抗日,而且還挑起內戰,馮玉祥被蔣某某挾制,不能參加抗日,情緒非常低落。中另外一個愛國將領李烈鈞就於1934年的五月份邀請馮玉祥到蓬萊遊玩,共商抗日之計,當時李烈鈞寫下了一幅對聯,上聯是:攻錯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下聯是:江山如畫,全憑赤手挽乾坤。讓馮玉祥出一個橫批,於是馮玉祥就提筆寫下了“碧海丹心”這四個字,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四個字刻在了這裡。
大家再往這邊看,這就是主體建築“蓬萊閣”了,它與我國的岳陽樓、黃鶴樓以及滕王閣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樓。它建於宋嘉佑六年,上面“蓬萊閣”三個字是由清代的書法家鐵保所書。現在一樓是一些蓬萊的風景圖片展覽,二樓留有八仙醉酒的蠟像。
穿過蓬萊閣,來到後面。
避風亭,原名海市亭,建於正德八年(1513)知府嚴泰修建。亭內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力的觀海市詩,董其昌代書,溫如玉刻石,珠聯璧合,堪成稱三絕。另外還有清代施閏章、孔繼涑手跡,屬十分珍貴之墨寶。不過我要說的神奇迷離之處並不在此,而是避風亭的建築高踞山巔,面臨大海,然而不管刮什麼樣的風,你在亭內點燃一支蠟燭,火苗也會紋絲不動。朋友,你不覺得這很神秘嗎?
現在讓我來告訴你這其中的奧秘吧,避風亭的北面是一堵高高的城牆,城牆高至亭的半腰,城的外壁又呈弧形。所以當北風吹到弧形牆壁時,便形成了一股強烈氣流,急劇上升。飛越屋脊,向南而去,亭內便無風可入。再加上亭的東西南三面都是牆壁,只有北面留有門窗,空氣不能對流。因此,儘管海風呼嘯,門窗洞開,亭內卻風絲不動,燭光不驚。
繼續往東走來到的是臥碑亭。它是以蘇軾的《海市詩》、《書吳道子畫後》橫幅碑而得名的。碑的正面是行草《書吳道子畫後》,背面是楷書《海市詩》。碑文前面的字小後面的字大,大家都知道蘇軾也是喜歡喝酒做詩,酒助興時便越來越豪放了。經過專家鑑定這是蘇軾的真跡。這邊還有清朝人龔保題的聯語“海市蜃樓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就是說神仙仙境都是虛幻不真實的,只有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的人才是真正的神仙。
繼續前行我們便來到了蘇公祠,蘇公祠是了為紀念蘇東坡而建的。中間這幅是蘇東坡肖像刻石拓本,正本在廣州的六容寺。他曾在登州做過五日知州。但救在這短短的五天時間裡為蓬萊人民做了兩件大好事。一是修築海防,二是減免百姓的鹽稅。至今在蓬萊民間還流傳著“五日知登州,千年蘇公祠”的美談。
這個叫做賓日樓,又稱望日樓,登樓遠望,視野開闊,使觀日出的好地方。當年大型歷史舞蹈史詩《東方紅》,曾選擇這裡作背景,該片開頭的日出的畫面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旁邊的就是蓬萊閣標誌性建築普照樓,我們從山下看的最高的建築就是它了。在過去是指示航標的燈塔。
我們站在這兒看一下蓬萊水城,又名備倭城。是我國古代第一港,東方的門戶。漢代以來就被列為軍事重鎮。宋慶曆二年,當時水軍駕駛的艦船叫“刀魚船”,這座寨城就叫“刀魚寨”。明洪武九年,明朝政府為了防止倭寇的侵襲,就在刀魚寨的基礎上修建了碼頭,形成了今日水城雛形。水城有兩個門,北門叫水門,是出入海上的咽喉。南門叫振陽門,與陸路相通。這也是戚繼光操練水師的地方。
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殿是呂祖殿,呂祖就是呂洞賓,亭內有呂洞賓像碑。再往前走就到了三清殿,裡面供奉的是道教的三位始祖,他們分別是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
