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就業導向推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論文
堅持就業導向推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論文
摘要:培養合格的職業技術人才以滿足社會的需求是職業學校的職責。當前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比較難,與國家的政策和經濟發展有關,同時與大部分畢業生陳舊的就業觀念和缺乏有效的就業指導也很有關係。當前,從職業學校自身的發展來說,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為就業率直接影響學校的招生。因此,學校除了狠抓教育質量外,做好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就業指導 訂單辦學
近幾年,許多中等職業學校處於“進口受阻”,“出口不暢”的艱難境地,生源競爭日趨激烈,招生日趨艱難,但我校這幾年卻出現“進口旺,出口暢”的良好趨勢,就讀人數一年比一年好,如2002年有44個教學班,到2003年增到58個教學班,2004年又擴充套件到66個教學班,且這幾年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均達90%以上,實現學校、用人單位與學生的“三贏”。這一方面主要是我校對就業指導工作高度重視,堅定不移地以就業為導向,瞄準社會需求,盯緊市場變化,明確辦學思路和定位,改革人才培育模式,並把就業指導工作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成為職校教育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職業學校深入研究和搞好就業指導工作已勢在必行,尤其在新形勢下就業指導工作應有新的內涵。那麼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如何做好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呢?下面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多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就業意識
入學前,我校紛紛到各初中學校向學生介紹學校的概況,以及專業設定、課程設定、培養目標、就業方向;介紹各專業發展前景和社會需求情況;介紹往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優秀畢業生事蹟,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激發其學習、就業的興趣和積極性。入學後。學校又制定行之有效的就業指導工作,實施就業指導系列化教育,從學生入學到實習就業,全過程規範學生應該達到的職業要求,使學生透過文化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以及各種技能實習、實訓,特別是透過頂崗實習,成為既具有紮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又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較強的適應社會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同時,學校還專門利用網路和黑板報兩大宣傳視窗開闢招生就業資訊欄,及時報道職業教育的前景、用人單位的招聘資訊、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等,這些不僅是教給學生謀生的手段,更是傳輸一種未來職業崗位上謀求發展提高的職業資訊意識,為學生走向社會開創事業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開設職業指導課是搞好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途徑
職業指導的目的是使學生正確理解黨和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社會經濟、就業形勢和用工制度等狀況,正確認識社會、瞭解自我、合理選擇職業,成為“四有”的合格勞動者。以上幾方面決定了職業學校就業指導與教育是一項長期複雜的工程。就業指導工作必須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形成一門課程,職業指導課則應是進行就業指導教育的重要途徑。
職業指導課程應透過正規教學的形式,由專職教師或職業指導專家擔任教學工作,全面系統地向學生傳授職業知識,瞭解職業社會、更新職業觀念、培養職業道德、進行創業教育、瞭解職業資訊、訓練求職技能。幫助學生探索自我、認識自身、瞭解職業世界、合理地設計自己接受教育的計劃和選定未來的職業。其教學方式多種多樣,除課堂教學之外,還可採取其他方式,如利用補充讀物實施職業指導或利用聲像資料實施職業指導,此外還有參觀與訪問、勞動實習等。職業指導的另一種形式是將職業指導滲透於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任課教師結合專業課程教學不僅傳授具體的專門知識和技能,而且闡明這些知識與技能在職業領域中的應用,以及應用中所應遵循的各種規則。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知道這些知識與技能的運用價值,以及如何在職業領域中運用這些知識。
三、“訂單教育”:為中等職業學校“就業難”找出新路
職業教育要想獲得更大發展,不能只注重內部資源的最佳化,更要著眼於如何利用外部資源,現在,在我校的辦學實踐中,已不斷探索與高職院校和“三產”中的那些競爭力強的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採取訂單教育,學校參與企業和人員培訓,企業也可成為學校的實訓基地和畢業生就業市場,建立互惠互利的良性關係。 “訂單教育”,是我們根據人才市場需求,及時開展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它最大的好處是教育直接面向具體用人單位,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已經解決了就業問題。它不僅有利於整合社會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職業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功能,而且還可以積極地調動學校、學生和企業的積極性,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學校根據“訂單”企業的實際需要,採取彈性學制,靈活開設課程,根據專業人士對需求的預測,確定招生專業、教學計劃、課程開發、專業實習等,共同構築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實施“寬基礎、活模組、重實踐”的課程組合模式。在改革中減少了專業理論課的科目,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加了實訓課的時數。保證學生在校期問既學到有關的基礎知識,又有一技之長,尤其能熟練掌握用工單位所需要的專門技術。學校還改變了傳統的'考試方法,建立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評價模式。圍繞專業技能目標,制定了相應的分階段、分專案考核辦法,綜合評價教育教學效果。把技能考核與技能鑑定融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和專業對學生進行技能鑑定。使近3年畢業生的“雙證書”比例達到98%以上。學校利用“訂單”企業的優勢,先後與浙江石樑酒業股份公司、浙江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台永貴電器有限公司、天台賓館等30多家效益好、信譽高的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直接參加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安排學生到聯辦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實現教學與企業用工“零距離”的要求。同時,學校還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為學校兼職教師,他們將最新的技術成果帶到課堂。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企業需求,從而激活了課堂教學。實現了教學過程的創新。
四、應重點抓好學生畢業前的就業指導工作
1.學校定期為即將畢業學生舉辦行業宏觀形勢分析報告會,使學生及時瞭解就業形勢。培養學生利用各種資訊源獲取職業資訊的意識和能力,掌握快速、準確地蒐集各種職業資訊的途徑和方法;為學生提供儘可能廣闊的職業領域和各職業領域現在與未來職業需求的具體資訊;幫助學生篩選自己所需的職業資訊和確定自己具體的求職目標。
2.充分利用網路功能,建立職業教育資訊資源庫.收集和及時釋出就業資訊。2004年12月初學校把學生的求職資訊在校園網、天台資訊港及台州人才網三大網站刊登後,短短一個半月的時問,就收到用人單位的招聘資訊107條,經雙向選擇後錄用就業實習生258人。
3.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轉變“等、靠、要”的思想,引導學生“先就業再擇業”的思想,既不自暴自棄,又不好高騖遠,擺正位置,樹立信心,迎接就業挑戰。
4.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法律、法規教育,組織學生學習國家有關社會用工制度的法令、法規和各地的具體要求。如:勞動用工制度,勞動者權益的保護法等法律知識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要求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必須遵守社會法律、公德,遵守職業道德規範。
5.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擇業技巧指導。瞭解求職的基本過程和求職各階段應該注意的主要問題及技巧,組織演講、辯論、徵文和社會實踐等形式;培養學生學會與人交往、與人溝通,學會做人的能力,進行多種形式的求職模擬訓練,使學生獲得具體的求職體驗,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自己。
6.精心組織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供需見面會,架起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樑。從去年底至現在,學校已組織各種規模的人才招聘會達15次,雙方達成意向的有89人。
五、做好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和繼續服務
學生就業後,學校要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建立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檔案。不僅可以為畢業生提供繼續教育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專業技術難題。為畢業崖流動提供就業資訊,同時還可以透過資訊反饋及時瞭解各用人單位的一些需求,為即將畢業的學生就業提供最直接的資訊。透過跟蹤調查,可以瞭解優秀畢業生的事蹟。為宣傳學校提供最有力的佐證。
總之,職業學校搞好就業指導工作,已成為職校教育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長期複雜的工程,需要透過國家成立學校職業指導服務機構,學校設定專門課程,學科職業指導滲透,校內專職教師諮詢,校企合作等有效途徑,形成國家、社會、學校、企業、家庭五位一體的網路化教育工作格局。同時還應建立和完善學校就業指導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細則,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