再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蓬萊閣的最後一個景點――白雲宮。相傳呢白雲宮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在《天仙配》中,七仙女有一句唱詞,“我家本住蓬萊村”。七仙女所住的蓬萊村,當然是凌霄中的仙宮了,所以,出了這白雲宮門,就算又回到了凡間。
好了,以上就是蓬萊閣主要的景點了。本次的導遊就到此結束。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煙臺蓬萊閣導遊詞2
歡迎你們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你們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你們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你們介紹一下。
蓬萊閣位於蓬萊縣西北一點五公里臨海的丹崖上,佔地三點二八公頃。層樓重閣,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海水浩淼,雲霧變幻,素有“人間仙境”之稱。蓬萊閣創建於北宋嘉佑年間,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它主要由呂祖殿、蓬萊閣、三清殿、天后宮、龍王宮、彌陀寺等建築組成。主體建築蓬萊閣雄居丹崖之頂,處在眾星拱月的位置上。
蓬萊閣有著許多的動人傳說。《山海經》和《封禪書》中,都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繪得活靈活現,於是便引得齊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險家到海中尋求神山,秦始皇東巡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據史籍記載,蓬萊城北海面常出現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後來人們又流傳著八仙的故事,以蓬萊為八仙過海處,使人感到蓬萊閣的奇幻與奧妙。
一進門,便看見一道大門,上面題著“人間蓬萊”四個大字,兩旁是書畫名家劉海粟題的“神奇壯觀蓬萊閣,氣勢雄峻丹崖山”和費新我題寫的“丹崖瓊閣步履逍遙,碧海仙槎心神飛躍” 楹聯。聽人們說,只要進入了這個大門,就是神仙之旅了。一條條用石頭鋪成的林蔭小道,兩旁是一棵棵枝繁葉茂的古木,給人一種古樸氣息。
我首先進入了彌陀寺,彌陀,是號稱西方三聖之一的阿彌陀佛的簡稱(西方三聖指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彌陀寺,是供奉阿彌陀佛的寺廟。參觀過了彌陀寺,又到了龍王廟,在龍王正殿,一尊龍王像端端正正的擺在大殿上面,十分威嚴。龍王兩旁是雷公電母、巡海夜叉、千里眼、順風耳、趕魚郎和風婆雨神,他們一是保護龍王的安全,二是幫助龍王施雨。
蓬萊閣主閣高踞赭紅色的丹崖山頂端,以大海藍天為襯托,以田橫峻嶺為屏障,北望長山列島,南臨刀魚水寨,別具一格,生動傳神。登上高閣,確有超凡脫俗之感。閣上原有一幅楹聯:“九千仞天,登梯得路;三萬裡海,破浪乘風”,道盡了高閣之氣勢。閣四周環以明廊,是觀海賞景、俯瞰古城的最佳場所。在這裡舉目遠望,可謂海闊天空,一片蒼茫。人們常說江海的寬廣,可以滌俗慮,洗肺腸,在這裡你才會深信不疑。這蓬萊閣二樓長度為13.75米,進深8.55米,四面繞以迴廊,木柵格扶欄,東、西、北三面木屏風,北側開窗,供遊人憑欄觀海。南門外額書“碧海春融”,內額書“神州勝境”。閣內北側正中懸清代書法名家鐵保手書“蓬萊閣”匾額,字型雄健渾厚。室內木質樑柱彩繪“蓬萊十大景”、“風竹圖”等圖案。四周擺放八仙桌、八仙椅,渲染了神仙文化的氛圍,使遊人感受神仙文化的意韻。1984年,越南友人黃文歡參觀蓬萊閣,題聯於閣上,“八仙過海,傳聞如此多奇;萬事由人,風景這邊獨好。”
參觀完了蓬萊閣,感覺像是真成了仙似的,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